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3304U -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3304U
CN219623304U CN202320067494.XU CN202320067494U CN219623304U CN 219623304 U CN219623304 U CN 219623304U CN 202320067494 U CN202320067494 U CN 202320067494U CN 219623304 U CN219623304 U CN 219623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communicated
air chamber
flui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74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英祥
王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74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3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3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3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流体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密封弹性件,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与供气机构流通;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气室,第二壳体在第二气室内设有泄气机构,泄气机构具有与第二气室连通的泄气通道,第二壳体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气室以及泄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第二壳体上还设有电磁排气机构;密封弹性件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密封弹性件上设有与电磁排气机构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和与第二气室连通的第二通气孔。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软管使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血压计的检测稳定性,进而保证其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血压计包括充气泵、电磁阀、漏气机构等装置,彼此通过软管进行连接,漏气机构一般设于仪器外部,如此整个血压计在使用时结构复杂、软管连接处容易漏气、打折堵死、脱落等不良情况,造成检测结果稳定性不高、准确性有起伏;而且仪器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血压计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可以避免软管产生的弊端以及实现血压计的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第一个方案为:一种流体控制机构,包括:
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与供气机构流通;
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气室内设有泄气机构,所述泄气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的泄气通道,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室以及所述泄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电磁排气机构;
密封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上设有与所述电磁排气机构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和与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排气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磁排气机构内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
所述电磁排气机构在通断电状态下密封或者打开所述排气通道。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电磁排气机构包括铁芯、套设于所述铁芯外的绕线组以及配合板组,所述配合板组包括活动板和盖板,所述排气通道开设于所述铁芯,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绕线组通断电状态下磁吸或者脱离所述铁芯端部以密封或者打开所述排气通道。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外连通;
所述过气孔另一端在所述绕线组断电状态下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盖板相连接;
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铁芯的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密封弹性件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孔,所述泄气机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气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气室。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泄气机构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泄气阀;
所述外壳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气孔并与所述第二气室连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密封弹性件在朝向所述第二气室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围绕所述第三通气孔设置;
所述外壳一端弹性卡接于所述限位凸台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密封弹性件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第二个方案为:一种血压计,包括:
上述的流体控制机构;
供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泄气机构和电磁排气机构集成于第二壳体,有利于血压计的小型化设计,而且流体传输时无需经过软管,避免现有技术中软管使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血压计的检测稳定性,进而保证其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压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血压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壳体;110、第一气室;
20、供气机构;
