CN219673704U -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3704U
CN219673704U CN202122173006.7U CN202122173006U CN219673704U CN 219673704 U CN219673704 U CN 219673704U CN 202122173006 U CN202122173006 U CN 202122173006U CN 219673704 U CN219673704 U CN 21967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lamping
assembly
driving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30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青青
袁然亮
李秋华
张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30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卡合件;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卡合件;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还能够相对旋转,以使积蓄驱动力的所述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将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结构、快拆件,结构简单、拆装便捷,将其应用至壳体组件与支架装置中,可以实现壳体组件与支架装置的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导航的兴起,人们在出行时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例如骑自行车、驾驶汽车;然而传统手机支架通过夹持组件对手机进行固定,用户拆装手机需要使用先将夹持组件拉开,然后再将手机拿出或者放入手机支架;在骑自行车或驾驶汽车时,用户如果想实现手机与手机支架的拆卸与安装,传统的拆装方式操作过于繁琐,往往需要停下来才能安全完成相应的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拆装方式过于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一种快拆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卡合件;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卡合件;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还能够相对旋转,以使积蓄驱动力的所述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将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
上述快拆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加入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组件的弹力控制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的扣合;用户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靠近,使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此时,第一连接件能相对第二连接件旋转,旋转至特定位置后,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完成扣合;该快拆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单手即可完成安装与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件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凸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多个所述凸块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二卡合件包括多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卡合部之间间隔形成卡口;所述凸块能够由所述卡口转动至与所述卡合部相对,以在所述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后扣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凸块中的一者设有卡块,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嵌入所述卡槽实现扣合;及/或,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卡口所在一侧具有斜面,所述凸块能够由所述卡口顺着所述斜面转动至与所述卡合部相对,在所述凸块顺着所述斜面转动时,所述驱动组件积蓄的驱动力逐渐增大;及/或,所述第二主体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两端的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与所述卡合部相对设置,用于观察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能够积蓄弹性力的弹性组件;或者为能够积蓄磁性力的磁性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压盖,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压盖,所述第一卡合件朝向所述第二卡合件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压盖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盖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隐藏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主体面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压盖抵接,所述凸台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合部相对所述第二主体的高度;及/或,所述压盖面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上述实施例中的快拆结构;
智能终端安装壳,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者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包括:
上述包括快拆结构的壳体组件,所述智能终端安装壳用于安装智能终端;
安装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另一者连接。
上述壳体组织与支架装置通过安装相应的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只需将第一连接件的凸块放入第二连接件的卡口内,使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在卡口内转动凸块,当凸块移动至卡合部时,驱动组件释放积蓄的驱动力,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完成卡合,从而实现壳体组织与支架装置的快速安装;需要拆卸时,再次使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凸块脱离卡合部,在卡口内转动凸块,使凸块离开卡口,完成手机壳与手机支架的拆卸;操作简单,只需单手即可完成拆装,即使骑自行车或者驾驶汽车时也能安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支架装置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连接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驱动组件为弹性组件的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驱动组件为磁性组件的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快拆结构