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5761U -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5761U
CN219645761U CN202223575436.2U CN202223575436U CN219645761U CN 219645761 U CN219645761 U CN 219645761U CN 202223575436 U CN202223575436 U CN 202223575436U CN 219645761 U CN219645761 U CN 219645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end
instrument
section
channel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54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鹏程
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5754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5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5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5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该头端部包括超声换能器和头端座。超声换能器设于头端座的远端,头端座内具有器械通道,器械通道包括直道段和过渡段,过渡段用于与钳道管的远端连接,直道段延伸至头端座边缘并形成开口,直道段的轴线与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开口靠近超声换能器的一端与过渡段远离超声换能器的一端能够使穿设在器械通道内的器械沿预设方向伸出。该头端部,器械最终沿预设方向伸出,以出现在成像视野中,便于医生观察。另外,通过直道段与过渡段配合,器械伸出过程中不易卡顿,操作较为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背景技术
超声内窥镜是一种带有超声诊断及治疗功能的医疗设备,其进入人体的部分通常为细长的插入部,插入部包括插入管、可实现不同方向摆动的弯曲部、反馈诊断信息的硬质的头端部。其中头端部设有超声探头和器械通道,超声探头用于对组织进行超声诊断。在超声图像的指引下,钳道管内的器械可以从其器械通道伸出,以进行相应手术操作,如穿刺针进行体内组织穿刺取活检,获得深层次病变信息。
对于超声支气管镜等在临床尺寸要求较小的超声内窥镜,由于头端部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光学、声学、器械通道等功能,难以再增加器械抬起功能。而进行穿刺针等器械操作时,需使器械与超声探头成像区域形成一定的夹角,以便于出现在成像视野中方便医生观察。因此,如何通过器械通道的结构设计,使器械能够出现在成像视野中,同时推动器械由器械通道伸出较为省力,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端部及超声内窥镜,该头端部及超声内窥镜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器械难以较为轻松地由器械通道伸出以出现在成像视野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内窥镜的头端部,包括:
超声换能器;
头端座,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头端座的远端,所述头端座内具有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包括直道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用于与钳道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直道段延伸至所述头端座边缘并形成开口,所述直道段的轴线与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一端与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一端能够使穿设在所述器械通道内的器械沿预设方向伸出;
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呈第二预设夹角。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过渡段包括弧形段和平直段,所述弧形段的远端与所述直道段连接,近端与所述平直段的远端连接,所述平直段的近端用于与所述钳道管连接。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平直段的轴线与所述钳道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超声内窥镜还包括钳道接管,所述钳道接管的远端与所述头端座固定连接,近端用于与所述钳道管连接,且所述钳道接管与所述器械通道连通。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钳道接管为直筒管,设置于所述器械通道中的平直段。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器械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器械的外径,且差值不大于1mm。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为30°~50°。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第一预设夹角小于30°。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超声换能器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与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
可选地,上述头端部中,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一端具有容置所述器械的V型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端部的器械通道包括直道段和过渡段,穿刺针等器械由钳道管进入过渡段,经过渡段的导向进入直道段,并在直道段进一步改变前进方向,最后由直道段的开口伸出。其中,通过开口靠近超声换能器的一端与过渡段的远离超声换能器的一端对器械的限位作用,可使器械最终沿预设方向伸出,以出现在成像视野中,便于医生观察。另外,通过直道段与过渡段配合,器械伸出过程中不易卡顿,操作较为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内窥镜,该超声内窥镜包括上述任一种头端部。由于上述的头端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头端部的超声内窥镜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的超声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超声内窥镜的头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头端部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头端部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器械自图2所示的头端部伸出的状态示意图;
