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2470U -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2470U
CN219622470U CN202320008710.3U CN202320008710U CN219622470U CN 219622470 U CN219622470 U CN 219622470U CN 202320008710 U CN202320008710 U CN 202320008710U CN 219622470 U CN219622470 U CN 219622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abinet body
connection assembly
link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8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新华
王增忠
彭浩然
苏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8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2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2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2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固定于门体上;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柜本体上,与第一限位件相对设置;锁止件,被配置为当柜体关闭时,连接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之内。本申请中,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连接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之间,从而实现连接门体与柜本体的目的,当门体受到冲击时,锁止件连接门体与柜本体,提高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柜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当柜体内部产生冲击力时,冲击力通常首先传递至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连接组件上,再经过连接组件内部的传递,最终传递至门体。因此,冲击力的传递路径长,对于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冲击力的传递路径长,导致对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于柜体的开合连接,所述柜体包括柜本体和门体,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件,固定于门体上;
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柜本体上,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相对设置;
锁止件,锁止件被配置为当柜体关闭时,设置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之内。
通过将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门体及柜本体上,并且设置锁止件,使得锁止件能够在柜体关闭时设置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内。一方面,能够顺利实现门体及柜本体之间的顺利开合。另一方面,锁止件能够将所收到的冲击力直接传递至门体上,从而减少力的传递路径,降低对于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上开设第一锁止位,第二限位件上开设第二锁止位,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设置于第一锁止位及第二锁止位内。
将锁止件分别锁止于第一锁止位及第二锁止位内,可以实现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稳定连接,确保柜体稳定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一凹槽,和/或第二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二凹槽。由此,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能够快速实现锁止件与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一凹槽,第二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一致。
由此,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能够共同实现锁止件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连接,使连接组件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的开口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由此,当锁止件卡合于第一凹槽内时,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可以相互配合,确保锁止件在第一凹槽内的稳定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的开口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因此,两个第二凹槽的开口同样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使得锁止件能够同时卡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提高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对于锁止件的限位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用于连接门体和第一限位件。
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门体及柜本体之间顺利连接。此外,连杆组件还能够为锁止件提供安装基础,当连杆组件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其上的锁止件同步移动,以便于带动锁止件进入或脱出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从而顺利实现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组件包括设于门体上的连杆座及两个连杆件,两个连杆件沿柜体的高度方向连接于连杆座相对两侧,连杆座被配置为带动两个连杆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通过设置两个连杆件,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地缩短冲击力在连杆组件上的传递路径,降低连杆组件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在连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两个连杆件能够分别实现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在连杆座的带动下实现两者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便于更好地实现门体的开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为限位销,限位销凸设于连杆件上,且限位销与连杆件相交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锁止件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稳定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于门体上的支架,连杆件贯穿设置于支架内。
通过设置支架,能够增加连杆与门体之间的连接点,使连杆与门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连杆组件上的滑动件及设于门体上的配合件,当连杆组件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滑动件能够滑入或滑出配合件。
