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3401U - 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3401U
CN219603401U CN202320683156.9U CN202320683156U CN219603401U CN 219603401 U CN219603401 U CN 219603401U CN 202320683156 U CN202320683156 U CN 202320683156U CN 219603401 U CN219603401 U CN 219603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bic
water
water treatment
unit
anox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31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锋
郑兴强
张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31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3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3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3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净化系统,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设置于受纳水体中,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所述受纳水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区域,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所述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所述区域中。

Description

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动物蛋白,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池塘养殖尾水治理项目纷纷投入建设,治理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普通单一的水处理方法在应用到受纳水体治理时,存在着受纳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无法满足受纳水体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受纳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的水处理系统。
一种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净化系统,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设置于受纳水体中,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所述受纳水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区域,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所述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所述区域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均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好氧单元和缺氧单元,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缺氧单元共同构成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所述缺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然后经所述缺氧单元回流至所述第一好氧单元,所述受纳水体还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包括多级,多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包括多条,各条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别与各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一一对应,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各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好氧单元,所述第二好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所述第二好氧单元设置于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下游端,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和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流口和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一过流口与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缺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并经所述第一过流口流入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然后经所述第二过流口流出所述缺氧单元,最后经由所述第一过流口回流至所述第一好氧单元;
所述主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并经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好氧单元、所述缺氧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好氧单元,最后经由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和辅助填料,所述生态浮岛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所述生态浮岛的顶部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所述浮岛植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所述辅助填料设置于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辅助填料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所述微生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和种植盒,所述浮岛框架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所述种植盒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所述种植盒用于供所述浮岛植物的种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岛框架包括第一浮管、第二浮管、第三浮管、第四浮管以及多根支撑管,所述第一浮管与所述第二浮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浮管与所述第四浮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浮管、所述第四浮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多根所述支撑管间隔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之间,所述种植盒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支撑管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充氧设备,所述充氧设备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以及
紫外消毒设备,所述紫外消毒设备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
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净化系统,水处理设备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从而使得该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同时生态净化系统能够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从而可进一步去除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以满足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景观美观要求,因此本申请的水处理系统通过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水处理功能单元协同对受纳水体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受纳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此外,上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区域中,因此可以整个受纳水体所在的区域作为调节池,无需额外占地,通过土建工程做设备基础,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便捷性,简化现场施工作业难度和节省施工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生态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生态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生态净化系统的剖视图;
图9为图6所示的生态净化系统的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生态净化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生态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系统10,该水处理系统10包括水处理设备100和生态净化系统200,水处理设备100用于设置于受纳水体中,水处理设备10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态净化系统200设置于受纳水体中,生态净化系统20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受纳水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区域,水处理系统10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区域中。
