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5852U -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5852U
CN219645852U CN202222986250.XU CN202222986250U CN219645852U CN 219645852 U CN219645852 U CN 219645852U CN 202222986250 U CN202222986250 U CN 202222986250U CN 219645852 U CN219645852 U CN 219645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bone plate
plate body
shaft h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62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德欣
李耕源
江冰
郑贻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oman Zhongsh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oman Zhongsh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oman Zhongsh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oman Zhongsh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5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5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包括:多个接骨板本体;多个骨钉孔,多个所述骨钉孔设置在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上,用于供骨钉穿过,以将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至少一个转折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一接骨板本体通过所述转折结构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二接骨板本体以能够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背景技术
在骨科的临床治疗中,经常会采用接骨板搭配骨钉的方式对断裂的骨骼进行固定和修补。为了确保对骨骼的连接强度,接骨板通常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抗弯、抗拉强度,具有外形不易受外力改变等特性。
在利用这样的接骨板进行骨骼修补时,由于患者个体在骨骼形态上存在差异性,骨折等需修补的情况同样也存在差异性,即使接骨板制造商根据多种情形预备了多种规格型号的接骨板,在实施接骨时也依然需要对接骨板进行调整。例如,施术者会预先判断需要锁附接骨板的位置,然后选择与患部骨骼最为相近的接骨板,将该接骨板预先贴附在需要锁附的部位,观察需要将接骨板弯曲为何种弧度以符合该修补位置的曲度。接着施术者利用手持式的夹具改变接骨板的曲度后,进行锁附,若发现接骨板曲度与骨骼曲度有稍微的不同,再以其他器械稍微调整。若曲度差异过大,则必须将接骨板取下重新塑形并重复上述锁附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常见的接骨板有钛金属制接骨板、聚醚醚酮(PEEK)制接骨板,这些材料制成的接骨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形状不易受外力改变。因此,这样的接骨板虽然可以增加接骨板对骨骼的固定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施术者在施术时弯折接骨板的难度。
另外,由于金属制或PEEK制的板件通常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改变这些板件的形状并利用它们接骨时,板件会因为自身材料的弹性使得锁附用的骨钉在弹性的作用下发生松动或是脱离进而导致接骨板固定的失败,不得不采用二次手术重新装上新的接骨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骨板以及一种接骨板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接骨板不易弯折成所希望的形状并以该形状固定的问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手段。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骨板,所述接骨板包括:多个接骨板本体;多个骨钉孔,多个所述骨钉孔设置在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上,用于供骨钉穿过,以将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至少一个转折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一接骨板本体通过所述转折结构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二接骨板本体以能够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
根据上述方案,在接骨板上增加了转折结构。由此,通过转折结构能够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的相互转动,使得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能够形成不同的夹角的方式连接并且固定,这样,施术者在施术时可以不必施加过大的外力即可使两块接骨板形成所希望的角度,便于施术者的操作。同时,由于接骨板是通过转折结构进行弯折,而不是强行弯折接骨板材料本体,在安装骨钉对接骨板进行固定锁附时,接骨板自身的弹性应力较小,因此可以降低由于接骨板材料的弹性弯折而造成骨钉松动或者脱离的风险,降低由于失败而造成的患者的痛苦。
另外,转折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相邻两个接骨板本体的相互转动,还能够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之间角度等相对位置的固定,防止由于角度的变化而使得接骨板不能良好的贴合在骨骼表面或者骨钉发生松动或者脱离,提高接骨板的可靠性。另外,施术者在将接骨板固定于骨骼时,不必特意施加操作以保持两块接骨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第一轴孔;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第二轴孔;贯穿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的转轴;和围绕着所述转轴设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基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的配合以能够改变所成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基于所述锁定机构以规定的夹角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例,转折结构具有与相邻的第一接骨板本体和第二的接骨板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转轴,每个连接部中都形成有轴孔,通过转轴与连接部中形成的轴孔的配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相邻两个接骨板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并且这种配合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由于转折结构还设置有锁定机构,在施术者选定好弯折角度后,相邻的第一接骨板本体和第二接骨板本体能够通过锁定机构以规定的夹角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之间由于角度发生变化而造成骨钉松动或者脱离的情况,提高接骨板的稳定性。
