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999U -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999U
CN219605999U CN202222572613.5U CN202222572613U CN219605999U CN 219605999 U CN219605999 U CN 219605999U CN 202222572613 U CN202222572613 U CN 202222572613U CN 219605999 U CN219605999 U CN 219605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gear box
fixedly connected
bevel ge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72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满
陶永刚
韩浩
滕赫男
张霖旗
陈子欣
卢昱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wer Electric Power Inner Mongoli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Electric Power Inner Mongoli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Electric Power Inner Mongoli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Electric Power Inner Mongoli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72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包括机舱和塔架,所述机舱的下方固接有塔架,所述机舱的内部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当外部结构带动主轴进行转动时,主轴会带动齿轮箱进行工作,通过齿轮箱可以带动发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此时发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使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来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横杆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伞形齿轮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配合下方的油冷散热器便可以对齿轮箱进行快速、高效的散热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用齿轮箱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风电场,是指风力发电的场所,风力发电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风电场主要以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风力发电机组内包含很多部件,齿轮箱便是其中一种,它可以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使叶片的转速通过齿轮箱增速,使其转速达到发电机的额定转速,以供发电机能正常发电,但是齿轮箱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在齿轮箱处安装散热结构。
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04664374 U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包括油冷散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灰尘过滤装置防止了油冷散热器由于散热孔堵塞导致系统散热能力下降,限功率运行的问题,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但是,上述中的齿轮箱散热系统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通过油冷散热器对齿轮箱进行散热时,散热器内的润滑油会将热量传给齿轮箱的内壁,齿轮箱内壁再将热量传给外壁,再经过齿轮箱外壁传递到空气中,在传热过程中,由于液体与固体传热、以及非金属与气体传热的传热系数低,而且齿轮箱是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内部,这样仅依靠油冷散热器内部润滑油的循环来对齿轮箱进行散热降温,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齿轮箱散热系统在使用时对齿轮箱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包括机舱和塔架,所述机舱的下方固接有塔架,所述机舱的下方内壁固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上方右侧固接有油冷散热器,所述机舱的内部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与机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上方固接有第一矩形块,且第一矩形块通过螺栓与机舱螺纹相连,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接有横板,且横板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上方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
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左侧设有主轴,且主轴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支座和齿轮箱,且支座和齿轮箱的下方均与底板相固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下方与横板相固接,所述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左侧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且第二伞形齿轮的左侧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相连,所述横杆的右侧外壁固接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的下方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
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右侧设有机座,且机座的右侧与机舱相固接。
所述机座的左侧固接有发电机,且发电机的输出轴左侧和中间外壁分别与齿轮箱和第二皮带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带动第一矩形块等移动至机舱的内壁处,并通过螺栓将第一矩形块与机舱固定,再完成相应结构的安装,这样当外部结构带动主轴进行转动时,主轴会带动齿轮箱进行工作,通过齿轮箱可以带动发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此时发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使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来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横杆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伞形齿轮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配合下方的油冷散热器便可以对齿轮箱进行快速、高效的散热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扇叶、第一伞形齿轮和横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竖板、横杆和皮带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矩形块、过滤层和第二壳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舱,2、塔架,3、散热装置,301、第一壳体,302、第一矩形块,303、横板,304、扇叶,305、第一伞形齿轮,3A1、过滤网板,3A2、过滤层,3A3、第二壳体,3A4、第二矩形块,4、连接装置,401、竖板,402、横杆,403、第二伞形齿轮,404、第一皮带轮,405、皮带,406、第二皮带轮,5、底板,6、油冷散热器,7、支座,8、主轴,9、齿轮箱,10、机座,11、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包括机舱1和塔架2,机舱1的下方固接有塔架2,机舱1的下方右侧加工有开口,机舱1的下方内壁固接有底板5,且底板5的上方右侧固接有油冷散热器6,油冷散热器6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CN 204664374 U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中的型号及结构,机舱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装置3,通过散热装置3配合油冷散热器6可以对齿轮箱9进行更好的散热降温,散热装置3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通过连接装置4方便带动扇叶304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1-3,散热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01、第一矩形块302、横板303、扇叶304和第一伞形齿轮305,第一壳体301的上方与机舱1的内壁相贴合,第一壳体301的左右两侧上方固接有第一矩形块302,且第一矩形块302通过螺栓与机舱1螺纹相连,第一壳体301的内壁固接有横板303,且横板303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304,通过扇叶304可以对下方的齿轮箱9进行散热,扇叶304的上方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305,通过第一伞形齿轮305可以带动扇叶304进行转动,第一壳体301的下方左侧设有主轴8,且主轴8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支座7和齿轮箱9,通过支座7可以对主轴8进行支撑,使主轴8带动齿轮箱9进行工作,且支座7和齿轮箱9的下方均与底板5相固接;
