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0316U -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0316U
CN219670316U CN202321124374.5U CN202321124374U CN219670316U CN 219670316 U CN219670316 U CN 219670316U CN 202321124374 U CN202321124374 U CN 202321124374U CN 219670316 U CN219670316 U CN 21967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erobic reactor
water
communicated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43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祥
江葱
时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reen Isl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reen Isl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reen Isl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reen Isl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43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公开了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集水井、调节池、搅拌厌氧反应器、沉淀池、喷淋塔和风机,其中,所述格栅井连通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通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下游连通搅拌厌氧反应器;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与沉淀池连通;所述调节池、搅拌厌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处理后的尾气通过风机从烟囱排出。本实用新型含有特殊布水方式的搅拌厌氧反应结构,不设置好氧处理单元,在系统内泥水混合的更充分,反应池内无死角,池容利用率更高,有机物去除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蘑菇种植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质,且废水量大,废水流入水源会使污染水源,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系统包括:(1)以实用新型专利CN207760168U(公开日2018年8月24日)为代表的菌菇类生产用高效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有氧、无氧多级装置处理菌类废水;(2)其他论文资料中记载的菌菇类废水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沉淀。然而,这两种系统大部分含有好氧气设备,好氧设备含有风机,风机能耗高,现场管理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不需要好氧最大限度降低了系统能耗及企业投资管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集水井、调节池、搅拌厌氧反应器、沉淀池、喷淋塔和风机,其中,所述格栅井连通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通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下游连通搅拌厌氧反应器;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与沉淀池连通;所述调节池、搅拌厌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处理后的尾气通过风机从烟囱排出。
其中,优选的格栅井内部安装栅条间距3mm~5mm的机械格栅,安装倾角60°~75°。
所述集水井的出口处设置有集水井提升泵,上端设有集水井气体排出口。
所述调节池上端设有调节池气体排出口,底部设有调节池污泥进泥口以及调节池提升泵。
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内部设置分区隔墙,每个分区设置旋切式布水器,旋切布水器包括四个布水头;中部设有填料区,填料区上方设有两相分离器和连通两相分离器的出水口,搅拌厌氧反应器顶端设有脉冲式布水器,脉冲式布水器通过管道连通旋切式布水器;搅拌厌氧反应器底部含有搅拌厌氧反应器污泥排出口,搅拌厌氧反应器包括搅拌厌氧反应器气体排出口的集气室。
所述沉淀池分别设有沉淀池污水出水口和沉淀池污泥排出口,沉淀池上部有沉淀池气体排出口;所述沉淀池四周有一圈混凝土的集水槽,集水槽边上安装有集水堰。
优选的沉淀池污泥排出口上方有斗形斜面围成的排泥斗,斜面角度55°~60°,排泥斗的上方中央高于斗顶0.5m~0.8m处悬挂导流筒。
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和沉淀池的污泥管道分别与调节池相通,管道中安装有污泥排出提升泵。
所述喷淋塔分别与集水井、调节池以及搅拌厌氧反应器的气体排出口分别相连。
有益效果
第一:本系统不设置好氧处理单元,采用新的布水方式的搅拌厌氧反应器,特殊布水方式,泥水混合的更充分,池内无死角,池容利用率更高,有机物去除率高。厌氧就可以达综合排放二级排放标准或纳管。
第二:水中有机物90%以上通过搅拌厌氧反应器进行降解,具有负荷高,能耗低,产泥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的特点。
第三:系统无加药、污泥处置、曝气装置,大大减少了药剂、电耗等成本。
第四:污水站现场基本无操作,所有设备控制、仪表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厌氧反应器内部单个脉冲布水器区域俯视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各阶段出水COD指标
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格栅井10、集水井20、调节池30、搅拌厌氧反应器40、沉淀池50、喷淋塔60和风机70,其中,所述格栅井10连通集水井20;所述集水井20连通调节池30,所述调节池30下游连通搅拌厌氧反应器40;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与沉淀池50连通;所述调节池30、搅拌厌氧反应器40以及沉淀池50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喷淋塔60;所述喷淋塔60处理后的尾气通过风机70从烟囱80排出。
其中,格栅井10内部安装栅条间距3mm~5mm的机械格栅101,安装倾角60~75°。
所述集水井20的出口处设置有集水井提升泵202,上端设有气体排出口203。
所述调节池30上端设有气体排出口303,底部设有污泥进泥口304以及调节池提升泵302。
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内中部设有填料区405,填料区405上方设有两相分离器406和连通两相分离器的出水口407,搅拌厌氧反应器40顶端设有脉冲式布水器408,填料区405下方设置旋切式布水器409,脉冲式布水器408通过管道连通旋切式布水器409;搅拌厌氧反应器40底部设置有分区隔墙410,旋切式布水器409包括不少于两个布水头411;如图2所示,旋切式布水器409由所述分区隔墙410分割;搅拌厌氧反应器40底部含有污泥排出口404,搅拌厌氧反应器40包括气体排出口403的集气室412。
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内部设置分区隔墙410,每个分区设置旋切式布水器409,旋切布水器包括四个布水头411;中部设有填料区405,填料区405上方设有两相分离器406和连通两相分离器的出水口407,搅拌厌氧反应器40顶端设有脉冲式布水器408,脉冲式布水器408通过管道连通旋切式布水器409;搅拌厌氧反应器40底部含有污泥排出口404,搅拌厌氧反应器40包括气体排出口403的集气室412。
所述沉淀池50分别设有污水出水口513和污泥排出口504,沉淀池50上部有气体排出口503;所述沉淀池50四周有一圈混凝土的集水槽514,集水槽514边上安装有集水堰515;所述污泥排出口504上方有斗形斜面围成的排泥斗516,斜面角度55°~60°,所述排泥斗516的上方中央高于斗顶0.5m~0.8m处悬挂导流筒517。
