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9270U -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9270U CN219609270U CN202320288140.8U CN202320288140U CN219609270U CN 219609270 U CN219609270 U CN 219609270U CN 202320288140 U CN202320288140 U CN 202320288140U CN 219609270 U CN219609270 U CN 219609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ing
- light guide
- light
- guide column
- proximity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具体公开了一种导光柱及移动终端,所述导光柱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发射部和接收部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发射部邻近接近传感器的一侧端面为弧形面,且弧形面为朝向远离接收部外凸的弧形面,发射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发射端相对布置,接收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接收端相对布置。本公开的导光柱,可以减小接收传感器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接近传感器一般用于判断物体与移动终端正面之间的距离,当接近感应器检测到物体靠近了移动终端后,便通知移动终端将屏幕关闭,检测移动终端离开物体时再度点亮屏幕,这样更方便用户操作也更为节省电量。相关技术中的导光柱,由于移动终端结构堆叠的限制,红外灯发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柱内传播时发生逸散,使传感器接收的光线减少,导致红外接收传感器功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柱,可以减小接收传感器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的导光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所述发射部和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发射部邻近所述接近传感器的一侧端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弧形面为朝向远离所述接收部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发射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发射端相对布置,所述接收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接收端相对布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导光柱,可以减小接收传感器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面为四分之一球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凸起部沿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接收部相连以形成光线通道,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端面具有入光面以使光线进入所述光线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部、接收部和凸起部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透明主体,所述凸起部为透明凸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覆在所述发射部、接收部和凸起部的外表面以隔绝光线。
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
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具有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所述发射端与所述发射部相对布置,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接收部相对布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减小接收传感器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导光柱的凸起部的上端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内部具有容纳槽,所述接近传感器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为硅胶导光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剖视图。
图2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俯视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柱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主体1,发射部12,弧形面121,接收部13,
凸起部2,
接近传感器3,接收端31,发射端32,盖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导光柱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发射部12和接收部13,发射部12和接收部13在主体1的长度方向上(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发射部12邻近接近传感器3的一侧端面为弧形面,且弧形面121为朝向远离接收部13外凸的弧形面121,发射部12适于与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相对布置,接收部13适于与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相对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射部12与接收部1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布置,
发射部12邻近接近传感器3的一侧端面为朝向远离接收部13外凸的弧形面121,即,发射部12的下端面为朝向右侧外凸的弧形面121,发射部12与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接收部13与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在上下方向相对布置,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通过发射部12外凸的弧形面121向左偏移或聚集,即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通过发射部12外凸的弧形面121向可被接收端31接收的方向偏移或聚集,进而降低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的逸散损失。
例如,发射端32发出的光的类型可以为红外光。
接近传感器3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传输到物体或人体上时会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接收部13,进而反射回来的光线传递至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通过计算接收到光线的能量的大小与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的能量得出物体离接近传感器3的距离。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导光柱,通过设置发射部12远离接收部13的一侧为外凸的弧形面121,将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发射的远离接收端31的光线聚集并向靠近接收端31的方向折射或聚集,降低接近传感器3发射端32的光线的逸散,进而降低接近传感器3的功耗,使接近传感器3可以使用更小的功耗来实现探测物体或人体与接近传感器3的接近或者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面121为四分之一球面,提高对接近传感器3发射端32光线的聚集作用,避免光线的逸散,进而降低接近传感器3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柱还包括凸起部2,凸起部2与主体1相连,凸起部2沿远离主体1的方向延伸,凸起部2与接收部13相连以形成光线通道,凸起部2远离主体1的一侧端面具有入光面以使光线进入光线通道。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凸起部2沿上下方向延伸,凸起部2的下端与接收部13的上端相连以形成光线通道,凸起部2的上端具有入光面以使光线进入光线通道,凸起部2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或者,凸起部2的形状可以为现有的其它形状,例如,圆台形。
例如,发射部12、接收部13和凸起部2一体成型,可以提高导光柱的结构强度,避免发射部12、接收部13和凸起部2分体成型时,接收部13与凸起部2的连接处造成光线的反射、折射或者散射,提高了光线的通过率,进而降低了接近传感器3的功耗损耗。
例如,接收部13的下端为出光面,即光线通道的上端为入光面,光线通道的下端为出光面,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在遇到人体或物体反射,反射的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光线通道,反射的光线通过出光面离开光线通道,随后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始于将反射的光线收集,降低了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为透明主体1,凸起部2为透明凸起部2。
