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3245U -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3245U
CN219653245U CN202320843300.0U CN202320843300U CN219653245U CN 219653245 U CN219653245 U CN 219653245U CN 202320843300 U CN202320843300 U CN 202320843300U CN 219653245 U CN219653245 U CN 21965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pollen
yarns
weft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33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定
叶黎明
钱峰明
王海峰
童兴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ishe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ishe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ishe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isheng Knitt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3245U/zh
Priority to JP2023003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3245027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以常规的涤纶纱线和高F数的纱线为原料,采用经编工艺编织得到对花粉高吸附率的织物,织物的正、反两面都设置有纬向纱线,沿所述织物的经向并在正反两面的纬向纱线之间夹设有超细线;超细线的纱支粗细为nD,单根粗细为nD的所述超细线中含有F1根细丝,所述F1与n的比值大于0.9,即:F1/n>0.9。该织物无需使用防花粉整理剂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并且通过经编工艺直接编织得到,无需多层面料复合,工艺简单,成本低,对花粉的吸附能力强,并且难以脱落,利用了织物的物理性能实现防花粉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花粉的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花粉是空气中主要的吸入性致敏原,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使过敏患者产生一系列不适
症状。
植物种类繁多,其花粉类型各不相同。研究表明,花粉直径一般在20-50μm。使人体发生过敏的花粉主要是风媒花,这种花数目很多,空气中花粉量大、体积小、质量轻,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被人吸进呼吸道内。花粉被吸入呼吸道后,先附着在上呼吸道,等积累到一定的浓度后会继续侵入到下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将这些沉积在鼻黏膜的花粉分子中的变应原分子释放出来,透过黏膜屏障与抗原细胞结合,进而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现象。其表现症状主要有鼻炎、哮喘、结膜炎、皮肤痉痒、湿疹、肠胃过敏等几种。目前,全世界的花粉过敏患病率已达5%-10%,我国的患者也逐年增多。
花粉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吸附在衣物、窗帘等纺织品表面并且容易脱落从而持续传播。如果花粉停留在窗帘、沙发、地毯和寝具等处,并随着人们的活动,花粉从织物上脱落并进入室内,会增加室内漂浮的花粉量,从而引起花粉过敏症的反复发作,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生存。
如果纺织品具有阻挡花粉透过、不易黏附花粉或即便黏附花粉后也能被轻易抖落的性能,就可有效地保护花粉过敏症人群,使他们少受或免受致敏花粉的侵害。因此,针对不同使用环境,研究人员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开发防花粉的织物。一种方法是难吸附易脱落型,即花粉难以吸附在织物表面、且容易抖落;另一种方法则是易吸附难脱落型,即让花粉易于吸附在织物表面且难以抖落掉。第一种方法制备的织物通常用于防吸附性面料,如风衣、外套车用饰纺织品,第二种方法制备的织物通常用于吸附性面料,如沙发、地毯和窗帘等。
比如窗纱面料,需要有一定的透光、透气性能,防吸附性面料往往表面光滑,面料厚实,透光透气性差。因此应用于窗帘、窗纱,需要开发易吸附难脱落性面料,从而实现防花粉的功能。
在面料的材质上,研究表面,锦纶面料属于易吸附和难脱落型,聚酯纤维的防花粉污染性能优于锦纶纤维。而普通织物都是易吸附且易脱落型,属于花粉携带体,其中棉纤维的防花粉性能最差。
以下是防花粉织物的研究现状:
CN102719981 公开了一种轻薄防花粉整理面料及加工方法,它具有双面结构,正面为紧密光洁结构,反面为网眼结构 ;在织物的光洁面上增设有一层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分布有抗静电织物整理剂,所述抗静电织物整剂,是一种无机粉体抗静电织物整理剂,是小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 QUEENSETER POL 抗静电织物整理剂。所述抗静电织物整理剂与增稠剂、水配制成一定粘度的浆料,通过圆网印花机印制在织物表面。
以上面料需要通过抗静电整理剂处理后达到防花粉的效果,由于涉及到化学助剂,生产工艺复杂,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并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CN 112301447求一种抗花粉过敏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纺织物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当花粉等致敏物质落在衣物上时,抗过敏物质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在体外达到抗过敏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抗花粉过敏织物,包括功能织物层,抗花粉过敏有效成分负载在功能织物层的纱线中,或填充在功能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间隙中,或同时负载在功能织物层的纱线中并填充在纱线之间的间隙中。
以上织物需要在面料中增加抗过敏的药物成分,增加了工艺的难度,并且药物容易失效,不利于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以常规的涤纶纱线和高F数的纱线为原料,采用经编工艺编织得到对花粉高吸附率的织物,该织物无需使用防花粉整理剂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并且通过经编工艺直接编织得到,无需多层面料复合,工艺简单,成本低,对花粉的吸附能力强,并且难以脱落,利用了织物的物理性能实现防花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用经编工艺编织得到,所述织物包括经向的编链线以及与编链线成圈连接的纬向纱线,所述织物的正、反两面都设置有纬向纱线,沿所述织物的经向并在所述正反两面的纬向纱线之间夹设有超细线;超细线的纱支粗细为nD,单根粗细为nD的超细线中含有F1根细丝,所述F1与n的比值大于0.9,即:F1/n>0.9。
表示纱支粗细的旦尼尔(D),是指在公定回潮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如1D就是9000米长的纱线重1克。D数越高,纱线越粗。对于涤纶、尼龙等合成纤维,每根纱线里都由无数根小丝组成,单根纱线中的小丝数越多,说明小丝越细。如150D/144F,表示纱支粗细为150D的纱线,由144根小丝组成。因此,同样是150D的纱线,288F的就比144F的要柔软,细腻,手感也更好,织成的面料更加紧密,纱线之间的空隙小。
当D与F的比值越大时,说明单根纱线中含有的小丝数越多,因此单根小丝越细,同样克重的面料,织物中纤维的表面积就越大,织物中的空隙也越多。织物与花粉的接触面积就越大,而更大的接触面积和纤维之间更多的微小空隙赋予了织物更好的吸附花粉的能力,并且花粉吸附到织物的中间紧致层的空隙后,不易脱落,具有很好的防花粉效果。
进一步的,超细线的纱支粗细和F数分别为50D/48F或75D/72F或75D/144F或75D/288F或100D/96F或100D/144F或150D/144F、150D/288F或200D/288F或300D/576F。
所述衬纬线编织于织物的纬向,形成织物的衬纬垫纱,相邻两条编链线通过与衬纬线的成圈后固定连接,在织物的正反两面各设置有衬纬垫纱;经缎线是由每根纱线顺序地在二枚或二枚以上相邻地织针上形成线圈的经编组织。每根纱线先沿一个方向顺序地在一定针距地针上成圈,后又反向顺序地在同样针数的针上成圈。所述超细线经向设置在两邻两条编链线之间,超细线与编链线平行,并且超细线夹设在织物的正反两面衬纬垫纱之间。也就是说,超细线设置与普通经编工艺中的其他纱线不同,它是不和任何纱线成圈的。是通过正、反两面纬向设置的纱线进行固定的,因此,超细线可以是夹设在织物正反两面的衬纬垫纱之间的,也可以是将超细线夹设在织物正、反两面的提花线或经缎线之间,或者一面是衬纬垫纱,另一面是提花线。
通过在织物的正、反两面都设置纬向的纱线,将超细线固定在织物的经向。由于超细线与编链线、衬纬线、提花线或经缎线不固定连接,相当于是平铺在面料组织中的,使纱线在织物中达到最大的表面积,提高了花粉的吸附范围。
在经编织物中,相邻编链线之间是具有网孔的,优选的,任两条相邻的编链线之间都设置有一条或者多条超细线。相当于所有的网孔上都覆盖了超细线,大大减小了织物的空隙,能有效防止花粉穿透织物进入室内环境。
优选的,相邻两条编链线之间可以设置多条超细线,当设置多条超细线时,可以将网孔更好的覆盖,织物的空隙更小,织物结构更紧密,细腻。
可选择的,所述超细线也可以是间隔设置在相邻编链线之间。可以根据对防花粉的不同要求,设置超细线的疏密程度。比如每间隔两条编链线设置有一条超细线。
进一步的,提花线也可以作为各纵行线圈之间的横向联系,提花线在所编织地组织上产生垫纱横移针距数的变化,能够在织物表面得到不同的花型图案。当采用提花线的纱支粗细为mD,单根粗细为mD的提花线中含有F2根细丝,当F2与m的比值F2/m>0.7时,提花线编织得到的图案组织表面柔软细腻,结构紧密,减小了织物的空隙。