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件及配合件,能够使柜体关闭的过程更加顺利,并且滑动件滑入配合件时,能够减少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碰撞,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被配置为滑轮,配合件被配置为与滑轮配合的滑槽。
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轮及滑槽,一方面,当滑轮滑入滑槽内时,可以实现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锁止,提高两者的锁止强度。另一方面,滑轮与滑槽滑动配合,能够使柜体关闭的过程更加顺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的至少部分槽壁被配置为引导面,引导面用于引导滑轮滑入或滑出滑槽。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滑轮与滑槽的顺利配合,使柜体的开合过程更加顺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门体上的锁舌及设于柜本体上且与锁舌配合的锁舌支架,当门体与柜本体相互关闭时,锁舌与锁舌支架相连。
锁舌及锁舌支架能够与锁止件共同实现门体及柜本体之间的锁止,提高门体及柜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柜,包括:
柜本体;
门体,可转动地设于柜体上;以及
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连接于门体及柜本体之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及如上所述的储能电柜,电池容置于储能电柜中。
上述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连接于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之间,从而实现连接门体与柜本体的目的,当门体受到冲击时,锁止件能够起到连接门体与柜本体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门体与柜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组件;200、门体;300、柜本体;10、第一限位件;20、第二限位件;30、锁止件;11、第一锁止位;12、第二锁止位;40、连杆组件;60、支架;70、滑动件;80、配合件;41、连杆座;42、连杆件;81、引导面;91、锁舌;92、锁舌支架;a、柜体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其他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具体地,动力电池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及使用方式等可分为多种型号及类型,其中,储能装置主要用于为大规模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基于储能装置的自身特性,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装置中的电池往往对于能量密度没有直接的要求,只需根据不同储能场景调整不同功率密度。对于电力调峰、离网型光伏储能或用户侧的峰谷价差储能场景,一般需要储能型电池连续充电或连续放电两个小时以上,因此适合采用充放电倍率≤0.5C的容量型电池。对于电力调频或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的储能场景,需要储能型在秒级至分钟级的时间段快速充放电,所以适合≥2C功率型电池的应用。
进一步地,储能装置主要由柜体及容纳于柜体内部的多个电池组成,其中,将全部电池在柜体内部进行排列,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以便于向外部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在实际使用时,柜体的大小尺寸可以根据其中容纳的电池数量的多少进行调整,而电池数量的多少又由实际所需供电的用电设备的功率决定。
目前的柜体结构在使用时,柜体内部可能会发生爆燃或燃弧等故障,此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施加于柜体及柜门上。
申请人注意到,目前柜体内部所产生的冲击力首先传递至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组件上,然后在连接组件内部传递,例如通过滑动销传递给连杆,然后再通过连杆传递至柜门上。由此,冲击力的传递路径较长,对于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较高。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目前柜体内部的冲击力在连接组件上的传递路径较长,从而对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较高的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连接组件,通过将锁止件分别锁止于第一锁止位及第二锁止位上,而将第一限位件固定于柜门,从而通过锁止件将冲击力直接传递给柜门,减少冲击力的传递路径,降低对于连接组件的强度要求。
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100,用于柜体的开合连接,其中,柜体包括门体200和柜本体300。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限位件10、第二限位件20以及锁止件30。其中,第一限位件10固定于门体200上。第二限位件20固定于柜本体300上,第二限位件20与第一限位件10相对设置。锁止件30被配置为当柜体相互关闭时,设置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组件100是指连接于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且能够实现门体200相对于柜本体300运动以实现开合的部件。
具体地,门体200及柜本体300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均能够与锁止件30相连。
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30分别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连接,并且锁止件30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内。此时,门体200及柜本体300通过锁止件30相互锁止,防止门体200及柜本体300发生相对运动。
当柜体内部产生冲击力时,冲击力首先施加于锁止件30上。由于锁止件30锁止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内,并且第一限位件10固定于门体200上。因此,锁止件30可以将自身所受到的冲击力直接传递至门体200,减少冲击力的传递路径。
而当柜体打开时,锁止件30分别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分离,从而使得门体200能够与柜本体300发生相对运动,顺利实现开门。
通过将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分别设置于门体200及柜本体300上,并且设置锁止件30,使得锁止件30能够在柜体关闭时,设置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内。一方面,能够顺利实现柜体的顺利开合。另一方面,锁止件30能够将所收到的冲击力直接传递至门体200上,从而减少力的传递路径,降低对于连接组件100的强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0上开设第一锁止位11,第二限位件20上开设第二锁止位12。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30设置于第一锁止位11及第二锁止位12内。
具体地,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30的相对两端能够分别锁止于第一锁止位11及第二锁止位12内,从而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的稳定连接,确保柜体稳定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位11被配置为第一凹槽,和/或第二锁止位12被配置为第二凹槽。由此,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能够快速实现锁止件30与第一限位件1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位11被配置为第一凹槽,且第二锁止位12被配置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一致。
