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511U -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511U
CN219635511U CN202320483980.XU CN202320483980U CN219635511U CN 219635511 U CN219635511 U CN 219635511U CN 202320483980 U CN202320483980 U CN 202320483980U CN 219635511 U CN219635511 U CN 21963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uselag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kept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39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浩哲
曹建双
陈正文
刘扬
羊龙驹
张瑞鹏
熊星星
畅雯悦
张晓哲
刘晨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4839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机,所述机身靠近球形摄像机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机身靠近机翼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浮筒,所述机身靠近升降浮筒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远离机身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轮,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副翼,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两侧安装升降浮筒,使无人机可以在水面与路面降落,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降落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养护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公路已成为交通运输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公路的养护修复就变得较为重要,由于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公路容易出现裂缝,若不对裂缝处理,裂缝会越来越大,对行驶中的车辆造成重大威胁,而对裂缝进行检测就变得非常重要,由于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因此逐渐采用无人机进道路检测,方便道路养护。
现有的无人机分为固定翼和多旋翼,多旋翼飞行稳定,起降简单,但速度较慢,道路检测效率较低,固定翼速度较快,检测效率高,但对起降条件要求较高,在一些道路条件较差的地方无法进行起降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固定翼无人机在起降条件要求高,无法在道路条件差的地方起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机,所述机身靠近球形摄像机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机身靠近机翼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浮筒,所述机身靠近升降浮筒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远离机身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轮,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副翼,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无人机在水面和路面都能起降,大大提高了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降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后轮,所述机身远离球形摄像机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副翼呈水平设置,所述垂尾呈竖直设置,所述机身、机翼、水平副翼和垂尾均由木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无人机整体更加轻便,有利于增加滞空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浮筒包括连接座,所述机身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座,一对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一对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座和固定座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使充气浮筒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浮筒,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靠近连接座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机身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液压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凹槽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液压杆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充气浮筒上下移动,使无人机可以在水面或路面上降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浮筒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充气浮筒有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充气浮筒的两端呈圆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充气浮筒更加坚固,同时降低其在水中的阻力,有利于无人机在水中起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的机身两侧安装升降浮筒,通过液压杆调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下移动,进而使充气浮筒上下移动,在充气浮筒上移时,起落架连接的轮子漏出,无人机可以在地面降落,当充气浮筒下移时,将轮子遮盖,使无人机可以在水面降落,大大提高了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降作业的适用范围,使固定翼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机身;2、机翼;3、电机;4、螺旋桨;5、水平副翼;6、垂尾;7、升降浮筒;71、连接座;72、第一连杆;73、第二连杆;74、固定座;75、充气浮筒;76、转动杆;77、液压杆;78、凹槽;79、固定板;8、前起落架;9、前轮;10、球形摄像机;11、后轮;12、减重孔;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机10,机身1靠近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机翼2,机翼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4,机身1靠近机翼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浮筒7,机身1靠近升降浮筒7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起落架8,前起落架8远离机身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轮9,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副翼5,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尾6,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1,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减重孔12,减重孔12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13,水平副翼5呈水平设置,垂尾6呈竖直设置,机身1、机翼2、水平副翼5和垂尾6均由木料制成,第一连杆72远离连接座7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74,固定座7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9,固定板79远离固定座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浮筒75,第二连杆73远离连接座71的一端与固定座74转动连接,升降浮筒7包括连接座71,机身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座71,一对连接座71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72,一对连接座71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73,第一连杆72靠近连接座71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6,转动杆76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7,机身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78,液压杆77远离转动杆76的一端与凹槽78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呈平行设置,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的长度相同,充气浮筒75呈圆柱形设置,充气浮筒75有硬质塑料制成,充气浮筒75的两端呈圆弧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电机3带动螺旋桨4转动,提供动力使无人机前进,并通过机翼2提供升力带动机身1起飞,通过球形摄像机10对道路进行拍摄,从而检测道路情况,在降落时,若在地面降落,则使液压杆77伸长,带动转动杆76远离机身1,使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抬升并带动固定板79上固定的充气浮筒75上升,使起落架8上的前轮9漏出,前轮9和后轮11配合,使无人机平稳降落,若在水面降落,则使液压杆77缩短,带动转动杆76靠近机身1,使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下转并带动充气浮筒75下移,将前轮9遮盖,使无人机可以在水面滑行降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机(10),所述机身(1)靠近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机翼(2),所述机翼(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4),机身(1)靠近机翼(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浮筒(7),所述机身(1)靠近升降浮筒(7)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起落架(8),所述前起落架(8)远离机身(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轮(9),所述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副翼(5),所述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尾(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1),所述机身(1)远离球形摄像机(1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减重孔(12),所述减重孔(12)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副翼(5)呈水平设置,所述垂尾(6)呈竖直设置,所述机身(1)、机翼(2)、水平副翼(5)和垂尾(6)均由木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浮筒(7)包括连接座(71),所述机身(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座(71),一对所述连接座(71)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72),一对所述连接座(71)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2)远离连接座(7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74),所述固定座(7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9),所述固定板(79)远离固定座(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浮筒(75),所述第二连杆(73)远离连接座(71)的一端与固定座(7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2)靠近连接座(71)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6),所述转动杆(76)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7),所述机身(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78),所述液压杆(77)远离转动杆(76)的一端与凹槽(78)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筒(75)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充气浮筒(75)有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充气浮筒(75)的两端呈圆弧设置。
CN202320483980.X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Active CN21963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3980.XU CN2196355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3980.XU CN2196355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511U true CN21963551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6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3980.XU Active CN219635511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030B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02363445A (zh) 倾转动力式垂直起降陆空两用飞行器
CN205076045U (zh) 可变结构的复合式飞行器
CN109017182A (zh) 一种垂直起降机翼可折叠的飞行汽车
CN209257804U (zh) 一种垂直起降机翼可折叠的飞行汽车
CN105775128A (zh) 一种飞行器
CN110901906A (zh) 一种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及飞行模式切换方法
CN205381400U (zh) 一种飞行器
CN201321159Y (zh) 纵列涵道式无人飞行器
CN219635511U (zh) 一种道路养护无人机
CN206552261U (zh) 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6494616A (zh) 复合升力倾转旋翼突击运输机
CN209776067U (zh) 折叠旋翼三栖飞机
CN110979665A (zh) 一种垂直起降水陆两栖地效飞行器
CN219133766U (zh) 一种水空两栖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8706093B (zh) 一种板翼机
CN104787331B (zh) 可控浮力翼和动力翼的双翼扑翼飞行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01148211Y (zh) 直升机主轴摇摆传动机构
CN216101397U (zh) 海空兼用飞行器
CN201678041U (zh) 一种循环扑翼飞行器
CN204527635U (zh) 可控浮力翼和动力翼的双翼扑翼飞行器
CN210161858U (zh) 水陆全地形自行车
CN1693102A (zh) 一种基于机翼增升技术的三栖飞行汽车
CN213354817U (zh) 一种充气悬浮可调推进器方位飞行器
CN2889899Y (zh) 轮翼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