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0277U -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0277U
CN219610277U CN202223609223.7U CN202223609223U CN219610277U CN 219610277 U CN219610277 U CN 219610277U CN 202223609223 U CN202223609223 U CN 202223609223U CN 219610277 U CN219610277 U CN 219610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ircuit board
mounting groove
button assemb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2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jia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jia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jia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jia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2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0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0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0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所述按钮组件包括盒体以及透镜结构,所述盒体具有相对的按压外显面以及内设置面,在所述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以及穿过区,所述穿过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所述透镜结构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端并行间隔设置,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应自所述第一穿设孔或所述第二穿设孔穿出,以在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既防止了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之间串光,同时透镜结构更为简单。

Description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钮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电视机成为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并且电视机的尺寸设计的越来越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大尺寸电视机的开关按钮一般设计在后壳上,并且开关按钮上会设计指示灯透镜、红外线及感光透镜,为避免这两种透镜结构串光,一般使用独立的两块透镜分别作为指示灯透镜、红外线及感光透镜,但这样的设计方式又造成了结构上的复杂化,使得按钮结构整体不利于组装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钮组件,旨在解决如何在防止双透镜串光的前提下,优化按钮结构的设计和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钮组件,用于电视机,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盒体,具有相对的按压外显面以及内设置面,在所述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以及穿过区,所述穿过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以及,
透镜结构,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应自所述第一穿设孔及所述第二穿设孔穿出,以在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
可选地,以所述按压区和所述穿过区的排布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盒体具有处在所述穿过区背离所述按压区的抵接侧缘,所述安装槽具有远离所述穿过区的安装侧壁,在所述安装侧壁上设有限位筋;
所述透镜结构的内侧面包括对应所述透光部的第一内侧面以及对应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抵紧在所述抵接侧缘上,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限位筋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透光部延伸有卡持臂,所述卡持臂包括本体和弹性臂,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弹性臂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部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一穿设孔内的部分的侧端凸设有第一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用以与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孔壁面定位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部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二穿设孔内的部分的侧端凸设有第三定位筋,所述第三定位筋用以与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孔壁面定位抵接;和/或,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的排布方向上的两个侧端分别凸设有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筋用以与所述安装槽的侧槽壁面定位抵接。
可选地,所述按压外显面对应所述按压区局部设置开槽以形成按钮。
可选地,所述按压区贴设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覆盖所述开槽设置,所述按钮于所述按压区内设有突出部,所述遮光片对应所述突出部的位置设有让位孔。
可选地,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所述按钮至少对应部分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
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红外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设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透光部设置;以及,
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设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所述指示灯对应另一个所述透光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
所述连接部上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的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在所述安装槽的口缘处设有周向限位结构,以使得所述电路板固定限位于所述盒体上。
可选地,在所述盒体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电路板沿第一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滑槽内;和/或,
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穿过区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穿过区设置,所述电路板的端缘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可选地,以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排布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弹力扣筋,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按压区一侧的侧缘处所述弹力扣筋设置有弹力卡筋,所述弹力卡筋与所述弹力扣筋抵接;和/或,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槽,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穿过区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内设置面还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按压区的方向,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盒体设置,用以插接在电视机的后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一种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盒体,具有相对的按压外显面以及内设置面,在所述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以及穿过区,所述穿过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以及,