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系统10包括水处理设备100和生态净化系统200,水处理设备10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从而使得该水处理设备100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同时生态净化系统200能够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从而可进一步去除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以满足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景观美观要求,因此本申请的水处理系统10通过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水处理功能单元协同对受纳水体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受纳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此外,上述水处理系统10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区域中,因此可以整个受纳水体所在的区域作为调节池,无需额外占地,通过土建工程做设备基础,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便捷性,简化现场施工作业难度和节省施工作业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受纳水体可以为池塘水体、河流水体或沟渠水体。
目前常规池塘水处理技术是三池两坝及其变形工艺,三池两坝是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态池”的组合工艺,该处理工艺将物理沉淀、填料过滤、曝气氧化、生物同化等集成为一体,通过对养殖池塘的沟渠或池塘进行改造,此类型的工艺均需要首先将池塘水抽干、然后利用土建工程进行各坝的建设,现场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的该水处理系统10的各个设备均采用漂浮式设计,即该水处理系统10的各个设备均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无需进行抽水和土建施工,建设周期短。
如图2所示,水处理设备10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共同构成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第一好氧单元11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缺氧单元12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依次流经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然后经缺氧单元120回流至第一好氧单元110,受纳水体还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依次流经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
具体地,水处理设备10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共同构成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第一好氧单元11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以去除受纳水体中的有机物并将受纳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缺氧单元12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以将受纳水体中的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以实现对受纳水体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从而使得该水处理设备100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
并且在本方案中,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依次流经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然后经缺氧单元120回流至第一好氧单元110,从而实现受纳水体相对水处理设备100的内流动循环,受纳水体还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依次流经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从而实现受纳水体相对水处理设备100的外流动循环,上述受纳水体的内外双流动循环过程使得水处理设备100能够与受纳水体充分接触,以实现对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快速有效去除,从而可使得受纳水体的净化效率更高,出水效果更好,并且该受纳水体的内外双流动循环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水处理设备100所承受的负荷冲击,从而提高水处理设备100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效果。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包括多级,多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依次连通设置,第一流动路径a包括多条,各条第一流动路径a分别与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一一对应,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依次流经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通过设置多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以使得水处理设备100能够进一步对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快速有效去除,从而可使得受纳水体的净化效率更高,出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相邻两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中,其中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缺氧单元120与相邻的另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也共同构成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依次流经该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缺氧单元120和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经第一好氧单元110回流至缺氧单元120。
也就是说,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好氧单元110、第一个缺氧单元120、第二个第一好氧单元110、第二个缺氧单元120可共同组成三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该三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具体为由第一个第一好氧单元110、第一个缺氧单元120构成的第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由第一个缺氧单元120、第二个第一好氧单元110构成的第二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以及由第二个第一好氧单元110、第二个缺氧单元120构成的第三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每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对应一条第一流动路径a(即受纳水体的内流动循环过程)。
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好氧单元140,第二好氧单元140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第二好氧单元140设置于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下游端,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依次流经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以及第二好氧单元140,以确保水处理设备100对受纳水体中剩余的有机物进行充分降解处理。具体地,第二好氧单元140设置于最后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下游端,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依次流经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以及第二好氧单元140。
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主箱体150,主箱体150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和第二好氧单元140;主箱体15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流口151和第二过流口152,第一过流口151与第一好氧单元110相连通,第二过流口152与缺氧单元120相连通,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并经第一过流口151流入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然后经第二过流口152流出缺氧单元120,最后经由第一过流口151回流至第一好氧单元110,具体地,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并经第一过流口151向上流入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然后经第二过流口152向下流出缺氧单元120,最后经由第一过流口151向上回流至第一好氧单元110。
主箱体1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53和出水口154,进水口153与第一好氧单元110相连通,出水口154与第二好氧单元140相连通,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并经进水口153流入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好氧单元110、缺氧单元120以及第二好氧单元140,最后经由出水口154流出第二好氧单元140。
如图2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主箱体150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多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和第二好氧单元140,多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和第二好氧单元140沿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主箱体150的底部对应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流口151和第二过流口152,各个第一过流口151、各个第二过流口152、各条第一流动路径a分别与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一一对应。
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53和出水口154,进水口153与第一级(即最前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相连通,出水口154与第二好氧单元140相连通,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b并经进水口153流入第一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依次流经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缺氧单元120以及第二好氧单元140,最后经由出水口154流出第二好氧单元140。