连接部与接骨板本体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这样在增加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凸部和锁定凹部,所述锁定凸部突出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所述锁定凹部凹陷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而以形成了规定的夹角的方式被彼此锁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锁定凸部与锁定凹部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卡合的方式相互锁定,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一接骨板本体和第二接骨板本体之间夹角的固定。
另外,由于锁定凸部和锁定凹部是设置在两个连接部相对的端面上的,能够充分利用连接部端面的空间,使得锁定机构不会突出于接骨板的表面,由此,在保障相邻两个接骨板本体弯折固定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接骨板与骨骼表面的服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凸部为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带有至少一个凸起的卡扣环,所述锁定凹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轴孔的端部附近内表面的凹槽部。
根据上述实施例,锁定凸部可以为卡扣环,卡扣环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卡扣环可以套设在转轴上,如此便于更换,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形状的卡扣环。锁定凹部为第二连接部处的第二轴孔端部附近的凹槽部,如此,可以通过卡扣环上的凸起与凹槽部中的凹槽之间的相互卡合,可以锁定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使凸起与不同的凹槽部卡合,能够容易地实现两接骨板之间的角度变换及相对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凸部为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且与所述转轴成为一体的多个凸条部,所述锁定凹部为设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表面及所述第二轴孔的内表面的凹槽部。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设于转轴的外周面的凸条部以及设于轴孔的内表面的凹槽部的相互卡合,可以锁定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使转轴与凹槽部相对旋转并使凸条部与凹槽部卡合,能够容易地实现两接骨板之间的角度变换及相对位置固定。
另外,锁定凸部与转轴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且锁定凹部与轴孔形成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在保障轴孔与转轴卡合稳定的同时,减少部件的数量,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折结构平行于所述接骨板本体设置;或者,所述转折结构凸出于所述接骨板本体设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只要不影响骨钉的放入和固定,转折结构可以位于接骨板的任何位置。施术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弯折需求,设定转折结构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的形状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的形状不同。
根据上述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人体中的骨骼的不同位置处的轮廓以及高低起伏均不相同,因此,所需要使用的接骨板的形状以及需要弯折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施术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骨骼的形状最为相近的接骨板来进行施术,以保障接骨板的各个部位均能够服帖的贴合在骨骼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骨板本体由板状材料制成,所述板状材料为纯钛金属制或者钛合金制或者聚醚醚酮制。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接骨板本体由板状材料制成,因此,结构简单而稳定,易于制造,有利于抑制成本。另外,板状的形状可以使得接骨板本体与骨骼表面的贴合更加服帖,同时,不会过多的影响到骨骼周边的组织。另外,由于板状材料为纯钛金属制或者钛合金制或者聚醚醚酮制,因此可以兼顾对骨骼的连接强度、生物体融合性。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
多个根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接骨板;和多个骨钉,多个所述骨钉穿过多个所述接骨板的接骨板本体上的多个骨钉孔,以将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
根据上述实施例,施术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个接骨板对骨骼进行修补,并且使用多个骨钉将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这种设置有转折结构的接骨板配合多个骨钉的接骨板系统,可以降低施术者的操作难度,还可以有效的防止骨钉的松动或者脱离,降低由于施术失败而造成的患者的痛苦。
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骨板设置有转折结构,由此可以通过转折结构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的相互转动,使得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能够以形成不同的夹角的方式连接并且固定,这样,可以便于施术者在施术时对接骨板进行弯折,便于施术者的操作。另外,还能够降低由于接骨板材料的弹性弯折而造成骨钉松动或者脱离的风险,降低由于施术失败而造成的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处于弯折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锁定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锁定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另一转折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另一锁定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又一锁定机构的锁定凸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又一锁定机构的锁定凹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处于弯折状态的另一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处于弯折状态的又一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骨板本体;11-第一接骨板本体;12-第二接骨板本体;
