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9990U - 一种led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9990U
CN219609990U CN202223609451.4U CN202223609451U CN219609990U CN 219609990 U CN219609990 U CN 219609990U CN 202223609451 U CN202223609451 U CN 202223609451U CN 219609990 U CN219609990 U CN 219609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control card
color control
pin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4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其平
王星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4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9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9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9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单双色控制卡以及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PI通信线;SPI通信线包括: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CK时钟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SCK时钟信号发送至单双色控制卡;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CS片选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片选信号发送至单双色控制卡,片选信号用于控制单双色控制卡处于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I/O数据线,用于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传输半双工通讯数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系统,通过采用三线制SPI通信协议实现半双工的串行接口通信,通信协议简单,没有复杂的从站寻址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更高,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LED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LED显示技术作为新型的显示技术,以其节能、环保、高亮等优点逐渐被市场接受,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都市传媒、城市交通等领域。
现有LED显示技术中,LED单双色控制卡的实时时钟芯片电路多采用I2C通信协议,此通信协议复杂,通讯速率低,只有100kbps-4Mbps,并且I2C接口的实时时钟芯片价格偏高,不适用于低成本方案的开发。
因此,亟需一种通讯速率高、成本低的通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系统,以解决现有LED单双色控制卡的实时时钟芯片电路通信协议复杂,通讯速率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单双色控制卡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PI通信线;
所述SPI通信线包括: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CK时钟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SCK时钟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CS片选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片选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所述片选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单双色控制卡处于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I/O数据线,用于在主控模块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之间传输半双工通讯数据。
可选地,所述主控模块为MCU,所述MCU包括SPI0_CLK引脚、SPI0_CS引脚和SPI0_MISO引脚;
所述SPI0_CLK引脚通过所述SCK时钟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SCK引脚,所述SPI0_CS引脚通过所述CS片选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CS引脚,所述SPI0_MISO引脚通过所述I/O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I/O引脚;
所述MCU通过控制所述SPI0_CLK引脚、所述SPI0_CS引脚和所述SPI0_MISO引脚的引脚电平,模拟所述SCK时钟线、所述CS片选线和所述I/O数据线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单双色控制卡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大小为10uF。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还连接至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大小为1KΩ。
可选地,所述单双色控制卡还包括第二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大小为10uF。
可选地,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SCK引脚连接至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VDD。
可选地,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I/O引脚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VDD。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三线制SPI通信协议实现半双工的串行接口通信,通信协议简单,没有复杂的从站寻址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更高,成本更低。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LED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LED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LED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显示系统10包括:主控模块100、单双色控制卡200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控模块100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之间的SPI通信线;所述SPI通信线包括: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CK时钟线300,SCK时钟线300用于将主控模块100产生的SCK时钟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连接在主控模块100和单双色控制卡200之间的CS片选线400,CS片选线400用于将主控模块100产生的片选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所述片选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处于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连接在主控模块100和单双色控制卡200之间的I/O数据线500,I/O数据线500用于在主控模块100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之间传输半双工通讯数据。
具体的,SCK时钟信号由主控模块100产生,用于驱动主控模块100和单双色控制卡200进行通信,SCK时钟信号决定了SPI通讯的速率,SCK时钟信号的频率越高,SPI通讯的速率也就越快,一般SPI通讯的速率可以达到MHZ级别,比I2C的通讯速率高出很多。在SPI通讯协议中是没有设备地址的,因此在进行通讯时需要通过片选信号来寻址,当片选信号为预先规定的使能信号时,对单双色控制卡200的操作才有效,在本实施例中,当单双色控制卡200使用时,通过片选信号使其处于工作状态,在预设时间内单双色控制卡200没有动作,则撤销片选信号,使其处于非工作的待机或休眠状态,能够减少电量消耗和延长芯片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显示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单双色控制卡以及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PI通信线;SPI通信线包括: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CK时钟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SCK时钟信号发送至单双色控制卡;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CS片选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片选信号发送至单双色控制卡,片选信号用于控制单双色控制卡处于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I/O数据线,用于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传输半双工通讯数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系统,通过采用三线制SPI通信协议实现半双工的串行接口通信,通信协议简单,没有复杂的从站寻址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更高,成本更低。