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4754U - 便携式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4754U
CN219614754U CN202222919471.5U CN202222919471U CN219614754U CN 219614754 U CN219614754 U CN 219614754U CN 202222919471 U CN202222919471 U CN 202222919471U CN 219614754 U CN219614754 U CN 219614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group
adapter plate
mounting plate
portable cosm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9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KR1020237028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2024004668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238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468A1/zh
Priority to EP23775951.9A priority patent/EP436824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4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4754U/zh
Priority to US18/460,547 priority patent/US2024010889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壳体、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处理电路,壳体包括接触需处理皮肤的端部和用于手持的侧部,所述端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一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处理电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的皮肤部位做出相应的护肤效果,提高美容仪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便携式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携式美容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包括操作头、光或电产生电路,操作头上有光或电产生电路的输出面,光或电产生电路产生的光或电到达皮肤后,可以对皮肤进行处理,实现改善皮肤的效果。
不足的是,市面上的美容仪工作模式比较单一,无法针对用户不同的皮肤部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美容仪,以改良美容仪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美容仪,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壳体、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处理电路,壳体包括接触需处理皮肤的端部和用于手持的侧部,所述端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一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处理电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
其中,第一组电极包括中心电极和若干周边电极,若干周边电极围绕中心电极设置。
其中,周边电极为圆弧段形状,若干周边电极以中心电极为圆心,等间距间隔分布于设定圆的圆周。
其中,中心电极是圆环电极。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第三组电极,设置于第二区域,被第二组电极间隔开。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转接板,位于壳体内且邻近端部设置,转接板具有对应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的若干连接端子,端部具有对应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的第一通孔,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通过第一通孔电连接若干连接端子,若干连接端子连接至处理电路。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若干第一固定件,具有导电性;转接板对应连接端子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朝向转接板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件自转接板背向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一侧穿过第二通孔并固定于第一固定部,进而将第一组电极、第二组电极电连接至转接板。
其中,转接板上具有连接线,第一组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连接线电连接,且连接线连接至处理电路。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若干密封圈;其中,第一通孔为阶梯孔,第一组电极的每个电极形状与阶梯孔匹配,且自端部外侧插入阶梯孔并抵止于阶梯孔,密封圈套设于电极,密封电极与第一通孔之间的缝隙。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电路板,设置于转接板与端部之间;若干光疗灯,设置于电路板朝向端部一侧,且通过电路板连接至处理电路;其中,端部具有对应光疗灯的透明区域,处理电路为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光疗灯提供驱动信号。
其中,端部的透明区域被配置为在光疗灯不发光时遮挡外界视线,在光疗灯发光时透过至少部分光线。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中框,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三侧边,第二安装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侧面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第三侧边;壳体包括前壳、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分别安装于在第一安装板相背两侧,并且与第二安装板一起构成被第一安装板分开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前壳相对第二安装板的第二侧面设置,并且与第二安装板构成第三容置空间,处理电路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或第三容置空间。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环形壳,位于前壳与第二安装板之间以连接前壳、第二安装板;若干第二固定件;其中,端部朝向转接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固定部,转接板对应若干第二固定部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环形壳内设有隔板,隔板对应第三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第二固定件自隔板背向转接板一侧穿过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并固定于第二固定部,进而将端部、转接板和环形壳固定。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若干第三固定件;其中,隔板朝向第二安装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固定部,第二安装板对应若干第二固定部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第三固定件自第二安装板背向隔板一侧穿过第五通孔并固定于第三固定部,进而将前壳、转接板、环形壳、中框固定。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蓝宝石,设置于端部,且暴露于端部外侧;半导体制冷件,设置于蓝宝石内侧,且与蓝宝石热耦合并连接至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驱动半导体制冷件给蓝宝石、第一组电极和/或第二组电极制冷或制热。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散热件,热耦合半导体制冷件和/或蓝宝石。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震动组件,位于端部朝内一侧,且连接处理电路。