由此,当柜体关闭时,锁止件30卡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能够快速实现锁止件30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之间的连接,使连接组件100结构更加简单。
具体地,当柜体关闭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至少部分重叠,锁止件30能够分别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开口进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并卡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由此,通过锁止件30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的锁止。
当需要打开柜体时,首先使锁止件30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脱出,即可顺利打开。
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能够快速实现锁止件30与第一限位件10及第二限位件20之间的连接,使连接组件100更加简单。
请一并参看图1、图4、图5以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的开口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由此,当锁止件30卡合于第一凹槽内时,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可以相互配合,确保锁止件30在第一凹槽内的稳定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的开口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因此,两个第二凹槽的开口同样在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使得锁止件30能够同时卡合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提高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对于锁止件30的限位稳定性。
请再次参看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延伸设置的连杆组件40,连杆组件40用于连接门体200和第一限位件10。
首先,连杆组件40能够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的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杆组件40沿自身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即可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的转动连接。
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得门体200及柜本体300之间顺利连接。此外,连杆组件40还能够为锁止件30提供安装基础,当连杆组件40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其上的锁止件30同步移动,以便于带动锁止件30进入或脱出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从而顺利实现锁止。
请一并参看图1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组件40包括设于门体200上的连杆座41以及两个连杆件42,两个连杆件42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连接于连杆座41相对两侧,连杆座41被配置为带动两个连杆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设置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分别位于连杆座41相对两侧的两个连杆件42,一方面能够通过两个连杆件42缩短冲击力在连杆组件40上的传递路径,进一步降低连杆组件40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在连杆组件40的延伸方向上,两个连杆件42能够分别实现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在连杆座41的带动下实现两者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柜门的开合。
进一步地,连杆座41在带动两个连杆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时,两个连杆件42上的锁止件30能够进入或脱出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从而能够顺利实现柜门的开合。
由此,通过设置两个连杆件42,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地缩短冲击力在连杆组件40上的传递路径,降低连杆组件40的强度要求。另一方面,在连杆组件40的延伸方向上,两个连杆件42能够分别实现相反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在连杆座41的带动下实现两者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柜门的开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连杆座41带动两个连杆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在连杆座41上可转动地设置一齿轮(图中未示出),相对应地,在两个连杆件42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与齿轮配合的齿条,从而使得齿轮可以与两个连杆件42啮合连接。由此,当齿轮在外力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连杆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两个连杆件42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分别位于齿轮的相对两侧,并且在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两个连杆件42同样分别位于齿轮的相对两侧。由此,当齿轮转动时,两个连杆件42能够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运动,即实现两个连杆件42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通过齿轮与两个连杆件42啮合连接,能够快速实现两个连杆件42的同步运动,并且实现两个连杆件42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再次参看图2、图4以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30为限位销,限位销凸设于连杆件42上,且限位销与连杆40相交设置。当柜体关闭时,限位销沿自身径向卡合于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内。
具体地,限位销的轴向垂直于连杆组件40的延伸方向。当连杆组件40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锁止件30跟随连杆组件40移动,使得锁止件30能够沿自身径向卡合于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内,实现锁止。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锁止件30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稳定锁止。
请再次参看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还包括固定于门体200上的支架60,连杆件42贯穿设置于支架60内,且能够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在支架60内移动。