30、第二壳体;310、第二气室;320、泄气机构;3210、外壳;3220、泄气阀;330、出气孔;340、电磁排气机构;3410、排气通道;3420、铁芯;3430、绕线组;3440、配合板组;3441、盖板;3442、活动板;3443、过气孔;3444、弹性件;350、安装孔;
40、密封弹性件;410、第一通气孔;420、第二通气孔;430、第三通气孔;440、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出保护一种血压计,包括流体控制机构和供气机构20,供气机构20与流体控制机构相连接,供气机构20用于朝向流体控制机构一侧供气。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30和密封弹性件40,第一壳体10内具有第一气室110,第一气室110与供气机构20流通;第二壳体30内具有第二气室310(参照图4),第二壳体30在第二气室310内设有泄气机构320,泄气机构320具有与第二气室310连通的泄气通道,第二壳体30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气室310以及泄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330,第二壳体30上还设有电磁排气机构340;密封弹性件40设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之间,密封弹性件40上设有与电磁排气机构340连通的第一通气孔410和与第二气室310连通的第二通气孔420。
供气机构20与泄气机构320、电磁排气机构340之间无需通过软管进行连接,进而流体的传输过程更加稳定,血压计检测精度不受流体传输的影响。在此需要说明:第一气室110和第二气室310的流体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气体、不同类型的液体均可,在此不做限定,下述以气体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对此进行限定。供气机构20将气体传输至第一气室110,此时电磁排气机构340和泄气机构320关闭,气体会经过第二通气孔420进入第二气室310,在泄气机构320关闭时,气体会经与第二气室310连通的出气孔330传输至袖带;当袖带侧气压达到预定压力值后,供气机构20关闭,泄气机构320打开,气体通过泄气机构320慢速泄气,直到测量完成。测量完成后,电磁排气机构340打开,气体快速通过电磁排气机构340从电磁排气机构340排出,实现一体式的进气与泄压功能。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30上开设有安装孔350,电磁排气机构340设于安装孔350内,电磁排气机构340内设有排气通道3410,排气通道3410一端与第一通气孔410连通;电磁排气机构340在通断电状态下密封或者打开排气通道3410。
安装孔350的设置可以避免电磁排气机构340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且可以对电磁排气机构340的结构进行限定。也即,将电磁排气机构340集成于第二壳体30上,且采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有利于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电磁排气机构340通电状态下,排气通道3410关闭,如此供气机构20的气体只能经第二通气孔420传输至第二气室310。而当电磁排气机构340断电状态下,排气通道3410打开,如此电磁排气机构340可以快速将第一气室110和第二气室310内的气体排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磁排气机构340包括铁芯3420、套设于铁芯3420外的绕线组3430以及配合板组3440,配合板组3440包括活动板3442和盖板3441,排气通道3410开设于铁芯3420,活动板3442在绕线组3430通断电状态下磁吸或者脱离铁芯3420端部以密封或者打开排气通道3410。
电磁排气机构340一侧还设有PCB板,PCB板与绕线组3430电连接,用于控制绕线组3430的通断电状态。绕线组3430通电时,绕线组3430通电产生磁场磁化铁芯3420,铁芯3420闭合磁力线增强磁力将活动板3442下拉至铁芯3420端部并盖设于排气通道3410,排气通道3410与外界封闭。绕线组3430断电时,铁芯3420磁力消失,活动板3442恢复至初始位置,排气通道3410与外界连通。
盖板344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气孔3443,过气孔3443一端与第二壳体30外连通;过气孔3443另一端在绕线组3430断电状态下与排气通道3410连通。
过气孔344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以至多个,在此不做限定。此处以三个为例进行说明,在绕线组3430通电时,排气通道3410关闭,排气通道3410与外界不连通,此时为充气过程,当气压达到预定的压力值后,泄气机构320开始慢速泄气,进入检测过程,当检测完成后,绕线组3430断电,排气通道3410与过气孔3443连通,第一气室110和第二气室310内的气体会快速经排气通道3410排至第二壳体30外,完成泄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活动板3442与盖板3441之间设有弹性件3444,弹性件344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活动板3442和盖板3441相连接;弹性件3444的伸缩方向与活动板3442朝向铁芯3420的方向一致。
弹性件3444可以为弹簧,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活动板3442和盖板3441,当绕线组3430通电时,活动板3442受磁力拉伸弹簧朝向铁芯3420一侧移动并抵接于铁芯3420端部,以封闭排气通道3410。当绕线组3430断电时,铁芯3420磁力消失,活动板3442受弹簧回拉返回至盖板3441一侧,此时排气通道3410与过气孔3443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弹性件40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孔430,泄气机构320一端安装于第一壳体10,另一端穿设于第三通气孔430并延伸至第二气室310。
请参照图3和图4,泄气机构320设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上,有利于实现充气、泄气一体化。泄气机构320包括外壳3210、以及设于外壳3210内的泄气阀3220;外壳3210一端安装于第一壳体10,另一端穿设于第三通气孔430并与第二气室310连通。泄气阀3220可以为泄气电磁阀,泄气电磁阀选择市面上可以直接买到的型号,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弹性件40在朝向第二气室310一端设有限位凸台440,限位凸台440围绕第三通气孔430设置;外壳3210一端弹性卡接于限位凸台440内。
限位凸台440的设置便于安装卡接外壳3210,实现外壳3210与密封弹性件40的安装,密封弹性件40的材质优选橡胶材质,且第三通气孔430的直径小于壳体与密封弹性件40连接端的尺寸,如此壳体与限位凸台440之间过盈配合。
密封弹性件40的设置将泄气机构320集成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使得血压计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且可以实现一体式的进气、泄压功能。在绕线组3430通电时,进入充气过程,当气压达到预定的压力值后,停止充气,开启泄压机构,进行慢速泄压,进入泄压检测过程,当检测完成后,绕线组3430断电,进入排气过程,以将第一气室110和第二气室310内的气体快速排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0),内具有第一气室(110),所述第一气室(110)与供气机构(20)流通;
