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2968U - 顶盖组件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顶盖组件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2968U
CN219642968U CN202321158749.XU CN202321158749U CN219642968U CN 219642968 U CN219642968 U CN 219642968U CN 202321158749 U CN202321158749 U CN 202321158749U CN 219642968 U CN219642968 U CN 219642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top cover
colloid
pos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87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朋
周金勇
卫志达
杨安菠
谢继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87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2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2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2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其中,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和胶体,顶盖具有第一通孔,极柱穿设于第一通孔,胶体位于顶盖与极柱之间,胶体填充其与顶盖和极柱的接触面,顶盖与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胶体表面与钝化层粘接,从而提高极柱与顶盖在通过胶体密封时的可靠性,防止胶体与极柱或顶盖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

Description

顶盖组件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新能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上,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以及储能设备等。电池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
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通常包括外壳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具有顶盖,顶盖与壳体的主体进行密封装配,顶盖上可以装配极柱,顶盖与极柱可以进行焊接或铆接,在极柱与顶盖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塑胶件进行绝缘,以及可以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然而,目前电池的顶盖上极柱的安装结构复杂,极柱与顶盖之间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导致电池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以解决电池的顶盖上极柱的安装结构复杂,极柱与顶盖之间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导致电池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盖组件,该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和胶体,顶盖具有第一通孔,极柱穿设于第一通孔,胶体位于顶盖与极柱之间,胶体填充其与顶盖和极柱的接触面。
其中,顶盖与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胶体表面与钝化层粘接。
本申请提供的顶盖组件通过胶体对极柱与顶盖进行粘接,并且胶体可以填充极柱在装配时的间隙,顶盖以及极柱与胶体配合时表面设有钝化层,从而提高在极柱与顶盖在通过胶体密封时的可靠性,防止产生电化学腐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钝化层的厚度可以为0.1μm-10μ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钝化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孔,胶体填充于凹孔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凹孔的直径可以为2nm-50n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极柱可以包括极柱片和极柱体,极柱体与极柱片连接,且穿设于第一通孔;胶体可以包括固定部和密封部,顶盖与固定部接触的表面具有凹槽,固定部位于凹槽中,极柱片粘接于固定部背离顶盖的一侧;密封部与固定部连接,密封部可以填充于极柱体与第一通孔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部与密封部为一体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极柱片面向凹槽的一侧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极柱片周向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和/或,第一通孔的内壁可以覆盖有钝化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极柱还可以包括极柱裙边,极柱裙边位于极柱体背离极柱片的一端,极柱裙边的直径大于极柱体的直径。
密封部具有密封裙边,密封裙边可以覆盖极柱裙边面向极柱片一侧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极柱裙边面向极柱片一侧的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顶盖组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和胶体,顶盖具有第一通孔,极柱穿设于第一通孔,胶体位于顶盖与极柱之间,且胶体填充其与顶盖和极柱的接触面,顶盖与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胶体表面与钝化层粘接,从而提高极柱与顶盖在通过胶体密封时的可靠性,防止胶体与极柱或顶盖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顶盖组件及电池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胶体与钝化层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顶盖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胶体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极柱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塑胶件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顶盖组件;101-钝化层;1011-凹孔;110-顶盖;111-第一通孔;112-凹槽;113-凸台;114-注液孔;120-塑胶件;121-第二通孔;122-定位沉台;123-防堵格栅;130-极柱;131-极柱片;132-极柱体;133-极柱裙边;140-胶体;141-固定部;1411-第一固定部;1412-第二固定部;142-密封部;1421-密封主体;1422-密封裙边;150-连接片;151-焊接孔;152-焊接部;160-防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新能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上,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以及储能设备等。