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7041U -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7041U
CN219627041U CN202223395929.8U CN202223395929U CN219627041U CN 219627041 U CN219627041 U CN 219627041U CN 202223395929 U CN202223395929 U CN 202223395929U CN 219627041 U CN219627041 U CN 219627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plug
head
she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59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川慧
赵通明
冯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59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7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7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7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可插拔连接的插头与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包括头部,中心为容纳腔;防触杆,设置于容纳腔的中心,所述防触杆与头部之间形成第一环状间隙;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为中空管状,所述插座壳体的内腔面配合于所述头部外周面的形状、尺寸;插针合件,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内,所述插针合件与插座壳体的内腔面之间形成第二环状间隙,所述第二环状间隙配合容纳头部,所述插针合件的插接端中心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配合于所述防触杆的形状、尺寸。该电连接器可以实现双重防呆,同时具有防误触和360°自由转动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储能系统应用领域,随着对高电压和大电流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电连接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正负极结构上防误插、未插合时的防误触、可盲插、插合后可自由旋转等。
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有:
连接器采用颜色防误插,一般正极用橙色或红色,负极用黑色,在较黑暗的安装环境下,连接器颜色不好分辨,容易发生错装;
在结构上,连接器采用在插头插座上加工不同角度的键位槽实现防误插,在装配时需要先对准键位,无法盲插,且插合后不可旋转,造成尾部出线方向固定,当空间有限时,线缆可能始终处于受力的状态,影响使用寿命;
有的连接器为实现不同键位的功能和插合后自由旋转,将键位结构分离出来,与插头或插座本体组装成一体,虽实现了防误插和插合后的自由旋转,但分离为两个零件增加了零件和组装成本,键位与本体组装容易掉落,且同样无法实现盲插。
现有技术1,公告号为CN209526244U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头与插座;通过结构上实现“防插错”、“防误触”“防误装”且具有360°自由旋转的“三防一转”功能。但是,该申请中涉及一种防呆方式,即通过设置导电安装部的直径大小来实现防呆,当两个插座导电安装部的直径相同,若内部导电部件的尺寸不同,同一插头都是可以伸入两个插座内的,为了防呆,那么同一尺寸的插座导电安装部只能对应同一尺寸的内部导电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只具有一种防呆结构,无法实现两个插座导电安装部的直径相同内部导电部件的尺寸不同情况下得防呆问题,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包括:
头部,中心为容纳腔;
防触杆,设置于容纳腔的中心,所述防触杆与头部之间形成第一环状间隙。
优选的,上述插头还包括:
插孔接触件,设置于头部的内壁上;
OT端子,固定于插头壳体内,所述插孔接触件与OT端子电性连接;
封线体,套装于OT端子外部;
线夹,套装于封线体外部,所述线夹具有多个弹性悬臂;
及尾盖,套装于线夹外部,所述尾盖旋装于插头壳体上,所述弹性悬臂于尾盖旋装时变形使封线体头部发生内缩。
优选的,所述插孔接触件与OT端子过盈压接或过盈压接加焊接或焊接固定,所述插头壳体注塑形成于插孔接触件与OT端子外部。
优选的,所述头部的外侧壁为光滑面或波纹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所述插座与上述插头可插拔地连接,所述插座包括:
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为中空管状,所述插座壳体的内腔面配合于所述头部外周面的形状、尺寸;
插针合件,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内,所述插针合件与插座壳体的内腔面之间形成第二环状间隙,所述第二环状间隙配合容纳头部,所述插针合件的插接端中心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配合于所述防触杆的形状、尺寸。
优选的,所述插针合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嵌入第四凹槽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呈喇叭状布置的弹性臂。
优选的,所述插针合件的尾部具有切平面;和/或,所述插针合件的插入端设置有防触帽。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具有一个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底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填装密封垫,所述密封槽的内壁上设有抵触密封垫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上述的插头;
上述的插座,所述插座与插头在限定状态下可插拔地连接;