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壳体组件中智能终端安装壳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安装架与第一连接件形成的壳体组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1-支架装置;10-快拆结构;20-第一壳体组件;20a-第二壳体组件;21-智能终端安装壳;30-安装架;100-第一连接件;110-第一主体;111-通孔;120-第一卡合件;121-第一本体;1211-螺纹孔;122-凸块;123-安装槽;200-第二连接件;210-第二主体;211-凸台;212-观察通孔;220-第二卡合件;221-卡合部;2211-卡槽;222-卡口;300-驱动组件;300a-弹性组件;300b-磁性组件;310-压盖;320-弹性件;330-第一磁力件;340-第二磁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1,用于实现手机与手机支架的快速拆装,以解决传统的支架装置1安装手机和手机支架操作繁琐,不便于行驶时使用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置1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手机和手机支架在支架装置1上的快速安装,例如,手机可以替换为安装平板电脑、相机等,手机支架可以替换为其他设备的安装架30,同时支架装置1可以为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支架。
支架装置1包括智能终端安装壳21、安装架30和快拆结构10。
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与快拆结构10连接并形成一种壳体组件20,定义该壳体组件为第一壳体组件20。该第一壳体组件20可以作为单独的产品或零件单独生产、销售和使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终端安装壳21可以为手机后盖、平板电脑后盖或者手机保护套或者平板电脑保护套等等。例如,当快拆结构10安装于手机保护套背面时,可以理解为手机保护套具有快拆的功能,手机保护套能够将手机快拆于安装架30上。
安装架30为支架装置1的承载件,用于固定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与快拆结构10组成的第一壳体组件20,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30可以为车载支架、三脚架、床头支架、粘墙支架、桌面支架、3M胶式支架、磁片式支架、卡扣式支架等等。例如,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安装架30可以固定于自行车架上,如此,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与快拆结构10组成的第一壳体组件20能够快拆于自行车架上,以进行导航、自拍、直播、视频、听歌等等,非常方便骑行者使用。
为了介绍壳体组件实现快拆的功能,下文将具体介绍快拆结构10。参考附图2所示,快拆结构10包括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200和驱动组件300。
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为该快拆结构10的拆装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快拆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能够实现快速分离,从而第一连接件100和安装架30作为的整体能够与第二连接件200和智能终端安装壳21作为的整体分离,实现安装架30与智能终端安装壳21的快速拆装。
参考附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0包括第一主体110和设置于第一主体110上的第一卡合件120。第一主体110与安装架30连接,且第一主体110与安装架30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第一主体110与安装架30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接、螺纹连接、磁吸附等。
第一卡合件120与第一主体11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合件120包括第一本体121和多个凸块122,第一本体121与第一主体110连接,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0和第一本体121通过螺纹连接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参考附图5所示,第一主体110上设有多个通孔111,第一本体121上设有多个螺纹孔1211,通孔111与螺纹孔1211相对后,将螺纹连接件贯穿通孔111拧进螺纹孔1211,实现第一主体110与第一本体121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0和第一本体12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连接方式。
参考附图3所示,多个凸块122沿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本体121的侧面,一实施例中,多个凸块122沿第一本体121的周向等距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凸块122可以沿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本体121的内侧面,多个凸块122也可以沿周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本体121的外侧面。
参考附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00包括第二主体210和设置于第二主体210的第二卡合件22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10和第二卡合件220采用一体成型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10和第二卡合件220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具体参考上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卡合件22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卡合件220包括多个卡合部221,多个卡合部221设置于第二主体210靠近第一主体110的一侧,相邻的两个卡合部221之间形成卡口222,凸块122能够由卡口222移动至与卡合部221相对。
凸块122和卡合部2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及以上。参考附图3和附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21周向间隔设置有4个凸块122,两两凸块122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由于凸块122与卡合部221能够相对,第二主体210靠近第一主体110的一侧设置也有4个卡合部221,卡合部221的布置方式与凸块122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卡合部221和凸块122中的一者设有卡块,另一者设有卡槽2211,卡块能够嵌入卡槽2211实现扣合。本实施例中凸块122与卡块一体成型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块122上可以设置卡槽2211,卡合部221则对应设置突出于卡合部221的卡块。
参考附图5、附图6所示,驱动组件300为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的控制限位元件,驱动组件300设置于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210之间。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210能够相互靠近,以使驱动组件300积蓄驱动力,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210还能够相对旋转,以使积蓄驱动力的驱动组件300释放驱动力,将第一卡合件120与第二卡合件扣合220。
