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0805U -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0805U
CN219610805U CN202320749082.4U CN202320749082U CN219610805U CN 219610805 U CN219610805 U CN 219610805U CN 202320749082 U CN202320749082 U CN 202320749082U CN 219610805 U CN219610805 U CN 219610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erminal
terminal main
main bod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90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祥龙
郑炀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anxi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anxi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anxi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anxi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90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0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0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0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包括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一端设有两侧向中间折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弯曲段以及侧边形成的抵接段,所述端子主体的另一端则设有用于连接导线且两侧向中间折弯的限位部一,所述端子主体上靠近卡接部一侧还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端子连接限位的限位凸点。本实用新型端子连接件通过将卡接部与微动开关的引脚插接,卡接部的抵接段与引脚抵接,当凸块与引脚的通孔连接后即完成限位配装,连接十分牢靠且装配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与如图4所示的微动开关触脚连接的端子连接件为了保证连接强度通常采取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焊接工艺对熟练度有一定的要求,且安装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差;焊接时,一旦出现气泡会降低其导电效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配装,连接强度较高的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包括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一端设有两侧向中间折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弯曲段以及侧边形成的抵接段,所述端子主体的另一端则设有用于连接导线且两侧向中间折弯的限位部一,所述端子主体上靠近卡接部一侧还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端子连接限位的限位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子主体靠近限位部处还设有用于卡接导电线束的限位部二,其中,所述限位部一、限位部二以及卡接部均为J形或C形折弯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凸点靠近导电线束一端设有限位面,而所述限位凸点远离导电线束一端则设有便于插接的倾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部一、限位部二以及卡接部均为展开为矩形结构的片体向端子主体的中线a处折弯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部一、限位部二以及卡接部与端子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三)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连接件通过将卡接部与微动开关的引脚插接,卡接部的抵接段与引脚抵接,当凸块与引脚的通孔连接后即完成限位配装,连接十分牢靠且装配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仰视视角);
图3为实施例1中端子连接件的主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中微动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限位部一,20、限位部二,30、凸点,40、限位面,50、引脚,60、通孔,70、卡接部,80、弯曲段,90、抵接段,100、倾斜面,110、端子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包含”或者“具有”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连通”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附图中所示的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或连通,而是可以包括与其等效的连接或连通,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包括端子主体110,所述端子主体110一端设有两侧向中间折弯的卡接部70,所述卡接部70包括弯曲段80以及侧边形成的抵接段90,所述端子主体110的另一端则设有用于连接导线且两侧向中间折弯的限位部一10,所述端子主体110上靠近卡接部70一侧还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端子连接限位的限位凸点30。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主体110靠近限位部处还设有用于卡接导电线束的限位部二20,其中,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均为J形或C形折弯结构。所述限位凸点30靠近导电线束一端设有限位面40,而所述限位凸点30远离导电线束一端则设有便于插接的倾斜面100。即在限位部一10与引脚50插接过程中,倾斜面100先与引脚50接触,在凸点30与引脚50的通孔60连接后,所述限位面40顶住通孔60的侧边以防止连接件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均为展开为矩形结构的片体向端子主体110的中线a处折弯成型,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与端子主体110为一体式结构。而所述卡接部70用于与微动开关的引脚50连接,限位部一10则用于连接导线的导电线束,限位部二20则用于连接导线的绝缘层。
进一步地,端子连接件通过将卡接部70与微动开关的引脚50插接,卡接部70的抵接段90与引脚50抵接,当凸块与引脚50的通孔60连接后即完成限位配装,连接十分牢靠且装配效率更高。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5)

1.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端子主体(110),所述端子主体(110)一端设有两侧向中间折弯的卡接部(70),所述卡接部(70)包括弯曲段(80)以及侧边形成的抵接段(90),所述端子主体(110)的另一端则设有用于连接导线且两侧向中间折弯的限位部一(10),所述端子主体(110)上靠近卡接部(70)一侧还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端子连接限位的限位凸点(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110)靠近限位部处还设有用于卡接导电线束的限位部二(20),其中,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均为J形或C形折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点(30)靠近导电线束一端设有限位面(40),而所述限位凸点(30)远离导电线束一端则设有便于插接的倾斜面(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均为展开为矩形结构的片体向端子主体(110)的中线a处折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一(10)、限位部二(20)以及卡接部(70)与端子主体(110)为一体式结构。
CN202320749082.4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Active CN219610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9082.4U CN21961080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9082.4U CN21961080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0805U true CN21961080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2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9082.4U Active CN219610805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0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7115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5960252U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1498649U (zh) 电连接器
CN219610805U (zh)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CN106898906A (zh) 双线端子台结构
CN212848967U (zh) 一种微型大电流btb连接器母座
CN209805024U (zh) 线路板连接端子及数据连接线
CN206340719U (zh) 一种Mini USB连接器
CN218827926U (zh) 连接器端子
CN201029113Y (zh) 电连接器
CN216251203U (zh) 防止虚焊的usb type-c连接器
CN201163675Y (zh) 电源插座的插套
CN214411609U (zh) 一种防雷连接器
CN213304437U (zh) 一种扁平式插接件
CN217641838U (zh) 一种金属端子
CN217468879U (zh) 一种用于pin针式芯片连接器的端子
CN220489864U (zh) 电子雷管连接器
CN214176324U (zh) 一种72芯浮动连接器端子连接结构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14124137U (zh) 弯折式导电连接片
CN212342828U (zh) 一种连接模块及插座
CN2927361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438550U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2908187U (zh) 连接器端子及其连接器结构
CN216648731U (zh) 一种带卡扣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Xianglong

Inventor after: Chen Linlin

Inventor before: Guo Xianglo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