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6244U - 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6244U
CN219656244U CN202321369113.XU CN202321369113U CN219656244U CN 219656244 U CN219656244 U CN 219656244U CN 202321369113 U CN202321369113 U CN 202321369113U CN 219656244 U CN219656244 U CN 219656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exhaust
exchange cor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91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光耀
梁嘉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91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6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6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6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的给气进风口、给气出风口、排气进风口、排气出风口和壳体内可实现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芯体,在热交换芯体的上游侧设有引导空气从热交换芯体远离给气进风口和/或排气进风口侧进入热交换芯体的导流壁。本申请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在给气进风口和/或排气进风口侧设置导流壁,使从给气进风口或排气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不再集中堆积在热交换芯体的同一位置进入热交换芯体内,而是更多地通过导流壁被引导到热交换芯体上的其他位置进入热交换芯体内,使得进风更加均匀,减少压损,单位时间内进入热交换芯体的室内空气增多,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同一侧的进风口1和出风口2,出风口2的上游侧设有风机3,以及设置在壳体中部的热交换芯体4。
为了使从进风口1进入空气无法从风机3进入出风口2,在风机靠近壳体的内侧处设置分隔风道的风道壁5。另外,为了扩大风机的进风空间,该风道壁5设有从风机侧往外突出的突部6,但是突部6不仅缩窄了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热交换芯体4内的风道,导致压损增大,而且,在靠近风机3的内侧处,容易产生乱流,使得风机处噪音增大。
进一步,突部6使得进入热交换芯体4的空气集中在靠近进风口1处进入热交换芯体4,进风不均匀导致热交换芯体4无法有效地被利用,从而使得热交换效率降低。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既能减少压损,又能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彼此分隔的给气进风空间、排气进风空间、给气出风空间和排气出风空间,给气进风口,使室外的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给气出风口,使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向室内吹出;排气进风口,使所述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排气出风口,使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向所述室外吹出;给气风路,连接所述给气进风口和所述给气出风口;排气风路,连接所述排气进风口和所述排气出风口;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给气进风空间和所述给气出风空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彼此连通以形成给气风路,并且所述排气进风空间和所述排气出风空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彼此连通以形成排气风路,其中所述给气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在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时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上游侧设有引导空气从所述热交换芯体远离所述给气进风口和/或所述排气进风口侧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导流壁。
根据本申请的热交换装置,通过在给气进风口和/或排气进风口侧设置导流壁,使从给气进风口或排气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不再集中堆积在热交换芯体的同一位置进入热交换芯体内,而是更多地通过导流壁被引导到热交换芯体上的其他位置进入热交换芯体内,使得进风更加均匀,减少压损,单位时间内进入热交换芯体的室内空气增多,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中部相对侧的中部导流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壁还包括:连接所述中部导流壁与所述排气进风口或所述给气进风口的连接导流壁。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导流壁设有与空气往所述热交换芯体的进风面流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弧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用风机,与所述热交换芯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中部的另一侧,引导空气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吹向所述排气出风口;所述排气用风机包括:排气马达和排气扇叶,所述排气马达靠近所述热交换芯体侧设有第一分风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风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分风进风口,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为所述排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所述排气风路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分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用风机,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外侧壁为所述给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从所述给气进风口进入所述给气风路内的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中部导流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上、与所述中部导流壁相背向处形成引导空气从所述第一分风进风口进入排气用风机的第一内侧导流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给气用风机,与所述热交换芯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中部的一侧,引导空气从所述给气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吹向所述给气出风口;所述给气用风机包括:给气马达和给气扇叶,所述给气马达靠近所述热交换芯体侧设有第二分风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风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分风进风口,所述第二分风组件内侧壁为所述给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所述给气风路的空气从所述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所述给气用风机,外侧壁为所述排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风路内的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中部导流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风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上、与所述中部导流壁相背向处形成引导空气从所述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给气用风机的第二内侧导流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交换装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处于热交换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处于换气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处于内循环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分风组件与排气用风机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分风组件、第一内侧导流壁排气以及导流壁配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热交换装置100,