图6a为器械自图2所示的头端部伸出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6b为器械自图2所示的头端部伸出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6c为器械自图2所示的头端部伸出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插入部01,操作部02,导光部03,超声连接器04,头端部011,弯曲部012,插入管013;
头端座1,超声换能器2,开口11,V型槽111,开口靠近超声换能器的一端112,物镜平面12,器械通道3,直道段31,过渡段32,弧形段321,平直段322,过渡段远离超声换能器的一端323,钳道接管4,钳道管5,器械6,第一预设夹角α,第二预设夹角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头端部及超声内窥镜,以使器械能够较为轻松的由器械通道伸出并出现在成像视野中。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内窥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支气管镜。
具体地,请参阅图1,该超声内窥镜包括:插入部01、操作部02、导光部03和超声连接器04。其中,插入部01包括带有刻度的插入管013、可实现不同方向摆动的弯曲部012和反馈诊断信息的硬质的头端部011。操作部02设置于插入部01的近端侧,供操作者握持和对该超声内窥镜的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比如,控制弯曲部012弯曲、控制头端部011内的摄像装置录像、执行送气和/或送水操作等,具体可包括控制弯曲部012的拨杆、吸引结构、器械入口、智能按键。导光部03通过导光软管与操作部02连接,用于内窥镜光源和内窥镜处理装置连接,以传输照明光、内窥镜图像信号、内窥镜控制信号、电信号等。超声连接器04的一端与导光部0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超声主机连接,以传输超声图像信号和/或超声控制信号。
具体地,头端部011集照明、摄像、超声换能器、水囊送水、钳道器械操纵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摄像组件可包括光学镜片和CMOS芯片,以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通过内窥镜处理装置的处理后向操作者提供被摄对象的形貌信息;超声换能器可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形成超声图像提供被摄对象的深层次病变信息。
使用时,将内窥镜与内窥镜系统的光源、内镜处理器、超声主机连接。其中,内窥镜通过超声连接器04与超声主机连接,超声信号输出至超声主机;内镜处理器将光学图像数据转换为显示画面,供医生观察待检查部位的表层信息;超声主机将超声图像数据转换为显示画面,供医生观察呼吸道深层次信息。以在内窥镜引导下进行穿刺为例,超声主机显示画面通过标识的形式显示穿刺引导线,与穿刺针经器械通道出口后的目标方向相同。穿刺针为金属不锈钢,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通过超声信号识别反馈在图像画面中,可实时追踪穿刺针的位置。穿刺针进入超声探头的扫描区域内,其具体位置可通过超声图像输出在超声主机中,超声主机显示画面显示穿刺引导线,供诊疗参考。
其中,穿刺针等器械如何经器械通道出口伸出达到且保持在既定的位置是超声内窥镜临床诊疗的关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位于头端部011的器械通道路径进行优化,以满足前述要求,同时操作过程省力。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端部011包括头端座1和超声换能器2。其中,头端座1内具有器械通道3,器械通道3包括直道段31和过渡段32,过渡段32用于与钳道管5的远端连接,直道段31延伸至头端座1边缘并形成开口11,直道段31的轴线与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α,即,如图4所示,直道段31的轴线向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侧偏离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第一预设夹角α。开口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112(图5所示底端)与过渡段的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23(图5所示顶端)能够将器械6限位于沿预设方向伸出。超声换能器2设于头端座1的远端,预设方向与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呈第二预设夹角β(如图5所示),故器械6相对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倾斜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近端指在进行超声内窥镜诊疗的过程中靠近医生操作的一端,远端则为相对的另一端。器械通道3具体可以由头端座1的孔道形成。器械通道3的过渡段32连接于直道段31和钳道管5出口之间,以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为参考基准线,直道段31的轴线与其呈第一预设夹角α,从而能够改变器械6的方向。另外,结合开口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112对器械6的限位,过渡段32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23与器械6的限位,最终将器械6限位于沿与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呈第二预设夹角β的预设方向伸出。至于第一预设夹角α与第二预设夹角β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端部内形成的器械通道3包括直道段31和过渡段32,穿刺针等器械6由钳道管5进入过渡段32,经过渡段32的导向进入直道段31,并在直道段31进一步改变前进方向,最后由头端座1上的开口11伸出。通过开口的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112与过渡段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23对器械6的限位作用,可使器械6最终沿预设方向伸出,以出现在成像视野中,便于医生观察。且器械6易于达到一定的深度的病变位置进行操作,以获取病变组织信息。另外,通过直道段31与过渡段32配合,器械6伸出过程中不易卡顿,操作较为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段32包括弧形段321和平直段322,弧形段321的远端与直道段31连接,近端与平直段322的远端连接,平直段322的近端用于与钳道管5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弧形段321可以包括圆弧段,也可以包括椭圆弧段。过渡段32采用上述设置,则整体器械通道3的轨迹呈直线-弧线-直线的扫描线,穿刺针等器械6沿器械通道3的前进过程请参考图6a、6b、6c和5所示。为便于说明,以器械6采用穿刺针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器械6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能够与超声内窥镜配合使用的手术器械,具体可根据超声内窥镜的临床应用需求而确定。
