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1836U -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1836U
CN219651836U CN202320706992.4U CN202320706992U CN219651836U CN 219651836 U CN219651836 U CN 219651836U CN 202320706992 U CN202320706992 U CN 202320706992U CN 219651836 U CN219651836 U CN 219651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vey
recording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69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亓豆豆
李立宏
刘浩
王艺潼
渠蓉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Zhongzi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Zhongzi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Zhongzi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Zhongzi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69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1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1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1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捷式勘测装置。该便捷式勘测装置包括勘测主箱体、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转动中转轴、第一扩展转动轴、第二扩展转动轴、竖向观测记录板、第一记录工作台、第二记录工作台、至少一个用于对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对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多个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勘测主箱体内,转动中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箱体上侧,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勘测装置通过各个结构和组件的相互配合既能够实现对岩石样本的采样容置也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勘测装置来进行随时记录数据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携带转移。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便捷式勘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地勘测,是施工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以确定土地的面积;在土地勘测中往往需要对岩石进行取样,分析岩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方便确定施工的方案;
现有的勘测装置没有岩石取样的功能,无法对岩石样品进行保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勘测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移动,需要通过安装支架操作,使用较为麻烦,并且在土地勘测中,用于需要一边观察岩石样本的种类,一边记录岩石样本的各项数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勘测装置并不能够满足用户需要随时记录数据的需求。
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捷式勘测装置,以解决勘测装置不方便携带以及不能随时记录样本数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捷式勘测装置,该便捷式勘测装置包括勘测主箱体、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转动中转轴、第一扩展转动轴、第二扩展转动轴、竖向观测记录板、第一记录工作台、第二记录工作台、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内,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上侧,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一端,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另一端,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一端与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上,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包括第一容置块、容置限位条和第二容置块,所述第一容置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块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内,且所述容置限位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块内,所述容置限位条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块内。
可选地,所述勘测主箱体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稳定性的第一转动限位座和第二转动限位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曲线槽,所述第二扩转转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曲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恰好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相互适配;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恰好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相互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衔接部、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下侧,所述第二衔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勘测主箱外壁上,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部内,所述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的第二容置槽。
可选地,所述勘测主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第一伸缩杆、第一斜面卡扣部、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座、第二伸缩杆、第二斜面卡扣部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座内,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外侧,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座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抵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内,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二限位座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座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阻挡部,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阻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便捷式勘测装置包括勘测主箱体、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转动中转轴、第一扩展转动轴、第二扩展转动轴、竖向观测记录板、第一记录工作台、第二记录工作台、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内,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上侧,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一端,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另一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勘测装置通过各个结构和组件的相互配合既能够实现对岩石样本的采样容置也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勘测装置来进行随时记录数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携带转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式勘测装置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勘测主箱体、110-第一转动限位座、120-第二转动限位座、130-第一螺纹杆、131-第一阻挡部、140-第二螺纹杆、141-第二阻挡部、210-第一容置块、220-容置限位条、230-第二容置块、300-转动中转轴、400-第一扩展转动轴、410-第一限位曲线槽、411-第一限位凸起、500-第二扩展转动轴、510-第二限位曲线槽、511-第二限位凸起、600-竖向观测记录板、700-第一记录工作台、710-第二记录工作台、810-第一衔接部、820-第一调节杆、830-第二调节杆、840-第二衔接部、850-第一容置槽、900-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10-第二容置槽、1010-第一限位座、1020-第一伸缩杆、1030-第一斜面卡扣部、1040-第一弹簧、1050-第二限位座、1060-第二伸缩杆、1070-第二斜面卡扣部、108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勘测主箱体100、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转动中转轴300、第一扩展转动轴400、第二扩展转动轴500、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第一记录工作台700、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710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
多个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内,所述转动中转轴300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上侧,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400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300一端,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500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300另一端,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600一端与所述转动中转轴3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400上,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710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500上,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一侧,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另一侧;
