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1808U -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1808U
CN219671808U CN202223481077.4U CN202223481077U CN219671808U CN 219671808 U CN219671808 U CN 219671808U CN 202223481077 U CN202223481077 U CN 202223481077U CN 219671808 U CN219671808 U CN 219671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steel
floor
wall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10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丰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810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1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1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1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包括钢结构建筑主体、建筑楼板及建筑外墙。所述钢结构建筑主体包括H钢梁及DECK钢承楼板,所述DECK钢承楼板组装在所述H钢梁上。所述建筑楼板包括RC楼板铺设在所述DECK钢承楼板上,而由所述DECK钢承楼板及所述RC楼板作为所述建筑楼板。所述建筑外墙包括RC止水墩浇灌成型在该RC楼板上;两个C形钢,其中之一设置在RC止水墩上且开口朝上,另一个设置在该DECK钢承楼板上且开口朝下;外墙板及内墙板,贴覆在该RC止水墩及该两个C形钢的相对侧,而在该外墙板及内墙板之间形成中空空间;以此使所述建筑外墙呈双层结构,并使得所述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该建筑楼板上。

Description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特别是指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建筑楼板上,使建筑楼板有效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在隔音、隔热、防水等功效更好,使钢结构建筑更能符合住宅建筑的需求。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早期住宅建筑主要是以砖造建筑为主,直到钢筋混凝土技术传入中国台湾且成本降低后,住宅建筑则改为大量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后来随着中国台湾经济发展以及人口高密度聚集,因土地成本高昂,以钢结构为主的超高层建筑的需求增加,不仅在商业大楼,即便住宅大楼也越来越多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其中,根据统计,中国台湾住宅建筑涵盖9成以上而为建筑业的大宗。
综观来说,中国台湾建筑涵盖三种结构系统:RC结构(钢筋混凝土)、SS结构(钢骨结构)及SRC结构(钢骨钢筋混凝土)。
RC结构(钢筋混凝土)是利用模板作为结构模型再绑钢筋、浇置混凝土,利用钢筋的抗拉特性与混凝土的抗压特性来支撑结构强度,这也是中国台湾营建业最普遍的工法,占了整个中国台湾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及商业建筑)的90%以上(中低楼层5至15层房屋,几乎100%)。中国台湾40年来的住宅建筑大量使用RC结构(钢筋混凝土)兴建,由于中国台湾地震频繁,当RC施工中灌浆正巧遇上地震时,混凝土和钢筋握裹力将大大折损,严重影响结构强度。也因气候关系,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多暴露于高温、潮湿的环境。而长时间暴露于高湿高温环境的混凝土,其内部会产生高水分,使内部水化生成物被溶解,导致混凝土的总孔隙率或连通性增加,当混凝土长时间接触空气中二氧化碳,造成混凝土中性化(或称碳化),也增加钢筋腐蚀的几率,进而发生因腐蚀产生膨胀,使混凝土开裂、剥落(膨共),外观开始产生白华进而掉砖,造成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降低,也丧失结构耐震性,直接危害居住使用与安全性。因而RC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寿命较短,大约在30年至50年,值此今日,中国台湾早期因经济发展人口快速成长而大量建造的RC建筑大都迈入生命周期末,为了维护居住安全大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都更危老重建,但住宅建筑都更重建不易,导致很多人仍居住在有结构风险的RC住宅内。
SS结构(钢骨结构)是利用钢骨组立作为建筑结构体,SS结构具有较佳的韧性,进而达到较好的耐震性能,通常运用在超高层建筑,因为超高层建筑物受地震力作用相当大,耐震要求比较高。而中国台湾身处地震带,因此对于大楼楼层超过30层左右,规定必须满足法规规范的“韧性设计”,当采用RC结构时为满足“韧性设计”将会造成柱梁断面尺寸过大,而影响室内空间(尤其是地下室车位与1至8楼断面需求更大),因此在商业大楼或公共建筑类(百货、饭店、大跨度体育场、工厂)大都采用SS结构。然而SS结构易受风力造成建筑物摇晃,此部分可通过斜撑、制震壁抵抗建筑物的变位量,可以控制在2/1000的位移量,能够达到比钢筋混凝土变位量还低,大大补足SS结构在这方面的问题。