壳体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前壁13,后壁14,
给气进风口101,给气出风口102,排气进风口103,排气出风口104,给气风路105,排气风路106,旁通风路107,
热交换芯体20,第一热交换芯体21,第二热交换芯体22,
导流壁30,中部导流壁31,连接导流壁32,
排气用风机40,排气马达41,排气扇叶42,
第一分风组件50,第一分风进风口501,内侧壁51,外侧壁52,第一内侧导流壁53,
给气用风机60,
第二分风组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另外,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之一,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制。
在附图中,对于同一部件的同一符号的第二次说明,以及与本实用新型无直接联系的部件的说明将省略或简略。以下说明中,上、下、左、右、上方、下方的方位词语,均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阀装置的图中所示状态为准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上游侧,下游侧的方位词语均以空气在机体内流动的方向为参照定义。
下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具体地,相对于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热交换装置的安装状态”是指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天花板或放置在地面,并且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热交换装置为使分别从室内和室外吸入空气在内部进行热交换后,再分别排出室内或者室外的装置。例如:含有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这里所指的热交换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空间之间的热量传递、能量交换的过程。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100可安装于室内中,室外和室内通过墙壁被隔开。
热交换装置100包括壳体10、热交换芯体20、排气用风机40、给气用风机60等。
壳体10用于形成热交换装置100的外廓,呈中空长方体箱状。壳体10包括:顶壁、底壁、四个侧壁。其中,以图2的视角来看,顶壁和底壁分别是位于壳体10的顶部和底部的面。四个侧壁分别是设置在右侧的第一侧壁11、与第一侧壁11相对向的设置在壳体10的左侧的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邻接设置在壳体10的前部的前壁13和设置在壳体10的后部的后壁14,前壁13和后壁14彼此相对向设置,壳体10内部形成彼此分隔的给气进风空间、排气进风空间、给气出风空间和排气出风空间。壳体10上设有给气进风口101、给气出风口102、排气进风口103和排气出风口104。也就是说,给气进风空间内设有给气进风口101、排气进风空间内设有排气进风口103、给气出风空间内设有给气出风口102、排气出风空间内设有排气出风口104。
给气进风口101,为通过管道连通壳体10的内部和室外以使室外的空气进入壳体10内部的开口。给气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上,位于壳体10的右侧处。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热交换模式和换气模式时,给气进风口101打开,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内循环模式时,通过风阀关闭给气进风口101。
给气出风口102,为通过管道连通壳体10的内部和室内,以使壳体10内的空气吹向室内的开口。给气出风口102设置在壳体10第二侧壁12上,位于壳体10的左侧处。给气出风口102为常开状态,也就是说热交换装置100在热交换模式、内循环模式、以及换气模式下,给气出风口102都是打开的。
排气进风口103,为通过管道连通壳体10的内部和室内,以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壳体10内的开口。排气进风口103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壁12上,位于壳体10的左侧处。排气进风口103为常开状态,,也就是说热交换装置100在热交换模式、内循环模式、以及换气模式下,排气进风口103都是打开的。本实施例中,在排气进风口103的下游侧设置风路切换板,该风路切换板用于切换室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风路106或旁通风路107进入壳体10内。也就是说,当风路切换板关闭排气风路106时,室内的空气从旁通风路107进入壳体10内;当风路切换板关闭旁通风路107时,室内的空气从排气风路106进入壳体10内。
排气出风口104,为通过管道连通壳体10的内部和室外,以使壳体10内的空气吹向室外的开口。排气出风口104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上,位于壳体10的右侧处。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热交换模式和换气模式时,排气出风口104打开,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内循环模式时,通过风阀关闭排气出风口104。
热交换芯体20设于壳体10内。热交换芯体20由多块薄板黏在一起所构成。热交换芯体20包括:进风面和出风面。空气在给气风路105和排气风路106流动,并且在经过热交换芯体20时进行热交换。例如,热交换芯体20可以为全热交换芯体。
热交换芯体20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0第一热交换芯体21和横向放置在第一热交换芯体21旁的第二热交换芯体22。根据其它实施例,热交换芯体可以由一个热交换芯体组成,也可以由两个或以上的热交换芯体组成。参照图2-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芯体21和第二热交换芯体22都为平行六面体。
排气用风机40与热交换芯体20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在热交换芯体20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芯体20位于热交换装置100的左侧,与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排气用风机40位于热交换装置100的右侧的中部。排气用风机40包括:排气马达41、排气扇叶42,通过排气马达41转动而驱动排气扇叶42旋转而生成空气流。排气扇叶42例如可以是多翼离心扇叶。
第一分风组件50,设置在排气马达41靠近热交换芯体20侧,也就是远离排气扇叶42侧。第一分风组件50是由三面侧壁组成的带有第一分风进风口501的半包围结构。其中,内侧壁51为排气风路106的风路壁,引导排气风路106的空气从第一分风进风口501进入排气用风机40;外侧壁52为给气风路105的风路壁,引导从给气进风口101进入给气风路105内的空气进入热交换芯体20。
第一内侧导流壁53,引导空气从第一分风进风口501进入排气用风机40。第一内侧导流壁53在第一分风组件的内侧壁51上、与后续设置在第一分风组件外侧壁52上的中部导流壁31相背向。当导流壁30设有与空气往热交换芯体20的进风面流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弧面时,第一内侧导流壁53朝向排气马达41方向突出形成相同的弧面。