参考附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0为能够积蓄弹性力的弹性组件300a。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00a包括弹性件320和压盖310,弹性件32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体110和压盖310,第一卡合件120朝向第二卡合件220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23,压盖310滑动设于安装槽123,压盖310背向弹性件320的一侧相抵接于第二主体210。
在本实施例中,压盖310与第二主体210相抵接后持续在第一主体110施加压力,压盖310能够在安装槽123内滑动相对第一卡合件120下沉,此时,弹性件320积蓄弹性力;压盖310下沉至第一卡合件120的凸块122能够在第二卡合件220的卡口222内转动时,将凸块122由卡口222内转动至卡合部221,此时弹性件320释放积蓄的弹性力,凸块122与卡合部221实现扣合。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0可以为弹簧、弹片、板簧、片簧等具备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力任意弹性件320。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可以不设置压盖310,整体为一体成型的弹性件320,例如,弹性橡胶、硅胶、海绵、硅树脂等具备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力任意弹性材料构成的垫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00a可以设置于第二主体210上,在第二主体210上开设朝向第二主体210的安装槽123,将弹性组件300滑动设于安装槽123;或者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210上均设置有弹性组件300,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210与弹性组件300的具体安装方法参考上述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0为能够积蓄磁性力的磁性组件300b。
参考附图6所示,磁性组件300b包括驱动件和压盖310,驱动件包括第一磁力件330、第二磁力件340,所述第一磁力件330和所述第二磁力件340设于第一主体110和压盖310的相对侧,压盖310滑动设于安装槽123内并能够使第一磁力件330和第二磁力件340相互靠近和远离,以使第一磁力件300与第二磁力件340之间积蓄磁力和释放磁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力件330和第二磁力件340能够同性相互排斥,产生排斥力。
在本实施例中,压盖310与第二主体210相抵接后持续在第一主体110施加压力,压盖310能够在安装槽123内滑动相对第一卡合件120下沉,此时,第一磁力件330与第二磁力件340之间积蓄磁性力;压盖310下沉至第一卡合件120的凸块122能够在第二卡合件220的卡口222内转动时,将凸块122由卡口222内转动至卡合部221,此时第一磁力件300与第二磁力件340释放积蓄的磁性力,凸块122与卡合部221实现扣合。
参考附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合部221在卡口222所在的一侧具有斜面,凸块122能够由卡口222顺着斜面转动至卡合部221相对,在凸块122顺着斜面转动时,驱动组件300积蓄的驱动力逐渐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卡合部221两端均相邻有卡口222,当多个卡合部221在一端具有斜面时,另一端不具斜面时,凸块122只能顺着斜面方向转动积蓄弹力,凸块122无法顺着不具斜面的一端转动,即卡口222对凸块122旋转为单向导通;当多个卡合部221两端面均具有斜面时,凸块122在卡口222两端均能顺着斜面方向转动积蓄驱动力,即卡口222对凸块122旋转为双向导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部221可以两端均不具有斜面,此时,只能通过按压第一主体110相对第二主体210靠近,使驱动组件300积蓄驱动力,从而使凸块122能够在卡口222内转动与卡合部221相对,凸块122与卡合部221相对后,驱动组件300将释放积蓄的驱动力,使凸块122与卡合部221完成扣合。
参考附图5或附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压盖310隐藏于安装槽123内,第二主体210面向第一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11,凸台211与压盖310相抵接,且凸台211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卡合部221相对于第二主体210的高度,为压盖310下沉提供受力面。本实施例中,将压盖310隐藏与安装槽123内,使驱动组件300与第一连接件100从外部看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缩小第一连接件100的体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第一连接件100的整体美观,其次,凸台211的设置也完全隐藏与卡口222内,不会增加第二连接件200的体积。
参考附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压盖310面向第一主体110的一侧设有容纳槽311,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311。
参考附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21为环形双台阶结构,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扣合后,外台阶侧面与卡口222相贴,内台阶侧面与卡合部220相贴,使扣合后的快拆结构10整体呈圆柱状,美观简洁。
参考附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10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主体210相对两端的观察通孔212,观察通孔212与卡合部221相对设置,用于观察凸块122与卡合部221的卡合状态。
上述快拆结构10将驱动组件300作为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之间的控制限位元件,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的快速拆装,拆卸时驱动组件300作为控制元件,当驱动组件300的压盖310下沉时,凸块122才能离开卡合部221并在卡口222内转动进而脱离卡口222,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才能实现分离,加入驱动组件300作为拆卸控制元件后,可有效防止误操作而成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自动分离;安装时,驱动组件300作为限位元件,利用自身驱动力使凸块122与卡合部221自动完成卡合,简单方便。
快拆结构10可以作为单独的产品或零件单独生产、销售和使用(如附图7所示);也可以将快拆结构10中的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进行拆分,作为单独作为拆装件连接于智能终端安装壳21(如附图8所示)或者安装架30上(如附图9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附图8中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上连接的拆装件为第二连接件200仅为参考,并不做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上连接的拆装件还可以为第一连接件100;此外附图7中第二连接件200的第二主体210与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一体成型同样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第二连接件200与智能终端安装壳21还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例如磁吸附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