SRC结构(钢骨钢筋混凝土)是将钢柱及钢梁组成的基础架构,再用钢筋包覆钢骨外,组立模板后灌入混凝土,进而完成梁柱及楼地板的施作。SRC结构的存在是希望综合RC结构的抗压性(提高刚性避免地震力、风力造成建筑物摇摆)及SS结构的耐震性(韧性有助于抵抗地震力),达成住宅舒适度要求。但实质上SRC结构与RC结构设计强度一样,因为结构体外包覆钢筋混凝土也同样没有消能机制,因而SRC结构造成施工重复(钢柱梁+RC包覆),营造成本增加,且工作进程较慢、耗时耗力。
此外,由于人口成长,工业发达,大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正逐渐劣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成功大学建筑系林宪德教授2021年12月15日于今周刊永续环境篇章发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二○二○年的报告指出,建筑产业在二○一九年排放了全球的总耗能35%,以及总温室气体38%,高于工业部门和运输的总排放量,因此建筑产业的节能减排,是达成各国净零排放以控制温室气体暖化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开始发展低碳排的“绿建筑”并制定相关法规,试图从设计、营建、营运使用、拆除(资源再生或废弃处理)等各面向改善目前建筑产业。现行“绿建筑九大评估指针系统(EEWH)”中,包含了生物多样性、绿化量、基地保水、日常节能、二氧化碳减量、废弃物减量、室内环境、水资源及污水垃圾改善等九项评估指标。中国台湾于2022年3月正式公布“中国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要求100%的新建建筑物及85%以上的既有建筑物,2050年前必须逐步转型为近零碳建筑。
前述RC结构(钢筋混凝土)、SS结构(钢骨结构)及SRC结构(钢骨钢筋混凝土)中,RC结构建筑在建造过程的碳排量超过SS结构的2倍以上,且RC结构因使用寿命短或其它因素拆除后的混凝土不易回收再利用,而SS结构的钢结构因必要而拆除时,大部分钢材可回收再利用,因此SS结构具有较低耗能、较低碳排的优势,而SS结构的建造成本大约比RC结构高约3成,因此市面上除超高层建筑以外,大部分仍以RC结构为主。而在中国台湾,超高层住宅建筑除SS结构以外,仍大量使用SRC结构,主要的原因为:1.湿式工法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接口处理细节相较于钢骨、钢材铁件的干式工法容易。2.误以为钢柱、钢梁结构加上RC保护,可以一劳永逸,达到防火、防水、防锈、隔音、耐候…等性能;实际上,论环保数据SRC结构是三者最差的,且结构应力或工程施工程序并无优势,但混凝土劣化的缺点与RC结构一样存在,也无法达到SS结构的耐震性能等级。
实际上,虽然SS结构的建造成本比RC结构高,但钢结构建筑理论使用寿命可达100年,因此SS结构建筑的使用成本并不会高过RC结构建筑。但是在黄炎重先生发表“钢铁产业电子化采购系统的评估与建立”的论文指出“依据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统计,营建产业是全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占全球GDP13.4%,约7.5兆美元(WSA 2013)。同时,营建产业耗用钢量为全世界钢铁产量的50%以上。自921地震之后,考虑住宅制震功能性需求以及安全等因素,住宅以及非住宅建筑使用钢结构的比例已经明显提高。而全球对于减碳及永续的要求越来越高,钢铁的使用不仅在减碳成效上较使用混凝土明显有效,同时,钢铁的循环使用率超过90%,更是环境永续建材的最佳选择。”因此,中国台湾的钢结构建筑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参阅图8至图10所示,传统的SS结构建筑的外墙大都采帷幕墙10,帷幕墙10自重轻,呈模块化单元,施工组装快,组装方式是将帷幕墙10通过结合构件20固定于钢结构上,钢结构包括H钢梁30以及DECK钢承楼板40,DECK钢承楼板40上铺设RC楼板50,而由DECK钢承楼板40及RC楼板50作为建筑楼板,以此通过结合构件20使所述帷幕墙10被吊挂在建筑楼板外。
SS结构建筑有以下需克服的问题,以降低SS结构建筑的成本并符合住宅空间更高的舒适要求:
1.层间变位:帷幕墙10以整体建筑物高度计算,每一组帷幕墙10需检讨总高度的变位量,故每一组帷幕墙10的层间变位量相互影响而且相对复杂。
2.防火填塞:帷幕墙1的组装方式会在帷幕墙1与建筑楼板之间有间隙,因此需要在帷幕墙1与建筑楼板之间的间隙设置防火层间塞60,并在建筑楼板上施作封板,以阻隔建筑楼板的上/下楼层空间。
3.内部及外部的防水:在商用类建筑的管道间、电梯、厕所、茶水间、厨房区都是集中设置,通常称为“服务核”(Service Core),这些用水的“水区”集中,容易避开帷幕墙1与建筑楼板之间的间隙,给水及排水管道容易设置。但是住宅建筑有较多的“水区”需求,如厕所、浴室、阳台、厨房等,此类空间都是分散设置,给水及排水管道不易配置,且上/下楼层的防水需特别施作。
4.隔音/隔热:帷幕外墙10如为金属、RC混凝土板或玻璃帷幕等材料,需依帷幕墙10自身材料特性是否有达隔音要求,或额外使用背衬材料补强隔音、隔热,所以材质本身容易造成固体传音或热传导。
5.外墙维护:因帷幕墙10需靠自身材料特性隔音或背衬材料补强隔音或隔热,帷幕墙1表面较难维护及更新。
根据前述说明,由于住宅空间需要更高的舒适要求,因而在防水、气密、隔音、隔震等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将大幅提高SS结构住宅建筑的成本,所以SS结构较少应用在低楼层住宅。
实用新型内容