给气用风机60与热交换芯体20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在热交换芯体20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芯体20位于热交换装置100的右侧,与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给气用风机60设置在热交换装置100的左侧的中部,也就是说,热交换芯体20设置在给气用风机60和和排气用风机40之间,给气用风机60、热交换芯体20和排气用风机40在热交换装置100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给气用风机60包括:给气马达、给气扇叶,通过给气马达转动而驱动给气扇叶旋转而生成空气流。给气扇叶例如可以是多翼离心扇叶。
第二分风组件70,设置在给气马达靠近热交换芯体20侧,也就是远离给气扇叶侧。第二分风组件70是由三面侧壁组成的带有第二分风进风口的半包围结构。其中,内侧壁为给气风路105的风路壁,引导给气风路105的空气从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给气用风机60;外侧壁为排气风路106的风路壁,引导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排气风路106内的空气进入热交换芯体20。
第二内侧导流壁30,引导空气从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给气用风机60。第二内侧导流壁30在第二分风组件70的内侧壁上、与后续设置在第二分风组件70外侧壁上的中部导流壁31相背向。当导流壁30设有与空气往热交换芯体20的进风面流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弧面时,第二内侧导流壁30朝向给气马达方向突出形成相同的弧面。
给气风路105,引导空气从给气进风口101进入、经过热交换芯体20后,从给气出风口102排出的风路,给气进风空间和给气出风空间通过热交换芯体20彼此连通。
排气风路106,引导空气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经过热交换芯体20后,从排气出风口104排出的风路,排气进风空间和排气出风空间通过热交换芯体20彼此连通。
旁通风路107,引导空气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直接从排气出风口104排出的风路。
导流壁30,引导空气从热交换芯体20远离给气进风口101侧进入热交换芯体20、和/或从热交换芯体20远离排气进风口103侧进入热交换芯体20。也就是引导空气不仅仅只在正对给气进风口101处或排气进风口103处进入热交换芯体20,还引导空气从热交换芯体20的中部位置进入热交换芯体20。导流壁30包括:中部导流壁31和连接导流壁32。
中部导流壁31,设置在热交换芯体20中部的相对侧。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7,第一热交换芯体21和第二热交换芯体22大小相同且并排设置,中部导流壁31处于第一热交换芯体21和第二热交换芯体22接壤处的相对侧。
进一步,中部导流壁31还可以包括与空气往热交换芯体20的进风面流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部导流壁31可以是平板或不规则的弯曲面。
连接导流壁32,连接中部导流壁31与排气进风口103或给气进风口101之间的风路壁。
以上是对热交换装置100的结构说明,以下对热交换装置100的运行的说明。
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热交换模式时,给气出风口102、给气进风口101、排气进风口103、排气出风口104打开,排气出风口104处风路切换板关闭旁通风路107,排气风路106被打开。这时,给气用风机60和排气用风机40同时启动。一方面,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壳体10内的室内空气,一部分直接从与给气进风口101正对第一热交换芯体21的进风面进入第一热交换芯体21,另一部分则沿着与排气进风口103连接的连接导流壁32的引导往第二热交换芯体22方向流动。进一步,上述的另一部分室内空气沿着连接导流壁32的引导到达设置在第二分风组件70的外侧壁的中部导流壁31,再由中部导流壁31引导室内空气从第二热交换芯体22的进风面进入第二热交换芯体22。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的室内空气不再堆积从第一热交换芯体21进入,而是更多地被引导到第二热交换芯体22处,使得进风更加均匀,单位时间内进入热交换芯体20的室内空气增多,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优选地,中部导流壁31还可以设有弯曲的弧面,弯曲的弧面不仅在纵向方向更均匀地引导空气进入第二热交换芯体22,而且扩大了空气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第二热交换芯体22内的风路的宽度,减少风路压损,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一方面,从给气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内的室外空气,一部分直接从与给气进风口101正对第二热交换芯体22的进风面进入第二热交换芯体22,另一部分则沿着设置在第一分风组件50的中部导流壁31引导往第一热交换芯体21方向流动,从第一热交换芯体21的进风面进入第一热交换芯体21,使得进风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同理,中部导流壁31也可以设置弯曲的弧面,在纵向方向更均匀地引导空气进入第一热交换芯体21同时,扩大了室外空气从给气进风口101进入热交换芯体20内给气风路105的宽度,实现给气风路105压损的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上述的两股气流在热交换芯体20处互相交换能量,实现热交换。交换能量后,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后从第一分风进风口501进入第一分风组件50内,再沿着第一内侧导流壁53进入排气用风机40后,从排气出风口104被吹出室外。另一边,从给气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后从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第二分风组件70内,再沿着第二内侧导流壁进入给气用风机60后,从给气出风口102被吹出室内。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100除了包括热交换模式外,还包括内循环模式和换气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或热交换装置100根据室内外的环境自动切换热交换装置100的模式。
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内循环模式时,排气出风口104和给气进风口101关闭,排气进风口103和给气进风口101打开,排气进风口103下游侧的风路切换板关闭旁通风路107,排气风路106被打开。给气用风机60和排气用风机40启动,通过排气进风口103进入壳体10内的室内空气进入排气风路106,一部分直接从与给气进风口101正对第一热交换芯体21的进风面进入第一热交换芯体21,另一部分则沿着与排气进风口103连接的连接导流壁32的引导往第二热交换芯体22方向流动。进一步,上述的另一部分室内空气沿着连接导流壁32的引导到达设置在第二分风组件70的外侧壁的中部导流壁31,再由中部导流壁31引导空气从第二热交换芯体22的进风面进入第二热交换芯体22。从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的空气不再堆积从第一热交换芯体21进入,而是更多地被引导到第二热交换芯体22处,从而减少排气风路106压损。当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芯体20后到达排气出风口104时,由于排气出风口104关闭,空气不会从排气出风口104被排出,而是会沿着连通排气出风口104和给气进风口101的通道,进入给气风路105。在给气风路105中,设置在第一分风组件50的中部导流壁31引导室内空气往第一热交换芯体21方向流动,这样,室内空气更多地被引导到第一热交换芯体21处,使得进风更加均匀,单位时间内进入热交换芯体20的空气增多,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该室内空气再次通过热交换芯体20后,从给气出风口102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循环。
当热交换装置100处于换气模式时,给气进风口101、给气出风口102、排气进风口103、排气出风口104打开,排气进风口103下游侧的风路切换板关闭排气风路106,旁通风路107被打开。给气用风机60和排气用风机40启动,给气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内的室外空气进入给气风道后,通过中部导流壁31的引导顺畅地进入热交换芯体20后从给气出风口102吹出室内,而排气进风口103进入的室内空气通过旁通风路107后直接从排气出风口104吹出,从而实现室内换气。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彼此分隔的给气进风空间、排气进风空间、给气出风空间和排气出风空间,