电池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动力电池通常包括外壳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具有顶盖,顶盖与壳体的主体进行密封装配,顶盖上可以装配极柱,顶盖与极柱可以进行焊接或铆接,在极柱与顶盖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塑胶件进行绝缘,以及可以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密封圈通过单独的装配工艺套设在极柱上。
但是,目前电池的顶盖生产过程中,顶盖上极柱装配时需要安装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步骤多,导致顶盖组件的装配效率较低,且由于极柱和顶盖的密封性需求,对装配的零部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极柱与顶盖之间装配的零部件由于材质的差异,在电池注入电解液后,容易出现电化学腐蚀,导致电池的可靠性较差。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通过设置胶体对极柱与顶盖进行粘接,胶体可以填充极柱与顶盖之间的间隙,对极柱进行固定,并且保证极柱周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极柱以及顶盖与胶体配合的表面形成钝化层,从而有效的防止电化学腐蚀问题的产生,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及电池。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可以应用于电池中,电池可以为二次电池,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可以进行充放电并循环使用,电池的具体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等,而电池可以使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储能设备、交通工具等,例如移动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胶体与钝化层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顶盖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胶体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极柱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D-D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塑胶件的俯视图。
请参照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顶盖组件100,该顶盖组件100包括顶盖110、塑胶件120、极柱130和胶体140,顶盖110与塑胶件120层叠设置,顶盖110具有第一通孔111,塑胶件120具有与第一通孔111相对的第二通孔121,极柱130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胶体140用于连接顶盖110与极柱130,胶体140填充其与顶盖110和极柱130的接触面。
其中,极柱130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胶体140粘接于极柱130与所述顶盖110之间,且至少部分胶体140填充至间隙内,胶体140可以将极柱130固定在顶盖110上,且胶体140可以保证极柱130的周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10与极柱130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101,胶体140表面与钝化层101热压粘接。
其中,胶体140与顶盖110的接触面是指胶体140与顶盖110粘接的表面,顶盖110的接触面形成钝化层101,胶体140可以填充钝化层101。胶体140与极柱130的接触面是指胶体140与极柱130粘接的表面,极柱130的接触面同样可以形成钝化层101,胶体140可以填充钝化层101。
可以理解的是,胶体140可以设置在顶盖110上,极柱130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与胶体140进行粘接,使得胶体140被加热后形成熔融状态,经极柱130挤压后,胶体140可以溢流至极柱130与顶盖110的间隙内,并且填充极柱130与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隙,以及在装配塑胶件120后,极柱130与第二通孔121之间的间隙也被胶体140填充,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胶体140所占用空间较小,在降低物料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100中,胶体140对极柱130与顶盖110的粘接面覆盖胶体140渗透到的各个区域,胶体140可以填充极柱130在装配时的间隙,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的同时,提高极柱130的装配的可靠性,并且只需进行热压工艺即可完成极柱130的装配,简化了极柱130的装配步骤,提高了顶盖组件100的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胶体140可以对顶盖110和极柱130同时起到粘接作用,因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柱130焊接装配时不同材料之间焊接困难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胶体140与钝化层101之间热压密封可以防止在电池使用,在极柱130与顶盖110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工作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100中,极柱130可以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在顶盖110上进行装配,本申请所记载的极柱130在顶盖组件100上的装配方式及结构既可以适用于正极柱,也可以适用于负极柱,此后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钝化层101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层,胶体140的表面具有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与金属氧化物层中的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氢键连接。