其中,第一组电极和/或第二组电极突出端部外侧或与端部外侧平齐。
其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安装架,设置于转接板与端部之间,具有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槽,并且定位孔和/或定位槽周围具有遮光区域;导光件,设置于安装架和转接板之间,具有连接架和若干导光柱,连接架连接于若干导光柱之间;若干光疗灯,设置于转接板上,且通过转接板连接至处理电路;其中,端部具有对应光疗灯的透明区域,定位孔和/或定位槽、导光柱、光疗灯一一对应设置,处理电路为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光疗灯提供驱动信号。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在端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将第一组电极和第二组电极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使得不同的电极组既可以分开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以供用户自由选择;另外,由于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也就是说不同的电极组所占的范围是不同的,可以针对不同的皮肤部位做出相应的护肤效果,比如说,小范围的电极组可以眼周等区域进行精细化工作;而大范围的电极组可用于面部区域,提高美容仪的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电极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的一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前壳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另一实施例的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中导电件与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部分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和/或”,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5,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电极分布示意图。在此图中,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壳体、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处理电路1700,壳体包括接触需处理皮肤的端部和用于手持的侧部,端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第一区域10大于第二区域20;第一组电极510设置于第一区域10;第二组电极520设置于第二区域20;处理电路1700,位于壳体内,并连接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
其中,第一组电极510包括中心电极510a和若干周边电极510b,若干周边电极510b围绕中心电极510a设置。中心电极510a是圆环电极;周边电极510b为圆弧段形状,若干周边电极510b以中心电极510a为圆心,等间距间隔分布于设定圆的圆周。
由于周边电极510b的大小会影响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比如说,周边电极510b的直径比较小,则周边电极510b与皮肤接触的部分过小,难以感觉到电刺激。如果周边电极510b的直径比较大,则结构也会因此变大,周边电极510b间的距离也会变得很难保持,局部刺激的效果也会变薄。因此,周边电极510b的大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这样,即使周边电极510b的输出功率小也容易使用户切身感受,提高美容作用。另外,即使抑制周边电极510b的功率输出也能得到强烈的刺激,因此也能实现省电。
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电极510a的直径可以为8mm至12mm,周边电极510b的直径可以为2mm至6mm的范围内。
由于本申请的周边电极510b为圆弧段形状,相比于以往的平面电极,更容易侵入人体皮肤,因为圆弧状流动的电流容易到达皮肤内部,所以周边电极510b的电流能够直接流向皮肤内部。也就是说,本申请采用圆弧段形状的周边电极510b,可以有效地将电流施加到皮肤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周边电极510b的数量可以为4个、5个、6个或者8个。优选地,本申请的周边电极510b的数量为5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组电极520可以包括B组电极520a和C组电极520b,其中,第二组电极520中的B组电极520a和上述的第一组电极510一样,可以产生射频电流和微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可以设置如图1所示的第三组电极530。其中,第三组电极530为弧形状的电极条,可以更加贴合凹陷面部区域,特别是在面部法令纹凹陷处,因此,提拉、紧致肌肤的效果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三组电极被第二组电极520a间隔开。
比如该第三组电极可以包括C组电极520b和弧形状的电极条,其中,C组电极520b可以全部是正极或者其中一个为正极;而弧形状的电极条可以全部是负极或者其中一个为负极。也就是说,C组电极520b的每一个可以和相邻弧形状的电极条形成新的电极组,用于产生微电流。
结合上述实施例,美容仪可以同时设置多个电极组,不同的电极组既可以分开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且多个电极组之间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以使电极产生微电流或者射频电流,作用于皮肤上,刺激皮肤从而达到提拉和紧致皮肤、有效抗老的效果。
比如说,第一组电极510所占范围较大,可作用于面部大块的较为平坦区域,提高美容仪工作效率;并且第一组电极510可以产生射频电流和微电流,可以向面部肌肉发出柔和的电波来刺激面部肌肉的活力并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或者通过对肌肉进行刺激以使皮肤收紧效果。第二组电极520所占范围较小,而且整体呈三角分布,更加适合进行精细化工作,比如第二组电极520中的B组电极520a单独工作,产生的微电流或者射频电流可以作用于眼周等区域。
而第三组电极530为弧形状的电极条,此设计可以使电极条更加贴合凹陷面部区域,特别是在面部法令纹凹陷处。并且,第三组电极530可以与第二组电极520中的C组电极520b相互组合,产生微电流,通过产生低频率的电流深层传入肌肤,刺激凹陷面部区域的肌肉(尤其是下颌区域的肌肉)运动,使肌肉收缩,因此,第三组电极530与C组电极520b相互组合,对凹陷面部区域的皮肤提拉和紧致肌肤有比较好的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组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组合工作的电极组,以针对不同的皮肤部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组合的电极组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和输出的能量也不一样,通过控制电极产生微电流和射频电流刺激肌肤,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射频美容或微电流美容,以改善皮肤,比如快速提拉肌肤、强效抗老、皮肤嘭弹紧致、3分钟V脸、淡化法令纹等中至少任一美容效果。并且当多个电极组共同工作时,还可以提高美容仪工作效率,为用户节省时间。