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和沉淀池50的污泥管道分别与调节池30相通,管道中安装有提升泵90。
所述喷淋塔60分别与集水井20、调节池30以及搅拌厌氧反应器40的气体排出口分别相连。
搅拌厌氧反应器和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控制系统用泵定时排至调节池再次进入系统,实现污泥系统内自消化减容。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经收集喷淋后高空排放,处理区域无异味,整个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
系统所有设备的控制、仪表的信号参数接至控制系统,污水站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运行效果:
进水量150~250m3/d,原水928~2780mg/L,连续近1年检测数据如图3、图4所示,即使进水浓度波动大,搅拌厌氧反应器出水也能稳定在135~460mg/L,处理系统出水基本在150mg/L以下,大部分时间低于150mg/L,出水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可直接排入污水管道进入下游污水厂进一步处理外排,本实施例在保密状态下已稳定运行一年,污泥暂无外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菇类废水处理系统,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井(10)、集水井(20)、调节池(30)、搅拌厌氧反应器(40)、沉淀池(50)、喷淋塔(60)和风机(70),其中,所述格栅井(10)连通集水井(20);所述集水井(20)连通调节池(30),所述调节池(30)下游连通搅拌厌氧反应器(40);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与沉淀池(50)连通;所述调节池(30)、搅拌厌氧反应器(40)以及沉淀池(50)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喷淋塔(60);所述喷淋塔(60)处理后的尾气通过风机(70)从烟囱(80)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10)内部安装栅条间距3mm~5mm的机械格栅(101),安装倾角6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0)的出口处设置有集水井提升泵(202),上端设有集水井气体排出口(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0)上端设有调节池气体排出口(303),底部设有调节池污泥进泥口(304)以及调节池提升泵(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内部设置分区隔墙(410),每个分区设置旋切式布水器(409),旋切布水器包括四个布水头(411);中部设有填料区(405),填料区(405)上方设有两相分离器(406)和连通两相分离器的出水口(407),搅拌厌氧反应器(40)顶端设有脉冲式布水器(408);脉冲式布水器(408)通过管道连通旋切式布水器(409);搅拌厌氧反应器(40)底部含有搅拌厌氧反应器污泥排出口(404),搅拌厌氧反应器(40)包括搅拌厌氧反应器气体排出口(403)的集气室(4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0)分别设有沉淀池污水出水口(513)和沉淀池污泥排出口(504),沉淀池(50)上部有沉淀池气体排出口(503);所述沉淀池(50)四周有一圈混凝土的集水槽(514),集水槽(514)边上安装有集水堰(515);所述沉淀池污泥排出口(504)上方有斗形斜面围成的排泥斗(516),排泥斗(516)的上方悬挂导流筒(5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斗(516)斜面角度55°~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斗(516)的上方中央高于斗顶0.5m~0.8m处悬挂导流筒(5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厌氧反应器(40)和沉淀池(50)的污泥管道分别与调节池(30)相通,管道中安装有污泥排出提升泵(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60)分别与集水井(20)、调节池(30)以及搅拌厌氧反应器(40)的气体排出口分别相连。
CN202321124374.5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67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4374.5U CN21967031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4374.5U CN21967031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0316U true CN219670316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4374.5U Active CN219670316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8652Y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0336745C (zh) 厌氧跌水充氧人工湿地组合污水除磷脱氮方法
CN1785839A (zh) 一种对城镇污水同时进行除硫除磷处理的方法
CN105130102A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强化反硝化脱臭的方法
CN107721101B (zh) 一种微动力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3187497U (zh) 一种零能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4402114B (zh) 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670316U (zh) 一种菌菇类废水低能耗处理系统
CN112142258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的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方法
CN202011779U (zh) 旋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CN105668781A (zh) 一种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15365333U (zh)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
CN104671600A (zh) 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11999038U (zh) 一种农业废水生物生态耦合处理装置
CN204550321U (zh) 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
CN109825423B (zh) 内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CN104030442A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13830966A (zh) 一种分散点源污水处理系统
CN207774909U (zh) 双回流活性污泥床反应器
CN111285464A (zh) 一种立式降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72232Y (zh) 一种全自动小型厌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
CN110510829A (zh) 一种提升脱氮能力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30957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20766696U (zh) 一种处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废水颗粒污泥装置
CN211620088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