SS结构能够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且符合绿建筑要求,而中国台湾住宅建筑占了所有建筑的9成以上,为了使SS结构更符合住宅建筑的需求,能够提高住宅建筑寿命且有助于达成净零碳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包括有:
钢结构建筑主体,包括H钢梁及DECK钢承楼板,所述DECK钢承楼板组装在所述H钢梁上。建筑楼板,包括RC楼板铺设在所述DECK钢承楼板上,而由所述DECK钢承楼板及所述RC楼板作为所述建筑楼板。建筑外墙,包括有:RC止水墩,浇灌成型在该RC楼板上;两个C形钢,其中之一设置在该RC止水墩上且开口朝上,另一个设置在该DECK钢承楼板上且开口朝下;外墙板及内墙板,贴覆在该RC止水墩及该两个C形钢的相对侧,而在该外墙板及内墙板之间形成中空空间;以此使所述建筑外墙呈双层结构,并使得所述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该建筑楼板上。
进一步,有两个长形岩棉分别设置在该两个C形钢上而填塞在该中空空间中,该两个长形岩棉沿着该建筑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更进一步,所述长形岩棉在高度方向呈S形弯折的设置在该建筑外墙中。
进一步,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的室内侧,且该外墙板自该建筑楼板的端部贴覆在该RC止水墩、该两个C形钢及该两个长形岩棉上。更进一步,在高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外墙板之间设置一横向铝挤型,并于该横向铝挤型与上述两个外墙板之间填注硅利康。
进一步,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的室内侧,且该建筑楼板凸伸出该外墙板之外的室外侧。
进一步,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外墙板的室外侧。更进一步,该H钢梁周缘配置镀锌方管,并于最外侧包覆混凝土板。
进一步,在所述外墙板的组装缝隙中填注弹性水泥。
进一步,在该外墙板上全栋喷覆防水层,并进一步涂覆天然涂料。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1.层间变位: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建筑楼板上,建筑楼板能够完整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层间变位量是以当层楼的楼高计算,如当层楼的高度为3.2米,且整体建筑物的变位量为1/1000,则当层楼的层间变位量为3.2米乘以1/1000等于3.2毫米,故产生的层间变位量极小。
2.防火填塞: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建筑楼板上,建筑楼板能够完整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因此建筑外墙与建筑楼板之间不须设置防火层间塞,且建筑楼板本身即为防火结构层,无需再设置室内封板或盖板。
3.内部及外部的防水: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建筑楼板上,建筑楼板能够完整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因此建筑楼板本身即为良好的断水层,在住宅建筑的厕所、浴室、阳台、厨房等分散的“水区”,较容易配置给水及排水管道。
4.隔音/隔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由外墙板及内墙板组装的双层结构,外墙板及内墙板之间为中空空间,或者进一步于中空空间中填塞长形岩棉,相当于多一道空气层阻断噪音及热传,因此隔音与隔热性较佳。
5.外墙维护: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在楼层接缝以铝挤型作物理性填缝,硅利康(Silicone)数量较少,故维护较佳,费用较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其中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局部平面剖视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局部平面剖视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局部平面剖视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局部平面剖视图之二。
图8为现有钢结构建筑的其中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9为现有钢结构建筑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10为现有钢结构建筑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A-钢结构建筑主体;B-建筑楼板;C-建筑外墙;1-H钢梁;2-DECK钢承楼板;3-RC楼板;4-RC止水墩;5-C形钢;61-外墙板;62-内墙板;63-弹性水泥;7-长形岩棉;81-横向铝挤型;82-硅利康;91-镀锌方管;92-混凝土板;S-中空空间;H-邻房;P-板材;10-帷幕墙;20-结合构件;30-H钢梁;40-DECK钢承楼板;50-RC楼板;60-防火层间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所述的实施例,只是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由于钢结构建筑外壳的体积庞大,为明确显示本实用新型特征,所绘制的图式均为局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包括有钢结构建筑主体A、建筑楼板B及建筑外墙C。