请参阅图1至图6,其中,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的一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中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前壳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另一实施例的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转接板2200位于壳体内且邻近端部设置,转接板2200具有对应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的若干连接端子,端部具有对应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的第一通孔101,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通过第一通孔101电连接若干连接端子,若干连接端子连接至处理电路1700。
因此,第一通孔101位于壳体端部上,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通过第一通孔101与壳体端部固定,并通过转接板2200上的若干连接端子连接至处理电路1700。
其中,若干第一固定件201,具有导电性;转接板2200对应连接端子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朝向转接板2200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301,第一固定件201自转接板2200背向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一侧穿过第二通孔102并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01,进而将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电连接至转接板2200。
第二通孔102位于转接板2200上,第一固定件201自转接板2200背向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一侧穿过第二通孔102,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朝向转接板2200一侧的第一固定部301再与第一固定件201连接,使得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与转接板2200固定,进而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电连接至转接板2200。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电极510中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连接线电连接,然后连接线连接至转接板2200,处理电路1700这样可以减少电极和转接板2200的连接操作,降低工艺难度。比如,将第一组电极510的所有周边电极510b用连接线和/或连接环和/或连接件连接起来后,连接线再连至转接板2200上的一个连接端子。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若干密封圈(图未示)。其中,第一通孔101为阶梯孔,第一组电极510的每个电极形状与阶梯孔匹配,且自端部外侧插入阶梯孔并抵止于阶梯孔,密封圈套设于第一组电极510,密封第一组电极51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通孔101的形状具体设置,比如说第一通孔101的形状为环形的,则密封圈的形状可以对应设置为o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可以采用橡胶材质,由于橡胶不吸水也不透水,因此,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圈可以堵住第一组电极51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贴合面存在较小的气体或者液体通道,防止水从第一组电极51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进而损坏电路板等组件,造成美容仪无法正常工作。
同样地,第二组电极520也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水从第二组电极52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
其中,第二组电极520套设的密封圈的材料可以选用紫外线防水胶。由于紫外线防水胶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耐水及耐冷热性优异,并且安全无毒,可以有效防止水、凝胶或其他杂质从第二组电极52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使第二组电极52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且,第二组电极520套设的密封圈也可以辅助固定第二组电极520,增加第二组电极520与端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密封圈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关于密封圈的具体形状和材质,本申请在此不做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便携式美容仪的另一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在此图中,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电路板2100、若干光疗灯2500,电路板2100设置于转接板2200与端部之间;若干光疗灯2500,设置于电路板2100朝向端部一侧,且通过电路板2100连接至处理电路1700。
其中,端部具有对应光疗灯2500的透明区域,处理电路1700为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光疗灯2500提供驱动信号。并且端部的透明区域被配置为在光疗灯2500不发光时遮挡外界视线,在光疗灯2500发光时透过至少部分光线。
因此,光疗灯2500可以通过端部的透明区域发射出光线,处理电路1700则为光疗灯2500提供驱动信号,并且光疗灯2500可以发出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光线作用也不相同。光线既可以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细胞活性,帮助组织修复;也可以抑制油脂分泌,抑制皮肤炎症,调节角化层。
其中,端部的透明区域被配置为在光疗灯2500不发光时遮挡外界视线,在光疗灯2500发光时透过至少部分光线,防止光线太过刺眼,弱化光线,使用户看到更加柔和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中框100,其中,中框100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10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120,第一安装板1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边111和第二侧边112、以及连接第一侧边111和第二侧边112之间的第三侧边113(被第二安装板120遮挡),第二安装板12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第二安装板120通过第一侧面121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10的第三侧边113;壳体包括前壳400、第一侧壳200和第二侧壳300,第一侧壳200和第二侧壳300分别安装于在第一安装板110相背两侧,并且与第二安装板120一起构成被第一安装板110分开的第一容置空间1500和第二容置空间1600;前壳400相对第二安装板120的第二侧面122设置,并且与第二安装板120构成第三容置空间2000;电极相对前壳400设置。