透镜结构,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应自所述第一穿设孔及所述第二穿设孔穿出,以在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透光部的一端和第二透光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盒体的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和穿过区,所述穿过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穿出,并于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因此在外部看来为独立的两个透镜,但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通过连接部5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的间隔部分与所述第一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之间的间隔部分抵接,以防止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发生串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结构既实现了防止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发生串光,同时透镜结构更为简单,拆卸、更换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5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钮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盒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透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透镜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透镜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电路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包含有盒体与遮光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的第一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的第二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的第三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的按钮组件(具有插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按钮组件 21 透光部
1 盒体 211 第一透光部
11 安装槽 212 第二透光部
111 按压区 22 连接部
112 穿过区 221 卡持臂
1121 第一穿设孔 2211 本体
1122 第二穿设孔 2212 弹性臂
1123 抵接侧缘 223 支撑部
12 按钮 23 第一定位筋
121 突出部 24 第二定位筋
13 安装侧壁 25 第三定位筋
131 限位筋 26 第一内侧面
14 开槽 27 第二内侧面
15 滑槽 3 电路板组件
151 压紧部 31 电路板
16 第一卡槽 311 弹力扣筋
161 第一槽壁 312 限位槽
162 第二槽壁 32 红外传感器
17 弹力卡筋 33 信号输出插座
18 第一限位筋 4 遮光片
19 插接槽 41 让位孔
2 透镜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电视机成为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并且电视机的尺寸设计的越来越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大尺寸电视机的开关按钮一般设计在后壳上,并且开关按钮上会设计指示灯透镜、红外线及感光透镜,为避免这两种透镜结构串光,一般使用独立的两块透镜分别作为指示灯透镜、红外线及感光透镜,但这样的设计方式又造成了结构上的复杂化,使得按钮结构整体不利于组装和维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钮组件1000,图1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文称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14所示,所述按钮组件1000用于电视机,其包括盒体1以及透镜结构2,所述盒体1具有相对的按压外显面以及内设置面,在所述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111以及穿过区112,所述穿过区112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1121和第二穿设孔1122,所述透镜结构2包括透光部21及连接部22,所述透光部21包括第一透光部211和第二透光部212,第一透光部211的一端及第二透光部212的一端与连接部22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的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22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远离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分别对应自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或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穿出,以在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透光部211的一端及第二透光部212的一端与连接部22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211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的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盒体1的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111和穿过区112,所述穿过区112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1121和第二穿设孔1122,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的远离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和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穿出,并于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因此在外部看来为独立的两个透镜,但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通过连接部22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之间的间隔部分与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和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之间的间隔部分抵接,以防止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之间发生串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结构2既实现了防止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之间发生串光,同时透镜结构2更为简单,拆卸、更换更为方便。
如图3、图4、图10以及图13所示,所述穿过区112和所述按压区111的排布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为实现所述透镜结构2的固定,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盒体1具有设置在所述穿过区112远离所述按压区111一侧的抵接侧缘1123,所述安装槽11具有远离所述穿过区112的安装侧壁13,在所述安装侧壁13上设有限位筋131,通过所述抵接侧缘1123与所述限位筋131的共同限位作用,即可固定所述透镜结构2。
具体而言,所述透镜结构2的内侧面包括对应所述透光部21的第一内侧面26以及对应所述连接部22的第二内侧面27,结合图4、图5以及图13,所述限位筋131向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方向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27抵接,所述透光部21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6抵紧于所述抵接侧缘1123上,如图2所示,以在所述盒体1的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表现为所述透光部21紧扣在所述按压外显面上,从而实现所述透镜结构2与所述盒体1之间的固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所述透光部21穿设在对应的穿过区112内后,然后在将所述连接部22卡设抵接在所述限位筋131上,为了便于安装,请结合图5和图13,所述连接部22背向所述透光部21延伸有卡持臂221,所述卡持臂221包括本体2211和弹性臂2212,所述连接部22背向所述透光部21延伸形成本体2211,本体2211背向连接部22延伸形成弹性臂2212,所述本体2211和所述弹性臂2212之间形成间隔槽,所述间隔槽的截面形状以及宽度大小等都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槽的截面呈U型设置。以使得所述弹性臂221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而方便地卡设在所述限位筋131处。
所述卡持臂221的数量不做限制,可设置多个,以提高固定所述透镜结构2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卡持臂221设置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持臂22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提高所述透镜结构2的稳定性的同时,在对应所述按钮12按下的位置为所述按钮12预留能够按下的空间。为对应与各所述卡持臂221相卡持,所述限位筋131也设置两个,并且为便于所述卡持臂221卡入所述限位筋131与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之间,所述限位筋131朝向抵接侧缘1123侧面设置为斜面。
进一步而言,请结合图5及图13,所述本体2211在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和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的排布方向(即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侧端分别凸设有第二定位筋24,所述第二定位筋24用以与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定位抵接,用于定位所述连接部22在所述安装槽11内的位置,防止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透镜结构2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6及图13,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内的部分的侧端突设有第一定位筋23,所述第一定位筋23用以与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的孔壁面定位抵接,以对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在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内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所述第一透光部211相对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出现相对活动的情况。