参阅图1及图3所示,所述钢结构建筑主体A包括H钢梁1及DECK钢承楼板2,所述DECK钢承楼板2组装在所述H钢梁1上。所述建筑楼板B包括RC楼板3铺设在所述DECK钢承楼板2上,而由所述DECK钢承楼板2及所述RC楼板3作为所述建筑楼板B。所述建筑外墙C包括有:RC止水墩4,浇灌成型在该RC楼板3上;两个C形钢5,其中之一设置在该RC止水墩4上且开口朝上,另一个设置在该DECK钢承楼板2上且开口朝下;外墙板61及内墙板62,贴覆在该RC止水墩4及该两个C形钢5的相对侧,而在该外墙板61及内墙板62之间形成中空空间S;以此使所述建筑外墙C呈双层结构,并使得所述建筑外墙C直接设置在该建筑楼板B上,使建筑楼板B能够完整分隔上/下楼层空间,而成为上/下楼层之间良好的断水/隔音/隔热层,而在所述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中可进一步填注弹性水泥63,提高室内侧及室外侧之间的防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长形岩棉7分别设置在该两个C形钢5上而填塞在该中空空间S中,该两个长形岩棉7沿着该建筑外墙C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长形岩棉7在高度方向呈S形弯折的设置在该建筑外墙C中,以此通过双层结构的建筑外墙C中的中空空间S或进一步填塞的长形岩棉7,使室内侧及室外侧之间隔音/隔热效果更好。
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该H钢梁1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62的室内侧,且该外墙板61自该建筑楼板B的端部贴覆在该RC止水墩4、该两个C形钢5及该两个长形岩棉7上。在高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外墙板61之间并设置有一横向铝挤型81,并于该横向铝挤型81与上述两个外墙板61之间填注硅利康82,以此相对传统一体式的帷幕墙容易在受力震动时因共振而破损,本实用新型通过铝挤型81分割外墙板61,可降低外墙板61受力破坏的风险,且用于接合及密封的硅利康82使用量更少。而本实用新型的外墙板61平整不需贴附瓷砖,因此最后可在该外墙板61上全栋喷覆防水层后进一步涂覆天然涂料而完成建筑外墙C的施作。
本实施例具体的施作步骤如下,其中与现有钢结构建筑施作时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为避免图式过小因而于图中未示且不赘述施作细节。(1)组立各楼层的BOX钢柱及H钢梁1;(2)铺设各楼层的DECK钢承楼板2、DECK挡泥板;(3)放样配管;(4)铺设各楼层钢筋(或点焊筋网);(5)浇灌各楼层混凝土形成RC楼板3;(6)搭建施工鹰架;(7)施作RC止水墩4(植筋灌浆);(8)Z形铁件放样安装;(9)于各楼层的BOX钢柱、H钢梁1喷覆防火披覆;(10)各楼层125型C形钢(包括建筑外墙C中的C形钢5)依间距放样及校正垂直线后固定;(11)于开口部、门或窗立面放样125型C形钢(配合横料及固定铁件)。与地界距离不足150cm者不得开窗、开门;(12)固定混凝土外墙板61;(13)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63(以益胶泥填塞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4)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63(以抗裂网闭合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5)在建筑外墙C的高度方向上填塞长形岩棉7;(16)固定混凝土内墙板62;(17)固定铝窗安装构件;(18)安装铝窗框、门框;(19)填塞门窗砍缝;(20)安装门窗型滴水线;(21)钢结构建筑主体A、建筑楼板B及建筑外墙C之间的组装缝隙全部施作防火填塞;(22)外墙板61的防水层全栋喷覆;(23)安装外墙板61之间的横向铝挤型81;(24)横向铝挤型81与外墙板61之间以及各部铝窗框、门框上填塞硅利康82;(25)在外墙板61表面涂覆天然涂料;(27)拆除鹰架;(30)完成当楼层外墙施工。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H钢梁1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62的室内侧,且该建筑楼板B凸伸出该外墙板61之外,凸出于该外墙板61之外而位于室外侧的建筑楼板B可作为造型、遮阳、雨遮或作为施工动线。例如在工地周边有邻房H存在,且建筑外墙C与邻房H距离大于50cm且小于100cm而不易架设鹰架时,可采用此方式施工,以免除外部鹰架的架设,而凸出在室外侧的建筑楼板B与邻房H之间可再进一步设置板材P,通过板材P作为施工时与邻房H之间的缓冲。