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LED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控模块100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主控模块100包括SPI0_CLK引脚110、SPI0_CS引脚120和SPI0_MISO引脚130,所述SPI0_CLK引脚110通过所述SCK时钟线300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的RTC_SCK引脚210,所述SPI0_CS引脚120通过所述CS片选线400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的RTC_CS引脚220,所述SPI0_MISO引脚130通过所述I/O数据线500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200的RTC_I/O引脚230;所述主控模块100通过控制所述SPI0_CLK引脚110、所述SPI0_CS引脚120和所述SPI0_MISO引脚130的引脚电平,模拟所述SCK时钟线300、所述CS片选线400和所述I/O数据线500的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单双色控制卡200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VCC1;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CC1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至GND。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1,能够滤除外界干扰信息,起到滤波的作用,从而保护单双色控制卡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电容C1的大小为10uF。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CC1还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至GND。通过设置第一电阻R1,能够拉低电平,避免输入信号不受外界影响,起到保护单双色控制卡的作用。
可选地,电一电阻R1的大小为1KΩ。
可选地,单双色控制卡200还包括第二电压输入端VCC2;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VCC2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至GND。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2,能够滤除外界干扰信息,起到滤波的作用,从而保护单双色控制卡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电容C2的大小为10uF。
可选地,单双色控制卡200的RTC_SCK引脚210连接至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至VDD。通过设置第二电阻R2,能够保持RTC_SCK引脚210的信号不被干扰,稳定在高电平,起到保护单双色控制卡的作用。
可选地,单双色控制卡200的RTC_I/O引脚230连接至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至VDD。通过设置第三电阻R3,能够保持RTC_I/O引脚230的信号不被干扰,稳定在高电平,起到保护单双色控制卡的作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单双色控制卡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PI通信线;
所述SPI通信线包括: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SCK时钟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SCK时钟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CS片选线,用于将主控模块产生的片选信号发送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所述片选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单双色控制卡处于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
连接在主控模块和单双色控制卡之间的I/O数据线,用于在主控模块和所述单双色控制卡之间传输半双工通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为MCU,所述MCU包括SPI0_CLK引脚、SPI0_CS引脚和SPI0_MISO引脚;
所述SPI0_CLK引脚通过所述SCK时钟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SCK引脚,所述SPI0_CS引脚通过所述CS片选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CS引脚,所述SPI0_MISO引脚通过所述I/O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I/O引脚;
所述MCU通过控制所述SPI0_CLK引脚、所述SPI0_CS引脚和所述SPI0_MISO引脚的引脚电平,模拟所述SCK时钟线、所述CS片选线和所述I/O数据线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色控制卡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大小为10uF。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还连接至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大小为1K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色控制卡还包括第二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GN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的大小为10uF。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SCK引脚连接至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VDD。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色控制卡的RTC_I/O引脚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VDD。
CN202223609451.4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led显示系统 Active CN219609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451.4U CN2196099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led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451.4U CN2196099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led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9990U true CN219609990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451.4U Active CN219609990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led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9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9725Y (zh) Usb接口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便携式手持设备
CN205844970U (zh) 一种具有USB Type‑C接口的显示终端和显示系统
CN1921329A (zh)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信收发电路
CN105898493A (zh) 异步收发传输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复用电路及电路板
CN219609990U (zh) 一种led显示系统
CN208061582U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103490829B (zh) 一种防止射频信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7264B (zh) 通讯装置、同步串行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0515875A (zh) 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方法
CN207720118U (zh) 数据发送电路以及装置
CN201066839Y (zh) 模块电路之间的抗干扰通信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手机
CN103535111B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无线上网卡
CN102509140A (zh) 复合存储卡及其实现方法、终端
CN208314492U (zh) 一种基于usb接口的信号发送装置
CN102567778A (zh) 一种支持单双副载波和高低速率的rfid标签芯片编码电路
CN205945735U (zh) 一种用于发射及接收蓝牙信号的电路板
CN220173242U (zh) 一种电表的蓝牙通讯电路
CN206224936U (zh) 基于nfc技术的led点阵显示屏
CN221039828U (zh) 一种智慧面板系统
CN212873731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可切换的集中器
CN213454127U (zh) 一种空调监控电路及空调器
CN218450561U (zh) 一种支持USB3.0的WiFi6模组
CN218830649U (zh) 一种应用于沉浸式文旅领域的交互控制网络设备
CN218214118U (zh) 一种数据通信电路
CN210666423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水表的多功能数据采集无线远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