2-骨钉孔;3-转折结构;31-第一连接部;311-第一轴孔;32-第二连接部;321-第二轴孔;
4-转轴;5-锁定机构;51-锁定凸部;52-锁定凹部;
100-接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说明,表示方位的术语“上”“下”“左”“右”是基于图面的方向来表示的,仅用于说明构成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旨在限定实际应用中的构成元素的方向或位置。
另外,在各附图中,对实现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重复的说明。
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100包括:多个接骨板本体1;多个骨钉孔2,多个骨钉孔设置在多个接骨板本体1上,用于供骨钉(图中未示出)穿过,以将多个接骨板本体1固定在骨骼上;和至少一个转折结构3,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中的第一接骨板本体11通过转折结构3与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中的第二接骨板本体12以能够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
接骨板是一种带孔的医疗固定器件,临床上通常与骨钉或者接骨丝配合使用,发生骨折时,可以借助接骨板将断裂的骨骼进行连接固定,以便于断骨的愈合。
接骨板本体1是接骨板贴合骨骼表面的部分,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由多个接骨板本体1通过转折结构3拼接而成,接骨板本体1的四周均做倒圆角处理,如此,在植入到患者体内时,不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损坏。骨钉孔2是形成在接骨板本体1上的通孔,该通孔用于供骨钉穿过。骨钉穿过骨钉孔2以将接骨板本体1固定在骨骼上,骨钉孔2的端口处同样做倒圆角处理,这样能够在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坏的同时便于骨钉的沉入。
示例性地,接骨板本体1例如可以由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技术)制造。CNC不仅制造精度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很高,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制造技术来制造接骨板本体1。
不同患者的骨骼形态均存在差异性,为了能够更好的贴合骨骼表面,接骨板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外形,例如,一字型、十字形、Y字形、Z字形、矩形、哑铃形或雪花形等。
示例性地,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可用于颅骨骨折的接骨板大体呈六角雪花形,雪花形接骨板最外围的六个突出部上形成有通孔,通孔作为骨钉孔2用于供骨钉穿过。而如图10所示,可用于胫骨骨折的接骨板则大体呈如意形,骨钉孔2均匀的分布在接骨板本体1上。施术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患部以及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接骨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接骨板的形状也可以是除上述形状外的任何其他形状。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也不对骨钉孔2的位置进行具体限定。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接骨板是由金属钛制成的,金属钛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然而,在进行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时,金属钛制成的接骨板可能会存在伪影的问题。断层扫描中只要某一切片区域刚好涵盖有金属,该切片上就会出现星状的X光散射,散射范围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组织的成像,进而影响施术者对影像的判读。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由聚醚醚酮(PEEK)材料制成。聚醚醚酮是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与人体骨骼相近的机械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弯以及抗拉强度,在保障接骨板连接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减少CT时出现的伪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骨板还可以由可降解或者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如此,在骨骼痊愈后,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手术拆除接骨板,防止患者出现二次损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接骨板的材料不做具体的限制,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接骨板。
无论是何种材料,为了保障接骨板的连接固定稳定性,制作接骨板所选用的材料通常都会具有良好的抗弯以及抗拉强度,即,接骨板的外形不易受外力改变。而在进行骨骼修补时,施术者需要根据不同位置的骨骼的曲度,对接骨板进行弯折以符合修补位置处的曲度。因此,不易受外力改变这种特性虽然可以增加接骨板的对骨骼的固定程度,但也会增加施术者在施术时弯折接骨板的难度,而且,即使在施术过程中,施术者对接骨板临时性的再塑形,也只能对接骨板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很难保障接骨板与骨骼表面的吻合性。另外,由于材料自身具有良好的弹性,进行固定锁附用的骨钉可能会在弹性的作用下发生松动甚至脱离,从而导致接骨板固定失败,此时,必须采用二次手术重新装上新的接骨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有部分市售的接骨板采用曲面的设计来降低骨钉的松动或是脱离。但这样的设计在临床的使用上还是会有角度及位置上的阻碍,限制了治疗上可使用的空间。
还有一些施术者会使用个性化和/或定制化的接骨板对断裂的骨骼进行修补以及内固定,这种接骨板虽然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制造时间长、成本高,并不利于创伤类骨折患者的恢复,还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100还包括转折结构3。转折结构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的相互转动,使得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中的第一接骨板本体11通过转折结构3与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中的第二接骨板本体12以能够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接骨板可以仅具有一个转折结构3,通过一个转折结构3将可相互弯折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连接在一起,转折结构3大体设置在接骨板的中心位置,使得接骨板能够对称的进行弯折。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转折结构3也可以根据实际弯折需求位于接骨板的任何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接骨板还可以具有两个转折结构3,两个转折结构3将接骨板分为可相互弯折的三个接骨板本体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转折结构3以及接骨板本体1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不做限制,一个接骨板可以具有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更多个转折结构3,转折结构3越多,接骨板的形变能力越强,施术者可以根据患部骨骼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接骨板。
