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0945U - 一种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0945U
CN219630945U CN202320334136.0U CN202320334136U CN219630945U CN 219630945 U CN219630945 U CN 219630945U CN 202320334136 U CN202320334136 U CN 202320334136U CN 219630945 U CN219630945 U CN 219630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ell
dust
filter cartridge
dust remov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41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闯
郑学群
覃惠
苏鸿程
汤昌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unong Fe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unong Fe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unong Fe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unong Fe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41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0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0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0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外壳体,其底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口;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筒、连接于所述过滤筒底端的底板,所述过滤筒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筒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顶壁,所述过滤筒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进气口正对于所述底板,所述出气口正对于所述过滤筒内部;导流片,其连接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所述导流片向上螺旋延伸,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流片加大气流的流动路径,并将气流中的粉尘颗粒逐渐分离,提高了对废气的除尘洁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除尘装置,如在饲料生产中,需要将废气通入除尘装置除去粉尘颗粒后,再排放至空气中,现有的废气除理方式一般为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气体与粉尘颗粒进行分离,粉尘颗粒分离后,可进行回收利用,而经过分离后的分体一般未能达到气体排放要求,还需要经过多种设备处理,如此造成废气除尘净化的设备成本高,并且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外壳体,其底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口;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筒、连接于所述过滤筒底端的底板,所述过滤筒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筒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顶壁,所述过滤筒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进气口正对于所述底板,所述出气口正对于所述过滤筒内部;导流片,其连接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所述导流片向上螺旋延伸,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外壳体内,导流片在过滤筒的外侧壁螺旋延伸,形成沿上下方向螺旋的气流通道,当需要对废气净化时,从外壳体底侧的进气口输入废气,废气沿着导流片形成的气流通道旋转并向上流动,气流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质量较大的粉尘颗粒打在外壳体的内侧壁上,失去惯性的粉尘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间隙掉落在外壳体的底部,随着气流不断上升,可将粉尘颗粒逐渐甩出,靠近过滤筒外周的气体为相对洁净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直接从过滤筒倾斜外表面的通气孔穿过,并从出气口排出,如此利用导流片加大气流的流动路径,并将气流中的粉尘颗粒逐渐分离,提高了对废气的除尘洁净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筒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从通气孔穿过的气流再经过过滤网的过滤,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净化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的顶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汇流筒,所述汇流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汇流筒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气口。汇流筒可将出气口输出的气流进行汇合后再输出,以提高出气速度,并且可缩小外设管体与出气口连通所需要的管径,另外,如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拆装维护时,可将汇流筒拆出即可,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顶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进气口。废气先从位于最下方的除尘单元的进气口输入,经过一个除尘单元的除尘净化后,再从汇流筒输出至位于上方的除尘单元的进气口,经过上方的除尘单元再次进行除尘净化,如此可设置多个除尘单元,实现多级净化,有效提高对气体除尘净化效果,并且多个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堆叠,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使用灵活性强,实用性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外壳体的底侧设置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定位凹槽,所述避让通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配合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凹槽内。当上下设置多个除尘单元时,位于上方的除尘单元可通过定位凹槽与汇流筒的相互配合与下方的除尘单元实现快速定位、连接,提高了多个除尘单元安装时的便捷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从进气口吹出的气流打至底板上,锥形的底板可将气流向四周分流,减少对气流的阻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外圈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挡环由外至内倾斜向下延伸。气流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旋转向上,部分气流吹向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挡环则可阻挡气流直接沿着外壳体的内侧壁向上流动,减弱外壳体在内侧壁处向上的气流强度,有利于粉尘颗粒在间隙内掉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抽屉,所述集灰抽屉环绕所述外壳体设置有若干个。粉尘颗粒掉落至集灰抽屉内,当需要清理时,可直接从外壳体处打开集灰抽屉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个除尘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个除尘单元组装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体、11-进气口、12-定位凹槽、21-过滤筒、22-底板、3-导流片、4-过滤网、5-汇流筒、6-挡环、7-集灰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外壳体1,其底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1,所述外壳体1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口;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筒21、连接于所述过滤筒21底端的底板22,所述过滤筒21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筒2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顶壁,所述过滤筒21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进气口11正对于所述底板22,所述出气口正对于所述过滤筒21内部;导流片3,其连接于所述过滤筒21的外侧壁,所述导流片3向上螺旋延伸,所述导流片3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由上述可知,在外壳体1内,导流片3在过滤筒21的外侧壁螺旋延伸,形成沿上下方向螺旋的气流通道,当需要对废气净化时,从外壳体1底侧的进气口11输入废气,废气沿着导流片3形成的气流通道旋转并向上流动,气流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质量较大的粉尘颗粒打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失去惯性的粉尘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间隙掉落在外壳体1的底部,随着气流不断上升,可将粉尘颗粒逐渐甩出,靠近过滤筒21外周的气体为相对洁净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直接从过滤筒21倾斜外表面的通气孔穿过,并从出气口排出,如此利用导流片3加大气流的流动路径,并将气流中的粉尘颗粒逐渐分离,提高了对废气的除尘洁净效果。
