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8852U -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8852U
CN219638852U CN202321207745.6U CN202321207745U CN219638852U CN 219638852 U CN219638852 U CN 219638852U CN 202321207745 U CN202321207745 U CN 202321207745U CN 219638852 U CN219638852 U CN 219638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temperature
board
waterproof board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7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良
李雷
黄双林
郭勇
李宁
金家康
王新东
刘国庆
史先伟
朵生君
向亮
杜孔泽
刘建红
祁占峰
王煦霖
徐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Tongchuang Traffic Engineering Matching Product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Tongchuang Traffic Engineering Matching Product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Tongchuang Traffic Engineering Matching Product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Tongchuang Traffic Engineering Matching Product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7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8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8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8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防排水技术领域,具体的将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上述新型防排水构造,通过初期支护表面处理、固定缓冲反滤层、展布并固定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接缝处理、展布并固定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接缝处理和二次衬砌施工形成,且外侧粘接带、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保温隔热层以及内侧粘接带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分别采用热合工艺一体成型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高地温铁路隧道防水层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降低了隧道渗漏水风险,施工质量可控,并且施工便捷,提高了施工工效。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近年来铁路工程建设飞速发展,超埋深、高地温隧道占比越来越大。国内现有高地温铁路隧道防水结构主要包括初期支护、防水层、隔热层以及二次衬砌等;其中隔热层和防水层一般位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且应用的隔热材料主要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酚醛泡沫材料、硅酸盐质复合绝热卷毡和干法硅酸铝纤维板等,防水材料主要为塑料防水卷材。上述结构的设置和材料的使用主要考虑通过隔热、降温措施来降低高地温环境对防水材料的影响,未考虑高地温环境对防排水材料受力、耐久性及安装固定的影响。
铁路隧道通常采用的塑料防水卷材在高温条件下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明显降低,不能适应在高地温隧道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另外,现有防水板安装一般采用垫片热熔焊接固定工艺,其在固定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热熔焊接固定工艺对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当焊接时间控制不准确时容易造成防水板焊接不牢或焊漏防水板,导致防水板脱落或破损。尤其在高地温环境下,防水板材料变软,容易出现焊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防水板局部力学性能下降,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二是热熔焊接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高地温环境施工难度更大,质量保障更困难。现有隔热材料安装一般采用粘接固定工艺,其在固定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施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二是质量可控性差,并且胶粘剂在高温环境下内聚力下降容易造成防水层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高地温环境受力和耐久性要求、安装便捷、施工质量更易保障的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为解决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8间依次设置有缓冲反滤层2、外侧粘接带3、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保温隔热层5、内侧粘接带6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其中,所述的外侧粘接带、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保温隔热层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内侧粘接带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构成上述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中,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缓冲反滤层和保温隔热层均为耐高温土工布结构,其厚度分别为3~4mm和5~8mm;
2、(1、2)所述的缓冲反滤层通过射钉9固定在所述初期支护1上;
3、所述的外侧粘接带为条带式结构,沿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长度方向布置;
4、所述的外侧粘接带3和所述内侧粘接带的表面为钩刺结构,分别与所述的缓冲反滤层2和所述的保温隔热层5的毛圈面形成钩挂连接;
5、所述内侧粘接带为条带式结构,沿所述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长板度方向布置;
6、所述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所述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厚度为1~3mm,并由耐热防水材料制成,以满足28℃及以上隧道环境温度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的新型防排水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由于形成该新型防排水构造采用物理粘贴式固定,其固定方式不损伤防水板/防排水板本体,降低了防水层破损导致的渗漏水风险,可满足高地温环境受力和耐久性要求;其二,由于安装形成新型防排水构造中的外侧板体和内侧板体时,具有工艺简单和安装更便捷的特点,施工质量更易保障并提高了施工工效。
附图说明
图1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的新型防排水构造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的新型防排水构造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构成新型防排水构造缓冲反滤层和保温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新型防排水构造的安装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的新型防排水构造示意图,构成该新型防排水构造的结构,包括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8,在上述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8间依次设置有缓冲反滤层2、外侧粘接带3、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保温隔热层5、内侧粘接带6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其中,上述外侧粘接带3、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和保温隔热层5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的外侧板结构A,上述内侧粘接带6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的内侧板结构B。
即该新型防排水构造由于在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8间设置有缓冲反滤层2、外侧板结构A和内侧板结构B,且外侧板结构A和内侧板结构B分别由外侧粘接带3、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和保温隔热层5以及内侧粘接带6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构成,且两者均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因此不仅可适用于高地温环境受力和耐久性要求,更主要的是更能够保障该新型防排水构造的便捷安装,其施工质量更易保障。
在构成上述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的新型防排水构造的结构中:
1、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该结构的保温性能,满足满足28℃及以上隧道环境温度长期使用,所使用的缓冲反滤层2和保温隔热层5均采用如图3所示的包括两侧的毛绒层21(51)、22(52)和中间实布层23(53)构成的耐高温土工布结构,其中间实布层23(53)的厚度分别设置为3~4mm和5~8mm。其中(如图1所示),缓冲反滤层2的内侧的毛绒层21和保温隔热层5的内侧的毛绒层51分别用于与初期支护1和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黏合;缓冲反滤层2的外侧的毛绒层22和保温隔热层5的外侧的毛绒层52分别用于与外、内侧粘接带3、6黏合;
2、将上述缓冲反滤层2通过射钉9固定在构成初期支护1的混凝土砂层和隧道基层上,不仅是的缓冲反滤层2与初期支护1结合的更加牢固,而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
3、如图1、2所示,构成上述外侧粘接带3的结构一般设置为条带式结构,沿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长度方向布置,其更利于外侧板结构A与缓冲反滤层2的牢固年和结合固定,同时更利于其两者间的粘贴施工;