如图6a所示,器械6(如穿刺针)由钳道管5进入平直段322,并沿平直段322直线前进。
如图6b所示,当器械6进入弧形段321后,弧形段321的内壁开始改变器械6的前进方向。
如图6c所示,随着器械6在弧形段321内前进,其经过弧形段321到达直道段31后,直道段31的内壁进一步改变器械6的前进方向。具体可根据弧形段321的位置、长度,直道段31的长度,以及直道段31与弧形段321的孔径等设置,使得器械6经弧形段321前进至达到直道段31的出口,即头端座1上开口11时,直道段31的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11再进一步改变器械6的前进方向。
如图5所示,器械6沿直道段31前进并由开口11伸出,受开口的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112与过渡段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23,具体为弧形段321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的限位作用,器械6的轴线与超声扫描区域中心线的法向线呈第二预设夹角β,从而与超声成像相匹配,达到图像较中心位置,且具备一定的穿刺深度,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综上,通过将器械通道3设置为轨迹呈直线-弧线-直线的扫描线,能够平滑地改变器械6的前进方向,从而使穿刺过程较为省力,如EBUS-TBNA(彩色超声引导下,进行纵隔淋巴结肿物活检的技术)穿刺过程省力,且穿刺过程不易卡顿。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直段322的轴线与钳道管5远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即平直段322的轴线向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侧偏离钳道管5远端的轴线一定角度,具体可以为0°~10°,以保证钳道管5与平直段322之间有良好的通过性。如图6a所示,由于平直段322的轴线与钳道管5远端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较小,故器械6由钳道管5经平直段322达到弧形段321时,能够保持直线状态,故抵达弧形段321不费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段32也可以整体采用平直段322或弧形段321,则器械通道3的轨迹呈直线-直线的扫描线,或者直线-弧线的扫描线,器械6在器械通道3内通过时相应伸出方向轨迹为直线-直线,或者弧线-直线。通过调整平直段322的斜率,弧形段321的位置,以及平直段322与弧形段321的孔径也能达到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整体器械通道3的轨迹呈直线-弧线-直线的扫描线相较于直线-直线的扫描线,穿刺过程更不易发生卡顿。整体器械通道3的轨迹呈直线-弧线-直线的扫描线相较于直线-弧线的扫描线,器械6在经过直线-弧线-直线的器械通道3时,能够经过多次方向的改变,而器械6在经过直线-弧线的器械通道3时,弧线的曲率半径会受器械6刚度的限制,因而相对较大,故轨迹呈直线-弧线-直线的器械通道3所需占用的空间更小,因而更有利于在超声支气管镜等对尺寸要求较高的超声内窥镜中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超声内窥镜还包括钳道接管4,钳道接管4的远端与头端座1固定连接,近端用于与钳道管5连接,且钳道接管4与器械通道3连通。头端座1通常采用塑胶件,钳道管5通常也采用塑料件,通过钳道接管4连接头端座1与钳道管5,能够保证二者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从而保证钳道管5与器械通道3的可靠连通。具体的,钳道接管4的两端分别与头端座1和钳道管5通过胶粘剂粘接,装配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钳道接管4为金属管,如薄壁金属管,其壁厚较小因而有利于头端部的尺寸控制。且金属管粘结效果好,便于将其分别与头端座1和钳道管5粘结,以实现头端座1与钳道管5的可靠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头端座1与钳道管5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固定方式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钳道接管4为直筒管,设置于器械通道3中的平直段322。也就是钳道接管4与平直段322配合,器械6依次经过钳道接管4、弧形段321和直道段31伸出。如上设置,一方面,钳道接管4呈直筒管,易于加工、成本低、装配和拆卸简单。另一方面,头端座1形成弧形段321,即钳道接管4未延伸至弧形段,由于头端座1通常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其力学性能可满足实际要求,强度足够支持穿刺针等器械6发生既定角度的弯曲。再者,钳道接管4为金属材质的情况下,钳道接管4作为“浮地金属”,其到开口11的距离更远,可有效降低静电干扰风险,提升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图像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器械通道3的孔径大于器械6的外径,且差值不大于1mm,也就是器械通道3的孔径与器械6的外径的差值大于0mm,且不大于1mm。器械通道3包括直道段31与过渡段32,即直道段31的孔径和过渡段32的孔径比器械6的外径大,且差值不大于1mm。通过上述设置,器械通道3的孔径略大于器械3的外径,既能够保证器械6顺利由器械通道3通过,也便于控制器械的伸出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夹角β的范围为30°~50°。即器械6最终伸出的方向为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向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侧偏离30°~50°。第二预设夹角β在上述范围内,器械6伸出后能够与超声成像相匹配,达到图像较中心位置且具备一定的穿刺深度,满足临床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夹角α小于30°。即直道段31的轴线向远离超声换能器2的一侧偏离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小于30°。第一预设夹角α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保证器械6最终可以有效由开口11伸出。