织物的纬向纱线为衬纬线和/或提花线,织物正面的衬纬线采用高F数衬纬线,高F数衬纬线的纱支粗细为xD,单根粗细为xD的所述衬纬线中含有F3根细丝,所述F3/x>0.7。织物背面的衬纬线采用常规纱线或者高F数衬纬线。
当织物的正面和背面都采用高F数衬纬线时,加上中间的超细线,相当于织物有3层都是防花粉纱线编织而成;当织物的正面用高F数纱线,背面用普通纱线,相当于织物的2层是用防花粉纱线编织而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的织物,采用高F数的纱线,用经编工艺即可直接编织得到防花粉织物,制造过程不采用任何化学助剂,工艺简单环保,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2.本申请中的超细线,设置在织物的中间层,并且纱线是平铺在上下两层织物之间的,可以使超细线的表面积最大,使织物与花粉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超细线采用高F数的纱线,使花粉容易吸附,由于在织物的中间层,吸附后的花粉不易脱落,从而实现防花粉的目的。
3.正面的纱线采用高F数的纱线,有利于吸附花粉,当织物的三层都是高F数纱线时,防花粉的效果是最优的,当两层是高F数纱线时,织物也能达到较优的防花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编链线和超细线的垫纱运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采用聚酯纤维纱线,用经编工艺编织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织物包括编链线,衬纬线、提花线和超细线,提花线和衬纬线分别纬向设置于织物的正面和背面;可以是正面和背面都是衬纬线编织,也可以是正面为提花线编织,背面为衬纬线编织;或者背面为衬纬线编织,正面同时有衬纬线和提花图案。编链线设置于织物的经向,相邻的编链线之间不相交,并与纬向的纱线成圈固定。
图1是本实施例编链线和超细线的垫纱运动图,超细线经向设置于相邻的编链线之间,并夹设在正反两面的纬向纱线之间;超细线不与任何纱线成圈,是平铺在织物中的,因此纱线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并且超细线是设置在织物的中间层的,吸附花粉后不易脱落。
按照JIS L 10767.1中的方法,测试织物的防花粉效果,具体如下:
在内寸220x220x220mm的箱子中,将裁切成10*10cm的测试面料安装在特殊橡胶管(1)和(2)上,每件样品放入0.05g的模拟花粉(石松子)。将该箱子安装在ICI型皮环测试机上,以约60转/分的速度运行20分钟。
取出样品,用微型探测器计算每平方毫米的花粉附着数,算出10处的合计。
1:所谓特殊橡胶管,是指JIS L 10767.1中定义的皮环测试用橡胶管。2:根据JISL 10768.1.1安装,缝眼部分也用粘接胶粘接。
花粉捕捉率(%)=(试验品的附着数/比较品的附着数)x100
其中,比较品的编链线的纱支粗细为75D,F数为48F ;织物正面纱线纱支粗细为75D,F数为48F;织物背面纱线的纱支粗细150D,72F,没有设置超细线。比较品的花粉附着数为934。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织物采用编链线、衬纬线、提花线和超细线编织而成,织物的正面用提花线编织,织物的背面用衬纬线编织,任两条相邻的编链线之间都设置有1根超细线。其中,编链线的纱支粗细为75D,F数为48F ;衬纬线的纱支粗细为75D,F数为96F;提花线的纱支粗细为150D,F数为144F。在其他纱线和编织工艺完全一样的情况下,采用不同规格的超细线编织得到的织物,防花粉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规格的超细线防花粉效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超细线的F数对于花粉吸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相同的纱支粗细下,F数越高,花粉的附着数越多,花粉的捕获率越高。但是,F数越高的纱线,成本也越高,因此,纱支粗细为150D的纱线,优选144F和288F。纱支粗细为300D的纱线,优选288F和576F。
实施例2-6
在以下实施例中,织物的正面、背面和中间层分别采用不同纱支粗细和F数的纱线,其中,中间层超细线的纱支粗细都是150D,F数为288F。得到的防花粉效果如下:
表2 不同织物防花粉效果
从以上表格中得出,实施例3-4,织物的正面和背面都是高F数纱线,防花粉的效果是最优的。实施例1-2,织物的正面是高F数纱线,背面是常规纱线时,也有明显的防花粉效果,综合考虑纱线成本,织物正面采用高F数纱线,背面采用普通纱线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施例5-6,织物的正面采用常规纱线,背面采用高F数纱线,防花粉的效果要差于实施例1-2,由于实施例1-2和5-6在织物的三层结构中,两层采用了高F数的纱线,因此,纱线的成本是相当的,防花粉效果是织物正面采用高F数纱线更好。在花粉的吸附上,正面织物的高F数纱线吸附了一部分花粉,中间超细线又能吸附更多的花粉,所以效果更好。实施例5-6,正面是普通纱线,花粉吸附效果一般,背面的高F数纱线由于接触花粉的数量有限,对于花粉的吸附效果一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用经编工艺编织得到,所述织物包括经向的编链线以及与编链线成圈连接的纬向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正、反两面都设置有纬向纱线,沿所述织物的经向并在所述正反两面的纬向纱线之间夹设有超细线;