所述限定状态为防触杆的形状、尺寸与中心孔匹配,且插座壳体的内腔面的形状、尺寸与头部外周面匹配。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的插入端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台阶,所述插头壳体上设置有可插拔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压入插头壳体后进入第一环状间隙抵触限位台阶;和/或,所述头部的截面为圆环状,防触杆为圆柱状,所述头部与防触杆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同一键位的插头与对应键位的插座可以实现配对插接,不同键位的插头与插座分别通过插头外壳的头部和插座外壳的内腔面、防触杆和插针合件的中心孔四个不匹配的特征而无法插合,同一尺寸的插座导电安装部可以对应多种尺寸不同的内部导电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防呆效果,且插头与插座均具有防误触的结构,插头与插座插接后也可实现360°的自由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连接器的插接完整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插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正、负极插头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插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插头与插座的承插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示出的是电连接器的插接完整状态的示意图。该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与插座2,插头1与插座2为承插式连接,其中插头1既可以是正极插头,也可以负极插头,对应的,插座2可以是负极插座或正极插座,本实施例中将以插头1为正极插头、插座2为负极插座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和图3分别示出的是插头1的爆炸示意图、内部结构示意图。该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插孔接触件12、OT端子13、线夹16、封线体17、尾盖18。
插头壳体11具有一个头部111,头部111的中心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防触杆112,防触杆112与头部111之间形成第一环状间隙117,防触杆112、头部111及第一环状间隙117的截面轮廓均为圆形且同轴设置,防触杆112可与插头壳体11一体注塑成型,头部111的外侧具有第三环状间隙118。
插头壳体11还具有一个线缆连接端,线缆连接端内固定设置了OT端子13,OT端子13的一端延伸至的容纳腔内,且OT端子13与插孔接触件12固定连接,插孔接触件12设置于头部111的内壁上,插孔接触件12与OT端子13之间为过盈压接或者过盈压接加焊接的连接方式,组装后与插头壳体11注塑为一体;OT端子13外侧依次设置封线体17、线夹16及尾盖18,插头壳体11的线缆连接端设置有外螺纹115,尾盖18上具有与外螺纹115适配的内螺纹181,尾盖18与插头壳体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封线体17、线夹16封装在内;线夹16具有多个弹性悬臂161,尾盖18通过螺纹旋入插头壳体11后,通过多个弹性悬臂161的变形可使封线体17头部发生内缩,其内表面171与线缆3发生有效接触,实现线缆密封;封线体17不同程度的收缩,可实现多种不同外径线缆的密封;封线体17靠近插头壳体11的一端还具有环状的台阶凸缘172,同时随着尾盖18的旋入,封线体17朝着插头壳体11尾部的方向变形,封线体17的台阶凸缘172与插头壳体尾部表面116紧密贴合,实现了插头壳体11与尾盖18的双重密封。
图4和图5分别示出的是插座2的爆炸示意图、内部结构示意图。该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插针合件22、第三密封圈23及密封垫24。插座壳体21为中空管状结构,插针合件22固定于插座壳体21中间,插针合件22与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之间形成第二环状间隙200,插针合件22的插接端中心具有中心孔220。
同一键位的插座2与插头1是匹配的,中心孔220的直径与防触杆112的直径相同,头部111的外径与内腔面211的直径相同,同一键位的插头1与对应键位的插座2可以实现对配,不同键位的插头1与插座2分别通过插头壳体11的头部111和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防触杆112和插针合件22的中心孔220四个不匹配的特征而无法插合,实现防误插的目的。同一键位的插头1与对应键位的插座2插接后,插头壳体11的头部111深入第二环状间隙200后可自由旋转,插针合件22伸入第一环状间隙117可自由旋转,插针合件中心孔220为圆柱形,防触杆112深入后可自由旋转,插头1可实现360°自由旋转的目的,插针合件22伸入第一环状间隙117内后与插孔接触件12实现插头1与插座2的电性导通。
图4和图5中,插针合件22由插针25和防触帽26一体注塑成型;插头壳体11上的防触杆112、插针合件22上的防触帽26能有效实现插头插座未插合状态下的防误触,且不同键位插头插座在误插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接触件之间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拉弧产生。
图6分别为正、负极插头壳体结构示意图,不同键位的插头1的插头壳体11的头部111外壁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区别不同的键位,本实施例中分别示出了头部111外壁为光滑曲面和波纹面的不同结构涉及,但不限于此两种结构。
图4和图5中,插座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弹性臂212,插针合件22装入后,弹性臂212的顶部卡入插针合件22的第四凹槽222内,实现插针合件22的防退;插针合件22尾部具有切平面224,与插座壳体21尾部配合,防止插针合件22的转动与晃动。
图2和图3中,头部1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3,第一凹槽113内嵌装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外部设置两道波峰,预拉伸后第一密封圈14内平面与第一凹槽113表面贴合,外部波峰与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干涉,实现了插头11与插座21之间的密封;插头壳体11的线缆连接端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14,第二凹槽114内嵌装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截面为圆形,通过径向压缩实现插头壳体11与尾盖18之间的密封。
图7为插座2的底部结构示意图。插座2具有一个法兰盘214,法兰盘214底部设置有密封槽213,密封槽213内填装密封垫24,密封垫24上下各设置两道波峰,通过压缩实现与插座壳体21与安装面板4的密封。
密封槽21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起2131,凸起2131与密封垫24产生干涉,通过挤压实现密封垫24的固定;插针合件2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223,第三凹槽223中装有第三密封圈23,第三密封圈23截面为圆形,通过径向压缩实现插针合件22与插座壳体21之间的密封,从而实现了插座2的单体密封。
图8示出的是插头1与插座2的承插状态示意图。结合图2和4,插座壳体21的插入端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台阶215,插头壳体11上设置有可插拔的锁止销19,当插头1插入插座2中,随着锁止销19压入插头壳体11,锁止销19的部分可进入第一环状间隙117,并阻挡限位台阶215,从而将插头1与插座2锁止,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1)包括:
头部(111),中心为容纳腔;
防触杆(112),设置于容纳腔的中心,所述防触杆(112)与头部(111)之间形成第一环状间隙(1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孔接触件(12),设置于头部(111)的内壁上;
OT端子(13),固定于插头壳体(11)内,所述插孔接触件(12)与OT端子(13)电性连接;
封线体(17),套装于OT端子(13)外部;
线夹(16),套装于封线体(17)外部,所述线夹(16)具有多个弹性悬臂(161);
及尾盖(18),套装于线夹(16)外部,所述尾盖(18)旋装于插头壳体(11)上,所述弹性悬臂(161)于尾盖(18)旋装时变形使封线体(17)头部发生内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接触件(12)与OT端子(13)过盈压接或过盈压接加焊接或焊接固定,所述插头壳体(11)注塑形成于插孔接触件(12)与OT端子(13)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1)的外侧壁为光滑面或波纹面。
5.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插头可插拔地连接,所述插座包括:
插座壳体(21),所述插座壳体(21)为中空管状,所述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配合于所述头部(111)外周面的形状、尺寸;
插针合件(22),固定于所述插座壳体(21)内,所述插针合件(22)与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之间形成第二环状间隙(200),所述第二环状间隙(200)配合容纳头部(111),所述插针合件(22)的插接端中心具有中心孔(220),所述中心孔(220)配合于所述防触杆(112)的形状、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合件(2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222),所述插座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嵌入第四凹槽(222)的弹性臂(212),所述弹性臂(212)呈喇叭状布置的弹性臂(2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合件(22)的尾部具有切平面(224);和/或,所述插针合件(22)的插入端设置有防触帽(2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21)具有一个法兰盘(214),所述法兰盘(214)底部设置有密封槽(213),所述密封槽(213)内填装密封垫(24),所述密封槽(213)的内壁上设有抵触密封垫(24)的凸起(2131)。
9.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插头;
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插座,所述插座与插头在限定状态下可插拔地连接;
所述限定状态为防触杆(112)的形状、尺寸与中心孔(220)匹配,且插座壳体(21)的内腔面(211)的形状、尺寸与头部(111)外周面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21)的插入端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台阶(215),所述插头壳体(11)上设置有可插拔的锁止销(19),所述锁止销(19)压入插头壳体(11)后进入第一环状间隙(117)抵触限位台阶(215);和/或,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所述头部(111)的截面为圆环状,防触杆(112)为圆柱状,所述头部(111)与防触杆(112)同轴设置。
CN202223395929.8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Active CN219627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929.8U CN21962704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929.8U CN21962704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7041U true CN219627041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5929.8U Active CN219627041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7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8560B (zh)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CN219627041U (zh) 一种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US11469478B2 (en) Connector for battery box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battery box, electric vehicle thereof
CN111555056A (zh) 一种承力型快速接线端子
CN216814106U (zh) Led灯带的防水中继连接结构
CN218101895U (zh) 一种多芯陶瓷耐高压电连接器
CN209896313U (zh) 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CN21037957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9448110U (zh) 推拉式锁紧连接器组件
CN214849220U (zh) 一种屏蔽连接器、插头及插座
CN213520470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插座
CN21784844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重载连接器
CN217062698U (zh) 一种8芯连接器
CN209913173U (zh) 一种大电流快速插拔连接器及连接器总成
CN216897221U (zh) Led灯带的防水电源连接组件
CN115995739B (zh) 一种快插转接器
CN215451930U (zh) 具有屏蔽功能的自锁连接器
CN216897220U (zh) Led灯带的防水电源连接结构
CN219811699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6897219U (zh) Led灯带的防水中继连接组件
CN220066153U (zh) 一种转接式劈槽插孔
CN214411658U (zh) 防水连接器
CN218415232U (zh) 一种盲插电连接器
CN219892552U (zh)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N110137735B (zh) 一种密封可拆卸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