本实施例具体的施作步骤如下,其中与现有钢结构建筑施作时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为避免图式过小因而于图中未示且不赘述施作细节。(1)组立各楼层的BOX钢柱及H钢梁1;(2)铺设各楼层的DECK钢承楼板2、DECK挡泥板;(3)放样配管;(4)铺设各楼层钢筋(或点焊筋网);(5)浇灌各楼层混凝土形成RC楼板3;(6)施作RC止水墩4(植筋灌浆);(7)Z形铁件放样安装;(8)于各楼层的BOX钢柱、H钢梁1喷覆防火披覆;(9)各楼层125型C形钢(包括建筑外墙C中的C形钢5)依间距放样及校正垂直线后固定;(10)于开口部、门或窗立面放样125型C形钢(配合横料及固定铁件),并留设施工开口(俗称狗洞)。与地界距离不足150cm者不得开窗、开门;(11)固定混凝土外墙板61;(12)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以益胶泥填塞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3)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以抗裂网闭合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4)在建筑外墙C的高度方向上填塞长形岩棉7;(15)固定混凝土内墙板62;(16)钢结构建筑主体A、建筑楼板B及建筑外墙C之间的组装缝隙全部施作防火填塞;(17)外墙板61的防水层全栋喷覆;(18)在外墙板61表面涂覆天然涂料;(19)封堵施工开口;(20)完成当楼层外墙施工。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H钢梁1配置在相邻该外墙板61的室外侧,且在该H钢梁1周缘配置镀锌方管91,并于最外侧包覆混凝土板92。通过将H钢梁1配置在室外侧,则室内侧空间在天花板没有梁或减少梁的数量,因此室内侧空间较通透,以此可符合上述居住空间的需求。
本实施例具体的施作步骤如下,其中与现有钢结构建筑施作时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为避免图式过小因而于图中未示且不赘述施作细节。(1)组立各楼层的BOX钢柱及H钢梁1;(2)铺设各楼层的DECK钢承楼板2、DECK挡泥板;(3)放样配管;(4)铺设各楼层钢筋(或点焊筋网);(5)浇灌各楼层混凝土形成RC楼板3;(6)搭建施工鹰架;(7)施作RC止水墩4(植筋灌浆);(8)Z形铁件放样安装;(9)于各楼层的BOX钢柱、H钢梁1喷覆防火披覆;(10)各楼层125型C形钢(包括建筑外墙C中的C形钢5)依间距放样及校正垂直线后固定;(11)于开口部、门或窗立面放样125型C形钢(配合横料及固定铁件)。与地界距离不足150cm者不得开窗、开门;(12)固定混凝土外墙板61;(13)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以益胶泥填塞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4)在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填塞弹性水泥(以抗裂网闭合外墙板61的组装缝隙);(15)在建筑外墙C的高度方向上填塞长形岩棉7;(16)固定混凝土内墙板62;(17)固定铝窗安装构件;(18)安装铝窗框、门框;(19)填塞门窗砍缝;(20)安装门窗型滴水线;(21)钢结构建筑主体A、建筑楼板B及建筑外墙C之间的组装缝隙全部施作防火填塞;(22)该H钢梁1周缘配置镀锌方管91,并于最外侧包覆混凝土板92;(23)配置滴水线;(24)外墙板61的防水层全栋喷覆;(25)各部铝窗框、门框上填塞硅利康;(26)在外墙板61表面涂覆天然涂料;(27)拆除鹰架;(28)完成当楼层外墙施工。
通过上述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施作方式,当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能够改善传统钢结构建筑的缺失,具有的优势包括:1.各楼层的层间变位较小。2.上/下楼层之间不须设置防火层间塞。3.建筑内/外部防水性能较佳。4.建筑楼层之间以及建筑内/外部的隔音/隔热效果佳。5.建筑外墙的硅利康(Silicone)用量较少而易于维护。以此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的外壳构造确实能够符合住宅建筑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住宅建筑寿命及达成净零碳排。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及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功效,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钢结构建筑主体,包括H钢梁及DECK钢承楼板,所述DECK钢承楼板组装在所述H钢梁上;
建筑楼板,包括RC楼板铺设在所述DECK钢承楼板上,而由所述DECK钢承楼板及所述RC楼板作为所述建筑楼板;
建筑外墙,包括有:
RC止水墩,浇灌成型在该RC楼板上;
两个C形钢,其中之一设置在该RC止水墩上且开口朝上,另一个设置在该DECK钢承楼板上且开口朝下;
外墙板及内墙板,贴覆在该RC止水墩及该两个C形钢的相对侧,而在该外墙板及内墙板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以此使所述建筑外墙呈双层结构,并使得所述建筑外墙直接设置在该建筑楼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有两个长形岩棉分别设置在该两个C形钢上而填塞在该中空空间中,该两个长形岩棉沿着该建筑外墙的高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岩棉在高度方向呈S形弯折的设置在该建筑外墙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的室内侧,且该外墙板自该建筑楼板的端部贴覆在该RC止水墩、该两个C形钢及该两个长形岩棉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外墙板之间设置有一横向铝挤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横向铝挤型与上述两个外墙板之间填注有硅利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内墙板的室内侧,且该建筑楼板凸伸出该外墙板之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H钢梁配置在相邻该外墙板的室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H钢梁周缘配置有镀锌方管,并于最外侧包覆混凝土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墙板的组装缝隙中填注有弹性水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外墙板上全栋喷覆有防水层,并进一步涂覆有天然涂料。