由此可见,通过对第一预设夹角α和第二预设夹角β的大小进行控制,既能减小了器械6伸出的过程中操作者的施力大小,又能使器械6位于较好的操作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与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即超声换能器2的设置位置相对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向远离器械伸出口(开口11)的一侧偏转第三预设夹角。通过第三预设夹角的设置,使得器械6相对插入部01的长度轴方向偏离较小的角度即可满足第二预设夹角β的要求,因而更有利于器械6的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的靠近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具有容置器械6的V型槽111。V型槽111具体可位于头端座1的物镜平面12。器械6经直道段31由开口11伸出时,与V型槽111接触,V型槽111相对的两侧壁能够对器械6提供一定的支撑及限位,以保证器械6位置相对固定,在医生临床诊疗中行穿刺等动作时,可有效保障穿刺针等器械6不侧偏。故该头端部在器械6操作时可较好定位器械6的位置,提升诊疗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头端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内窥镜,该超声内窥镜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头端部。由于该超声内窥镜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头端部,所以该超声内窥镜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超声内窥镜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换能器(2);
头端座(1),所述超声换能器(2)设于所述头端座(1)的远端,所述头端座(1)内具有器械通道(3),所述器械通道(3)包括直道段(31)和过渡段(32),所述过渡段(32)用于与钳道管(5)的远端连接,所述直道段(31)延伸至所述头端座(1)边缘并形成开口(11),所述直道段(31)的轴线与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α,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112)与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323)能够使穿设在所述器械通道(3)内的器械(6)沿预设方向伸出;
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呈第二预设夹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2)包括弧形段(321)和平直段(322),所述弧形段(321)的远端与所述直道段(31)连接,近端与所述平直段(322)的远端连接,所述平直段(322)的近端用于与所述钳道管(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322)的轴线与所述钳道管(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内窥镜还包括钳道接管(4),所述钳道接管(4)的远端与所述头端座(1)固定连接,近端用于与所述钳道管(5)连接,且所述钳道接管(4)与所述器械通道(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道接管(4)为直筒管,设置于所述器械通道(3)中的平直段(3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通道(3)的孔径大于所述器械(6)的外径,且差值不大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夹角β的范围为3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α小于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2)的扫描区域中心线法向与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长度轴方向呈第三预设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2)的一端具有容置所述器械(6)的V型槽(111)。
11.一种超声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头端部。
CN202223575436.2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Active CN219645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5436.2U CN21964576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5436.2U CN21964576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5761U true CN219645761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5436.2U Active CN21964576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5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9598A (en) Ultrasound endoscope
US6461304B1 (en) Ultrasound inspection apparatu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endoscope
EP1029414B1 (en) Video rectoscope
JP5153476B2 (ja) 内視鏡装置
JP6594151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EP3799794B1 (en) Device for ultrasound imaging
EP1935363B1 (en) Organ anastomosis marker, marker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transendoscopic gastrojejunal anastomosis procedure
CN219645761U (zh) 一种超声内窥镜及其头端部
KR20090087464A (ko) 경식도 심장초음파 (tee) 프로브를 위한 새로운 구부러지는 넥
JP4864603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H07194594A (ja) 体内検査装置の処置具挿通路
JPH0728867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US9775589B2 (en) Rigid endoscope for prostate biopsy and treatment instrument
CN218105854U (zh) 器械通道组件、插入部及内窥镜
JP3068691B2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
CN221205377U (zh) 抬钳座和内窥镜
JP2993355B2 (ja) 体内検査装置の処置具挿通路
TWI798854B (zh) 結合注射針頭之內視鏡及內視鏡系統
CN216854796U (zh) 可视化穿刺针式内窥镜
JPH01280446A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H0342895Y2 (zh)
JPH02142548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JP2712942B2 (ja) 穿刺ガイド付き超音波検査装置
CN113288368A (zh) 可视化穿刺针式内窥镜
CN114847839A (zh) 结合注射针头的内视镜及内视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