请结合图7及图13,所述第二透光部212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内的部分的侧端突设有第三定位筋25,所述第三定位筋25用以与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的孔壁面定位抵接,以对所述第二透光部212在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内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相对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出现相对活动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仅是所述第一透光部211上设置定位筋,也可以仅是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上设置定位筋,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上同时设置定位筋。
为提高所述第一定位筋23、所述第二定位筋24、所述第三定位筋25的定位效果,上述的第一定位筋23、所述第二定位筋24、所述第三定位筋25均可分别在其所设位置设置多个。如图5至图7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筋23共设置三个,分别为对应于所述第一透光部211位于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内的位置设置两个,且分别设于对应所述第一穿设孔1121内的部分的两个侧端,并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以及所述第一定位筋23对应于所述第一透光部211位于邻近所述连接部22的位置上设有一个,设于背离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定位筋25共设置三个,分别为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部212位于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内的位置设置两个,且分别设于对应所述第二穿设孔1122内的部分的两个侧端,并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以及所述第三定位筋25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部212邻近所述连接部22的位置上设有一个,设于背离所述第一透光部211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定位筋24共设置两个,分别设于本体2211上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侧壁。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211邻近所述连接部22的位置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筋23与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部212邻近所述连接部22的位置上设置的所述第三定位筋25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如此设置即对所述透镜结构2的各部分进行了限制定位,使得所述透镜结构2安装于所述盒体1后不会相对所述盒体1产生移动,保障其功能的稳定实现。
请参阅图11至图13,以详细介绍所述透镜结构2安装至所述盒体1内的安装过程示意。
具体而言,图11为所述透光部21预备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穿过区112内。
如图12所示,所述透光部21插入并穿过所述穿过区112,并使得所述连接部22位于所述安装槽11内,并按压所述连接部22。
如图13所示,使所述连接部22卡设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此时所述弹性臂1122与所述限位筋131抵接,实现将所述透镜结构2安装于所述盒体1内。
所述按钮组件1000还包括按钮12,请参考图2及图3,盒体1开设贯穿所述按压外显面及内设置面的开槽14,所述按钮12包括用于按下以进行开关活动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开槽14的一侧槽壁的活动部。所述按压部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按下,以对所述按钮组件1000进行开关控制,所述活动部用于连接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盒体1,以使所述按压部具有能够按下的活动范围。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按钮12设置电源提示灯,以帮助判断电视机是否开启,如图9和图13所示,为防止灯光从所述卡持臂221之间透射出来,所述按压区111贴设有遮光片4,所述遮光片4覆盖所述开槽14,以避免灯光从所述卡持臂221之间透射出来,所述按钮12具有突出部121,所述突出部121在所述按钮12按下时会随之下移,所述遮光片4对应所述突出部121设有让位孔41,所述遮光片4所用材料为黑色PVC材料。
所述按钮组件100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3,所述电路板组件3覆盖所述安装槽11,所述按钮12至少对应部分所述电路板组件3设置,以与所述电路板组件3连接,使得所述按钮12按下时控制所述电路板组件3作用,开启或关闭电视机。
如图8及图10所示,所述电路板组件3包括电路板31、红外传感器32以及指示灯(图未示),所述电路板3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所述红外传感器32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31,且设于所述电路板31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32对应所述第二透光部212设置,以接收遥控器的红外线,并通过与所述电路板31之间的电连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31,且设于所述电路板31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面的一侧,所述指示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透光部211设置,以通过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向外呈现不同颜色或闪烁等视觉信号,以对应电视机所处的如睡眠、固件升级等不同状态。所述电路板组件3还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31上的信号输出插座33,所述信号输出插座33用于插接于电视机后盖上的信号输入接口上,实现信号的传递。
为使所述电路板组件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位置时,不会因为与所述安装槽11内存在较大空间而产生震音,所述连接部22上设有支撑部223,所述支撑部223设于所述卡持臂221上,所述支撑部223与所述电路板31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一侧抵接,以支撑固定所述电路板31,防止所述电路板31产生震音。
为实现所述电路板31在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安装所述电路板31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盒体1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所述电路板3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滑槽15内,以确定并对所述电路板31的滑动安装方向进行限制。所述滑槽15包括朝向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设置的槽壁,所述槽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突设形成有压紧部151,所述电路板3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滑槽15内时,所述压紧部151用于将所述电路板31压紧在所述盒体1上,以将所述电路板31定位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
为实现所述电路板31在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固定所述电路板31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在所述安装槽11远离所述穿过区112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卡槽16,所述第一卡槽16的槽口朝向所述穿过区112设置,所述电路板31的端缘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16内,所述第一卡槽16包括第一槽壁161和第二槽壁162,所述第一槽壁161自所述安装槽11远离所述穿过区112一侧的侧缘处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槽壁161用于防止所述电路板31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时超出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范围;所述第二槽壁162自所述第一槽壁161的上端朝向所述穿过区112折弯形成,用于防止所述电路板31沿背向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方向脱离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安装范围。
为实现所述电路板31在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固定所述电路板31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以及图8,以所述第一透光部211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12的排布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电路板3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弹力扣筋311,在所述安装槽11远离所述按压区111一侧的侧缘处对应弹力扣筋311设置有弹力卡筋17,所述弹力卡筋17与对应的所述弹力扣筋311抵接,在所述电路板31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至所述盒体1上时,两个所述弹力扣筋311分别抵顶两个所述弹力卡筋17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一侧,并使两个所述弹力卡筋17发生形变,以对所述电路板31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的活动过程进行让位,在所述电路板3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后,所述弹力卡筋17与对应的所述弹力扣筋311抵接,以防止所述电路板31安装完成后沿背向所述按压区111的方向活动脱离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