通过第一壳体301带动第一矩形块302等移动至机舱1的内壁处,并通过螺栓将第一矩形块302与机舱1固定,再完成相应结构的安装,这样当外部结构带动主轴8进行转动时,主轴8会带动齿轮箱9进行工作,通过齿轮箱9可以带动发电机11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发电机11的输出轴通相应结构可以带动扇叶304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304配合下方的油冷散热器6便可以对齿轮箱9进行快速、高效的散热降温。
请参阅图1和3,连接装置4包括竖板 401、横杆 402、第二伞形齿轮 403、第一皮带轮 404、皮带405和第二皮带轮406,竖板401的下方与横板303相固接,竖板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402,横杆402的左侧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403,且第二伞形齿轮403的左侧与第一伞形齿轮305啮合相连,横杆402通过第二伞形齿轮403可以带动第一伞形齿轮305进行转动,横杆402的右侧外壁固接有第一皮带轮404,通过第一皮带轮404可以带动第二伞形齿轮403进行转动,且第一皮带轮404的下方通过皮带405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06,第二皮带轮406的右侧设有机座10,且机座10的右侧与机舱1相固接,机座10的左侧固接有发电机11,发电机11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且发电机11的输出轴左侧和中间外壁分别与齿轮箱9和第二皮带轮406相连接,这样通过发电机11的输出轴便可以带动第二皮带轮406进行转动;
当发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时,发电机11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二皮带轮406进行转动,使第二皮带轮406通过皮带405来带动第一皮带轮404转动,第一皮带轮404通过横杆402带动第二伞形齿轮403进行转动,使第二伞形齿轮403通过第一伞形齿轮305带动扇叶304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304配合下方的油冷散热器6便可以对齿轮箱9进行快速、高效的散热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时,首先操作人员通过第一壳体301带动第一矩形块302等移动至机舱1的内壁处,并通过螺栓将第一矩形块302与机舱1固定,再完成相应结构的安装,这样当外部结构带动主轴8进行转动时,主轴8会带动齿轮箱9进行工作,通过齿轮箱9可以带动发电机11的输出轴进行转动,此时发电机11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二皮带轮406进行转动,使第二皮带轮406通过皮带405来带动第一皮带轮404转动,第一皮带轮404通过横杆402带动第二伞形齿轮403进行转动,使第二伞形齿轮403通过第一伞形齿轮305带动扇叶304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304配合下方的油冷散热器6便可以对齿轮箱9进行快速、高效的散热降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和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散热装置3还可以包括过滤网板3A1、过滤层3A2、第二壳体3A3和第二矩形块3A4,过滤网板3A1的外壁与机舱1的开口处内壁相固接,通过过滤网板3A1可以对外接进入机舱1内部的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网板3A1的上方贴合有2个过滤层3A2,过滤层3A2为过滤棉,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且过滤层3A2的外壁固接有第二壳体3A3,第二壳体3A3的左右两侧固接有第二矩形块3A4,且第二矩形块3A4通过螺栓与机舱1螺纹相连;
可以在机舱1的开口处安装过滤网板3A1,这样通过过滤网板3A1可以使外接的空气进入机舱1内,或者使机舱1内的空气从过滤网板3A1处排出,同时通过过滤网板3A1配合过滤层3A2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机舱1内进入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时,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在机舱1的开口处安装过滤网板3A1,这样通过过滤网板3A1可以使外接的空气进入机舱1内,或者使机舱1内的空气从过滤网板3A1处排出,同时通过过滤网板3A1配合过滤层3A2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机舱1内进入灰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包括机舱(1)和塔架(2),所述机舱(1)的下方固接有塔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的下方内壁固接有底板(5),且底板(5)的上方右侧固接有油冷散热器(6),所述机舱(1)的内部安装有散热装置(3),所述散热装置(3)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
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01),所述第一壳体(301)的上方与机舱(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壳体(301)的左右两侧上方固接有第一矩形块(302),且第一矩形块(302)通过螺栓与机舱(1)螺纹相连,所述第一壳体(301)的内壁固接有横板(303),且横板(303)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扇叶(304),所述扇叶(304)的上方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305);
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竖板(401),所述竖板(401)的下方与横板(303)相固接,所述竖板(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402),所述横杆(402)的左侧固接有第二伞形齿轮(403),且第二伞形齿轮(403)的左侧与第一伞形齿轮(305)啮合相连,所述横杆(402)的右侧外壁固接有第一皮带轮(404),且第一皮带轮(404)的下方通过皮带(405)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01)的下方左侧设有主轴(8),且主轴(8)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支座(7)和齿轮箱(9),且支座(7)和齿轮箱(9)的下方均与底板(5)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406)的右侧设有机座(10),且机座(10)的右侧与机舱(1)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的左侧固接有发电机(11),且发电机(11)的输出轴左侧和中间外壁分别与齿轮箱(9)和第二皮带轮(406)相连接。
CN202222572613.5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605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2613.5U CN21960599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2613.5U CN21960599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999U true CN219605999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72613.5U Active CN21960599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1851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
CN102297099B (zh) 采用空气循环系统自冷却的风力发电机及其冷却方法
CN204677365U (zh) 一种高效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9605999U (zh) 一种风电场用齿轮箱散热结构
CN117005991A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214537470U (zh) 水电混合动力冷却塔
CN210566158U (zh) 一种齿轮箱油冷散热系统及包含其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
CN210182886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03436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防尘结构
CN205937767U (zh) 风电齿轮箱润滑油二次冷却系统
CN110671284A (zh)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罩散热装置
CN215949733U (zh) 一种家庭用风力发电装置
CN21837672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效果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236005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
CN209642491U (zh) 一种发电机用冷却装置
LU503682B1 (en) A new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217029171U (zh) 一种新能源风力发电装置
CN220337014U (zh) 一种风力发电内部过热保护装置
CN215719263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风力发电机箱保护装置
CN213959940U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冷却装置
CN22076964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风电场机组
CN212543555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降噪装置
CN218376745U (zh) 风力发电机机舱散热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6146427A (zh) 一种基于飞轮储能调速的风力发电机系统
CN216598629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