具体地,支架60上开设有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贯穿的通孔,连杆件42能够从通孔中穿过支架60。由此,支架60能够沿垂直于连杆组件40轴向的方向对连杆件42进行限位。
通过设置支架60,能够增加连杆件42与门体200之间的连接点,使连杆件42与门体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此外,支架60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
通过增加支架60的数量,可以进一步增加连杆件42与门体200之间的连接点,进一步提高连杆件42与门体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一并参看图1、图7以及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还包括设于连杆组件40上的滑动件70及设于门体200上的配合件80。当连杆组件40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滑动件70能够滑入或滑出配合件80。
当柜体关闭时,滑动件70在连杆组件40的带动下滑入配合件80中,从而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的连接。当柜体打开时,滑动件70在连杆组件40的带动下滑出配合件80。
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件70及配合件80,能够使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相互关闭的过程更加顺利,并且滑动件70滑入配合件80时,能够减少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的碰撞,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70被配置为滑轮,配合件80被配置为与滑轮配合的滑槽。
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轮及滑槽,一方面,当滑轮滑入滑槽内时,可以实现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的锁止,提高两者的锁止强度。另一方面,滑轮与滑槽滑动配合,能够使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相互关闭的过程更加顺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的至少部分槽壁被构造为引导面81,引导面81用于引导滑轮滑入滑槽。
具体地,滑槽中朝向滑轮的一个槽壁被构造为引导面81。柜体关闭时,当两个连杆件42在齿轮的带动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滑轮在引导面81的引导作用下滑入或滑出滑槽。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滑轮与滑槽的顺利配合,使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的开合过程更加顺利。
请再次参看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还包括设于门体200上的锁舌91及设于柜本体300上且与锁舌91配合的锁舌支架92。当门体200与柜本体300相互关闭时,锁舌91与锁舌支架92相连。
具体地,锁舌91设置于齿轮上,当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锁舌91同步转动。关闭柜体时,锁舌91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使得锁舌91卡合于锁舌支架92中,将锁舌91限位于锁舌支架92中,从而阻止门体200与柜本体300分离。打开柜体时,锁舌91在传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以从锁舌支架92中脱出,以实现柜体的顺利打开。
锁舌91及锁舌支架92能够与锁止件30共同实现门体200及柜本体300之间的锁止,提高门体200及柜本体3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基于与上述连接组件100相同的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柜,包括柜本体300、门体200以及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100。其中,门体200可转动地设于柜本体300上,连接组件100连接于门体200与柜本体30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延伸设置的两个连杆件42。锁止件30包括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杆件42上。第一限位件10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相对设置的两个,且与两个锁止件30一一对应。第二限位件20包括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相对设置的两个,且与两个锁止件30一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一限位件10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一个第二限位件20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此外,两个第一限位件10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相对设置是指,两个第一限位件10上的第一凹槽的开口相互面向设置。两个第二限位件20沿柜体的高度方向a相对设置是指,两个第二限位件20上的第二凹槽的开口相互面向设置。
具体地,两个连杆件分别为上连杆及下连杆。相对应地,两个第一限位件10均设置于门体200上,且分别与上连杆及下连杆对应设置。其中,与上连杆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10上的第一凹槽的开口向下设置,与下连杆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10上的第一凹槽的开口向上设置。
两个第二限位件20均设置于柜本体300上,且分别与上连杆及下连杆对应设置。其中,与上连杆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件20上的第一凹槽开口向下设置,与下连杆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件20上的第一凹槽开口向下设置。
需要关闭柜体时,转动齿轮,带动上连杆向上移动,且带动下连杆向下移动。上连杆及下连杆上的锁止件30分别卡合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以实现柜体的锁止。
需要打开柜体时,反方向转动齿轮,带动上连杆向下移动,且带动下连杆向上移动,使上连杆及下连杆上的锁止件30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脱出,从而顺利打开柜体。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上连杆上设置锁止件30,或者仅在下连杆上设置锁止件30,同样能够实现对柜体的锁止,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组件100包括两个连杆件42时,滑轮可以设置为分别与两个连杆件42一一对应的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相对应地,滑槽也设置为分别与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配合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当柜体关闭时,两个连杆件42在齿轮的带动下相互远离,使得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分别滑入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中,从而实现对柜体的锁止。
当柜体打开时,两个连杆件42在齿轮的带动下相互靠近,使得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分别从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中脱出,顺利打开柜体。
基于与上述储能电柜相同的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及如上所述的储能电柜。其中,电池容置于储能电柜中。
