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8521U -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8521U
CN219638521U CN202320888106.4U CN202320888106U CN219638521U CN 219638521 U CN219638521 U CN 219638521U CN 202320888106 U CN202320888106 U CN 202320888106U CN 219638521 U CN219638521 U CN 219638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pace
parking space
park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81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渭锋
陈尚剑
李强
曹洁良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81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8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8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8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框架,包括垂直于地面且对齐设置的多个侧框架,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侧框架之间形成适于放置移动车位的停车空间,其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框架之间形成供小车停放的地面车位,所述地面车位的后侧和顶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框架和顶框架,所述顶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空间车位,所述空间车位与顶框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停车空间相连通,与空间车位的上方之间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本实用新型架设在原地面停车位上,在几乎不占用原停车场的停车位的前提下能够扩增更多的空间停车位。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面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越来越难以安放的问题,立体车库是一种用来存取或储放大量车辆的机械设备。由于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立体停车库由车库框架组成的停车位、用于车辆进出的移动车位以及驱动移动车位动作的驱动装置组成,通过驱动装置将移动车位上的小车移至空的停车位上,从而实现立体停车。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常用的立体停车库:
一种如公开号为CN 110578414 A的中国专利申请《立体停车库》,移动车位位于中间,两侧对称设置多层停车位,由升降机构将移动车位上升至空的停车位,再通过平移机构将小车挪至该停车位,为了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需要固定在地基下。
另一种如公开号为CN 108798120 A的中国专利申请《立体停车库》,包括安装框架、多个载车平台和驱动机构,安装框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支撑架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两个第二链轮,同一支撑架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设置有链条,链条中相邻的两节链节之间形成铰接部,载车平台的上部设置有悬挂连杆,悬挂连杆的一端部连接其中一链条的铰接部,悬挂连杆的另一端部连接在另一链条的对应铰接部上;至少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滑槽,载车平台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滑动设置在导向滑槽中;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链轮和/或第二链轮转动,从而实现立体停车。
以上两种结构的立体车库虽然有效解决了停车难题,但是由于在搭建车库框架时需要对基面进行挖空,因此需要建立单独的停车楼或者在一些地下停车场建造时就需要提前规划好,总体成本较高,所有停车位(包括基层停车位在内)均参与整个立体循环停车操作内,对于一些已经建造好的地面停车场无法适用。因此如何能够小成本的对这些地面停车场进行改造,搭建结构更加简洁的立体车库框架,从而停放更多的小车依然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立体车库框架,架设在原地面停车位上,从而在地面停车位的上空形成空间停车位,并在地面停车位上预留一个移动车位,参与空间车位的循环停车,整体结构简洁,成本低,在几乎不占用原停车场的停车位的前提下能够扩增更多的空间停车位。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包括垂直于地面且对齐设置的多个侧框架,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侧框架之间形成适于放置移动车位的停车空间,其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框架之间形成供小车停放的地面车位,所述地面车位的后侧和顶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框架和顶框架,所述顶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空间车位,所述空间车位与顶框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停车空间相连通,与空间车位的上方之间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侧框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横梁以及分别固定垂直设于第一横梁前后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和中部与第一立柱之间分别固连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与第一横梁之间固定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设有第二安装板且与第一横梁之间固定有第四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顶框架包括两根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相连的工字梁组件,两根所述工字梁组件的前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方管,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字梁,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中部设有分别与两根工字梁组件固连的第四支撑杆,所述工字梁组件的前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外部且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车位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工字梁组件前部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的顶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方管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方管的前端与第四立柱固连,后端延伸至靠近后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与第二方管的后部之间固连有拉杆;所述第二方管靠近空间车位中心的侧边平行固定安装有多个托杆,形成梳齿状前轮架和后轮架。
