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4283U -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4283U
CN219604283U CN202320802679.0U CN202320802679U CN219604283U CN 219604283 U CN219604283 U CN 219604283U CN 202320802679 U CN202320802679 U CN 202320802679U CN 219604283 U CN219604283 U CN 219604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basin
seepage
wa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26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平
张世殊
冉从彦
林红
胡金山
甘东科
邓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26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4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4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4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排水效果好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所述的上库盆结构包括蓄水上库盆,所述的上库盆结构还包括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覆设有复合防渗系统,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布置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底部;位于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朝向蓄水上库盆内侧单向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库盆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术语解释:
全库盆防渗:指采用工程处理措施,对开挖库盆或天然库盆进行防渗处理,使库盆内的库水和外界水环境相隔离,以防止库盆内水的外渗;
地下水:赋存于地面以下地层中的水;
顶托作用:在库盆内水位低于库外地下水水位时,在水头差作用下,对全库盆防渗结构产生的浮托力。
随着国家“3060”战略的提出,以风电和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呈爆发式发展,也对传统的能源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传统的发、输、配、变、用的电力系统转变为源、网、荷、储、调的新型电力系统显得尤为迫切。抽水蓄能技术作为一种用水作为储能介质,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案,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转换的关键。众所周知,抽水蓄能是通过电能将下水库的水介质抽至上水库,实现能量储存,再通过上水库的水流至下水库实现势能与电能转换,过程中水是能量转换的关键,其渗漏问题是抽水蓄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解决上水库渗漏问题,大多采用全库盆防渗形式,将上水库库水和周围地下水环境相隔离。
尽管全库盆防渗形式能将库水和周围地下水环境相隔离,防止库水的渗漏。但全库盆防渗形式存在地下水的反作用,空库时容易形成地下水顶托作用,容易造成防渗体的破坏等,影响其防渗效果。
如上所述,全库盆防渗形式能将库水和周围地下水环境相隔离,防止库水的渗漏。但全库盆防渗形式存在地下水的反作用,空库时容易形成地下水顶托作用,造成防渗体的破坏等。现有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全库盆防渗措施结构的自重来抵消地下水的顶托作用,二是以排导为主,在上水库库盆底部设置截、排水廊道,将地下水排出,降低地下水水位,来消除地下水的顶托作用。两种方案均存在工程量大、经济性不高、效果不可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排水效果好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包括蓄水上库盆,所述的上库盆结构还包括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覆设有复合防渗系统,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布置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底部;位于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朝向蓄水上库盆内侧单向连通,
其中,所述的蓄水上库盆为开挖或整理型蓄水库盆。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复合防渗系统包括表面覆设层和下部防渗支撑层,所述的表面覆设层通过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固结构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表面覆设层包括现浇混凝土子层和防护调整垫接子层,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子层通过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固结在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包括防渗土工膜和防护调整素土子层,所述的防渗土工膜通过防护调整素土子层铺设在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铺设在所述的防渗土工膜上。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由砂垫层构成,所述的防护调整素土子层由素土垫层构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包括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和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均布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在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水压力的配合下开启或关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包括多个钻设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输水基孔,在每一个所述输水基孔的内侧壁上均覆设有单向过滤渗水层,所述输水基孔敞开的上端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开启或关闭,
其中,各个所述的输水基孔沿蓄水上库盆的盆底均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包括导向支撑杆和封水关闭组件,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可升降的开启或关闭输水基孔敞开的上端。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单向过滤渗水层包括透水基子层和反滤包子层,所述的反滤包子层通过所述的透水基子层覆设在输水基孔的内侧壁上;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包括固定头和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通过所述的固定头布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杆的上端;布置就位的导向支撑杆插接在所述的输水基孔中,直径大于输水基孔内径两位以上的所述密封垫,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在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压力水的配合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开启和关闭该输水基孔敞开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蓄水上库盆为基础,先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铺设有复合防渗系统,然后通过增加设置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并使位于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以排、导为主进行地下水顶托载荷消除时采用的:在上水库库盆底部设置截、排水廊道等工程量大、经济性不高、效果不可控的技术措施,达到了有效的降低地下水水位,消除地下水的顶托作用的目的。此时,本申请在消除防渗层外侧的地下水顶托防渗层时便可以通过设置在蓄水库盆盆底上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平衡掉蓄水库盆防渗层内外的水压力来消除地下水的顶托载荷,相应的,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只能在蓄水库盆内的水位低于蓄水库盆外的水位时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来平衡蓄水库盆防渗层内外的水压力。