CN202223481077.4U 2022-12-23 2022-12-23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Active CN219671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1077.4U CN219671808U (zh) 2022-12-23 2022-12-23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1077.4U CN219671808U (zh) 2022-12-23 2022-12-23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1808U true CN219671808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2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1077.4U Active CN219671808U (zh) 2022-12-23 2022-12-23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1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3695B1 (ja) 2023-01-18 2024-04-23 豐溢 楊 鉄骨構造建物外殻の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3695B1 (ja) 2023-01-18 2024-04-23 豐溢 楊 鉄骨構造建物外殻の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9314B1 (en) Structure formed of foaming cement and lightweight steel, and a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tructure system
CN202611016U (zh) 一种位于混凝土挑檐板上的保温墙体
CN203174810U (zh) 一种承托、贴靠式安装的装配式墙体
CN103590511A (zh) 一种承托、贴靠式安装的装配式墙体
CN102535739A (zh) 幕墙式建筑的预制模块板体和外墙体系及外墙体系的工法
CN202787603U (zh) 一种轻型保温屋面板或楼板
CN219671808U (zh)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RU92037U1 (ru)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ое здание
CN112031210A (zh) 一种中空墙体复合保温外墙构造及制备方法
Pohoryles et al. Technologies for the combined seismic and energy upgrading of existing buildings
TWM652133U (zh) 可架設鷹架之鋼結構建築外殼
CN110670758B (zh) 基于纤维增强覆面木基板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施工方法
CN111101594A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结构建筑
CN118241796A (zh) 钢结构建筑外壳的构造
KR100768081B1 (ko) 무주식 공동주택 구조물
TWI823822B (zh) 鋼結構建築外殼之構造
TWI823823B (zh) 鋼結構建築外殼之構造
TWI823821B (zh) 鋼結構建築外殼之構造
CN211229646U (zh)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TWI823712B (zh) 鋼結構建築外殼之構造
JP7473695B1 (ja) 鉄骨構造建物外殻の構造
CN209556164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体
Zanni et al. Application of a Wooden Prefabricated Shell Exoskeleton for the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Retrofit of a Residential Building
TWI844457B (zh) 可架設鷹架之鋼結構建築外殼及其鷹架架設方法
RU64235U1 (ru) Наружное ограждение мансард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