可选的,第一安装板110可以包括第一板体115和两第一侧板116,两第一侧板116各自一表面连接于第一板体115的两相背侧,两第一侧板116的各自另一表面形成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位置。
可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的,第一安装板110、第二安装板120可以是大致的板体,也可以是具有凹凸结构的架体,还可以是镂空的结构体。此处的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延伸的主要含义,可以指板体的所在平面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延伸,或是第一安装板110和/或第二安装板120的侧边所形成的轮廓所在平面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的,便携式美容仪存在三个容置空间,第一安装板110、第一侧壳200和第二安装板120构成第一容置空间1500,第一安装板110、第二侧壳300和第二安装板120构成第二容置空间1600,前壳400和第二安装板120构成第三容置空间2000,电极设置于前壳400中,处理电路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500、第二容置空间1600或第三容置空间2000。
该实施例通过中框100将第一侧壳200、第二侧壳300拼合在一起,可以使美容仪组装便捷化,且第一侧壳200、第二侧壳300壳体形状大致相同,从而使美容仪的壳体为较规则的形状,以便于用户更好的进行抓取。
结合图3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环形壳900,位于前壳400与第二安装板120之间以连接前壳400、第二安装板120;若干第二固定件202;其中,端部朝向转接板2200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固定部302,转接板2200对应若干第二固定部302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103,环形壳900内设有隔板1400,隔板1400对应第三通孔103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104,第二固定件202自隔板1400背向转接板2200一侧穿过第四通孔104、第三通孔103并固定于第二固定部302,进而将端部、转接板2200和环形壳900固定。
因此,若干第二固定件202穿过转接板2200上的第三通孔103和隔板1400的第四通孔104,与端部朝向转接板2200一侧的若干第二固定部302一一对应连接,将端部、转接板2200和环形壳900固定。
可选的,参阅图5,便携式美容仪包括处理电路1700、储能电路1800、充电电路1900等,处理电路1700、储能电路1800、充电电路1900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500和第二容置空间1600中,转接板2200设置于第三容置空间2000,且转接板2200连接电极,处理电路1700通过转接板2200微电流和射频电流到电极。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处理电路1700配合电极,产生微电流和射频电流,刺激肌肤,或光疗灯照射肌肤光线等方式,可实现快速提拉肌肤、强效抗老、皮肤嘭弹紧致、3分钟V脸、淡化法令纹等效果。
并且通过将不同的组件放置在便携式美容仪的不同的容置空间,既可以防止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组件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也可以使每个组件更好的固定在便携式美容仪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至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包括:若干第三固定件203;其中,隔板1400朝向第二安装板120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固定部303,第二安装板120对应若干第二固定部302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105,第三固定件203自第二安装板120背向隔板1400一侧穿过第五通孔105并固定于第三固定部303,进而将前400壳、转接板2200、环形壳900、中框100固定。
在中框100的第二安装板120上有第五通孔105,若干第三固定件203穿过第五通孔105,与隔板1400朝向第二安装板120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固定部303一一对应连接。因此,通过第二固定部302和第三固定部303可将前壳400、转接板2200、环形壳900、中框100固定。
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通孔,固定件和固定部,可以更方便美容仪各个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参阅图1和图5,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包括:蓝宝石(图未示出)、半导体制冷件(图未示出),蓝宝石设置于端部,且暴露于端部外侧;半导体制冷件设置于蓝宝石内侧,且与蓝宝石热耦合并连接至处理电路1700,处理电路1700用于驱动半导体制冷件给蓝宝石、第一组电极510和/或第二组电极520制冷或制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可以设置散热件,示例性地,该散热件可以热耦合半导体制冷件和/或蓝宝石。
其中,半导体制冷件一侧热耦合于皮肤接触元件,皮肤接触元件可为:蓝宝石、第一组电极510和/或第二组电极520。当半导体制冷件制热时,使皮肤接触元件升温,并在皮肤接触元件接触皮肤后,让皮肤感觉舒服不至于冰冷;当半导体制冷件制冷时,使皮肤接触元件降温,以在皮肤过热时降低皮肤表面温度。
虽然上述的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和第三组电极530可以产生电流,通过电流刺激人体的肌肉,使肌肉被动运动达到提拉、紧致肌肤的效果,但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美容效果,可以在便携式美容仪上设置一些震动组件。
比如说,在一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可以设置震动组件(图未示),震动组件位于端部朝内一侧,且连接处理电路1700。
由于震动组件的震动可以让皮肤底层的细胞受到震动,从而达到皮肤保养提高细胞活性的作用。并且震动组件的震动频率较高,所包含的能量也比较多,可以有效地按摩皮肤的细胞,将护肤品中的营养物质打成细小的分子,使皮肤能够更好的吸收,也即依靠震动频率将护肤品更好的导入皮肤,给皮肤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的循环功能,从而使皮肤呈现出更加健康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组件的震动频率是可以调节的,因此用户可以打开美容仪的震动功能,选择适合的震动频率将护肤品更好的导入皮肤,给皮肤按摩。比如说,可以设置每分钟8600rpm转速的高频震动,帮助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顺利进入肌肤深层发挥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晚上皮肤的肤感相对比较差,因此,用户在晚上使用美容仪的时候,可以打开美容仪的震动功能,使美容仪顺着用户的脸部线条打圈震动,帮助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顺利进入肌肤深层发挥作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便携式美容仪,第一组电极510和/或第二组电极520突出端部外侧或与端部外侧平齐。
为了便于电极的安装和校正,一般情况下,是将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同时突出端部外侧,如本申请图1所示。
