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8874U -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 Google Patents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8874U
CN219628874U CN202320672318.9U CN202320672318U CN219628874U CN 219628874 U CN219628874 U CN 219628874U CN 202320672318 U CN202320672318 U CN 202320672318U CN 219628874 U CN219628874 U CN 219628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fabric
lining
sewn
wes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23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先芝
肖友烤
黄益品
程昌云
苏立车
肖友国
洪东智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iuseppe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iuseppe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iuseppe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iuseppe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23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8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8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8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涉及西服加工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布体,面布体的内部缝制有第一里布,面布体的内部还缝制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里布,第一里布和两个第二里布及面布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的表面均缝制有连接缝线,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一加强缝线;根据面布体的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做镜像,以此位置确定第一里布叉角的位置,再做直线ab两点,根据面布体的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连接cd为第二里布的叉角,第一里布和第二里布的叉角处,拉直线角,在于保证线条ab、cd长短完全吻合,缝制时长短一致,从而减少缝制难度、不易起皱,进而达到平服、美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西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缝制的双开叉结构西服存在以下问题:
1、在现有的技术中,双开叉西服内的里布斜扭、不平服、且压机后有折印,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外观;
2、在现有的技术中,双开叉西服内的里布做同面布一样做挖角,面部里布的吻合度要求高,制作难度大,不便吻合,且缝制过程中打刀口易出现破损;
3、在现有的技术中,在对双开叉西服的里布做弧线时,里布一条缝是内弧,另一条缝是外弧,造成内外弧的长度差距很大,缝制时里布长的一边难以吃进,从而导致里布容易起皱,缝制后的效果不美观,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双开叉西服整体美观度差、产品质量低、缝制难度高与速度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包括面布体,所述面布体的内部缝制有第一里布,所述面布体的内部还缝制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里布,所述第一里布和两个第二里布及面布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所述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的表面均缝制有连接缝线,所述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一加强缝线,所述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二加强缝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面布体的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做镜像,以此位置确定第一里布叉角的位置,再做直线ab两点,根据面布体的第一开叉和第二开叉,连接cd为第二里布的叉角,第一里布和第二里布的叉角处,拉直线角,在于保证线条ab、cd长短完全吻合,缝制时长短一致,从而减少缝制难度、不易起皱,进而达到平服、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开叉结构西服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里布及第二里布的缝制示意图。
图中:1、面布体;4、第一里布;5、第二里布;2、第一开叉;3、第二开叉;6、连接缝线;7、第一加强缝线;8、第二加强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包括面布体1,面布体1的内部缝制有第一里布4,面布体1的内部还缝制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里布5,第一里布4和两个第二里布5及面布体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缝制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时,根据面布体1的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做镜像,以此位置确定第一里布4叉角的位置,再做直线ab两点,根据面布体1的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连接cd为第二里布5的叉角,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叉角处,拉直线角,在于保证线条ab、cd长短完全吻合,缝制时长短一致,减少缝制难度、不易起皱,达到平服、美观的效果,同时,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根据面布体1做松量,防止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太小造成面布体1不平整,后袖窿抬高0.8cm,作为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松量,拼合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刀背缝时,ab、cd上下层缝合后打刀口,保持平整,缝合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时,前叉角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刀口与前叉角面布体1的刀口对齐,缝位1cm,缝制到距下摆约1.5cm。
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连接缝线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缝制连接缝线6,避免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叉角裂开。
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一加强缝线7,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二加强缝线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缝制第一加强缝线7和第二加强缝线8,第一加强缝线7和第二加强缝线8提高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叉角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的质量。
工作原理:在缝制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时,根据面布体1的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做镜像,以此位置确定第一里布4叉角的位置,再做直线ab两点,根据面布体1的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连接cd为第二里布5的叉角,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叉角处,拉直线角,在于保证线条ab、cd长短完全吻合,缝制时长短一致,从而减少缝制难度、不易起皱,进而达到平服、美观的效果;
同时,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根据面布体1做松量,防止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太小造成面布体1不平整,后袖窿抬高0.8cm,作为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松量;
拼合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刀背缝时,ab、cd上下层缝合后打刀口,保持平整,缝合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时,前叉角第一里布4和第二里布5的刀口与前叉角面布体1的刀口对齐,缝位1cm,缝制到距下摆约1.5cm。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

1.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包括面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布体(1)的内部缝制有第一里布(4),所述面布体(1)的内部还缝制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里布(5),所述第一里布(4)和两个第二里布(5)及面布体(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连接缝线(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一加强缝线(7),所述第一开叉(2)和第二开叉(3)的表面均缝制有第二加强缝线(8)。
CN202320672318.9U 2023-03-30 2023-03-30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Active CN219628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318.9U CN219628874U (zh) 2023-03-30 2023-03-30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318.9U CN219628874U (zh) 2023-03-30 2023-03-30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8874U true CN21962887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2318.9U Active CN219628874U (zh) 2023-03-30 2023-03-30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8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28874U (zh) 平服双开叉结构西服
CN108823831A (zh) 一种服装勾开气摆角、合缝的一体缝纫模板及方法
CN110495659A (zh) 一种服装侧缝隐形拉链缝制工艺
US11162198B2 (en) Method of whole garment knitting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along the back center
CN106942803B (zh) 一种定制西服前片贴人体肩部的制作方法
CN202425612U (zh) 一种半里西服
CN219781641U (zh) 一种裤子
CN218790740U (zh) 一种双面呢服装口袋结构
CN205368683U (zh) 一种双针平缝机定位靴
CN206079047U (zh) 一种暗门襟及带有该暗门襟的衬衫
CN220326896U (zh) 一种新型插袋结构
CN219165707U (zh) 一种缝制简单且牢固平整的衬衫袖衩
CN219661018U (zh) 一种旗袍领口的拼缝结构
CN201164031Y (zh) 西装上衣的衬里结构
CN219088487U (zh) 一种领口包内捆藏止口结构
CN219422244U (zh) 一种立体的服装翻领结构
CN112385912B (zh) 有机棉半里滚边男西装及其制作方法
CN214759167U (zh) 一种袖口打佐固定的polo衫
CN215225014U (zh) 一种新型可正反两穿的口袋及衣服
CN208957047U (zh) 隐形手巾袋
CN214547207U (zh) 一种防止衬衫下摆上窜的结构
CN213939822U (zh) 一种活衩折叠袖口
CN208318283U (zh) 一种连肩袖服装
CN107280080A (zh) 一种高档衬衣前门全暗门襟制作方法
CN206836346U (zh) 一种裤子用侧插袋袋身的组合式缝制模板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