其中,勘测主箱体100对本实用新型内的各个结构均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当用户需要一边对样品容置组件内的岩石样本进行观察,并且一边需要记录岩石的各项数据时,首先,用户手动将竖向观测记录板600进行翻转打开,从而竖向观测记录板600带动转动中转轴300进行转动,直至竖向观测记录板600与勘测主箱体100保持相互垂直状态,并且,竖向观测记录板600上可以贴附有各种外界的岩石数据参考表,且数值观测记录板保持与勘测主箱体100上表面垂直能够提高观测竖向观测记录板600时的便捷度,同时,当转动中转轴300在转动时,转动中转轴300带动第一扩展转动轴400和第二扩展转动轴500同时转动;
具体地,当第一扩展转动轴400在转动时,第一记录工作台700会向远离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的方向运动,当第二扩展转动轴500在转动时,第二记录工作台710也会向远离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的方向运动,相当于第一记录工作台700和第二记录工作台71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用户可以将采集的岩石样品放置于样品容置组件内,然后,用户可以依附于第一记录工作台700或第二记录工作台710上一边观察样品容置组件内的岩石样品,一边记录观察到的岩石各项数据;
更具体地,当第一记录工作台700运动时,第一扩展支撑组件也随第一记录工作台700的运动处于张开状态,同时,第一扩展支撑组件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一记录工作台700的滑动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扩展支撑组件也能够提高第一记录工作台700的抗压性能,从而使得第一记录工作台700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
当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运动时,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也随第二记录工作台710的运动处于张开状态,同时,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二记录工作台710的滑动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也能够提高第二记录工作台710的抗压性能,从而使得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
进一步地,当用户进行完对岩石样品的数据的记录后,用户关闭竖向观测记录板600,从而在转动中转轴300、第一扩展转动轴400和第二扩展转动轴500的相互配合下,第一记录工作台700和第二记录工作台710随着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的运动也收入勘测主箱体100;
更进一步地,勘测主箱体100外侧面上可以安装有用于携带勘测主箱体100的把手,用户可以通过把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勘测装置进行转移,从而提高了携带的便捷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包括第一容置块210、容置限位条220和第二容置块230,所述第一容置块210和所述第二容置块230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内,且所述容置限位条220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块210内,所述容置限位条220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块230内。
其中,第一容置块210和第二容置块230对容置限位条220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容置限位条220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容置块210对容置限位条220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二容置块230对容置限位条220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当用户需要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时,用户将采集到的岩石样本放置于第一容置块210和第二容置块230之间,并且,通过容置限位条220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从而便于用户观测岩石样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动中转轴300转动稳定性的第一转动限位座110和第二转动限位座120。
其中,第一转动限位座110对转动中转轴300的一端进行限位,第二转动限位座120对转动中转轴300的另一端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400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曲线槽410,所述第二扩转转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曲线槽510。
并且,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410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411,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11恰好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410相互适配;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710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510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51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511恰好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510相互适配。
其中,当转动中转轴300进行转动时,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凸起411沿着第一限位曲线槽410运动,从而第一限位凸起411在第一限位曲线槽410内运动时,第一限位凸起411会带动第一记录工作台700运动;
当转动中转轴300进行转动时,从而使得第二限位凸起511沿着第二限位曲线槽510运动,从而第二限位凸起511在第二限位曲线槽510内运动时,第二限位凸起511会带动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衔接部810、第一调节杆820、第二调节杆830和第二衔接部840,所述第一衔接部81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下侧,所述第二衔接部840固定连接在所述勘测主箱外壁上,所述第一调节杆820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部810内,所述第一调节杆8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830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83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衔接部840转动连接。
其中,当第一记录工作台700需要打开时,第一记录工作台700在运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衔接部810一起运动,从而第一衔接部810带动第一调节杆820转动,进而第一调节杆820带动第二调节杆830在第二衔接部840上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调节杆820和第二调节杆830之间的角度增大,进而使得第一调节杆820和第二调节杆830对第一记录工作台700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
其中,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与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对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槽850,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的第二容置槽910。
其中,当第一记录工作台700收纳入勘测主箱体100内后,第一扩展支撑组件恰好容置于第一容置槽850内;
当第二记录工作台710收纳入勘测主箱体100后,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恰好容置于第二容置槽9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600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1010、第一伸缩杆1020、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第一弹簧1040、第二限位座1050、第二伸缩杆1060、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和第二弹簧1080,所述第一限位座1010和所述第二限位座1050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上,所述第一伸缩杆1020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座1010内,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1020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座1010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1040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1020外侧,且所述第一弹簧1040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座1010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104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抵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060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座1050内,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1060伸出所述第二限位座1050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1080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1060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1080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座1050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108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抵接。
其中,当用户转动竖向观测记录板600时,当竖向观测记录板600转动经过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和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时;
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在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的作用下,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对第一伸缩杆1020施力,从而第一伸缩杆1020收缩从而带动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收入第一限位座1010内;