为实现所述电路板31在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处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安装所述电路板31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3以及图8,所述电路板31的一端设有限位槽312,在所述安装槽11远离所述穿过区112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限位筋18,所述第一限位筋18插设于所述限位槽312内进行定位配合,以辅助定位所述电路板31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限位槽312设置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312设置两个,并且间隔设置,以保证限位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限位槽312设置过多造成结构上的复杂化,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筋18也对应所述限位槽312的位置设置两个,且设置的位置不与所述第一卡槽16重合。
为使所述按钮组件1000能够安装于电视机的后盖上,参考图14,在所述盒体1的内设置面还形成有插接槽19,所述插接槽19的槽口朝向远离按压区112的方向,且所述插接槽19贯穿盒体1设置,以滑动插接于电视机的后盖上,使得所述按钮组件1000能够安装于电视机的后盖上,因此能够牢固地将所述按钮组件1000固定在电视机的后盖上,防止所述按钮组件1000非正常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所述按钮组件1000,所述按钮组件1000安装于该电视机的后盖上,该所述按钮组件10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视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盒体,具有相对的按压外显面以及内设置面,在所述内设置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形成有按压区以及穿过区,所述穿过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以及,
透镜结构,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透光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另一端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对应自所述第一穿设孔及所述第二穿设孔穿出,以在所述按压外显面的一侧显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按压区和所述穿过区的排布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盒体具有处在所述穿过区背离所述按压区的抵接侧缘,所述安装槽具有远离所述穿过区的安装侧壁,在所述安装侧壁上设有限位筋;
所述透镜结构的内侧面包括对应所述透光部的第一内侧面以及对应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抵紧在所述抵接侧缘上,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限位筋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端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透光部延伸有卡持臂,所述卡持臂包括本体和弹性臂,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弹性臂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一穿设孔内的部分的侧端凸设有第一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用以与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孔壁面定位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部对应穿设在所述第二穿设孔内的部分的侧端凸设有第三定位筋,所述第三定位筋用以与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孔壁面定位抵接;和/或,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的排布方向上的两个侧端分别凸设有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二定位筋用以与所述安装槽的侧槽壁面定位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外显面对应所述按压区局部设置开槽以形成按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区贴设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覆盖所述开槽设置,所述按钮于所述按压区内设有突出部,所述遮光片对应所述突出部的位置设有让位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所述按钮至少对应部分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
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红外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设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透光部设置;以及,
指示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设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所述指示灯对应另一个所述透光部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
所述连接部上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一侧的端面抵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电路板沿第一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滑槽内;和/或,
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穿过区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穿过区设置,所述电路板的端缘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排布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弹力扣筋,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按压区一侧的侧缘处所述弹力扣筋设置有弹力卡筋,所述弹力卡筋与所述弹力扣筋抵接;和/或,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槽,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穿过区一侧的侧缘处形成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的内设置面还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按压区的方向,所述插接槽贯穿所述盒体设置,用以插接在电视机的后壳上。
13.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钮组件。
CN202223609223.7U 2022-12-30 2022-12-30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Active CN219610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223.7U CN21961027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223.7U CN21961027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0277U true CN219610277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223.7U Active CN21961027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0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31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212326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背板连接器、接地扣板
JPH081710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46856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与配对连接器组件的组合件
CN106252968B (zh) 电连接器
CN219610277U (zh) 按钮组件以及电视机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CN217306899U (zh) 一种墙壁插座及其插座模块与连接座
CN211765217U (zh) 一种氛围灯安装结构和汽车仪表氛围灯总成
JP414146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7109322U (zh) 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
US8337042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11654648U (zh) 一种带有弹片的智能墙壁开关
CN110212376B (zh) 接地扣板及使用该接地扣板的背板连接器、连接器组件
CN213242971U (zh) 带有电源端子的耳机插座
US20160134033A1 (en) Connector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CN21552711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8163248U (zh) 一种易组装屏装仪表
CN211957992U (zh) 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7641915U (zh) 一种墙壁插座及其插座模块
CN216448351U (zh) 一种显示装置、用电设备和空调器
CN219916335U (zh) 显示设备
CN218848976U (zh) 一种显示屏组合体及具有其的光纤传感器
CN213584313U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18009437U (zh) 一种料理机控制面板及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