所述超细线的纱支粗细为nD,单根粗细为nD的所述超细线中含有F1根细丝,所述F1与n的比值大于0.9,即:F1/n>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线的纱支粗细和F数分别为50D/48F或75D/72F或75D/144F或75D/288F或100D/96F或100D/144F或150D/144F、150D/288F或200D/288F或300D/576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编链线之间设置有一条或多条超细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线任意间隔地设置在编链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线与其他纱线都不成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的纬向纱线为衬纬线、提花线或经缎线,所述衬纬线、经缎线编织于织物的背面或正面,所述提花线编织于织物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线的纱支粗细为mD,单根粗细为mD的所述提花线中含有F2根细丝,F2/m>0.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正面的衬纬线或经缎线采用高F数衬纬线,所述高F数衬纬线的纱支粗细为xD,单根粗细为xD的所述衬纬线中含有F3根细丝,F3/x>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背面的衬纬线采用高F数衬纬线。
CN202320843300.0U 2023-03-20 2023-04-17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Active CN219653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3003829U JP3245027U (ja) 2023-03-20 2023-10-23 花粉防止経編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9909 2023-03-20
CN2023205399099 2023-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3245U true CN21965324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7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3300.0U Active CN219653245U (zh) 2023-03-20 2023-04-17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45027U (zh)
CN (1) CN21965324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5027U (ja)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3325Y (zh) 隔菌防螨纺织品及其生产装置
CN203440568U (zh) 多层纯棉梭织家纺面料
CN219653245U (zh) 一种防花粉经编织物
CN111648020A (zh) 一种水分在织物厚度方向的传导可调节的运动蕾丝织物
CN202323320U (zh) 一种塑身用经编针织面料
CN212636786U (zh) 弹性好的纺织面料
CN203373493U (zh) 一种双层纱布结构的织物床品
CN211222364U (zh) 一种荧光仿毛弹纺纱线面料
CN105506848A (zh) 一种面料及其用途
CN216514438U (zh) 一种15d超细高针高密双面布
CN213652810U (zh) 一种新型针织床品面料
CN112444330A (zh) 一种隔织物压力传感器
CN112481799A (zh) 一种经编双面异构异能材料制备工艺方法
CN114921896B (zh) 一种双面透气孔纬编家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832331B (zh) 具有蠶絲纖維(紗線)雙面立體交叉蜂巢網眼孔織物
JP3227721U (ja) 衣料用生地および衣料
CN214188739U (zh) 一种透气针织面料
CN216019224U (zh) 一种方格弹性保暖风衣
CN218804437U (zh) 一种抗菌除臭沙发面料
CN216300355U (zh) 一种有光涤纶和粘胶纤维大提花面料
CN220973569U (zh) 一种遮光透气针织布
CN212555281U (zh) 一种防螨透气面料
CN112226891A (zh) 一种新型针织床品面料
CN220767320U (zh) 一种轻质的防晒面料
CN216231045U (zh) 压皱经编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