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8355U -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8355U CN219608355U CN202321350537.1U CN202321350537U CN219608355U CN 219608355 U CN219608355 U CN 219608355U CN 202321350537 U CN202321350537 U CN 202321350537U CN 219608355 U CN219608355 U CN 2196083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end
- end plate
- plate
- fuel cell
- graph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下固定端板、上固定端板和水煮箱,所述下固定端板和上固定端板通过连接组件夹持固定有假堆,下固定端板和上固定端板上对应设有进孔和出孔,进孔和出孔与假堆内部孔道连通,进孔和出孔通过进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与水煮箱相连,进入管路上安装有高温泵和T/P传感器一。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变化,通过软件运算直接显示石墨极板在高温高压乙二醇运行环境下的泄露量,实现石墨极板泄露的反馈功能,该装置成本低廉,快速有效的消除了燃料电池因石墨极板孔隙率过大导致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从而导致电堆功能失效的隐患,进一步保证了燃料电池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及人们的生活之中,且石墨极板在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等方便都比较优异,具备燃料电池极板应用的广泛潜质;但通常压制成型后的柔性石墨极板的微观层状结构,其层间仍然存在各种细微孔隙,导致极板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在导电导热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孔隙一方面影响石墨极板的导电导热性,同时还会影响石墨极板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因此燃料电池在使用中的水密性监控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保障。
现有技术下,石墨极板水密性检测设备,都是要么体积过大或是体积较小,体积过大比较适合检测较大的石墨极板,体积较小适的检测普通的石墨极板只能区域式的检测不能整体检测,检测速度较慢还容易发生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下固定端板、上固定端板和水煮箱,所述下固定端板和上固定端板通过连接组件夹持固定有假堆,下固定端板和上固定端板上对应设有进孔和出孔,进孔和出孔与假堆内部孔道连通,进孔和出孔通过进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与水煮箱相连,进入管路上安装有高温泵和T/P传感器一,排出管路上安装有T/P传感器二和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假堆包括若干层石墨极板,且相邻石墨极板之间设有硅胶垫。
优选地,所述内部孔道包括开设于石墨极板内部的水冷孔道,水冷孔道的两端设有出入孔道,出入孔道与进孔和出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下固定端板相连的拉杆,拉杆贯穿上固定端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地,所述水煮箱内装填有乙二醇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变化,通过软件运算直接显示石墨极板在高温高压乙二醇运行环境下的泄露量,实现石墨极板泄露的反馈功能,该装置成本低廉,快速有效的消除了燃料电池因石墨极板孔隙率过大导致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从而导致电堆功能失效的隐患,进一步保证了燃料电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假堆与下固定端板和上固定端板连接示意图。
图中:假堆1、石墨极板11、硅胶垫12、出入孔道13、水冷孔道14、下固定端板2、进孔21、出孔22、上固定端板3、水煮箱4、高温泵5、T/P传感器一6、T/P传感器二7、截止阀8、拉杆9、螺母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下固定端板2、上固定端板3和水煮箱4,下固定端板2和上固定端板3通过连接组件夹持固定有假堆1,下固定端板2和上固定端板3上对应设有进孔21和出孔22,进孔21和出孔22与假堆1内部孔道连通,进孔21和出孔22通过进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与水煮箱4相连,进入管路上安装有高温泵5和T/P传感器一6,排出管路上安装有T/P传感器二7和截止阀8。
首先将水煮箱4中乙二醇溶液加温到指定温度,通过高温泵5将乙二醇溶液输送至燃料电池假堆1中,通过T/P传感器一6和T/P传感器二7的阻值得到石墨极板11的泄露量;其中T/P传感器一6和T/P传感器二7能够实时对进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以及燃料电池假堆1中的乙二醇溶液进行温度和压力监控,通过传感器直接反馈假堆1中的压力损失从而得出石墨极板11的水密性状态。
本实施方案中,假堆1包括若干层石墨极板11,且相邻石墨极板11之间设有硅胶垫12,用于模拟膜电极。
本实施方案中,内部孔道包括开设于石墨极板11内部的水冷孔道14,水冷孔道14的两端设有出入孔道13,出入孔道13与进孔21和出孔22相通,形成循环回路。
本实施方案中,连接组件包括与下固定端板2相连的拉杆9,拉杆9贯穿上固定端板3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0,用于夹紧固定石墨极板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下固定端板(2)、上固定端板(3)和水煮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端板(2)和上固定端板(3)通过连接组件夹持固定有假堆(1),下固定端板(2)和上固定端板(3)上对应设有进孔(21)和出孔(22),进孔(21)和出孔(22)与假堆(1)内部孔道连通,进孔(21)和出孔(22)通过进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与水煮箱(4)相连,进入管路上安装有高温泵(5)和T/P传感器一(6),排出管路上安装有T/P传感器二(7)和截止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堆(1)包括若干层石墨极板(11),且相邻石墨极板(11)之间设有硅胶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孔道包括开设于石墨极板(11)内部的水冷孔道(14),水冷孔道(14)的两端设有出入孔道(13),出入孔道(13)与进孔(21)和出孔(2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下固定端板(2)相连的拉杆(9),拉杆(9)贯穿上固定端板(3)并螺纹连接有螺母(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煮箱(4)内装填有乙二醇溶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0537.1U CN219608355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0537.1U CN219608355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8355U true CN219608355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45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50537.1U Active CN219608355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8355U (zh) |
-
2023
- 2023-05-30 CN CN202321350537.1U patent/CN2196083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68774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包动力电池冷却加热系统 | |
CN202471354U (zh) | 一种运用红外热像技术的膜电极检漏装置 | |
CN109612650A (zh) | 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工装 | |
CN112098298A (zh) | 一种测试燃料电池碳纸各向异性渗透率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1006967A (zh) | 一种检测燃料电池双极板致密性能的夹具 | |
CN112886034A (zh) | 一种适用于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综合测试系统 | |
CN210926173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外用增温加湿器 | |
CN219608355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极板水密性测试装置 | |
CN209104279U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 | |
CN203178047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快速气密性检测设备 | |
CN208835188U (zh) | 一种双极板及包含该双极板的膜电极检漏装置 | |
CN109338396A (zh) | 水电解制氢设备用水封罐 | |
CN216386711U (zh)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渗透率测试装置 | |
CN214894731U (zh) | 一种测试燃料电池碳纸各向异性渗透率的装置 | |
CN114923119A (zh) | 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技术的实验平台 | |
CN211425779U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缺陷检测设备 | |
CN104677572A (zh) |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测漏方法及装置 | |
CN107978824B (zh) | 一种加热装置 | |
CN209513176U (zh) | 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工装 | |
CN208270164U (zh) | 一种锅炉水压试验装置锻件 | |
CN219419108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测试装置 | |
CN210603520U (zh) | 一种基于热扩散原理的乏池液位计 | |
CN111024332A (zh) | 一种燃料电池装堆的快速测漏装置 | |
CN202757734U (zh) | 电气动水压设备 | |
CN220437690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注塑端板气密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