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8222U -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8222U
CN219608222U CN202221874153.5U CN202221874153U CN219608222U CN 219608222 U CN219608222 U CN 219608222U CN 202221874153 U CN202221874153 U CN 202221874153U CN 219608222 U CN219608222 U CN 219608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amplifier
diod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41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允毕
敖选建
褚俊龙
黄晓超
朱江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Ji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Ji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Ji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Ji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41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8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8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8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源、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转换电路、损耗抑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传感器相连接,其基极经电容C6后接地,其集电极经电阻R6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本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具有使用时灵敏度高、探索速度快、损耗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红外探测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从而使其在军事国防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军事需求的牵引和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作为高新技术的红外探测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地位更加重要。
红外探测器是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能转变成其它易于测量的能量形式的能量转化器,目前红外线探测以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当中,如人们常用的红外线温度计就是使用红外线探测技术,其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使利。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红外线探测系统灵敏度不高并且探测结果不精准,容易使人们造成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具有使用时灵敏度高、探索速度快、损耗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源、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转换电路、损耗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传感器相连接,其基极经电容C6后接地,其集电极经电阻R6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P1、放大器P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容C1的正负极均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的,所述电容C2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其正极经电阻R2后与放大器P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1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4负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所述电容C5正极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比较电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Q2、电阻R7、二极管D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3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与放大器P4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8串接在放大器P4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8与电阻R9串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放大器P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转换电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放大器P5、放大器P6、二极管D2、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2的P极与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6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5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6相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6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10后与损耗抑制电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损耗抑制电路包括:抑制芯片U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所述电容C9的负极与电阻R10相连,其正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4连接,其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N极经电阻R17与抑制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所述电容C12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其负极与抑制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12与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1与电阻R12串联,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6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其集电极接地,所述电容C10的正极与电阻R14相连,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18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所述电容C11的正极与抑制芯片U2的SENSE1管脚相连,所述抑制芯片U2的SENSE2管脚与电阻R18和二极管D3的连接点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20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5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电阻R21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3的负极经电阻R19与抑制芯片U2的PWM管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4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经电阻R22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6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抑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双元件型热释红外线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的设立,保证了探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高、反应快的特点,通过设置比较电路和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利用具有放大特性的电子元件,加上工作电压后,输入端的微小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输出端较大电流的变化,输出端的变化要比输入端的变化大几倍到几百倍,有利于把传感器接收到的微弱频率信号不失真的放大,从而使探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更准确,转换电路可以把红外线能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通过损耗抑制电路的设立,有利于降低探测时的损耗,有利于减少本系统在运作时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源、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转换电路、损耗抑制电路,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传感器相连接,其基极经电容C6后接地,其集电极经电阻R6后与电源相连接,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P1、放大器P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的正负极均与传感器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2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其正极经电阻R2后与放大器P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1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容C4负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电容C5正极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比较电路相连接;比较电路包括: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Q2、电阻R7、二极管D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电阻R7的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3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P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与放大器P4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8串接在放大器P4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R8的一端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8与电阻R9串联;三极管Q2的基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放大器P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转换电路相连接;转换电路包括:放大器P5、放大器P6、二极管D2、电阻R10;二极管D2的P极与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6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P5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6相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放大器P6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10后与损耗抑制电路相连;损耗抑制电路包括:抑制芯片U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9的负极与电阻R10相连,其正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4连接,其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二极管D4的N极经电阻R17与抑制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电容C12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其负极与抑制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12与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电阻R11与电阻R12串联,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6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其集电极接地,电容C10的正极与电阻R14相连,电阻R15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18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电容C11的正极与抑制芯片U2的SENSE1管脚相连,抑制芯片U2的SENSE2管脚与电阻R18和二极管D3的连接点相连,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20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二极管D5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电阻R21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电容C13的负极经电阻R19与抑制芯片U2的PWM管脚相连,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容C14的正极相连,电容C14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二极管D7的N极与经电阻R22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二极管D6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抑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传感器为双元件型热释红外线传感器。
具体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的设立,保证了探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高、反应快的特点,通过放大电路的设立,有利于把传感器接收到的微弱频率信号不失真的放大,从而使探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更准确,通过损耗抑制电路的设立,有利于降低探测时的损耗。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使用时,传感器保证了探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高、反应快的特点,电源和电源电路,为本系统的运用提供了能源支持,比较电路和放大电路可以把传感器接收到的微弱频率信号不失真的放大,从而使探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更准确,转换电路可以把红外线能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损耗抑制电路,减少了本系统在运作时的能源消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源、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转换电路、损耗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传感器相连接,其基极经电容C6后接地,其集电极经电阻R6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P1、放大器P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电容C1的正负极均与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1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的,所述电容C2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其正极经电阻R2后与放大器P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3串接在放大器P1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4负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其正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所述电容C5正极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比较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Q2、电阻R7、二极管D1、电容C8、电阻R8、电阻R9;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放大器P3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N极与放大器P4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8串接在放大器P4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8与电阻R9串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放大器P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转换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放大器P5、放大器P6、二极管D2、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2的P极与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6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5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6相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6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10后与损耗抑制电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损耗抑制电路包括:抑制芯片U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所述电容C9的负极与电阻R10相连,其正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4连接,其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N极经电阻R17与抑制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所述电容C12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其负极与抑制芯片U2的IN管脚相连,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经电阻R12与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1与电阻R12串联,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6与电容C10的负极相连,其集电极接地,所述电容C10的正极与电阻R14相连,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18与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所述电容C11的正极与抑制芯片U2的SENSE1管脚相连,所述抑制芯片U2的SENSE2管脚与电阻R18和二极管D3的连接点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20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5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电阻R21与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3的负极经电阻R19与抑制芯片U2的PWM管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4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经电阻R22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6的P极与抑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抑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双元件型热释红外线传感器。
CN202221874153.5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Active CN219608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4153.5U CN219608222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4153.5U CN219608222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8222U true CN21960822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4153.5U Active CN219608222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8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4347U (zh) 一种低噪声光电检测电路
CN201766557U (zh) Rf功率限幅电路
CN206117673U (zh) 一种红外接收电路
CN219608222U (zh) 一种红外线探测系统
CN212903529U (zh) 一种激光器输出光功率检测系统
CN204374227U (zh) 用于电机转速测试的信号采集电路
CN202757983U (zh) 电流检测电路及usb接口电路
CN114944837B (zh) 接近传感器电路
CN104406701A (zh) 一种基于移相处理的高灵敏度红外线探测系统
CN104811181A (zh) 一种带有输入偏置和有源滤波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及方法
CN205038006U (zh) 恒流源驱动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采集电路
CN213846621U (zh) 一种新型精密的绝对值电路
CN214154473U (zh) 一种脉冲检测电路
CN213341068U (zh) 固体激光器的功率反馈采集电路与固体激光机
CN219417753U (zh) 一种高计数率γ探测电路
CN210982765U (zh) 一种高灵敏度红外报警电路
CN202649296U (zh) 一种直流电源语音告警电路
CN112485494A (zh) 一种基于三极管的电流检测电路
CN202918246U (zh) 一种低噪声前置电荷放大器
CN217904372U (zh) 一种低成本微弱信号探测电路
CN207408332U (zh) 水体pH检测系统的pH信号调理电路
CN220795496U (zh) 一种基于红外对管微小信号静止或动态检测结构
CN214953762U (zh)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
CN219499352U (zh) 一种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CN214154331U (zh) 一种超声波电源追频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