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0570U - 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0570U
CN219610570U CN202320340952.2U CN202320340952U CN219610570U CN 219610570 U CN219610570 U CN 219610570U CN 202320340952 U CN202320340952 U CN 202320340952U CN 219610570 U CN219610570 U CN 219610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ttery pack
plate
cold plate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09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胜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09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0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0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0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该电池包包括下壳体、电芯、冷板以及保温板。其中,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的边框,边框与车架相连,边框与底板围设形成容置腔;电芯安装于容置腔内;冷板设置在车架与电芯之间,冷板包括流道;保温板设置在车架与冷板之间,保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为平面,第一端面贴设于车架的底部平面处,第二端面设有与流道相对应的凹槽,流道进入凹槽内。通过设置保温板将车架与冷板隔离开来,能够降低电芯的降温效率,且通过设置凹槽,使保温板与冷板更加贴合,提高了保温板的保温效果,进而提高了电芯的温度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TC方案是将电池包与整车底盘直接固定连接,即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方案直接将电池整合到底盘框架中,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电池包重量与空间,降低了车身高度与重量,提升了整车续航能力,是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传统的CTC方案在电池包与整车车架之间未做额外保温处理,电池与整车车架的连接处散热量较大,导致电池包内部温差较大,严重制约了电池性能的发挥。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电池包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具有保温功能,能够提高电池包内电芯的温度一致性,进而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池包,包括:
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边框与车架相连,所述边框与所述底板围设形成容置腔;
电芯,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冷板,设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冷板包括流道;
保温板,设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冷板之间,所述保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一端面贴设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平面处,所述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流道相对应的凹槽,所述流道进入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保温板与所述车架的底部平面通过结构胶粘接。
可选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支撑梁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冷板相连的一端设有流道避让槽,所述流道避让槽与所述流道相对设置,所述流道避让槽使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流道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还包括:
保温垫片,设置在所述冷板与所述边框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
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芯与所述底板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
底护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车架上设有沉头孔,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所述保温板、所述冷板和所述边框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
保温棉,设置在所述电芯与所述边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固定于所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壳体、电芯、冷板以及保温板。通过将保温板设置在车架与冷板之间,能够将车架与冷板隔离开来,避免冷板的热量通过车架快速散发,对电池包起到保温效果,有利于电池包内电芯的温度一致性。通过在保温板的第二端面上设置凹槽,使冷板的流道进入凹槽内,能够使保温板更加地贴合冷板,这种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保温板与冷板之间的空气流动,避免空气对流散热,进而提高了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通过将冷板设置在电芯与车架之间,而电池包位于车架下方,因此,冷板位于电芯的顶部,冷板对电芯降温时,电芯顶部的空气受冷会向下移动,有利于强化局部自然对流提高冷板的降温效率,进而提高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车辆的电池包的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板与支撑梁的装配图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下壳体;110、底板;120、边框;200、车架;210、沉头孔;300、电芯;400、冷板;410、流道;500、保温板;510、凹槽;600、支撑梁;610、流道避让槽;700、保温垫片;800、支撑架;810、支撑板;900、底护板;1000、保温棉;1100、绝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具有保温功能,能够提高电池包内电芯300的温度一致性,进而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4所示,该电池包包括下壳体100、电芯300、冷板400以及保温板500。其中,下壳体100包括底板110和围设在底板110四周的边框120,边框120与车架200相连,边框120与底板110围设形成容置腔。电芯300安装于容置腔内,冷板400设置在车架200与电芯300之间,冷板400包括流道410,冷板400通过流道410内的换热介质与电芯300进行换热,以吸收电芯3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电芯300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换热介质可以但不限于水。由于电池包一般设置在车架200的下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冷板400位于电芯300的顶部,冷板400对电芯300降温时,电芯300顶部的空气受冷会向下移动,有利于强化局部自然对流提高冷板400的降温效率,进而提高电芯300的温度一致性。保温板500设置在车架200与冷板400之间,保温板5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为平面,第一端面贴设于车架200的底部平面处,第二端面设有与流道410相对应的凹槽510,流道410进入凹槽510内。通过将保温板500设置在车架200与冷板400之间,能够将车架200与冷板400隔离开来,避免冷板400的热量通过车架200快速散发,对电池包起到保温效果,有利于电池包内电芯300的温度一致性。通过在保温板500的第二端面上设置凹槽510,使冷板400的流道410进入凹槽510内,能够使保温板500更加地贴合冷板400,这种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保温板500与冷板400之间的空气流动,避免空气对流散热,进而提高了保温板500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冷板400的流道410为蛇形,因此,保温板500上的凹槽510也为蛇形。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温板500为一体式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温板500为分体式结构,保温板500包括本体和若干凸棱,若干凸棱围设形成凹槽510,在组装上述电池包时,可以先将若干凸棱放置在相邻的流道410之间,然后再铺上本体。保温板500可采用保温泡棉或其他任何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制成。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板500与车架200的底部平面通过结构胶粘接,有利于提高保温板500与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上述电池包与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冷板400与电芯300之间可以通过导热胶粘接,导热胶具有导热性能,通过设置导热胶,便于电芯300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冷板400,避免电芯300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池包的性能。优选地,冷板400底部涂覆有绝缘涂层1100,用于实现冷板400与电芯300之间的绝缘,避免冷板400带电。也可以在下壳体100内部涂覆绝缘涂层1100,实现电芯300与下壳体100之间的绝缘,避免下壳体100带电。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车架200上设有沉头孔210,螺栓穿过沉头孔210、保温板500、冷板400和边框120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栓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过在车架200上设置沉头孔210,能够避免螺栓的头部突出车架200,提高了车架200的平面度,有利于车架200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优选地,可以在车架200与保温板500之间设置密封垫片,以提高车架200与电池包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电池包外部的水进入电池包内导致电芯300短路的风险,进而降低了电池包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上述电池包还包括保温垫片700,保温垫片700设置在冷板400和边框120之间。