本申请具体使用时,如需关闭柜体,首先转动门体200上的齿轮,齿轮带动上连杆远离下连杆且向上移动,上连杆上的锁止件30向上卡合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与此同时,上连杆上的第一滑轮向上滑入第一滑槽内。
此外,齿轮同时带动下连杆远离上连杆且向下移动,下连杆上的锁止件30向下卡合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与此同时,下连杆上的第二滑轮向下滑入第二滑槽内。
在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锁舌91转动,使得锁舌91能够限位于锁舌支架92中。由此,实现柜体的关闭。此时,若柜体内部产生冲击力,冲击力将通过锁止件30传递至第一限位件10上,即通过锁止件30直接传递至门体200上,减少冲击力的传递路径。
需要打开柜体时,朝反方向转动齿轮,齿轮带动锁舌91转动并从锁舌支架92中脱出。同时,齿轮带动两个连杆件42相互靠近,各锁止件30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脱出。此外,第一滑轮从第一滑槽内滑出,第二滑轮从第二滑槽内滑出。由此,使得柜体顺利打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连接组件,用于柜体的开合连接,所述柜体包括柜本体和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件,固定于所述门体上;
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柜本体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设置;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柜体关闭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第二限位件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开设第一锁止位,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开设第二锁止位,当所述柜体关闭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位及所述第二锁止位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锁止位被配置为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在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在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门体和所述第一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门体上的连杆座以及两个连杆件,两个所述连杆件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杆座相对两侧,所述连杆座被配置为带动两个所述连杆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为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凸设于所述连杆件上,且所述限位销与所述连杆件相交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门体上的支架,所述连杆件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杆组件上的滑动件及设于所述门体上的配合件,当所述连杆组件沿自身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滑动件能够滑入或滑出所述配合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滑轮,所述配合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滑轮配合的滑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至少部分槽壁被配置为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滑轮滑入或滑出所述滑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门体上的锁舌及设于所述柜本体上且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舌支架,当所述柜体关闭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舌支架相连。
15.一种储能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本体;
门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柜体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书1-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门体及所述柜本体之间。
16.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能电柜,所述电池容置于所述储能电柜中。
CN202320008710.3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Active CN219622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710.3U CN21962247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710.3U CN21962247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2470U true CN219622470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8710.3U Active CN21962247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2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63764B1 (en) Multifunctional vehicle-mounted refrigerator with a plug-in battery
CN212210537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9622470U (zh)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WO2024146017A1 (zh) 一种连接组件、储能电柜以及储能系统
CN216907071U (zh) 多工位拉链头装配装置
CN110611257B (zh) 一种庭院式可节能的电路保护配电箱
CN216406453U (zh) 门锁结构及电器
CN212423300U (zh) 一种内隐藏式充电小门
CN212566807U (zh) 一种自动开关门及真空烤箱
CN211240545U (zh) 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
CN215255306U (zh) 一种基于物理传动的电机锁装置
CN207367812U (zh) 充气柜联锁装置及充气柜
CN216819112U (zh) 安装位置可调配的数字化拼接式配电柜
CN219806691U (zh) 锁组件、电池托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115220U (zh) 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875147U (zh) 自动翻盖式太阳能充电宝
CN109026534A (zh) 一种多功能的多风轮混合储能式风力发电机装置
CN219236826U (zh) 换电锁、车辆和电池
CN219491983U (zh) 一种电池盒组件及智能锁结构
CN21528581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组存储装置
CN21541683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租赁机柜电池仓
CN220410274U (zh) 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040629U (zh) 一种电芯托盘角度调节解锁机构
CN220884220U (zh) 一种储物盒、行李箱后侧围内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17125007U (zh) 一种电池锁紧装置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