第二壳体(30),内具有第二气室(310),所述第二壳体(30)在所述第二气室(310)内设有泄气机构(320),所述泄气机构(320)具有与所述第二气室(310)连通的泄气通道,所述第二壳体(3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室(310)以及所述泄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330),所述第二壳体(30)上还设有电磁排气机构(340);
密封弹性件(4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30)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40)上设有与所述电磁排气机构(340)连通的第一通气孔(410)和与所述第二气室(310)连通的第二通气孔(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0)上开设有安装孔(350),所述电磁排气机构(340)设于所述安装孔(350)内,所述电磁排气机构(340)内设有排气通道(3410),所述排气通道(3410)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410)连通;
所述电磁排气机构(340)在通断电状态下密封或者打开所述排气通道(3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排气机构(340)包括铁芯(3420)、套设于所述铁芯(3420)外的绕线组(3430)以及配合板组(3440),所述配合板组(3440)包括活动板(3442)和盖板(3441),所述排气通道(3410)开设于所述铁芯(3420),所述活动板(3442)在所述绕线组(3430)通断电状态下磁吸或者脱离所述铁芯(3420)端部以密封或者打开所述排气通道(3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44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气孔(3443),所述过气孔(3443)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外连通;
所述过气孔(3443)另一端在所述绕线组(3430)断电状态下与所述排气通道(34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442)与所述盖板(3441)之间设有弹性件(3444),所述弹性件(344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板(3442)和所述盖板(3441)相连接;
所述弹性件(3444)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活动板(3442)朝向所述铁芯(3420)的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弹性件(40)上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孔(430),所述泄气机构(320)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0),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气孔(430)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气室(3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机构(320)包括外壳(3210)、以及设于所述外壳(3210)内的泄气阀(3220);
所述外壳(3210)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0),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气孔(430)并与所述第二气室(31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弹性件(40)在朝向所述第二气室(310)一端设有限位凸台(440),所述限位凸台(440)围绕所述第三通气孔(430)设置;
所述外壳(3210)一端弹性卡接于所述限位凸台(44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弹性件(40)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10.一种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机构;
供气机构(20),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0),所述供气机构(20)与所述第一气室(110)连通。
CN202320067494.XU 2023-01-10 2023-01-10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Active CN219623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7494.XU CN219623304U (zh) 2023-01-10 2023-01-10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7494.XU CN219623304U (zh) 2023-01-10 2023-01-10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3304U true CN21962330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7494.XU Active CN219623304U (zh) 2023-01-10 2023-01-10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3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4388B (zh) 燃油蒸发排放泄漏诊断系统及方法
HK1079466A1 (en) Needleless med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able valve mechanism
CN219623304U (zh) 流体控制机构及血压计
JP6228439B2 (ja) 弁装置
JP2004068814A (ja) 電気作動弁組立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954590U (zh) 油箱泄漏诊断模块及燃油蒸发排放泄漏诊断系统
CN115585290A (zh) 集成气道电磁控制阀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CN203453564U (zh) 正压型防爆控制系统
CN110652636A (zh) 用于呼吸机的氧气调节控制装置
CN213513210U (zh) 一种环保设备用调节器的缓冲管
CN211398639U (zh) 具有传感器的电磁阀
CN211696492U (zh) 一种鼻氧管检测装置
KR200191862Y1 (ko) 가스제어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CN210088072U (zh) 集成式气阀装置
CN115638465A (zh) 香薰装置以及空调
CN220472904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687640U (zh) 一种气体压力测试装置
CN215412471U (zh) 接头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6899492U (zh) 呼吸机的泄漏测试设备
CN218980095U (zh) 一种集成式气路模块及呼吸设备
CN217605225U (zh) 一种密封试验设备
CN212954446U (zh) 具有臭氧干燥功能的水消毒器
CN103423496A (zh) 正压型防爆控制系统
CN218719594U (zh) 按摩座椅用集成气道系统
CN215767556U (zh) 一种新型呼吸阀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