附图9中安装架30上连接的拆装件为第一连接件100仅为参考,并不做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安装架30上连接的拆装件还可以为第二连接件200;此外附图8中第一连接件100的第一主体110与安装架30一体成型同样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第一连接件100与安装架30还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例如磁吸附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参考附图5所示,第一主体110与安装架30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此外,参考附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独的产品或零件单独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壳体组件20a,将该壳体组件定义为第二壳体组件20a,第二壳体组件20a包括智能终端安装壳21和快拆结构10中的第一连接件100。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与第一主体110连接。
快拆件为快拆结构10中的第一连接件100作为独的产品或零件单独生产、销售和使用。
上述第二壳体组件在智能终端安装壳21上连接有快拆件,当遇到安装了与快拆件相适配的安装架,第二壳体组件能与安装架实现快速拆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卡合件;
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卡合件;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积蓄驱动力;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还能够相对旋转,以使积蓄驱动力的所述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将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二卡合件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凸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多个所述凸块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
所述第二卡合件包括多个卡合部,多个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卡合部之间间隔形成卡口;所述凸块能够由所述卡口转动至与所述卡合部相对,以在所述驱动组件释放驱动力后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凸块中的一者设有卡块,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能够嵌入所述卡槽实现扣合;及/或,
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卡口所在一侧具有斜面,所述凸块能够由所述卡口顺着所述斜面转动至与所述卡合部相对,在所述凸块顺着所述斜面转动时,所述驱动组件积蓄的驱动力逐渐增大;及/或,
所述第二主体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两端的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与所述卡合部相对设置,用于观察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能够积蓄弹性力的弹性组件;或者为能够积蓄磁性力的磁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压盖,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压盖,所述第一卡合件朝向所述第二卡合件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压盖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盖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隐藏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主体面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压盖抵接,所述凸台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合部相对所述第二主体的高度;及/或,所述压盖面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7.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拆结构;
智能终端安装壳,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一者连接。
8.一种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智能终端安装壳用于安装智能终端;
安装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另一者连接。
CN202122173006.7U 2021-09-08 2021-09-08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Active CN21967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3006.7U CN219673704U (zh) 2021-09-08 2021-09-08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3006.7U CN219673704U (zh) 2021-09-08 2021-09-08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3704U true CN219673704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3006.7U Active CN219673704U (zh) 2021-09-08 2021-09-08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328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99500B (zh)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機構及其電子設備
EP3429085B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mobile device on an automotive
KR101875432B1 (ko) 차량 씨디 투입구 장착용 휴대기기 거치대
CN101626668B (zh) 电子设备组件及其固定装置
US20100213335A1 (en) Swivelable fixing seat
CN215891701U (zh) 快装座、快拆组件及拍摄装置
KR20070091075A (ko) 신축성의 교환가능한 지지 아암을 가지는 물체 운반기구
US20160309865A1 (en) Mount for portable device
KR101572101B1 (ko) 차량 핸들용 스마트폰 거치대
US20180010727A1 (en) Mounting member
KR200475504Y1 (ko) 이동통신기기의 거치장치
CN101764859B (zh) 电子装置
US20090207558A1 (en) Holder, and Assembly of the Holder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090075379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차량용 거치대
KR101650766B1 (ko) 마운팅 부재
US20160304033A1 (en) Case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vehicle apparatus having the case thereof
CN219673704U (zh) 快拆结构、壳体组件和支架装置
CN11683055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20170111404A (ko) 스마트폰 거치대
CN218482886U (zh) 电子设备支架保护壳
KR20210087794A (ko) 탈부착 가능한 휴대용단말기의 고리형 손잡이 구조체
CN107024823B (zh) 一种可连接附加镜头的保护壳
KR101925080B1 (ko) 기능성 휴대단말기 거치대
KR20130057926A (ko) 장치 거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