进一步地,所述后框架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二立柱之间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与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均固连有第五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空间内还设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固定车位,所述固定车位上安装有与小车前轮和后轮相对应的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空间的前侧设有安全门。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车位和停车空间的后侧设有相互连通的驱动装置保护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车位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广告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框架、顶框架和后框架形成架设在原地面停车位上的停车空间,并以此作为基架搭建一层空间车位,通过在原地面停车位上预留用于放置移动车位的停车空间,在空间车位与顶框架之间预留避让空间,同时将空间车位设置成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结构,使得移动车位能够穿行于空间车位,从而使得避让空间、停车空间以及空间车位的上空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实现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完成立体停车,整个车库框架结构简洁,在几乎不占用原停车场的停车位的前提下能够扩增更多的空间停车位,通过对现有地面停车位的一个低成本改造即可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侧框架设有多根支撑杆,与立柱之间构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保证侧框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顶框架主体为工字梁结构,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在局部受力较大的区域增设加强板,进一步提高顶框架的结构强度。
(4)本实用新型空间车位采用立柱、拉杆与支撑架相结合的结构,实现空间车位后端悬空的前提下依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设有托杆,既能形成供小车停放的车位,同时形成供移动车位走行的避让空间,结构设计巧妙。
(5)本实用新型后框架设有基座和第五支撑杆,进一步提高车库框架的结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固定车位,扩大移动车位与小车轮胎的接触面,使得小车驶入移动车位时更加顺畅,同时增设限位开关,确保小车停放到位,提高停车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设有安全门和驱动装置保护框架,进一步提高小车停放安全性以及车库运行安全性。
(8)本实用新型设有广告安装板,便于安放广告牌。
(9)本实用新型设有顶板,有效保护下层停车位上的小车,避免异物掉落损伤小车表面,同时可以起到挡雨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侧框架1、第一横梁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1-7、第一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杆1-9、第四支撑杆1-10、后框架2、防护架2-1、基座2-2、第五支撑杆2-3、顶框架3、工字梁组件3-1、第一方管3-2、第一工字梁3-3、第四支撑杆3-4、加强板3-5、空间车位4、第三立柱4-1、第四立柱4-2、第二方管4-3、第一支撑架4-4、拉杆4-5、托杆4-6、广告安装板4-7、固定车位4-8、安全门5、驱动装置保护框架6、顶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的立体车库框架,包括垂直于地面且对齐设置的六个侧框架1,中间两个相邻设置的侧框架1之间形成停车空间,用于放置移动车位,其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框架1之间形成供小车停放的地面车位,本实施例共有四个地面车位,地面车位的后侧和顶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框架2和顶框架3,顶框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空间车位4,空间车位4与顶框架3之间设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与停车空间相连通,并与空间车位的上方之间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
具体地,侧框架1包括第一横梁1-1、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其中第一横梁1-1水平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分别固定垂直设于第一横梁1-1的前后两端,第一立柱1-2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1-4,第二立柱1-3的顶部固设有第二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4的两端和中部与第一立柱1-2之间分别固连有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1-7和第一支撑板1-8,第一立柱1-2的下部与第一横梁1-1之间固定有第三支撑杆1-9,第二立柱1-3与第一横梁1-1之间固定有第四支撑杆1-10。整个侧框架1设有多根支撑杆,与立柱之间构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保证侧框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后框架2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二立柱1-3之间的防护架2-1,防护架2-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基座2-2,基座2-2与两根第二立柱1-3之间均固连有第五支撑杆2-3,提高车库框架的结构稳定性。
顶框架3包括两根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5固定相连的工字梁组件3-1,工字梁组件3-1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三工字梁和第四工字梁,两根工字梁组件3-1的前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方管3-2,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字梁3-3,第一工字梁3-3的中部设有分别与两根工字梁组件3-1固连的第四支撑杆3-4,工字梁组件3-1的前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板1-5的外部且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板3-5。整个顶框架3主体为工字梁结构,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在局部受力较大的区域增设加强板3-5,进一步提高顶框架3的结构强度
空间车位4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工字梁组件3-1前部的第三立柱4-1和第四立柱4-2,第三立柱4-1的顶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方管4-3和第一支撑架4-4,第二方管4-3的前端与第四立柱4-2固连,后端延伸至靠近后框架2,第一支撑架4-4的顶部与第二方管4-3的后部之间固连有拉杆4-5,第二方管4-3靠近空间车位中心的侧边平行固定安装有多个托杆4-6,从而形成梳齿状前轮架和后轮架,当移动车位采用与其箱啮合的梳齿状结构时,即可穿行与空间车位之间。整个空间车位采用立柱、拉杆与支撑架相结合的结构,实现空间车位后端悬空的前提下依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设有托杆,既能形成供小车停放的车位,同时形成供移动车位走行的避让空间,结构设计巧妙。每个空间车位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广告安装板4-7,便于安放广告牌。
为了扩大移动车位与小车轮胎的接触面,使得小车驶入移动车位时更加顺畅,停车空间内还设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固定车位4-8,固定车位4-8上还安装有与小车前轮和后轮相对应的限位开关,提高停车安全性能,确保小车停靠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立体车库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的停车空间的前侧设有安全门5,同时地面车位和停车空间的后侧还设有相互连通的驱动装置保护框架6,一方面预留出驱动装置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保护驱动装置,提高驱动装置运行的的安全性。此外,顶框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7,有效保护下层停车位上的小车,避免异物掉落损伤小车表面,同时可以起到挡雨防尘的作用。