在此,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为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任何相邻且能够以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的两个接骨板本体均可称为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
通过转折结构3可以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的转动和固定,使得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能够形成不同的夹角,如此,不再需要像相关技术中,施术者需要手动改变接骨板的曲度,而能够直接通过转折结构3来改变相邻接骨板本体1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整体接骨板的曲度,增加了接骨板的通用性,同时便于施术者的操作。
另外,由于接骨板是通过转折结构3进行弯折,而不是强行弯折接骨板,在安装骨钉对接骨板进行固定锁附时,会降低由于接骨板材料的弹性弯折,而造成的骨钉的松动或者脱离,降低施术失败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
如图3至图8所示,转折结构3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在第一连接部31中设有第一轴孔311;至少一个与第二接骨板本体1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在第二连接部32中设有第二轴孔321;贯穿第一轴孔311及第二轴孔321的转轴4;和围绕着转轴33设置的锁定机构5。
为了便于说明,将图中沿着转折结构3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垂直于转折结构3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
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是各接骨板本体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出的凸出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中分别设有第一轴孔311和第二轴孔321,并且第一轴孔311和第二轴孔321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转轴4能够同时穿过第一轴孔311和第二轴孔321以连接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如此,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能够基于转轴4和第一轴孔311及第二轴孔321的配合以改变所成夹角的方式连接。这种通过轴孔配合形成的转折结构3结构简单,装配容易,能够很轻松的实现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形成为一体结构,如此,能够提升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降低制造难度,节约制造成本。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也可以是单独的构件,以粘接等任意合适的方式固定到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接骨板本体只具有一个连接部。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接骨板本体1还可以具有更多个(例如,2个或2个以上)连接部,接骨板本体1上的多个连接部间隔布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转折结构3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与接骨板本体1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转折结构3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小于接骨板本体1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此时,接骨板可以仅具有一个转折结构3,转折结构3位于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的中间部分,或者,接骨板可以具有两个转折结构3,两个转折结构3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的两端位置,又或者,接骨板可以具有多个转折结构3,多个转折结构3间隔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当相邻的两个接骨板本体1之间具有多个转折结构3时,每个接骨板本体1具有多个连接部。
本公开实施例对转折结构3的数量及位置不作具体的限定。
当施术者通过转折结构3将接骨板弯折为理想的形状时,需要对弯折的角度进行锁定,防止由于角度的变化而不能与骨骼表面进行良好的贴服,或者由于角度的变化而造成骨钉的松动或者脱离。因此,如图4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接骨板的转折结构3还设置有锁定机构5,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能够基于锁定机构5以规定的夹角固定连接。
在此,规定的夹角是指接骨板本体能够与患者患部的骨骼表面进行良好贴合时,接骨板本体1之间的夹角。
如图4和图6至图8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锁定机构5是围绕转轴4设置的,位于相邻两个连接部相对的端面上。如此,能够充分利用连接部端面的空间,使得锁定机构5不会突出于接骨板的表面,由此,在保障相邻两个接骨板本体1弯折固定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接骨板与骨骼表面的服帖,同时使得锁定机构5不会影响到骨骼周围的其他组织。
锁定机构5包括锁定凸部51和锁定凹部52,锁定凸部51突出地设于第一连接部31的朝向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锁定凹部52凹陷地设于第二连接部32的朝向第一连接部31的端面,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通过锁定机构5而以形成了规定的夹角的方式被彼此锁定。具体而言,锁定凸部51相对于第一连接部31的朝向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突出,突出的长度可以是当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被彼此锁定时至少与第二连接部32的第一方向上的一部分重合。锁定凹部52相对于第二连接部32的朝向第一连接部31的端面凹陷,凹陷的深度与上述突出的长度相匹配。
当施术者通过转折结构3将接骨板弯折为规定的角度时,可以将锁定凸部51卡接到锁定凹部52内,通过锁定凸部51和锁定凹部52的这种卡接配合,使得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相互锁定,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的固定连接,防止第一接骨板本体11与第二接骨板本体12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提高接骨板的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锁定凸部51也可以突出地设于第二连接部32的朝向第一连接部31的端面,锁定凹部52也可以突出地设于第一连接部31的朝向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