同时,本申请建造上库盆结构时是按下步骤进行的,A、确定上库盆结构的成库方案,对库内边坡和库底进行清理、平整;B、清理、平整完成后,进行素土垫层施工,并夯实;C、在素土垫层上部敷设防渗土工膜;D、在防渗土工膜上部铺设一层砂垫层,并夯实;E、在砂垫层上部现浇混凝土;F、现浇混凝土硬化后,在库底钻设输水基孔并覆设透水基子层和反滤包子层,然后安装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这样,由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仅是通过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将防渗层外侧的压力水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输入,实现当外侧地下水位高于内侧储蓄水水位时降低外侧水压力的目的,不使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排水效果特别好,而且本申请采用上述与布置结构相适应的工艺方法也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工程量,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地下水位高于库内水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地下水位低于库内水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涉及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蓄水上库盆1、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复合防渗系统3、表面覆设层4、下部防渗支撑层5、现浇混凝土子层6、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防渗土工膜8、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输水基孔12、单向过滤渗水层13、导向支撑杆14、封水关闭组件15、透水基子层16、反滤包子层17、固定头18、密封垫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排水效果好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所述的上库盆结构,包括蓄水上库盆1,所述的上库盆结构还包括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覆设有复合防渗系统3,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布置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底部;位于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朝向蓄水上库盆内侧单向连通,其中,所述的蓄水上库盆1为开挖型蓄水库盆或整理型蓄水库盆。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蓄水上库盆为基础,先在所述蓄水上库盆的内壁上铺设有复合防渗系统,然后通过增加设置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并使位于复合防渗系统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以排、导为主进行地下水顶托载荷消除时采用的:在上水库库盆底部设置截、排水廊道等工程量大、经济性不高、效果不可控的技术措施,达到了有效降低地下水水位,消除地下水的顶托作用的目的。此时,本申请在消除防渗层外侧的地下水顶托防渗层时便可以通过设置在蓄水库盆盆底上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平衡掉蓄水库盆防渗层内外的水压力来消除地下水的顶托载荷,相应的,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只能在蓄水库盆内的水位低于蓄水库盆外的水位时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来平衡蓄水库盆防渗层内外的水压力。同时,本申请建造上库盆结构时是按下步骤进行的,A、确定上库盆结构的成库方案,对库内边坡和库底进行清理、平整;B、清理、平整完成后,进行素土垫层施工,并夯实;C、在素土垫层上部敷设防渗土工膜;D、在防渗土工膜上部铺设一层砂垫层,并夯实;E、在砂垫层上部现浇混凝土;F、现浇混凝土硬化后,在库底钻设输水基孔并覆设透水基子层和反滤包子层,然后安装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这样,由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仅是通过地下水防顶托系统将防渗层外侧的压力水朝向蓄水库盆内侧单向连通输入,实现当外侧地下水位高于内侧储蓄水水位时降低外侧水压力的目的,不使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排水效果特别好,而且本申请采用上述与布置结构相适应的工艺方法也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工程量,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
上述实施方式,结合实际的生产状况,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本申请所述的上库盆结构的建造质量,同时降低投资成本,便于建造,本申请所述的复合防渗系统3包括表面覆设层4和下部防渗支撑层5,所述的表面覆设层4通过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固结构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此时,所述的表面覆设层4包括现浇混凝土子层6和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子层6通过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固结在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上。相应的,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包括防渗土工膜8和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所述的防渗土工膜8通过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铺设在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铺设在所述的防渗土工膜8上。相应的,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优选为由砂垫层构成,所述的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优选为由素土垫层构成。
进一步的,作为本申请改进的另一个重点,为了提高消除地下水顶托载荷的效果,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量、提高经济性以及提高效果可控性,本申请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包括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和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均布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在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水压力的配合下开启或关闭。此时,所述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包括多个钻设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输水基孔12,在每一个所述输水基孔12的内侧壁上均覆设有单向过滤渗水层13,所述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开启或关闭,其中,各个所述的输水基孔12沿蓄水上库盆的盆底均布。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包括导向支撑杆14和封水关闭组件15,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15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14沿竖直方向可升降的开启或关闭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相应的,本申请所述的单向过滤渗水层13优选为包括透水基子层16和反滤包子层17,所述的反滤包子层17通过所述的透水基子层16覆设在输水基孔12的内侧壁上;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15优选为包括固定头18和密封垫19,所述的密封垫19通过所述的固定头18布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杆14的上端;布置就位的导向支撑杆14插接在所述的输水基孔12中,直径大于输水基孔12内径两位以上的所述密封垫19,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14在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压力水的配合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开启和关闭该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为,
1、本申请的上库盆结构施工简单,可实现库水防渗和消除地下水顶托作用;
2、可使用于不同地层条件,如基岩和覆盖层等。
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手段,