示例性地,第一组电极510和/或第二组电极520突出端部外侧的高度可以是在2mm到3mm的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组电极510与端部外侧平齐,而第二组电极520突出端部外侧或者是第一组电极510突出端部外侧,而第二组电极520与端部外侧平齐。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同时与端部外侧平齐。
关于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与端部位置的具体设置关系,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中导电件与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该便携式美容还可以设置选通电路1100和导电件。其中,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1200和第二导电件1300,选通电路1100连接于第一导电件1200和第二导电件1300之间,第一组电极510的至少两个电极连接至第一导电件1200,第二组电极520的至少两个电极连接至第二导电件1300,处理电路1700连接选通电路1100,并通过选通电路1100驱动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或同时驱动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件可以为导线、弹针、导电板或电路板。
因此,通过选通电路1100和导电件的作用可以减少电极和转接板2200之间的连接点,并且在处理电路1700连接选通电路1100时,还可以通过选通电路1100单独驱动第一组电极510、第二组电极520工作或同时驱动第一组电极510和第二组电极520工作。因此,不同的电极组既可以分开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针对不同的皮肤部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和输出的能量也不一样。如果多个电极组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美容仪工作效率,为用户节省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美容仪一实施例的部分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美容仪还可以包括安装架2600,设置于转接板2200与端部之间,具有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并且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周围具有遮光区域;导光件2700,设置于安装架2600和转接板2200之间,其中该导光件2700包括第一导光部2701和第二导光部2702,每一导光部都具有连接架2703和若干导光柱2704,连接架2703连接于若干导光柱2704之间;转接板2200上设置有若干光疗灯2500,且该光疗灯2500通过转接板2200连接至处理电路1700;其中,端部具有对应光疗灯2500的透明区域,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导光柱2704、光疗灯2500一一对应设置,处理电路1700为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光疗灯提供驱动信号。由于安装架2600上的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与导光件2700上的导光柱2704以及转接板2200上的光疗灯2500一一对应设置,所以当安装架2600上的三个固定孔2602与电极固定的同时,将设置于安装架2600和转接板2200之间的导光件2700压合在转接板2200上,使得安装架2600上的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与导光件2700上的导光柱2704以及转接板2200上的光疗灯2500对应并压合,以使当处理电路1700为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光疗灯2500提供驱动信号时,导光件2700可以将光疗灯2500散发出的光进行聚合,并且由于安装架2600上的定位孔和/或定位槽2601周围具有遮光区域,可以进一步起到遮光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2600的材料可以采用硅胶材料。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接触需处理皮肤的端部和用于手持的侧部,所述端部外侧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区域;
第一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
第二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处理电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电极包括中心电极和若干周边电极,所述若干周边电极围绕所述中心电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边电极为圆弧段形状,所述若干周边电极以所述中心电极为圆心,等间距间隔分布于设定圆的圆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电极是圆环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组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被所述第二组电极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端部设置,所述转接板具有对应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的若干连接端子,所述端部具有对应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电连接所述若干连接端子,所述若干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处理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第一固定件,具有导电性;
所述转接板对应所述连接端子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朝向所述转接板一侧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自所述转接板背向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一侧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进而将所述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组电极电连接至所述转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板上具有连接线,所述第一组电极中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所述连接线电连接,且所述连接线连接至所述处理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组电极的每个电极形状与所述阶梯孔匹配,且自所述端部外侧插入所述阶梯孔并抵止于所述阶梯孔,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电极,密封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缝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端部之间;
若干光疗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端部一侧,且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处理电路;