过滤筒21上的通气孔可起到初步阻挡粉尘颗粒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所述过滤筒21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4。从通气孔穿过的气流再经过过滤网4的过滤,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净化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穿过过滤筒21后的气流可直接从过滤筒21的顶端排出,由于过滤筒21的顶端口径相对较大,如需要直接接入外设的管道对排出的气流进一步导向则较为困难,为了方便接入外设管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的顶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汇流筒5,所述汇流筒5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汇流筒5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气口。汇流筒5可将出气口输出的气流进行汇合后再输出,以提高出气速度,并且可缩小外设管体与出气口连通所需要的管径,另外,如需要对过滤网4进行拆装维护时,可将汇流筒5拆出即可,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气流除尘净化的效果,所述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5顶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进气口11。废气先从位于最下方的除尘单元的进气口11输入,经过一个除尘单元的除尘净化后,再从汇流筒5输出至位于上方的除尘单元的进气口11,经过上方的除尘单元再次进行除尘净化,如此可设置多个除尘单元,实现多级净化,有效提高对气体除尘净化效果,并且多个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堆叠,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使用灵活性强,实用性更高。
如图2所示,当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排列两个时,位于上方的除尘单元可直接通过螺丝、螺栓等连接件定位在位于下主的除尘单元顶侧,而为了方便对上下两个除尘单元定位,所述外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凹槽12,所述外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定位凹槽12,所述避让通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12的槽底,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5配合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凹槽12内。当上下设置多个除尘单元时,位于上方的除尘单元可通过定位凹槽12与汇流筒5的相互配合与下方的除尘单元实现快速定位、连接,提高了多个除尘单元安装时的便捷性,避让通槽可方便将外设的管道接入至进气口11处,如位于最下方的除尘单元中,可将输入废气的管道穿过避让通槽后接入至进气口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2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从进气口11吹出的气流打至底板22上,锥形的底板22可将气流向四周分流,减少对气流的阻挡。
在实际应用中,气流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旋转向上,部分气流吹向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因此,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挡环6,所述挡环6的外圈连接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所述挡环6由外至内倾斜向下延伸。挡环6则可阻挡气流直接沿着外壳体1的内侧壁向上流动,减弱外壳体1在内侧壁处向上的气流强度,有利于粉尘颗粒在间隙内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抽屉7,集灰抽屉7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盒体,可在外壳体1的内底面上滑动,以进出于外壳体1,所述集灰抽屉7环绕所述外壳体1设置有若干个。粉尘颗粒掉落至集灰抽屉7内,当需要清理时,可直接从外壳体1处打开集灰抽屉7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
外壳体(1),其底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口(11),所述外壳体(1)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出气口;
过滤器,其包括过滤筒(21)、连接于所述过滤筒(21)底端的底板(22),所述过滤筒(21)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筒(2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顶壁,所述过滤筒(21)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进气口(11)正对于所述底板(22),所述出气口正对于所述过滤筒(21)内部;
导流片(3),其连接于所述过滤筒(21)的外侧壁,所述导流片(3)向上螺旋延伸,所述导流片(3)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1)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汇流筒(5),所述汇流筒(5)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汇流筒(5)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单元沿上下方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5)顶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进气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凹槽(12),所述外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定位凹槽(12),所述避让通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所述进气口(11)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12)的槽底,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除尘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汇流筒(5)配合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挡环(6),所述挡环(6)的外圈连接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所述挡环(6)由外至内倾斜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抽屉(7),所述集灰抽屉(7)环绕所述外壳体(1)设置有若干个。
CN202320334136.0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除尘装置 Active CN219630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4136.0U CN21963094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4136.0U CN21963094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0945U true CN219630945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4136.0U Active CN21963094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0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89485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crubbing exhaust gas from cyclone collectors
US4198290A (en) Dust separating equipment
US7731771B2 (en) Cyclone collector
EP0105273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yclone separators
JP2007175695A (ja) サイクロン空気清浄機
TW201941814A (zh) 以多重氣旋濾塵的粉塵收集裝置
CN219630945U (zh) 一种除尘装置
US3042202A (en) Cyclone classifier
CN217119758U (zh) 一种一体式重力分离器
KR101149772B1 (ko) 사이클론
CN212309095U (zh) 一种饱和烟气旋流除雾塔
CN114522476A (zh) 一种基于旋风分离原理的缩径螺旋除尘通道
CN209338349U (zh) 一种污泥水洗分离装置
CN112546792A (zh) 一种带旋风筛的除尘装置
SE427244B (sv) Gastvettare
GB210801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yclone separators
CN112439261A (zh) 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
CN217220782U (zh) 一种旋风式除尘沉降箱
CN210021571U (zh) 新型多管除尘器
KR102667436B1 (ko) 휴대용 와류 에어필터장치
CN203916932U (zh) 旋风除尘器
RU211784U1 (ru) Воздушный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с сепарационной решеткой
CN104084321B (zh) 旋风除尘器
CN203437224U (zh) 粉状纤维物料旋风分离去渣装置
CN216790314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油烟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