1、可适用于周边任意地下水变化,消除地下水的顶托作用;
2、同样的库容条件下,通过本全库盆防渗结构,在抽水时,上水库由于地下水的流入,可减少抽至上水库的水量,从而降低能耗;在发电时,上水库流入的地下水可通过发电系统,增加能量输出,一举双得。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利用单向水流构件,提出一种新的全库盆防渗结构,即能够解决目前全库盆防渗形式地下水的顶托作用,又能防止库水渗漏。本专利中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用全库盆防渗结构是指:在水库开挖平整完成后,在库底、库周设置防渗结构,并在库底设置一系列单向流动构件,该构件可上、下滑动,当库内水位高于库外地下水水位时,该构件关闭,实现防渗的目的;当库内水位低于库外地下水水位时,该构件在水压差的作用下自动开启,地下水通过单向流动构件流入库内,达到消除地下水顶托作用的功能。
本专利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首先确定上水库的成库方案,对库内边坡和库底进行清理、平整;
B、清理、平整完成后,进行素土垫层施工,并夯实;
C、进而,在垫层上部敷设防渗土工膜;
D、进而,在防渗土工膜上部铺设一层砂垫层,并夯实;
E、进而,在砂垫层上部现浇混凝土;
F、进而,现浇混凝土硬化后,在库底布置并安装单向流水构件,直至所有构件安装完成。

Claims (9)

1.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包括蓄水上库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库盆结构还包括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覆设有复合防渗系统(3),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布置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底部;位于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的压力水通过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朝向蓄水上库盆内侧单向连通,
其中,所述的蓄水上库盆(1)为开挖型蓄水库盆或整理型蓄水库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防渗系统(3)包括表面覆设层(4)和下部防渗支撑层(5),所述的表面覆设层(4)通过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固结在所述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覆设层(4)包括现浇混凝土子层(6)和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子层(6)通过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固结在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防渗支撑层(5)包括防渗土工膜(8)和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所述的防渗土工膜(8)通过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铺设在蓄水上库盆(1)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铺设在所述的防渗土工膜(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调整垫接子层(7)由砂垫层构成,所述的防护调整素土子层(9)由素土垫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水防顶托系统(2)包括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和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均布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在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水压力的配合下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过滤输水子系统(10)包括多个钻设在蓄水上库盆盆底的输水基孔(12),在每一个所述输水基孔(12)的内侧壁上均覆设有单向过滤渗水层(13),所述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通过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开启或关闭,
其中,各个所述的输水基孔(12)沿蓄水上库盆的盆底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封水关闭子系统(11)包括导向支撑杆(14)和封水关闭组件(15),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15)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14)沿竖直方向可升降的开启或关闭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过滤渗水层(13)包括透水基子层(16)和反滤包子层(17),所述的反滤包子层(17)通过所述的透水基子层(16)覆设在输水基孔(12)的内侧壁上;所述的封水关闭组件(15)包括固定头(18)和密封垫(19),所述的密封垫(19)通过所述的固定头(18)布置在所述导向支撑杆(14)的上端;布置就位的导向支撑杆(14)插接在所述的输水基孔(12)中,直径大于输水基孔(12)内径两位以上的所述密封垫(19),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撑杆(14)在复合防渗系统(3)内外侧压力水的配合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开启和关闭该输水基孔(12)敞开的上端。
CN202320802679.0U 2023-04-12 2023-04-12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Active CN219604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2679.0U CN219604283U (zh) 2023-04-12 2023-04-12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2679.0U CN219604283U (zh) 2023-04-12 2023-04-12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4283U true CN21960428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2679.0U Active CN219604283U (zh) 2023-04-12 2023-04-12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4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511B (zh) 一种复合式软土地基下输电杆塔浅埋基础地基加固方法
CN101200885B (zh)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深基础防渗止水结构
CN104805854A (zh) 一种潮汐环境下深水超长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111472326A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上修筑重力坝的方法及其结构
CN202559368U (zh) 一种沉管隧道带帽钢管减沉桩结构
CN215669631U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基结构
CN115163388A (zh) 一种以废弃矿井作为抽水储能容器的抽水蓄能系统
CN204059460U (zh) 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
CN219604283U (zh)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
CN206308701U (zh) 一种高台柱倒锥形基础
CN207727514U (zh) 一种库盆防渗抗抬动结构
CN116180675A (zh) 用于抽水式蓄能电站工程的上库盆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790150B (zh) 一种基于双井组合式回灌的沉降控制方法
CN219690428U (zh) 用于防渗型全库盆结构地下水的防顶托结构
CN219710198U (zh) 用于消除全库盆防渗结构地下水顶托载荷的布置结构
CN213233510U (zh) 一种防治流砂的简易组合钢板围堰结构
CN111456049B (zh) 水域无覆盖层低桩承台的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01144267B (zh) 变电所的钢筋混凝土防洪墙体系
CN203475467U (zh) 一种底板砼封底结构
CN208578025U (zh) 一种用于填海筑岛能排水的多功能管桩的施工装置
CN20704800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
CN219862626U (zh) 用于抽水蓄能的全库盆结构
CN109372013A (zh) 一种用于回填软弱地基上综合管廊的eps混合土施工技术与方法
CN116289778A (zh) 用于消除全库盆防渗结构地下水顶托载荷的结构及方法
CN110185048A (zh) 深窄河谷超深基坑淤泥质开挖道路施工护坡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