4、为了提高形成外侧板结构A的外侧粘接带3与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热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强度以及提高内侧板结构B的内侧粘接带6与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热合形成一体结构的强度,如图2所示,其外侧粘接带3和内侧粘接带6分别与外、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7的结合表面为钩刺结构32、62,其热合后自然形成粘合的一体结构;同时为了提高形成外侧板结构A的外侧粘接带3与由耐高温土工布材料构成的缓冲反滤层2的结合强度以及形成内侧板结构B的内侧粘接带6 与由耐高温土工布材料构成的保温隔热层5的结合强度,其构成外内侧粘接带的另一侧表面也为钩刺结构31、61;
5、如图1、2所示构成上述内侧粘接带6的结构一般设置为条带式结构,沿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长度方向布置,其更利于内侧板结构B与保温隔热层5的牢固年和结合固定,同时更利于其两者间的粘贴施工;
6、为了进一步提高构成该新型防排水构造的耐高温性能,以满足28℃及以上隧道环境温度长期使用,使得构成上述外侧板结构A的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以及构成上述内侧板结构B的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的厚度设置为1~3mm,并由耐热防水材料制成。
在构成上述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中,当外侧防水板4层采用耐高温防水板时其构造具有防水功能;当外侧防水板4层采用耐高温防排水板时其构造具有防排水功能。
如图4所示,为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初期支护处理:割除初期支护1表面外漏的锚杆头和钢筋头,并用砂浆抹平,保证初期支护1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缓冲反滤层的固定:按照设计位置将缓冲反滤层2固定在初期支护1上,采用射钉枪固定,射钉9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cm;
3、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展布:将两面分别热合外侧粘接带3和保温隔热层5的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吊装至铺挂台车顶部,展布至两端长度大体相当;
4、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固定:将与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热合为一体的外侧粘接带3与缓冲反滤层2粘贴固定,用橡胶锤敲击粘贴区域,确保粘贴牢固,固定时从隧道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下部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应压住上部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
5、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接缝处理:将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4上、下依次搭接形成的搭接缝10采用具有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双缝焊机热熔焊接,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
6、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展布:将一面热合内侧粘接带6的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吊装至铺挂台车顶部,展布至两端长度大体相当;
7、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固定:将与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热合为一体的内侧粘接带6与保温隔热层5粘贴固定,用橡胶锤敲击粘贴区域,确保粘贴牢固,固定时从隧道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下部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应压住上部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
8、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接缝处理。将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7上、下依次搭接形成的搭接缝11采用具有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双缝焊机热熔焊接,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
9、二次衬砌8施工:绑扎二次衬砌钢筋,安装模板,浇筑二次衬砌8混凝土。
上述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的施工安装可满足高地温环境受力和耐久性要求,其采用物理粘贴式固定工艺,其固定方式不损伤防水板/防排水板本体,降低了防水层破损导致的渗漏水风险;另外,粘贴式固定工艺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低,施工质量更易保障、安装更便捷,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效。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依次设置有缓冲反滤层、外侧粘接带、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保温隔热层、内侧粘接带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其中,所述的外侧粘接带、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保温隔热层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内侧粘接带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为采用热合工艺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反滤层和保温隔热层均为耐高温土工布结构,其厚度分别为3~4mm和5~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反滤层通过射钉固定在所述初期支护(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粘接带为条带式结构,沿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长度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粘接带和所述内侧粘接带的表面为钩刺结构,分别与所述的缓冲反滤层和所述的保温隔热层的毛圈面形成钩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粘接带为条带式结构,沿所述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长板度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所述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的厚度为1~3mm,并由耐热防水材料制成,以满足28℃及以上隧道环境温度长期使用。
CN202321207745.6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Active CN219638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7745.6U CN21963885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7745.6U CN21963885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8852U true CN219638852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7745.6U Active CN219638852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8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0555B1 (ko) 방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924114B1 (ko) 자착식 고무화 아스팔트시트 및 자착식 고무화 아스팔트시트와 방근시트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방근구조의 시공방법
KR20060136038A (ko) 방수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56222A (zh) 一种抗风保温eps板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530B (zh) 严寒地区琉璃瓦坡屋面贴锚施工方法
CN219638852U (zh)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
CN216446052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底板的防水构造
KR100819822B1 (ko) 복합 방수시트를 이용한 터널의 방수공법
KR100672004B1 (ko) 교면 방수공법
KR100875897B1 (ko) 합성수지 시트 양면에 엘엠에프 부직포가 형성된방수시트를 이용한 방수 공법
KR200396919Y1 (ko) 방수시트
GB1498691A (en) Waterproof sealing means
KR101028953B1 (ko) 표면 처리 및 방수 시트를 이용한 복합식 방수 처리 공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시공된 방수 구조와 그 조성물
CN213572282U (zh) 一种基于砼毯的防渗道路导水沟渠结构
CN109677024B (zh) 一种建筑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CN209244107U (zh) 一种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防水结构
CN111910862A (zh) 一种无热桥外墙保温装饰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7060842B (zh) 不透明型防水结构隧道铺挂的施工方法
CN213682555U (zh) 一种绿色建筑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05530808U (zh) 一种抗风保温eps板外墙结构
KR200211908Y1 (ko) 복합 시트 방수재
CN109610743A (zh) 一种传统建筑屋面的防水保温做法
CN114150714A (zh) 一种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47549U (zh) 一种耐污型防水卷材
CN212507145U (zh) 一种无热桥外墙保温装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