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9910U - 一种转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9910U
CN219639910U CN202223184517.XU CN202223184517U CN219639910U CN 219639910 U CN219639910 U CN 219639910U CN 202223184517 U CN202223184517 U CN 202223184517U CN 219639910 U CN219639910 U CN 219639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se
target equipment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45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uiwe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uiwe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uiwe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uiwe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45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9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9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9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支架,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控制机构、连杆、目标设备安装座和转轴,连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连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上,转轴穿过连杆并与基座或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向上拉动手柄,手柄通过中间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进而带动目标设备及目标设备安装座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在一定角度内,绕一处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的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支架。
背景技术
机械设计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希望某设备以某直线为轴转动,但该直线上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1.布置一条圆弧轨道,使该设备沿轨道滑动;
这种方案最直接,设备的转动轴也能确实布置在期望的直线上,但有时这个设备只是一个调整校准机构,一次校准完成后便不再动它,此时设备轨道的剩余部分便不再有实际用途,还占据着巨大的空间尺寸和重量;而且为使设备转动平稳顺滑,设备上与轨道配合的部分不能太短,使得轨道占据的空间和重量更大。
2.绕开直线上被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的这一段,在直线其他位置布置转轴;
这种方案需要较长的转臂或转架,同样占据大量空间尺寸和重量,在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往往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支架,具有可使目标设备在一定角度内,绕一处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的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的有益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支架,包括:
基座;
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
连杆,连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上;
转轴,转轴穿过连杆并与基座或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手柄,手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基座;
中间连杆,中间连杆分别与所述手柄、第一连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包括:
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之间,第一连杆上设有两个轴孔,第一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之间,第二连杆设有两个轴孔,第二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设有四个,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并与基座或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呈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设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一侧,并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均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支架,包括基座、控制机构、连杆、目标设备安装座和转轴,控制机构包括手柄和中间连杆,手柄一端与基座铰接,另一端伸出于基座,中间连杆分别与手柄、连杆连接,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向上拉动手柄,手柄通过中间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运动,进而带动目标设备及目标设备安装座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在一定角度内,绕一处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的控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标识:
1、基座;2、目标设备安装座;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控制机构;6、目标设备;7、理想直线中心;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第四转轴;51、手柄;52、中间连杆;53、限位凸起;54、螺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支架,包括:
基座1;
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设于基座1上,并与基座1连接;
连杆,连杆与控制机构5转动连接;
目标设备安装座2,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基座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目标设备安装座2上;
转轴,转轴穿过连杆并与基座1或目标设备安装座2固定连接,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控制机构5包括:
手柄51,手柄51一端与基座1铰接,另一端伸出于基座1;
中间连杆52,中间连杆52分别与手柄51、第一连杆3转动连接。
本申请通过向上拉动手柄51,手柄51通过中间连杆52带动第一连杆3运动,进而带动目标设备6及目标设备安装座2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6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6在一定角度内,绕一处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的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连杆包括:
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设于基座1与目标设备安装座2之间,第一连杆3上设有两个轴孔,第一连杆3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4,第二连杆4设于基座1与目标设备安装座2之间,第二连杆4设有两个轴孔,第二连杆4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转轴设有四个,转轴穿过轴孔并与基座1或目标设备安装座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目标设备安装座2呈L型。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包括目标设备6,目标设备6设于目标设备安装座2一侧,并与目标设备安装座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转轴包括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第一转轴8和第三转轴10均与第二连杆4转动连接,第二转轴9和第四转轴11均与第一连杆3转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动支架可应用于机械设备领域,并用于调节相对于理想直线中心7的角度;本申请支架全动作过程中,理想直线中心7位于目标设备6中轴线上,且与目标设备6的距离保持不变;机构全动作过程中,基座1位置保持不变;通过向上拉动手柄51,手柄51通过中间连杆52带动第一连杆3,进而带动目标设备6及目标设备安装座2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6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6在一定角度内转动。
