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9720U -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 Google Patents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9720U
CN219659720U CN202320904714.XU CN202320904714U CN219659720U CN 219659720 U CN219659720 U CN 219659720U CN 202320904714 U CN202320904714 U CN 202320904714U CN 219659720 U CN219659720 U CN 219659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circuit
resistor
antenna
differenti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47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
贾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card Smartcar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card Smartcar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card Smartcar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card Smartcar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47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9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9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9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电路,与收发电路连接;第二天线电路,与收发电路的连接;收发电路,输出端与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识别电路;识别电路,输出端与外部主机连接,用于接收第一差分信号或第二差分信号,并将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外部主机。本申请实现了识别电路与第一天线电路和第二天线电路的连接,可实现对不同的职能卡片的识别,也就满足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多场景应用需求,提高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NFC双天线收发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背景技术
现如今,13.56MHz无线智能卡应用十分广泛,如:二代身份证、手机支付、校园一卡通、工卡等都是使用13.56MHz无线智能卡技术,该种智能卡往往需要配合感应识别装置进行识别;感应识别装置中的天线可与主板封装为一体,也可以与主板分离,通过插接形式连接。针对分离方式,现有技术中,单个主板仅能实现与一个天线进行连接,无法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降低了感应识别装置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电路,与收发电路连接,用于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
第二天线电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连接,用于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
所述收发电路,输出端与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所述识别电路,输出端与外部主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电路包括:
第一天线,一端与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
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一天线的阻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电路包括:
第二天线,一端与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
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二天线的阻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发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路,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差分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差分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发电路还包括:
第一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识别电路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第二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述第二电容和所述识别电路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电路包括:射频芯片和晶振原件;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接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接收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晶振原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晶振接收端连接,所述晶振原件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晶振接收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三接口、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另一端的第五脚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的第一脚、第三接口的第二脚、第三接口的第三脚和第三接口的第四脚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五电容并联;
所述第八电容和所述第九电容均与所述第七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四接口、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四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的另一端的第五脚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口的第一脚、第四接口的第二脚、第四接口的第三脚和第四接口的第四脚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与所述第十电容并联;
所述第十三电容和所述第十四电容均与所述第十二电容并联;
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十五电容和第十六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十七电容和第十八电容;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天线电路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第二天线电路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收发电路将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识别电路;识别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实现了识别电路与第一天线电路和第二天线电路的连接,可实现对不同的职能卡片的识别,也就满足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多场景应用需求,提高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收发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识别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如今,13.56MHz无线智能卡应用十分广泛,如:二代身份证、手机支付、校园一卡通、工卡等都是使用13.56MHz无线智能卡技术,该种智能卡往往需要配合感应识别装置进行识别;感应识别装置中的天线可与主板封装为一体,也可以与主板分离,通过插接形式连接。针对分离方式,现有技术中,单个主板仅能实现与一个天线进行连接,无法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降低了感应识别装置的使用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天线电路10、第二天线电路20、收发电路30和识别电路40,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电路10与收发电路30连接,用于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30;所述第二天线电路20与所述收发电路30的连接,用于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30;所述收发电路30的输出端与识别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40;所述识别电路40的输出端与外部主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天线电路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第二天线电路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收发电路将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识别电路;识别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实现了识别电路与第一天线电路和第二天线电路的连接,可实现对不同的职能卡片的识别,也就满足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多场景应用需求,提高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天线电路10包括:第一天线A1和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其中,所述第一天线A1的一端与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一天线A1的阻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天线电路20包括:第二天线A2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其中,所述第二天线A2的一端与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二天线A2的阻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收发电路30包括:第一接口J1、第二接口J2、变压器L2、第一电容C7、第二电容C16、第三电容C1、第四电容C1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10和第四电阻R9;其中,所述第一接口J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路10,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L2的第一输入端2和第二输入端3连接;所述变压器L2的第一输出端4与所述第一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7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TX1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40的第一差分接收端RXP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变压器L2的第二输出端1与所述第二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16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TX2及所述第四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40的第二差分接收端RXN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40的供电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收发电路30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301和第二滤波电路302;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30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7和所述识别电路40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40;所述第二滤波电路302连接于所述述第二电容C16和所述识别电路40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识别电路40包括:射频芯片U1和晶振原件Y1;其中,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TX1与所述第一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TX2与所述第二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一差分接收端RXP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二差分接收端RXN与所述第三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芯片U1的供电端VMID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振原件Y1的第一输出端X1与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一晶振接收端XTAL1连接,所述晶振原件Y1的第二输出端X2与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二晶振接收端XTAL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包括:第三接口J3、第五电容C31