示例性的,钝化层101可以为Al2O3-nH2O-Cr3+,而胶体140可以为亲金属性的PP胶,在制备胶体140的过程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活泼的单电子结构,单电子结构与马来酸酐连接使得胶体140的表面形成极性分子,当胶体140与钝化层101接近时,极性分子与Al2O3-nH2O-Cr3+之间形成氢键。
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01的厚度可以为0.1μm-10μm,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提高耐腐蚀性能。示例性的,钝化层101的厚度的具体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0.1μm、0.2μm、1μm、2μm、5μm、9μm、10μm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01的表面可以具有多个凹孔1011,凹孔1011被构造为由胶体140填充,从而在胶体140粘接在极柱130与顶盖110之间时,胶体140可以与钝化层101之间形成锚合作用,提高热压粘接的可靠性以及密封性。
示例性的,凹孔1011的直径可以为2nm-50nm,凹孔1011的直径可以采用的具体数值包括但不限于2nm、3nm、10nm、20nm、30nm、40nm、49nm、50nm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对极柱130或顶盖110表面形成钝化层101的处理工艺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130或顶盖110的材质可以为铝,钝化工艺流程为:去油(T:10~100℃,PH:8.0~15.0)——超声波清洗(T:10~100℃,f:1.0~10.0kHZ)——去光(PH:0~8.0,T:10~100℃)——常温清洗——钝化(PH:0~8.0,T:10~100℃)——常温清洗——封闭处理(T:40~100℃)——清洗(超纯水电导率≤20us/cm)——风干。
胶体需要说明的是,在胶体140在与金属表面进行热压紧密贴合后,胶体140中的基本粒子与钝化层101中的基本粒子的间距尺寸接近分子级的直径尺寸,使得胶体140与钝化层101之间可以产生范德华力,从而提高胶体140与钝化层101之间粘接的可靠性。
下面对胶体140在极柱130与顶盖110之间的具体设置方式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柱130可以包括极柱片131和极柱体132,极柱体132与极柱片131连接,且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其中,极柱片131位于顶盖110背离塑胶件120的一侧,而极柱体132则穿设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中。
胶体140可以包括固定部141和密封部142,密封部142与固定部141连接,顶盖110与固定部141接触的表面可以设有凹槽112,第一通孔111位于凹槽112内,凹槽112的形状可以与极柱片131的形状相匹配,固定部141可以位于凹槽112中,极柱片131粘接于固定部141背离顶盖110的一侧,且密封部142填充于极柱体132与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之间。
示例性的,固定部141与密封部142可以为一体件。
可以理解的是,极柱片131可以呈片状结构,极柱体132可以呈圆柱状结构,胶体140的热压过程中,极柱片131可以压紧固定部141,固定部141进入热熔状态并且沿着第一通孔111的边缘流入极柱体132与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形成密封部142,即密封部142可以由胶体140在热压时的溢流形成。
此外,随着胶体140在热熔状态的溢流,密封部142可以沿极柱体132渗透至第一通孔111背离凹槽112的一侧,并且密封部142可以沿顶盖110背离凹槽112一侧的表面延展,从而在塑胶件120叠放装配至顶盖110背离凹槽112一侧并与顶盖110贴合时,密封部142可以填充第二通孔121与极柱130之间的间隙。
示例性的,极柱片131面向凹槽112的一侧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101,极柱片131周向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101,从而极柱130与固定部141配合的面都可以覆盖有钝化层101,提高耐腐蚀效果。示例性的,第一通孔111的内壁可以覆盖有钝化层101,从而极柱130与密封主体1421接触的表面可以被钝化层101覆盖,提高耐腐蚀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130还可以包括极柱裙边133,极柱裙边133位于极柱体132背离极柱片131的一端,极柱裙边133的直径大于极柱体132的直径,且极柱裙边133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直径,从而在装配极柱130时,便于极柱裙边133和极柱体132穿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
密封部142可以包括密封主体1421和密封裙边1422,密封主体1421可以填充于极柱体132与第一通孔111之间,密封裙边1422填充于极柱体132与第二通孔121之间,且密封裙边1422覆盖极柱裙边133面向极柱片131一侧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极柱裙边133的截面积大于极柱体132的截面积,以便于极柱裙边133的下表面进行焊接,密封部142在热压过程中溢流形成时,密封裙边1422通过热熔状态的材料沿极柱裙边133的表面向周侧延展形成,从而保证胶体140在极柱裙边133的周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示例性的,极柱裙边133面向极柱片131一侧的表面可以覆盖有钝化层101,从而使得极柱裙边133与密封裙边1422接触的表面覆盖有钝化层101,提高耐腐蚀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裙边1422的直径可以大于极柱裙边133的直径,且极柱裙边133的直径与密封裙边1422的直径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从而使得密封裙边1422相对于极柱裙边133具有较大的密封区域,进而在塑胶件120装配后密封裙边1422可以填充第二通孔121,以防止顶盖110面向塑胶件120一侧的表面在第二通孔121中露出。