本申请通过向上拉动手柄51,手柄51通过中间连杆52带动第一连杆3运动,进而带动目标设备6及目标设备安装座2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6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6在一定角度内,绕一处已经布置有其他设备或环境物体占据了位置的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支架,包括:
基座1;
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设于基座1上,并与基座1连接;
连杆,连杆与控制机构5转动连接;
目标设备安装座2,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基座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目标设备安装座2上;
转轴,转轴穿过连杆并与基座1或目标设备安装座2固定连接,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控制机构5包括:
手柄51,手柄51一端与基座1铰接,另一端伸出于基座1;
中间连杆52,中间连杆52分别与手柄51、第一连杆3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连杆包括:
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设于基座1与目标设备安装座2之间,第一连杆3上设有两个轴孔,第一连杆3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杆3上设有轴孔,转轴穿过轴孔并与基座1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4,第二连杆4设于基座1与目标设备安装座2之间,第二连杆4设有两个轴孔,第二连杆4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1、目标设备安装座2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转轴设有四个,转轴穿过轴孔并与基座1或目标设备安装座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转轴包括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第一转轴8和第三转轴10均与第二连杆4转动连接,第二转轴9和第四转轴11均与第一连杆3转动连接。
参阅附图5,本实施例中,理想直线中心7与第一转轴8之间的水平距离A为71.37mm,理想直线中心7与第一转轴8之间的垂直距离B为62.63mm;第一转轴8与第三转轴10之间的直线距离C为23mm,第三转轴10与第四转轴11之间的水平距离D为18mm,;第二转轴9与第四转轴11之间的直线距离E为30mm,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之间的水平距离F为25.5mm;轴孔的半径R为1mm,目标设备沿直线中心向下转动的幅度为0°到13.72°
本申请采用平面四连杆结构,具体结构如下:
手柄51上连接有限位凸起53,手柄51向后拉到位时,限位凸起53会顶在基座1上;手柄51前推到位时,目标设备安装座2顶部会顶在基座1底部。
手柄51由左右两个零件拼合而成,一侧有六角螺母槽54,嵌入一个螺母,另一侧上螺钉,由此调节松紧,达到调节目标角度后拧紧螺钉。
手柄51的左右两个零件夹住中间连杆52,拉动中间连杆52带动其他活动件运动;手柄51顶部的宽三角为手扳动的位置,扳动位置比拉动连杆的轴远得多,扳动时形成了一个近似肘节的省力杠杆;相应的,强行扳动被带动的活动件时,在近似肘节和费力杠杆的双重作用下,阻力被大幅放大,由此防止目标设备和目标设备安装座2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
本申请通过向上拉动手柄51,手柄51通过中间连杆52带动第一连杆3运动,进而带动目标设备6及目标设备安装座2运动,通过设计四个轴孔的间距及目标设备6的位置,可使目标设备6在一定角度内,近似地绕一处无法布置的转轴的直线转动,在保证能够转动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减少了重量,保证空间限制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基座连接;
连杆,连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上;
转轴,转轴穿过连杆并与基座或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手柄,手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基座;
中间连杆,中间连杆分别与所述手柄、第一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
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之间,第一连杆上设有两个轴孔,第一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之间,第二连杆设有两个轴孔,第二连杆通过转轴分别与基座、目标设备安装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四个,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并与基座或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呈L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设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一侧,并与所述目标设备安装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均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
CN202223184517.X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转动支架 Active CN219639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517.XU CN21963991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转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517.XU CN21963991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转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9910U true CN219639910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4517.XU Active CN21963991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转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9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1914U (zh) 焊接机器人调距臂架
CN219639910U (zh) 一种转动支架
CN21781592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录像机用可调节支架
CN113245761B (zh) 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调整装置
CN215445335U (zh) 一种建筑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CN211505883U (zh) 一种基于电动推杆的雷达俯仰扫描机构
CN219337676U (zh) 一种维修转台
CN220233383U (zh) 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组装架
CN220647316U (zh) 一种计算机固定底座
CN218904194U (zh) 一种波纹管焊接装置
CN113202313B (zh) 新型卧式装配式胎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22834U (zh) 一种操作技能培训装置
CN220790551U (zh) 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
CN219327362U (zh) 一种房顶支撑装置
CN114263131B (zh) 一种防沙网固定组件
CN220156127U (zh) 一种通信传输线缆固定装置
CN220373156U (zh)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管附件组装调节平台
CN219569700U (zh) 一种施工支撑托架
CN218970735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218160788U (zh) 一种施工用可调节天线支架
CN219513346U (zh) 一种可多方向旋转的天线装置
CN219553881U (zh) 一种平板天线安装调整机构
CN219639912U (zh) 一种可调整方向的悬臂支架
CN111810819B (zh) 多种站房设备用的智能远程控制系统
CN220249175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重力退水管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