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4112U -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54112U CN219654112U CN202320543622.3U CN202320543622U CN219654112U CN 219654112 U CN219654112 U CN 219654112U CN 202320543622 U CN202320543622 U CN 202320543622U CN 219654112 U CN219654112 U CN 2196541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roof
- drainage
- side wall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其中,屋面光伏结构包括:排水槽,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底部密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光伏组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排水槽之间,定义相邻的两个排水槽分别为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光伏组件第一边缘与第一排水槽的第一侧壁之间和光伏组件的第二边缘与第二排水槽的第二侧壁密封连接;连接结构,其于将排水槽的槽底与屋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光伏结构既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背景技术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体化)是一种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是打造绿色建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方式之一。在庞大的装机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共同作用下,BIPV市场空间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行业蓝海仍有待挖掘。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场景广泛,能够被运用到光伏瓦屋面、光伏幕墙、采光顶、外窗遮阳、雨篷等一系列场景,采用建材型光伏组件。
在现有技术中,当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往往通过密封胶相互粘接,导致了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甚至造成屋顶漏水。因此,如何保证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并避免屋顶漏水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并避免屋顶漏水的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包括:排水槽,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底部密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光伏组件,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排水槽之间,定义相邻的两个排水槽分别为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光伏组件第一边缘与第一排水槽的第一侧壁之间和光伏组件的第二边缘与第二排水槽的第二侧壁密封连接;连接结构,其与排水槽一一对应设置,适于将排水槽的槽底与屋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包括:
光伏面板;
边框,其环绕光伏面板设置,边框的上端形成有沿远离光伏面板的方向延伸的挡水檐,排水槽的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限位于挡水檐下方。
进一步地,挡水檐远离光伏面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并适于与排水槽的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的内表面相抵。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的边框与排水槽粘接或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沿排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之间形成有支撑筋;和/或,
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沿排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之间形成有支撑筋。
进一步地,排水槽的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Ω形,排水槽的弧形侧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主体,主体的上端形成有容纳凹槽,排水槽的底部限位于容纳凹槽。
进一步地,排水槽的底部与容纳凹槽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主体和屋顶上分别形成有允许紧固件依次穿过并将主体与屋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涉及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包括:
屋面檩条;
多个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屋面光伏结构,屋面光伏结构的连接结构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主要包括多个排水槽、光伏组件和连接结构,其中,光伏组件的边缘与排水槽的侧壁密封连接,这使得当下雨时,光伏组件上的雨水能够被导流到与光伏组件相连的排水槽中,由此避免了雨水在光伏组件上停留,导致光伏组件的缝隙处渗水或密封胶老化渗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结构中,排水槽既能够与用于与光伏组件相连,又能够起到导流和排水的作用,功能多样,也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光伏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其既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包括或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因此具有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其既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面光伏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1、屋面光伏结构;11、排水槽;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排水通道;114、空腔结构;115、支撑筋;12、光伏组件;121、光伏面板;122、边框;123、挡水檐;13、连接结构;131、主体;132、容纳凹槽;133、第一连接孔;2、屋面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面光伏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涉及了一种屋面光伏结构1,包括排水槽11、光伏组件12和连接结构13。排水槽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底部密封连接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113。光伏组件1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排水槽11之间。定义相邻的两个排水槽11分别为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光伏组件12第一边缘与第一排水槽的第一侧壁111之间和光伏组件12的第二边缘与第二排水槽的第二侧壁112密封连接。