此时,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在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的作用下,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对第二伸缩杆1060施力,从而第二伸缩杆1060收缩从而带动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收入第二限位座1050内,进而使得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穿过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和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当竖向观测记录板600完全穿过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和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后,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在第一弹簧1040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在第二弹簧1080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和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对竖向观测记录板60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当用户使用完本实用新型后,用户手动按压第一斜面卡扣部1030和第二斜面卡扣部1070从而使得竖向观测记录板600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30,所述第一螺纹杆130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阻挡部131,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40,所述第二螺纹杆140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阻挡部141。
其中,当第一记录工作台700和第二记录工作台710收入勘测主箱体100时,为提高第一记录工作台700和第二记录工作台710的稳定性,此时,用户手动旋转第一阻挡板转动,直至第一阻挡板竖直向上,从而对第一记录工作台700侧壁进行限位;
并且,用户手动旋转第二阻挡板转动,直至第二阻挡板竖向向上,从而对第二记录工作台710侧壁进行限位。
该便捷式勘测装置包括勘测主箱体100、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转动中转轴300、第一扩展转动轴400、第二扩展转动轴500、竖向观测记录板600、第一记录工作台700、第二记录工作台710、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700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710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900,多个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内,所述转动中转轴300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主箱体100上侧,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400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300一端,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500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300另一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勘测装置通过各个结构和组件的相互配合既能够实现对岩石样本的采样容置也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勘测装置来进行随时记录数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携带转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勘测主箱体;
多个用于容置待勘测样品的样品容置组件,多个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内;
转动中转轴,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上侧;
第一扩展转动轴,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一端;
第二扩展转动轴,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中转轴另一端;
竖向观测记录板,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一端与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连接;
第一记录工作台,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上;
第二记录工作台,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上;
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扩展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
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扩展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容置组件包括第一容置块、容置限位条和第二容置块,所述第一容置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块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内,且所述容置限位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块内,所述容置限位条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测主箱体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转动中转轴转动稳定性的第一转动限位座和第二转动限位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转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曲线槽,所述第二扩展转动轴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运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曲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恰好与所述第一限位曲线槽相互适配;
所述第二记录工作台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恰好与所述第二限位曲线槽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衔接部、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记录工作台下侧,所述第二衔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勘测主箱外壁上,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部内,所述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衔接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扩展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扩展支撑组件的第二容置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测主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竖向观测记录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第一伸缩杆、第一斜面卡扣部、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座、第二伸缩杆、第二斜面卡扣部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均安装在所述勘测主箱体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座内,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外侧,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座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面卡扣部抵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内,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二限位座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侧,且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座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面卡扣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勘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测主箱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阻挡部,所述勘测主箱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阻挡部。
CN202320706992.4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Active CN219651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6992.4U CN219651836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6992.4U CN219651836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1836U true CN219651836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8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6992.4U Active CN219651836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1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29105A1 (en) Notebook computer with height-adjustable display unit
CN216243165U (zh) 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检测装置
CN219651836U (zh) 一种便捷式勘测装置
CN206514855U (zh) 一种全站仪
CN208969204U (zh) 探针测试工装
CN212808778U (zh) 一种现场金相显微镜支撑固定底座
CN204517897U (zh) 一种手机夹持装置
CN211667434U (zh) 一种具有gps功能的测绘仪器
CN219912527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测绘装置
CN211722274U (zh) 一种测绘工程中提高稳定度的测量凳
CN210219193U (zh) 一种工程测绘用辅助装置
CN211452266U (zh) 一种地质测量用具有稳定防震结构的测量仪
CN211292899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检测装置
CN209931872U (zh) 一种折叠式艺术设计用绘画架
CN216012163U (zh) 一种基于地球物理专业的滑坡位移测量装置
CN215705368U (zh) 多功能教学圆规
CN220419104U (zh) 一种防护罩可拆的bet比表面积测定仪
CN216593404U (zh) 一种用于工程造价的便携式现场测绘装置
CN214618813U (zh) 一种基于gnss接收机的测绘放样装置
CN21916131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勘察仪
CN217006546U (zh) 一种智能双路恒流大气采样器
CN219715548U (zh) 一种高频器件测量用矢量网络分析仪
CN213479695U (zh) 一种光谱测试便于角度调节的支撑装置
CN219474664U (zh) 生态环境监测仪
CN214839630U (zh) 一种家居装修用户型测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