如图7和图8所示,锁定凸部51为套设于转轴4的带有至少一个凸起的卡扣环,锁定凹部52包括设于第二轴孔321的端部附近内表面的凹槽部。
如图7所示,锁定凸部51可以为卡扣环,卡扣环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卡扣环可以套设在转轴上并且抵接在第一连接部31朝向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如此便于更换,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形状的卡扣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环还可以与第一连接部31形成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降低装配难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卡扣环具有两个凸起,如此可以增加卡合时的稳定性。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卡扣环也可以具有一个凸起或者更多个凸起(2个以上,如图4所示)。
锁定凹部52可以为第二连接部32处的第二轴孔321端部附近的凹槽部,例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二连接部32处的第二轴孔321端部附近形成沉头孔,在该沉头孔的内周表面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凹槽部,由此形成锁定凹部52。凹槽部中的凹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转动的角度进行设定,凹槽的数量越多,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之间能够形成的夹角数量越多。但是,凹槽部的凹槽数量至少要与卡扣环的凸起数量相同,或者凹槽数量可以多于卡扣环的凸起数量,如此,才能使得卡扣环的凸起能够卡入到凹槽部的凹槽中,从而以规定的角度锁定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提高接骨板的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卡扣环并非一定抵接在第一连接部31或者与第一连接部31形成为一体结构,卡扣环还可以抵接在第二连接部32或者与第二连接部32形成为一体结构,此时,锁定凹部52的凹槽部位于第一连接部31的第一轴孔311的端部附近的内表面。
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凸部51还可以为设于转轴4的外周面且与转轴4成为一体的多个凸条部,锁定凹部52还可以为设于第一轴孔311的内表面及第二轴孔321的内表面的凹槽部,从侧面看(如图5所示),转轴4与轴孔大体呈星芒形,凸条部的凸条数量与凹槽部的凹槽数量相对应,如此,通过转轴4外周面的凸条部以及设于轴孔的内表面的凹槽部的相互卡合,在静止时可以通过摩擦力阻止转轴4与轴孔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可以锁定相邻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
另外,锁定凸部51与转轴4形成一体结构,锁定凹部52与轴承形成为一体结构,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降低装配难度,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对凸条部的凸条数量及凹槽部的凹槽数量不做限定,凸条以及凹槽的数量越多,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从而锁定的可靠性更好,但是同时也会更加难以转动,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定凸条以及凹槽的数量。另外,锁定凸部51也可以是突出于第一轴孔311的内表面以及第二轴孔321的内表面的凸条部,锁定凹部是转轴4外周面的凹槽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转折结构3可以平行于接骨板本体1设置也可以凸出于接骨板本体1设置,只要不影响骨钉的放入和固定,转折结构3可以位于接骨板的任何位置。施术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弯折需求,设定转折结构3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接骨板本体11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12的形状相同。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接骨板本体11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12的形状不同。
由于人体中的骨骼的不同位置处的轮廓以及高低起伏均不相同,因此,所需要使用的接骨板的形状以及需要弯折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施术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骨骼的形状最为相近的接骨板来进行施术,以保障接骨板的各个部位均能够服帖的贴合在骨骼表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接骨板本体11和第二接骨板本体12是通过转折结构3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的,因此,可以设置多种不同规格或者不同尺寸的第一接骨板本体11,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第一接骨板本体11,以提高接骨板的通用性。相应地,还可以设置多种不同规格或者不同尺寸的第二接骨板本体12,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第二接骨板本体12,并与第一接骨板本体11进行拼接,以提高接骨板的通用性。
各接骨板本体1中均可以混入显影材料,以利于在CT或者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磁振造影)下显影,使得成像更加清晰,便于施术者对患处的影像进行判读。
能够显影的材料需要具有可代谢性,例如,碘帕醇或者其他含碘、钆元素的显影材料。
接骨板本体1通常由较薄的板状材料制成;这些板状材料可以为纯钛金属制或者钛合金制或者聚醚醚酮制。这样的接骨板本体的结构简单并且稳定,易于制造,有利于抑制成本,而且具有合适的连接强度和弹性。
另外,板状的形状可以使得接骨板本体1与骨骼表面的贴合更加服帖,同时,不会过多的影响到骨骼周边的组织,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植入接骨板后的不适。
示例性地,接骨板本体的最大厚度例如可以为1.5mm。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骨板系统,该接骨板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位置的骨骼创伤,包括但不限于颅骨、颜面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肋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指骨、髋骨、股骨、胫骨、踝骨或趾骨等。
接骨板系统包括:多个根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接骨板100;和多个骨钉,多个所述骨钉穿过多个接骨板的接骨板本体上的多个骨钉孔,以将多个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
多个骨钉同样可以由纯钛、钛合金、聚醚醚酮或者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公开实施例不对制作骨钉的材料进行具体的限制。