、第六电容C32、第七电容C33、第八电容C34、第九电容C35、第五电阻R3和第六电阻R4;其中,所述第三接口J3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J3的另一端的第五脚5与所述第五电容C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C33的一端及所述第五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3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天线A1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接口J3的第一脚1、第三接口J3的第二脚2、第三接口J3的第三脚3和第三接口J3的第四脚4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32与所述第五电容C31并联;所述第八电容C34和所述第九电容C35均与所述第七电容C33并联;所述第五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A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阻R3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包括:第四接口J4、第十电容C25、第十一电容C26、第十二电容27、第十三电容C28、第十四电容C29、第七电阻R5和第八电阻R6;其中,所述第四接口J4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J4的另一端的第五脚5与所述第十电容C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27的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2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A2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口J4的第一脚1、第四接口J4的第二脚2、第四接口J4的第三脚3和第四接口J4的第四脚4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26与所述第十电容C25并联;所述第十三电容C28和所述第十四电容C29均与所述第十二电容27并联;所述第七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A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6与所述第七电阻R5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滤波电路301包括:第一电感L1、第十五电容C8和第十六电容C9;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TX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C8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9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滤波电路302包括:第二电感L3、第十七电容C14和第十八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二电感L3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U1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TX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C15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C1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容C15的另一端均接地。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天线电路10中的第一天线A1与所述第一智能卡片感应,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由第三接口J3、第五电容C31、第六电容C32、第七电容C33、第八电容C34、第九电容C35、第五电阻R3和第六电阻R4构成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01再将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由第一接口J1、第二接口J2、变压器L2、第一电容C7、第二电容C16、第三电容C1、第四电容C1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10和第四电阻R9构成的收发电路30;第二天线电路20中的第二天线A2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片感应,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由第四接口J4、第十电容C25、第十一电容C26、第十二电容27、第十三电容C28、第十四电容C29、第七电阻R5和第八电阻R6构成的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201再将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30;收发电路30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由频芯片U1和晶振原件Y1构成的识别电路40;识别电路40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天线电路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第二天线电路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收发电路;收发电路将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识别电路;识别电路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实现了识别电路与第一天线电路和第二天线电路的连接,可实现对不同的职能卡片的识别,也就满足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多场景应用需求,提高了NFC双天线收发电路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电路,与收发电路连接,用于感应第一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
第二天线电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连接,用于感应第二智能卡片,并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收发电路;
所述收发电路,输出端与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一差分信号或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成第二差分信号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所述识别电路,输出端与外部主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对应的第二信息输出给所述外部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电路包括:
第一天线,一端与第一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
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一天线的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电路包括:
第二天线,一端与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片感应,用于将感应到的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
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另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匹配所述第二天线的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电路,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差分接收端连接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差分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识别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还包括:
第一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识别电路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第二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述第二电容和所述识别电路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给所述识别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包括:射频芯片和晶振原件;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接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接收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射频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晶振原件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晶振接收端连接,所述晶振原件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晶振接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三接口、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的另一端的第五脚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的第一脚、第三接口的第二脚、第三接口的第三脚和第三接口的第四脚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五电容并联;
所述第八电容和所述第九电容均与所述第七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四接口、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四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收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的另一端的第五脚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口的第一脚、第四接口的第二脚、第四接口的第三脚和第四接口的第四脚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与所述第十电容并联;
所述第十三电容和所述第十四电容均与所述第十二电容并联;
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十五电容和第十六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NFC双天线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十七电容和第十八电容;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CN202320904714.XU 2023-04-11 2023-04-11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Active CN219659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4714.XU CN219659720U (zh) 2023-04-11 2023-04-11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4714.XU CN219659720U (zh) 2023-04-11 2023-04-11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9720U true CN219659720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4714.XU Active CN219659720U (zh) 2023-04-11 2023-04-11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9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3199B2 (en) NFC communicators implementing coil voltage reduction circuitry
CN102412872B (zh) 用于手持设备的nfc卡
JP4561796B2 (ja) 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1536345B (zh) 近场通信(nfc)激活
CN203084751U (zh) 一种rfid移动通信终端
JP2012503466A (ja) 複合アンテナおよび誘導電力受信機
WO2013086997A1 (zh) 用于近场通信的接收端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接收设备
EP2721550A1 (en)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th negative modulation
CN202275455U (zh) 微型uhf rfid读写与nfc移动支付一体化模块
CN205405533U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多天线机柜管理装置
CN101552614B (zh) 近场通信设备的单天线调谐电路
CN219659720U (zh) Nfc双天线收发电路
CN103886359A (zh) 一种具有射频识别功能的手机卡
CN202167040U (zh) 射频卡读写装置
CN102195120B (zh) 一种射频ic卡
CN204408421U (zh) 基于自适应匹配电路的nfc手机电路系统
CN113839693B (zh) Nfc装置及电子设备、信号处理方法
CN212969640U (zh) 一种nfc通信模块
CN209746550U (zh) 一种基于数模混合仿真平台的射频soc芯片的检测电路
CN203025754U (zh) 一种具有射频识别功能的手机卡
CN201514639U (zh) 提高访问距离的非接触式读卡器
CN206178854U (zh) 一种多频rfid识别装置
CN220323894U (zh) 集成电路卡识别装置
CN201255885Y (zh) 非接触式射频读卡器
CN102708396A (zh) 采用分离式扩展卡实现手机无线支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