具体地,主体1为透明主体1,即主体1的发射部12和接收部13为透明发射部12和透明接收部13,便于光线在发射部12和接收部13的传输,降低光线在导光柱内传输时的能量损耗,进而降低接近传感器3发射端32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柱还包括遮光层,遮光层包覆在发射部12、接收部13和凸起部2的外表面以隔绝光线。
具体地,遮光层包覆在发射部12、接收部13和凸起部2的外表面以隔绝光线,避免了屏幕发出的光对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的干扰。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柱的外表面除入光面和出光面外,其余部分为纯黑色,接近传感器3的发射端32发射出光线,光线遇到物体或者人体反射,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凸起部2的,进而光线进入接收部13。当光线在凸起部2和接收部13内传输时,由于遮光层包覆在发射部12、接收部13和凸起部2的外表面,避免外部光线进入在导光柱内从而防止外界的光线,例如屏幕漏光造成对接收端31造成光学干扰,提高导光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导光柱和接近传感器3,导光柱为上述任一项的导光柱,接近传感器3具有发射端32和接收端31,发射端32与发射部12相对布置,接收端31与接收部13相对布置。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发射端32与发射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进而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进入发射部12进行传输,进而当光线遇到物体产生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接收部13,接收部13与接收端3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进而接收部13的光线进入接收端31,接收端31收集光线,导光柱的发射部12邻近接近传感器3的一侧端面为朝向远离接收部13外凸的弧形面121,可以将接近传感器3发射端32发出光线中远离接收端31的光线进行偏移,使远离接收端31的光线折射或聚焦以靠近接收端31的方向传输。
接近传感器3通过对发射端32发出的光线的能量和接收端31接收的光线的能量来计算出物体与接近传感器3的距离,进而判断是否向屏幕发出开启或关闭屏幕的信号。
可选地,接近传感器3可以为光电式接近传感器3,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导光柱,可以减小接收传感器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盖板4,盖板4的下端面与导光柱的凸起部2的上端面贴合。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盖板4沿左右延伸,盖板4的下端面与凸起部2的上端面贴合,减少避移动终端的屏幕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柱的凸起部2的光通量,降低屏幕发出的光线对接近传感器3的接收端31造成的干扰。提高接近传感器3的稳定性。
可选地,盖板4上设有接收孔,接收孔适于通过反射的光线,以降低光线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而降低接收器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柱内部具有容纳槽,接近传感器3设在容纳槽内。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容纳槽内适于放置接近传感器3,或者,容纳槽内壁面与接近传感器3相连以将接近传感器3限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接近传感器3移位,提高移动终端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容纳槽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容纳槽的形状可以为现有的其它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柱为硅胶导光柱。
具体地,导光柱为硅胶导光柱,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制造硅胶导光柱,降低硅胶导光柱的制作成本,且可以采用喷涂和激光镭雕的方式将遮光层包裹在导光柱的外表面,降低硅胶导光柱与遮光层包裹的成本,提高移动终端的经济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所述发射部和所述接收部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发射部邻近接近传感器的一侧端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弧形面为朝向远离所述接收部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发射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发射端相对布置,所述接收部适于与接近传感器的接收端相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为四分之一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凸起部沿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接收部相连以形成光线通道,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端面具有入光面以使光线进入所述光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接收部和凸起部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透明主体,所述凸起部为透明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覆在所述发射部、接收部和凸起部的外表面以隔绝光线。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
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具有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所述发射端与所述发射部相对布置,所述接收端与所述接收部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导光柱的凸起部的上端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内部具有容纳槽,所述接近传感器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为硅胶导光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88140.8U CN219609270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88140.8U CN219609270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9270U true CN219609270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4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88140.8U Active CN219609270U (zh) | 2023-02-10 | 2023-02-10 |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9270U (zh) |
-
2023
- 2023-02-10 CN CN202320288140.8U patent/CN2196092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05424B2 (ja) | 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 |
JP4542042B2 (ja) | 受光モジュール | |
US4211923A (en) | Fluid tight ultrasonically welded photoelectric device | |
CN104661590A (zh) | 生物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 |
CN213903860U (zh) | 电子设备 | |
JP3425310B2 (ja) | 発光/受光装置 | |
CN219609270U (zh) | 导光柱及移动终端 | |
JPH09212303A (ja) | 導光体及び光学的位置検出装置 | |
CN209911939U (zh) | 光电检测装置、传感器及智能设备 | |
CN113093925B (zh) | 鼠标编码器和鼠标 | |
CN215301180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6997080B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213635794U (zh) | 按键和键盘 | |
CN213309700U (zh) | 可穿戴智能设备 | |
CN210043978U (zh) | 光体积描记设备、终端 | |
CN211669406U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218391004U (zh) | 地检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 |
CN217138315U (zh) | 电动牙刷柄和电动牙刷 | |
JP2003248878A (ja) | 導光体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火災感知器 | |
CN210444371U (zh) | 一种安防摄像装置及其球罩 | |
CN218827155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耦合器 | |
CN219065771U (zh) | 一种感应探头 | |
CN211180773U (zh) | 鼠标 | |
CN116931156A (zh) | 导光件和电子设备 | |
CN221039533U (zh) | 一种单分光膜片的一体化to设计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