连接结构13与排水槽11一一对应设置,适于将排水槽11的槽底与屋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光伏结构1主要包括多个排水槽11、光伏组件12和连接结构13,其中,光伏组件12的边缘与排水槽11的侧壁密封连接,这使得当下雨时,光伏组件12上的雨水能够被导流到与光伏组件12相连的排水槽11中,由此避免了雨水在光伏组件12上停留,导致光伏组件12的缝隙处渗水或密封胶老化渗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结构中,排水槽11既能够与用于与光伏组件12相连,又能够起到导流和排水的作用,功能多样,也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1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1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1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光伏结构1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12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其既能够将光伏组件12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1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1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1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光伏组件12与排水槽11之间可选为相互卡接。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上可选为形成有朝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壁和第二夹壁,第一夹壁和第二夹壁能够分别从光伏组件12的两侧夹持光伏组件1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12包括光伏面板121和边框122,其中,边框122环绕光伏面板121设置。边框122的上端形成有沿远离光伏面板121的方向延伸的挡水檐123,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限位于挡水檐123下方。边框122既能够保护光伏面板121,以代替光伏面板121与排水槽11相连,又能够遮挡在排水槽11的上方并将水导入到排水槽11中,以防止水进入到光伏面板121与排水槽11之间的缝隙中导致屋面光伏结构1漏水。
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檐123远离光伏面板121的一端向下延伸并适于与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内表面相抵。这既能够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12与排水檐之间漏水的风险,又能够通过挡水檐123与排水槽11之间的配合增强光伏面板121与排水槽11之间的连接强度。
光伏组件12的边框122与排水槽11优选但不限于粘接或焊接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22与排水槽11的侧壁通过结构胶粘接,无需螺栓连接,降低了安装难度,缩短了屋面光伏结构1的安装周期,能够使屋面光伏结构1安装更加便捷,降低屋面光伏结构1的工程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上形成有沿排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114。空腔结构114之间形成有支撑筋115;和/或,第二侧壁112上形成有沿排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114,空腔结构114之间形成有支撑筋115。这样设置不但能节约排水槽11所需的材料,还能够增强排水槽11的结构强度,保证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能够对光伏组件12进行可靠的支撑。
排水槽11的排水通道113可选为平底的,也可选择为圆底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1的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Ω形,排水槽11的弧形侧朝下设置。将排水槽11的槽底设置成弧形的有助于增强排水槽的承压能力,排水槽的侧壁相向延伸,不但能够保证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的距离较小,以对屋面的光照面积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且允许了排水槽的横截面积能够被设置的较大,以提升排水槽11的排水效果,还为空腔结构114和支撑筋115的设置提供了空间。排水槽11下部为圆柱形,圆柱的直径优选根据排水槽11的计划排水量进行设置。
连接结构13可选为连接在排水槽11与屋顶之间的铆接组件、卡接组件或螺纹连接件等,排水槽11与屋顶也可选择为焊接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3包括主体131。主体131的上端形成有容纳凹槽132。排水槽11的底部限位于容纳凹槽132。通过容纳凹槽132来容纳排水槽11并对其进行限位能够增大连接结构13与排水槽11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应力集中导致排水槽11受损。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1的底部与容纳凹槽132焊接连接,无需使用螺栓等连接件连接,避免了螺栓穿过处受损的风险。排水槽11和容纳凹槽132的底部优选为在出厂时就焊接为一体式机构。这使得操作者仅需将连接结构13与屋面相连,再将光伏组件12安装到排水槽11之间就能完成屋面光伏结构1的安装操作,有效地简化了屋面光伏设备的安装过程。
主体131与屋顶可选为焊接连接,也可选为通过铆接组件、卡接组件或螺纹连接组件相连。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31和屋顶上分别形成有允许紧固件依次穿过并将主体131与屋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33和第二连接孔,能够使主体131与屋顶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第一连接孔133和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可选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3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孔133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133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在主体131与屋顶相连后边主体131发生偏转。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实施例2涉及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包括屋面檩条2和屋面光伏结构1。屋面光伏结构1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屋面光伏结构1。屋面光伏结构1的连接结构13与屋面檩条2固定连接。优选地,在屋面上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屋面檩条2。排水槽11经过的每条屋面檩条2之间均通过连接结构13固定连接,能够增强屋面光伏结构1与屋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2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由于包括或使用了实施例1的屋面光伏结构而具有了其有益效果,即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其既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屋面光伏结构和实施例2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光伏组件为有边框组件,在组件下方设置通长Ω型排水槽,排水槽兼做组件支撑构件,组件边框外伸卡扣直接盖在排水槽上部的空腔结构上,组件安装之前,组件边框外伸卡扣与排水槽上部空腔结构接触面涂抹结构胶,然后再安装组件,使得组件边框与排水槽粘结一起,无需螺栓及压块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节约施工成本。
(2)排水槽上设置与屋面檩条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屋面檩条螺栓连接,既满足整体承载力要求又保证防排水要求。