示例性的,极柱裙边133的直径与密封裙边1422的直径的具体比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3、5/12、5.5/12、1/2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1的直径与密封裙边1422的直径相等,且第二通孔121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通孔111的直径,第一通孔111的直径与第二通孔121的直径的比值在1/3至2/3之间,以保证胶体14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示例性的,第一通孔111的直径与第二通孔121的直径的具体比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3、5/12、1/2、7/12、2/3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21的直径>第一通孔111的直径>极柱裙边133的直径>极柱体132的直径,在使得极柱130在装配时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同时,保证胶体140可以对极柱130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示例性的,第二通孔121的直径、第一通孔111的直径、极柱裙边133的直径以及极柱体132的直径的比值可以为12:6:5.5:4。
下面对固定部141与极柱片131的具体粘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部14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1411和第二固定部1412,第一固定部1411位于凹槽112的槽底,且第一固定部1411与极柱片131面向凹槽112的槽底的一侧表面粘接。第二固定部1412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411的周侧,且第二固定部1412粘接于凹槽112的侧壁与极柱片131的侧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部1411具有较大的粘接面积,第一固定部1411的覆盖面与凹槽112的槽底的面积相匹配,从而保证胶体140对极柱130具有良好的固定可靠性。第二固定部1412可以将极柱片131周向的侧壁与顶盖110隔离,在增腔胶体140对极柱130的粘接固定作用的同时,第二固定部1412可以起到绝缘作用,防止流通电流时极柱片131的侧面与顶盖110之间产生拉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412的顶部表面可以高于顶盖110背离塑胶件120一侧的表面,其中,第二固定部1412的高度与极柱片131的厚度的比值可以大于2/3,从而保证第二固定部1412在极柱片131的侧壁与顶盖110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示例性的,第二固定部1412的上表面可以超出顶盖110的上表面,且第二固定部1412额高度与极柱片131厚度之间可以采用的比值包括但不限于2/3、3/4、4/5、5/6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体140的壁厚可以为1mm-2mm。固定部141和密封部142各个位置的厚度均可以在1mm-2mm的范围内。示例性的,胶体140的壁厚可以采用的具体数值包括但不限于1mm、1.1mm、1.5mm、1.9mm、2mm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胶体140的熔点可以大于等于200℃,胶体140的材质可以为PP胶,以氰基丙稀酸乙酯为主要成分,胶体140的具体熔点数值可以根据其成分组成的变化而变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100在装配电池上时,极柱130需要与电池的电芯进行电连接,下面对顶盖组件100的对应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盖组件100还可以包括连接片150,连接片150可以位于极柱130背离顶盖110的一端,连接片150具有焊接孔151,极柱裙边133的外缘可以与焊接孔151的内缘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片150为金属材质,连接片150的一侧可以与极柱130的极柱裙边133进行焊接,连接片150的另一侧可以与电芯的极耳进行焊接,从而实现极柱130与电芯的电连接。其中,正极柱和正极柱均分别焊接有连接片150,且两者的连接片150分别通过焊接部152与电芯的正极耳与负极耳进行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塑胶件120背离顶盖110的一侧可以设有定位沉台122,定位沉台122的形状可以与连接片150的形状相匹配,连接片150可以设置在定位沉台122内,以保证连接片150与极柱130焊接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10上可以设有注液孔114,塑胶件120可以设有与注液孔114相对的避让孔,当顶盖组件100安装至电池上时,可以通过注液孔114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
此外,顶盖组件100上可以设有防爆阀160,防爆阀160可以作为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内部压力超过阈值时,防爆阀160可以释放容纳腔内的压力,以避免电池产生爆炸。
可以理解的是,顶盖110背离塑胶件120一侧的表面可以设有凸台113,该凸台113环绕空腔的边缘设置,凸台113可以使得空腔的高度高于顶盖110其他位置的表面,进而高于注液孔114的位置,因此,在注液孔114注入电解液时,凸台113可以防止电解液溢流至防爆阀160。
此外,塑胶件120也顶盖110上的防爆阀160相对的位置可以设有防堵格栅123,防堵格栅123可以用于防爆阀160泄压时供电池内部的高压气体通过,放置电池失效时防爆阀160被异物堵塞。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100的装配工艺流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首先,将胶体140放置到顶盖110表面的凹槽112中,在放入极柱130,使得极柱130的极柱体132和极柱裙边133穿过第一通孔111,同时极柱片131与胶体140贴合。
其后,进行热压工艺,胶体140将极柱130与顶盖110粘接在一起,且胶体140溢流至极柱130与第一通孔111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形成密封效果,同时胶体140也对极柱裙边133形成密封效果,此外,胶体140也对极柱片131的周向侧壁进行粘接。正极柱和正极柱采用同样的方式步骤进行安装。
然后,将防爆阀160安装至顶盖110上,此后再安装塑胶件120,使得极柱130穿过第二通孔121,密封裙边1422的边缘与第二通孔121的内缘贴合。