本实施例通过侧框架1、顶框架3和后框架2形成架设在原地面停车位上的停车空间,并以此作为基架搭建一层空间车位4,通过在原地面停车位上预留用于放置移动车位的停车空间,在空间车位与顶框架3之间预留避让空间,同时将空间车位4设置成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结构,使得移动车位能够穿行于空间车位,从而使得避让空间、停车空间以及空间车位的上空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实现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完成立体停车,整个车库框架结构简洁,在几乎不占用原停车场的停车位的前提下能够扩增更多的空间停车位,通过对现有地面停车位的一个低成本改造即可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于地面且对齐设置的多个侧框架,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侧框架之间形成适于放置移动车位的停车空间,其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框架之间形成供小车停放的地面车位,所述地面车位的后侧和顶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框架和顶框架,所述顶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空间车位,所述空间车位与顶框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停车空间相连通,与空间车位的上方之间形成供移动车位行走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横梁以及分别固定垂直设于第一横梁前后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和中部与第一立柱之间分别固连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与第一横梁之间固定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设有第二安装板且与第一横梁之间固定有第四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包括两根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相连的工字梁组件,两根所述工字梁组件的前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方管,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字梁,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中部设有分别与两根工字梁组件固连的第四支撑杆,所述工字梁组件的前端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外部且两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车位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工字梁组件前部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的顶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方管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方管的前端与第四立柱固连,后端延伸至靠近后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与第二方管的后部之间固连有拉杆;所述第二方管靠近空间车位中心的侧边平行固定安装有多个托杆,形成梳齿状前轮架和后轮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架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二立柱之间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与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均固连有第五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空间内还设有与移动车位梳齿啮合的固定车位,所述固定车位上安装有与小车前轮和后轮相对应的限位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空间的前侧设有安全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车位和停车空间的后侧设有相互连通的驱动装置保护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车位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广告安装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
CN202320888106.4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Active CN219638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106.4U CN21963852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106.4U CN21963852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8521U true CN21963852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8106.4U Active CN21963852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8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6573U (zh) 一种后悬臂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CN207776535U (zh) 一种用于suv车辆的立体停车设备
CN219638521U (zh) 一种立体车库框架
CN103643823B (zh)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CN107338991A (zh) 一种梳齿式立体车库
CN210636884U (zh) 多层抽拉组合移动框架立体泊车设备
CN204940967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小区立体停车库及存取车装置
CN204940972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立体停车库及支撑框架
CN212642279U (zh) 具有安全防护架的自动避让组合车库
CN204940960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家庭立体停车库及升降斜移载车装置
CN209837819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升降机构
CN107355105A (zh) 一种双层梳齿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9372303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CN110528940A (zh) 一种带光伏储能立体泊车库
CN207017727U (zh) 一种高速升降的联动存车设备
CN204940968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立体停车库
CN217680860U (zh) 一种立体停车平台
WO2020037651A1 (zh) 抽拉组合移动框架立体泊车设备及其泊车方法
CN111411807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CN211572790U (zh)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
CN220100843U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库
CN209413390U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CN213115715U (zh) 一种外形紧凑型地坑三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211572799U (zh) 一种树状升降立体车库的u型滑轨组件
JPH08209969A (ja) 立体駐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