(3)排水槽与连接件在工厂加工完成并焊接一体,现场可直接安装排水槽,与屋面檩条通过连接件进行螺栓连接,安装简便,施工周期缩短。
(4)此BIPV屋面结构构件较少,只需先安装屋面檩条,再安装排水槽,最后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简易,可节约工程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槽(11),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且底部密封连接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113);
光伏组件(12),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水槽(11)之间,定义相邻的两个排水槽(11)分别为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所述光伏组件(12)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第一侧壁(111)之间和所述光伏组件(12)的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排水槽的第二侧壁(112)密封连接;
连接结构(13),其与所述排水槽(11)一一对应设置,适于将所述排水槽(11)的槽底与屋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2)包括:
光伏面板(121);
边框(122),其环绕所述光伏面板(121)设置,所述边框(122)的上端形成有沿远离所述光伏面板(121)的方向延伸的挡水檐(123),所述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限位于所述挡水檐(12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檐(123)远离所述光伏面板(121)的一端向下延伸并适于与所述排水槽(11)的第一侧壁(111)或第二侧壁(112)的内表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2)的边框(122)与所述排水槽(11)粘接或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1)上形成有沿所述排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114),所述空腔结构(114)之间形成有支撑筋(115);和/或,
所述的第二侧壁(112)上形成有沿所述排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114),所述空腔结构(114)之间形成有支撑筋(11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的沿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Ω形,所述排水槽(11)的弧形侧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3)包括主体(131),所述主体(131)的上端形成有容纳凹槽(132),所述排水槽(11)的底部限位于所述容纳凹槽(1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的底部与所述容纳凹槽(132)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1)和屋顶上分别形成有允许紧固件依次穿过并将所述主体(131)与所述屋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33)和第二连接孔。
10.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檩条(2);
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1),所述屋面光伏结构(1)的连接结构(13)与所述屋面檩条(2)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3622.3U CN219654112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43622.3U CN219654112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54112U true CN219654112U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6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43622.3U Active CN219654112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54112U (zh) |
-
2023
- 2023-03-15 CN CN202320543622.3U patent/CN2196541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073426A1 (zh) |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屋面件 | |
JP3198411U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屋根兼用型カーポート | |
CN210316266U (zh) |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 |
CN216920904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屋面强化结构 | |
KR200467825Y1 (ko) | 태양광 모듈 패널이 설치된 지붕구조 | |
CN219654112U (zh) |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 |
CN201351337Y (zh) | 自动排水型全密封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 |
CN210316243U (zh) |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用密封橡胶条 | |
JP2007270529A (ja) | 外装構造の施工法 | |
US20240084591A1 (en) | Roofing systems, roofing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solar racking systems, roof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216196121U (zh)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 |
JP5173304B2 (ja) |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の設置装置 | |
CN113482253A (zh) |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支架 | |
JPH11117479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 |
CN212613410U (zh) | 一种防漏水装置 | |
CN210597898U (zh) | 一种新型屋面防水结构 | |
CN211341455U (zh) | Bipv防水系统 | |
CN210780636U (zh) |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 |
CN216196120U (zh) |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用支架 | |
CN219298623U (zh) | 光伏建筑连接结构及建筑光伏系统 | |
CN216196119U (zh) | 光伏建筑一体屋面 | |
CN220122814U (zh) | 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结构 | |
CN221614870U (zh) | 用于太阳能光伏面板的自排水支撑系统 | |
CN221372708U (zh) | 用于工商业楼顶的防水式光伏系统 | |
CN221609299U (zh) | 用于工商业楼顶的光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71 11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6,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th Floor, Building B, Huadian Industrial Park, East Road of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