最后,进行连接片150的焊接,且可以沿极柱裙边133的周向进行圆周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和胶体,顶盖具有第一通孔,极柱穿设于第一通孔,胶体位于顶盖与极柱之间,顶盖与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胶体表面与钝化层热压粘接,从而提高极柱与顶盖在通过胶体密封时的可靠性,防止胶体与极柱或顶盖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顶盖组件,电池还包括壳体和电芯组件,顶盖组件与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电芯组件设置于该容纳腔内。容纳腔内可以注入电解液,而顶盖组件可以与壳体密封连接,以保证容纳腔为封闭空间,避免电解液漏出。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电芯组件的外侧设置有绝缘片,以将电芯组件与壳体内壁绝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可以具有前述顶盖组件的全部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和胶体,所述顶盖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胶体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极柱之间,所述胶体填充其与所述顶盖和所述极柱的接触面;
所述顶盖与所述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具有钝化层,所述胶体表面与所述钝化层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钝化层的厚度为0.1μm-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孔,所述胶体填充于所述凹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的直径为2nm-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极柱片和极柱体,所述极柱体与所述极柱片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胶体包括固定部和密封部,所述顶盖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极柱片粘接于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密封部填充于所述极柱体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密封部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片面向所述凹槽的一侧表面覆盖有所述钝化层,所述极柱片周向表面覆盖有所述钝化层;和/或,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覆盖有所述钝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还包括极柱裙边,所述极柱裙边位于所述极柱体背离所述极柱片的一端,所述极柱裙边的直径大于所述极柱体的直径;
所述密封部具有密封裙边,所述密封裙边覆盖所述极柱裙边面向所述极柱片一侧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裙边面向所述极柱片一侧的表面覆盖有所述钝化层。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
CN202321158749.XU 2023-05-12 2023-05-12 顶盖组件及电池 Active CN219642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749.XU CN219642968U (zh) 2023-05-12 2023-05-12 顶盖组件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8749.XU CN219642968U (zh) 2023-05-12 2023-05-12 顶盖组件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2968U true CN219642968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9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8749.XU Active CN219642968U (zh) 2023-05-12 2023-05-12 顶盖组件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2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3739B (zh) 扣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KR101094046B1 (ko) 이차 전지
JP449964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20080090146A1 (en) Bipolar Battery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Sealed Bipolar Battery Assembly
CN109065822B (zh) 纽扣电池
CN112531242A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02347512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CN113555602A (zh) 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56910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1354912B (zh) 纽扣电池极壳与电极极耳电连接方法及电连接结构和产品
CN215896541U (zh)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CN219642968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9180738U (zh) 一种集流构件及二次电池
KR101711991B1 (ko) 기둥단자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KR101805232B1 (ko) 리벳에 의한 결합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셀
CN201868522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9642967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9979673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115911686A (zh) 电化学存储金属壳体和电池
CN111341967A (zh) 一种防渗液纽扣电池的生产方法及所制得的纽扣电池
CN218957809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
CN218101611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JP4244580B2 (ja) 密閉型電池
CN217405570U (zh) 一种具有双凸台极柱的顶盖组件及扣式电池
CN21980108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