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4790U -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4790U
CN219624790U CN202320614287.1U CN202320614287U CN219624790U CN 219624790 U CN219624790 U CN 219624790U CN 202320614287 U CN202320614287 U CN 202320614287U CN 219624790 U CN219624790 U CN 219624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monitoring
monitoring equipmen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4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宝元
周思斯
章道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ji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ji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ji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ji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4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4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4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4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护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槽块,所述卡槽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接板,所述防护箱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连接杆和齿轮转动,以此可使齿条、连接块、第一支撑块和卡接板向一侧运动,进而可实现对通槽进行闭合和开启,以此防护箱闭合以此防护箱闭合,对外界进行隔绝,有效防止外界物体与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接触,实现了对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的防护,解决了由于监测设备多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使用,进而易受外部物体碰撞或磨损,导致监测设备损坏,从而缩短了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监测设备是一种用于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的设备,以此便于调查人员实时掌控外界的生态环境,也可根据外界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来做出相应措施。
根据专利申请号202121538173.0,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部两侧均连接有侧撑板,所述基板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基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立板,所述固定立板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上板体,所述上板体下方间隔设置有下板体,且所述下板体固定连接在固定立板的侧壁上,所述上板体上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上设置有PM2.5检测器,该对比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移动监测,并且在移动至指定地点后能够稳定停下,同时,该监测设备在监测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监测情况进行高度调整,从而保障监测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监测设备多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使用,进而易受外部物体碰撞或磨损,导致监测设备损坏,从而缩短了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监测设备多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使用,进而易受外部物体碰撞或磨损,导致监测设备损坏,从而缩短了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护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槽块,所述卡槽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接板,所述防护箱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设置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且第一支撑块的顶部与卡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主体,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筒,且套筒远离套杆的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正面和背面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块远离齿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防护箱内腔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限位块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箱,起到了能够对电机进行支撑和固定的效果,提高了电机作业时的稳定性,同时可对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进行防护,防止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受外界物体碰撞磨损,通过通槽和卡槽块的配合起到了能够对防护箱的顶部进行密封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对防护箱顶部的防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起到了能够带动连接杆和齿轮进行旋转的效果,从而实现了为连接杆和齿轮的旋转运动提供动力来源,通过设置齿轮,起到了能够带动齿条、连接块和第一支撑块进行运动,通过第一支撑块带动卡接板向一侧运动,进而可实现对通槽进行闭合和开启,以此防护箱闭合,对外界进行隔绝,有效防止外界物体与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接触,实现了对监测设备主体和摄像头的防护,解决了由于监测设备多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使用,进而易受外部物体碰撞或磨损,导致监测设备损坏,从而缩短了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箱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箱;2、通槽;3、卡槽块;4、卡接板;5、电机;6、连接杆;7、齿轮;8、齿条;9、连接块;10、第一支撑块;11、气缸;12、支撑板;13、监测设备主体;14、摄像头;15、套杆;16、套筒;17、第一滑槽;18、限位块;19、第二滑槽;20、第二支撑块;2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1,防护箱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防护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槽块3,卡槽块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接板4,防护箱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轮7,齿轮7的顶部设置有齿条8,且齿轮7与齿条8啮合,齿条8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0,且第一支撑块10的顶部与卡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防护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1,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主体13,监测设备主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4,通过气缸11和支撑板12的配合,用于带动监测设备主体13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了监测设备主体13能够达到升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摄像头14,起到了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实时拍摄,进而便于后期查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防护箱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15,套杆1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筒16,且套筒16远离套杆15的一端与齿条8固定连接,通过套杆15和套筒16的配合,起到了能够对齿条8进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齿条8作业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防护箱1内腔正面和背面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连接块9远离齿条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17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槽17和连接块9的配合,起到了能够对第一支撑块10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支撑块10在运动的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支撑板1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防护箱1内腔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9,限位块18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19的内腔,并与第二滑槽19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限位块18和第二滑槽19的配合,起到了能够对支撑板12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支撑板12在运动的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防护箱1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第二支撑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1,通过设置挡板21,起到了能够对防护箱1进行避雨,防止雨水出现进入防护箱1的情况。
具体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顺时针旋转带动连接杆6和齿轮7进行旋转,齿轮7旋转的同时带动齿条8向右运动,齿条8向右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9、第一支撑块10和卡接板4同步向右运动,套杆15和套筒16的配合提高了齿条8向右运动时的稳定性,此时卡接板4收缩至卡槽块3的内腔中,通槽2从防护箱1的顶部显露,然后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气缸11,气缸11的输出端带动支撑板12、监测设备主体13和摄像头14向上贯穿通槽2运动至防护箱1的外部,限位块18和第二滑槽19的配合提高了摄像头14向上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摄像头14,摄像头14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测,待摄像头14对外部环境监测完成后反之以上操作,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气缸11,气缸11的输出端带动支撑板12、监测设备主体13和摄像头14向下运动收缩至防护箱1的内腔中,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逆时针旋转带动连接杆6和齿轮7进行旋转,同时带动齿条8、连接块9、第一支撑块10和卡接板4向左运动,卡接板4对通槽2进行覆盖,对防护箱1的闭合,以此实现与外界的隔绝,有效防止外界物体与监测设备主体13和摄像头14接触,实现了对监测设备主体13和摄像头14的防护,解决了由于监测设备多暴露在外部环境下使用,进而易受外部物体碰撞或磨损,导致监测设备损坏,从而缩短了监测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防护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槽块(3),所述卡槽块(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卡接板(4),所述防护箱(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顶部设置有齿条(8),且齿轮(7)与齿条(8)啮合,所述齿条(8)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0),且第一支撑块(10)的顶部与卡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主体(13),所述监测设备主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15),所述套杆(1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筒(16),且套筒(16)远离套杆(15)的一端与齿条(8)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腔正面和背面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连接块(9)远离齿条(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17)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防护箱(1)内腔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限位块(18)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19)的内腔,并与第二滑槽(19)的内腔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所述第二支撑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1)。
CN202320614287.1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624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4287.1U CN21962479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4287.1U CN21962479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4790U true CN219624790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6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4287.1U Active CN21962479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4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24790U (zh) 一种生态监测用设备防护装置
CN108629320A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2610861A (zh) 一种用于智能化安全生产的监控装置
CN208624044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贴片机对位检测平台
CN214959882U (zh) 一种安防设备监测管理装置
CN213585990U (zh) 一种运用于5g基站巡检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CN216772469U (zh)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视觉识别装置
CN216681028U (zh) 一种手机壳usb孔封堵的全自动驱动机构
CN211900484U (zh) 一种可调角度式锚索钻机施工架
CN209542469U (zh) 一种医疗设备内部检测装置
CN210508972U (zh) 一种带有监测功能的机床自动大门
CN216972352U (zh)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叠片设备
CN21962356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监控设备
CN214302780U (zh) 一种装修用室内施工平台
CN219227227U (zh) 一种可抑制谐波的智能集成式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CN111983642A (zh) 一种北斗卫星定位芯片防撞固定装置
CN215289612U (zh) 一种便捷式公路路面病害检测设备
CN219627393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共享充电柜
CN219030675U (zh) 一种斗提机用观测平台
CN117615239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视觉防护装置
CN209182440U (zh) 基于紫外脉冲法的开关柜弧光监测装置
CN209338123U (zh) 一种赤磷防固化升降旋转式漂洗装置
CN220985974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储能备电装置
CN219159903U (zh) 一种多角度旋转的智能安防摄像头
CN220765099U (zh) 一种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