其中,所述端部具有对应所述光疗灯的透明区域,所述处理电路为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所述光疗灯提供驱动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端部的所述透明区域被配置为在所述光疗灯不发光时遮挡外界视线,在所述光疗灯发光时透过至少部分光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三侧边,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三侧边;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所述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分别安装于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背两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一起构成被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开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前壳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构成第三容置空间,所述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或所述第三容置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壳,位于所述前壳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以连接所述前壳、所述第二安装板;
若干第二固定件;
转接板;
其中,端部朝向所述转接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固定部,所述转接板对应所述若干第二固定部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环形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对应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自所述隔板背向所述转接板一侧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进而将所述端部、所述转接板和所述环形壳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第三固定件;
其中,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所述若干第二固定部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三固定件自所述第二安装板背向所述隔板一侧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部,进而将所述前壳、所述转接板、所述环形壳、所述中框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宝石,设置于所述端部,且暴露于所述端部外侧;
半导体制冷件,设置于蓝宝石内侧,且与所述蓝宝石热耦合并连接至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给所述蓝宝石、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组电极制冷或制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件,热耦合所述半导体制冷件和/或所述蓝宝石。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震动组件,位于所述端部朝内一侧,且连接所述处理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组电极突出所述端部外侧或与所述端部外侧平齐。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端部之间,具有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槽,并且所述定位孔和/或定位槽周围具有遮光区域;
导光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转接板之间,具有连接架和若干导光柱,所述连接架连接于所述若干导光柱之间;
若干光疗灯,设置于所述转接板上,且通过所述转接板连接至所述处理电路;
其中,所述端部具有对应所述光疗灯的透明区域,所述定位孔和/或定位槽、所述导光柱、所述光疗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光柱顶部插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和/或定位槽,所述处理电路为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提供射频输出以及为所述光疗灯提供驱动信号。
CN202222919471.5U 2022-09-30 2022-11-01 便携式美容仪 Active CN219614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37028045A KR20240046681A (ko) 2022-09-30 2023-06-08 휴대형 미용 기기
PCT/CN2023/099238 WO2024066468A1 (zh) 2022-09-30 2023-06-08 便携式美容仪
EP23775951.9A EP4368241A1 (en) 2022-09-30 2023-06-08 Portable beauty instrument
US18/460,547 US20240108890A1 (en) 2022-09-30 2023-09-03 Portable beauty instru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7053X 2022-09-30
CN202211217053 2022-09-30
CN2022228750418 2022-10-28
CN202222875041 2022-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4754U true CN21961475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9471.5U Active CN219614754U (zh) 2022-09-30 2022-11-01 便携式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4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4746U (zh) 皮肤保养组件和接触式皮肤保养设备
JP3226151U (ja) 美容装置の頭部および美容装置
CN219614754U (zh) 便携式美容仪
CN210991071U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锤理疗仪
CN111529935A (zh) 眼部护理设备
WO2024066468A1 (zh) 便携式美容仪
CN117794613A (zh) 便携式美容仪
WO2022140984A1 (zh) 美容手柄
CN211561592U (zh) 便携式红蓝光治疗仪
CN111084937A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
CN21930733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美容仪
CN210844951U (zh) 一种冷热锤理疗仪
CN116531669B (zh) 一种光磁治疗仪
RU212244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агнитосветовой терапии
CN216394232U (zh) 美容仪
CN217448715U (zh) 多功能美容仪
CN219185620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6221632U (zh) 一种射频仪
CN215384554U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CN213722364U (zh) 一种带有充电底座的射频美容仪
WO2024066467A1 (zh) 便携式美容仪及其充电座
CN220755254U (zh) 美容仪
CN212187488U (zh) 一种多功能led美容仪
US20230338729A1 (en) Cosmetic device
CN219090865U (zh) 一种便携式理疗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