由于患者患部的骨折情况不同,在一次施术中通常可能会有多个骨骼位置需要进行固定,施术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个接骨板对骨骼进行修补,并且使用多个骨钉将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
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这种设置有转折结构的接骨板配合多个骨钉的接骨板系统,在施术时,无需强行弯折接骨板材料本身以贴合骨骼的曲度,而是可以先将接骨板的第一接骨板本体11贴合在骨骼需要固定的一端,并且使用骨钉进行固定,然后直接通过转折结构3对接骨板进行弯折,使得第二接骨板本体12也贴合在骨骼表面,如此,降低施术者的操作难度,还可以有效的防止骨钉的松动或者脱离,降低由于施术失败而造成的患者的痛苦。
本申请的特征和益处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明确地不应局限于这些说明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特征的组合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这些特征可单独或者以特征的其他组合的形式存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包括:
多个接骨板本体;
多个骨钉孔,多个所述骨钉孔设置在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上,用于供骨钉穿过,以将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
至少一个转折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一接骨板本体通过所述转折结构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骨板本体中的第二接骨板本体以能够形成不同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折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设有第一轴孔;
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第二轴孔;
贯穿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的转轴;和
围绕着所述转轴设置的锁定机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基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的配合以能够改变所成夹角的方式连接并基于所述锁定机构以规定的夹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凸部和锁定凹部,所述锁定凸部突出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所述锁定凹部凹陷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而以形成了规定的夹角的方式被彼此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凸部为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带有至少一个凸起的卡扣环,所述锁定凹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轴孔的端部附近内表面的凹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凸部为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且与所述转轴成为一体的多个凸条部,
所述锁定凹部为设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表面及所述第二轴孔的内表面的凹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折结构平行于所述接骨板本体设置;
或者,
所述转折结构凸出于所述接骨板本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的形状相同;
或者,
所述第一接骨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接骨板本体的形状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骨板本体由板状材料制成,
所述板状材料为纯钛金属制或者钛合金制或者聚醚醚酮制。
9.一种接骨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骨板;和
多个骨钉,多个所述骨钉穿过多个所述接骨板的接骨板本体上的多个骨钉孔,以将多个所述接骨板本体固定在骨骼上。
CN202222986250.XU 2022-10-21 2022-11-08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Active CN2196458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1349 2022-10-21
CN2022227913494 2022-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5852U true CN219645852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6250.XU Active CN219645852U (zh) 2022-10-21 2022-11-08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5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24603A1 (en) Articulating spinal rod system
CN108135590B (zh) 用于将追踪器和/或配准模型微创地附接到患者的骨的设备
US9173690B2 (en) Orthopedic plate assembly for a distal radius having re-contouring feature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20080234676A1 (en) Orthopaedic trauma bone plate kit
US20090125067A1 (en) In-line occipital plate and method of use
CN108135661B (zh) 模块化荧光导航仪器
JP2009056288A (ja) 医療用または外科用固定キット
US9005253B2 (en) Bone stabilization device
JP2014525776A (ja) 脊椎プレー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403772B2 (ja) 創外固定器のアンカー群
US20140276878A1 (en) Intramedullary nail holding device
CN110167471B (zh) 接骨板内部固定装置
CN111821006A (zh) 脊椎移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348050A (zh) 可拆卸马达
CN116172761A (zh) 可撑开型人工椎体及其安装工具
CN219645852U (zh) 一种接骨板和接骨板系统
EP0637437A1 (en) Composite spinal apparatus
US11628000B2 (en) Hybrid bone plate
US20180042726A1 (en) Cranial implant
US20220354553A1 (en) Modular Bone Reinforcement
TW202211884A (zh) 可撓骨固定裝置
US20200121370A1 (en) Occipital Plate With Angled Screw Opening
US11000322B2 (en) Bone fixation system
CN210019606U (zh) 一种桡骨万向接骨板
EP4282355A1 (en) Spine fix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