通过设置保温垫片700吸收冷板400的热量,能够避免冷板400通过边框120向外界环境散热,有利于降低电芯300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电芯300温度的一致性,使电芯300的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可选地,若边框120的高度不够,可以便于与冷板400之间设置增高块来补充边框120的高度,避免冷板400与边框120之间具有缝隙,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电芯300与边框120之间设有保温棉1000,通过设置保温棉1000,一方面,能够对电芯300起到保温作用,避免电芯300的热量通过下壳体100快速散发,有利于提高电芯300的温度一致性;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有利于降低外部碰撞对电芯300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3,上述电池包还包括支撑梁600,支撑梁600设置在下壳体100内,支撑梁600垂直于底板110,支撑梁600的一端与底板110相连,另一端与冷板400相连。通过设置支撑梁600,一方面,能够提高电池包内部的支撑力,降低电池包受撞击而变形的风险;另一方面,支撑梁600与冷板400直接接触,可作为散热肋片来增大电芯300与冷板400之间的换热面积,进而改善电芯300换热时的温度均匀性。可选地,支撑梁600设有多个,多个支撑梁600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梁600将容置腔分成若干分腔,电芯300设有多个,每个电芯300安装于一个分腔内。示例性地,设置两个支撑梁600,两个支撑梁600将容置腔分成三个分腔,每个分腔内安装一个电芯300。
优选地,支撑梁600与冷板400相连的一端设有流道避让槽610,流道避让槽610与冷板400的流道410相对设置,流道避让槽610使支撑梁600与冷板400的流道410之间具有间隙。由于支撑梁600具有强导热性,与外界接触时热损失严重,通过设置流道避让槽610,能够避免支撑梁600与流道410直接接触,以降低冷板400的热损失。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流道避让槽610与流道410之间设置保温材料,进一步降低冷板400的热损失。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4,上述电池包还包括支撑架800,支撑架800包括若干支撑板810,若干支撑板810间隔设置在电芯300与底板110之间。具体地,支撑板810的一端支撑于底板110,另一端支撑于电芯300。通过将电芯300设置在若干支撑板810上,与将电芯300直接设置在底板110上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芯300与底板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电芯300与底板110之间的换热,降低了电芯300的降温效率,有利于对电芯300的保温。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有20根支撑板810。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81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如21根、22根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同时,本实施例中将冷板400设置在电芯300的顶部,也为支撑架800的布置提供了空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包还包括底护板900,底护板900设置在支撑架800与底板110之间。通过设置底护板900,能够对底板110进行一定的保护,提高了底板110抵抗变形的能力,进而降低了电芯300因底板110变形而损坏的风险。可选地,底护板900与底板110之间可以通过搅拌摩擦焊焊接在一起,或通过FDS工艺相连。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200和上述的电池包,电池包固定在车架200上,由于该车辆采用了上述电池包,因此,续航能力较强,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100),包括底板(110)和围设在所述底板(110)四周的边框(120),所述边框(120)与车架(200)相连,所述边框(120)与所述底板(110)围设形成容置腔;
电芯(300),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冷板(400),设置在所述车架(200)与所述电芯(300)之间,所述冷板(400)包括流道(410);
保温板(500),设置在所述车架(200)与所述冷板(400)之间,所述保温板(5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一端面贴设于所述车架(200)的底部平面处,所述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流道(410)相对应的凹槽(510),所述流道(410)进入所述凹槽(5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500)与所述车架(200)的底部平面通过结构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梁(60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00)内,所述支撑梁(600)垂直于所述底板(110),所述支撑梁(600)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1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冷板(40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00)与所述冷板(400)相连的一端设有流道避让槽(610),所述流道避让槽(610)与所述流道(410)相对设置,所述流道避让槽(610)使所述支撑梁(600)与所述流道(410)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垫片(700),设置在所述冷板(400)与所述边框(1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架(800),包括若干支撑板(810),若干所述支撑板(810)间隔设置在所述电芯(300)与所述底板(1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护板(9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0)与所述底板(1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00)上设有沉头孔(210),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210)、所述保温板(500)、所述冷板(400)和所述边框(120)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棉(1000),设置在所述电芯(300)与所述边框(120)之间。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固定于所述车架(200)上。
CN202320340952.2U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219610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0952.2U CN2196105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0952.2U CN2196105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0570U true CN219610570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0952.2U Active CN2196105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0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4068B (zh)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13036288B (zh) 一种电池箱、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9766605U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3026305U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2117400A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3959031U (zh) 动力电池方壳模组
CN111276656B (zh) 一种集成高效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下箱体组件
CN219610570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112701381A (zh) 一种沉浸式电池包冷却系统
CN117317436A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结构
CN219066956U (zh)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17823040U (zh) 电池装置
CN216085026U (zh) 电池包外壳及电池包
CN212848623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新能源车辆
CN219226393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9203262U (zh) 一种液冷组件和电池包
CN214176108U (zh) 一种沉浸式电池包冷却系统
CN212874588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6597740U (zh) 电池包
CN220306337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包
CN218896691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动力装置
CN217405535U (zh) 一种集成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
CN219419158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20672694U (zh) 电池包及汽车
CN215299431U (zh) 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