给气进风口,使室外的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
给气出风口,使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向室内吹出;
排气进风口,使所述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壳体内;
排气出风口,使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空气向所述室外吹出;
给气风路,连接所述给气进风口和所述给气出风口;
排气风路,连接所述排气进风口和所述排气出风口;
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给气进风空间和所述给气出风空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彼此连通以形成给气风路,并且所述排气进风空间和所述排气出风空间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彼此连通以形成排气风路,其中所述给气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在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时进行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上游侧设有引导空气从所述热交换芯体远离所述给气进风口和/或所述排气进风口侧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导流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中部相对侧的中部导流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还包括:连接所述中部导流壁与所述排气进风口或所述给气进风口的连接导流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导流壁设有与空气往所述热交换芯体的进风面流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气用风机,与所述热交换芯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中部的另一侧,引导空气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吹向所述排气出风口;
所述排气用风机包括:排气马达和排气扇叶,
所述排气马达靠近所述热交换芯体侧设有第一分风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风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分风进风口,
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为所述排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所述排气风路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分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用风机,
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外侧壁为所述给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从所述给气进风口进入所述给气风路内的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
所述中部导流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上、与所述中部导流壁相背向处形成引导空气从所述第一分风进风口进入排气用风机的第一内侧导流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给气用风机,与所述热交换芯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中部的一侧,引导空气从所述给气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吹向所述给气出风口;
所述给气用风机包括:给气马达和给气扇叶,
所述给气马达靠近所述热交换芯体侧设有第二分风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风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分风进风口,
所述第二分风组件内侧壁为所述给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所述给气风路的空气从所述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所述给气用风机,
外侧壁为所述排气风路的风路壁,引导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风路内的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芯体,
所述中部导流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风组件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分风组件的内侧壁上、与所述中部导流壁相背向处形成引导空气从所述第二分风进风口进入给气用风机的第二内侧导流壁。
CN202321369113.XU 2023-05-31 2023-05-31 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219656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9113.XU CN2196562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9113.XU CN2196562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6244U true CN21965624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9113.XU Active CN2196562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6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1907U (zh) 空调器
CN20793627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9246250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15388464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40909A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09340908A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9656244U (zh) 热交换装置
KR20070051220A (ko) 환기장치 및 환기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209459054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48461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2165999A1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04943705U (zh) 一种混流空调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21039923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04227648U (zh) 空调器
JPH05223306A (ja) 熱交換器付き換気装置
CN217685385U (zh) 立式空调器
CN22020589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584602U (zh) 吹风装置
CN22085235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1561742A (zh) 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及空调
WO2008032515A1 (fr)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CN21771516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