第一过流口151包括多个第一子过流口,第一子过流口为长条状,并沿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子过流口呈阵列排布于主箱体150的底部,第二过流口152包括多个第二子过流口,第二子过流口为长条状,并沿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二子过流口呈阵列排布于主箱体150的底部。
进水口153包括多个子进水口,子进水口为长条状,并沿主箱体150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子进水口沿主箱体15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出水口154包括多个子出水口,子出水口为长条状,并沿主箱体150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子出水口沿主箱体15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主箱体150内部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过水孔156的隔板155,以将主箱体150内部分隔为依次连通的多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和第二好氧单元140,多个隔板155沿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级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130的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也通过隔板155相分隔。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主箱体150的底部还设置有引流槽157,引流槽157的截面为三角形,引流槽157沿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引流槽157一方面可以增强主箱体150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对附着在主箱体150底部的污泥进行引流,方便污泥沿着该引流槽157流下而顺利脱离主箱体150。具体地,引流槽15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主箱体15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引流槽157包括多个,多个引流槽157沿主箱体15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主箱体150的底部。
优选地,主箱体150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例如316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不易生锈的优点,从而可有效提升水处理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即使是将水处理设备100放入海水养殖池塘也可使用。
如图2所示,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填料组件160,填料组件160设置于第一好氧单元110和/或缺氧单元120内,位于第一好氧单元110内的填料组件160用于供好氧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位于缺氧单元120内的填料组件160用于供兼氧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优选地,第二好氧单元140内也设置有填料组件160,位于第二好氧单元140内的填料组件160用于供好氧微生物的附着生长。
填料组件160的填料优选为辫带式填料,辫带式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处理效率高、挂膜稳定、不堵塞板结等优点,利于富集硝化菌等世代周期长的微生物群,从而能够对受纳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等污染物进行高效的去除。
如图2所示,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曝气组件170,曝气组件170设置于第一好氧单元110内,并位于填料组件160的底部,具体地,曝气组件170连接在填料组件160的底部,曝气组件170用于向第一好氧单元110内的水体中充入氧气,以满足第一好氧单元110生化处理的溶解氧需求,此外,该曝气组件170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气提作用提升水位,使得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a并经第一过流口151向上流入第一好氧单元110,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好氧单元110和缺氧单元120,然后经第二过流口152向下流出缺氧单元120,最后经由第一过流口151向上回流至第一好氧单元110实现受纳水体相对水处理设备100的内流动循环,从而无需设置额外的提升泵动力设备,降低能耗。
如图4所示,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浮体结构180,浮体结构180设置在主箱体150的顶部,浮体结构180用于向水处理设备100提供浮力,以使水处理设备10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并且使得水处理设备100可随受纳水体的水位上升而上升,以及随受纳水体的水位下降而下降。通过该浮体结构180的设置,使得水处理设备100放入受纳水体中时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进行即时使用,有效提高了水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便捷性。
浮体结构180包括外箱体182以及设置于外箱体182内的浮力件,外箱体182设置于主箱体150的顶部。优选地,外箱体18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例如316不锈钢材质,以提升浮体结构18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浮力件可以由珍珠棉材质制成,珍珠棉具有优良的不吸水特性,从而可使得浮力件能够产生足够的浮力。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浮力件还可以为泡沫、塑料等其他可提供浮力的材料制成。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外箱体182采用能够提供浮力的材料制成时,设置于外箱体182内的浮力件可以省略。
如图4所示,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190,太阳能供电装置190设置于浮体结构180的顶部,具体地,太阳能供电装置190设置于浮体结构180的外箱体182的顶部,太阳能供电装置190用于给水处理设备100的各用电结构进行供电。太阳能供电装置190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给水处理设备100的各用电结构(例如用于给曝气组件170供气的气泵)进行供电,使得水处理设备100的各用电结构不需要接入市电即可正常使用,且不受场地限制,节能环保、投资运行费用低廉。
太阳能供电装置190包括太阳能发电板191、支架192和蓄电池,太阳能发电板191通过支架192安装于浮体结构180的顶部,蓄电池设置于浮体结构180的顶部,且太阳能发电板191和蓄电池电连接,太阳能发电板191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内。太阳能供电装置190还包括逆变器,逆变器设置于浮体结构180上,逆变器与太阳能发电板191和蓄电池电连接,逆变器用于将太阳能发电板191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储存在蓄电池内。
具体地,太阳能发电板191倾斜安装于支架192上,如此设置,以便于太阳能发电板191更好地捕捉太阳光,从而增加太阳能发电板191接收到的太阳能,进而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板191的发电量。
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电控柜,电控柜设置于浮体结构180上,电控柜内间隔设置有电气区、气泵区和太阳能发电区,电气区内设置有控制器,气泵区内设置有用于给曝气组件170供气的气泵,太阳能发电区内设置有逆变器和蓄电池,控制器用于控制气泵和太阳能供电装置190的运行,具体的,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太阳能供电装置190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电气区内还设置有用于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的智能物联网开关。
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101,该水处理装置101包括多个水处理设备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水处理设备100依次拼接于一体。
在一实施例中,该生态净化系统200采用整体式设计,使用时不用在项目现场进行拼装作业,直接整体安装于受纳水体中即可使用,安装便捷,有效减少了安装该生态净化系统200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进一步地,该生态净化系统200采用漂浮式设计,即该生态净化系统20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无需进行抽水和土建施工,建设周期短。
如图6所示,生态净化系统200包括生态浮岛210和辅助填料220,生态浮岛21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生态浮岛210的顶部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浮岛植物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辅助填料220设置于生态浮岛210的底部,并伸入至受纳水体中,辅助填料220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微生物用于对受纳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浮岛植物可以设置为具有脱氮除磷的水生植物,例如美人蕉、鸢尾、圆币草、狐尾藻、水葱、睡莲等,既可实现受纳水体的脱氮除磷的功能,保证出水水质,亦可通过合理设计,改善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环境景观。在其他实施例中,浮岛植物也可以为经济农作物,例如水稻。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生态浮岛210包括浮岛框架230和种植盒240,浮岛框架23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种植盒240设置于浮岛框架230的顶部,种植盒240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进一步地,种植盒2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种植盒240呈阵列排布设置于浮岛框架230的顶部。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浮岛框架230包括第一浮管231、第二浮管232、第三浮管233、第四浮管234以及支撑板235,第一浮管231与第二浮管232相对设置,第三浮管233与第四浮管234相对设置,且第三浮管233、第四浮管234连接设置于第一浮管231和第二浮管232之间,第一浮管231、第二浮管232、第三浮管233和第四浮管234共同围合形成框架主体236,支撑板235设置于框架主体236内,种植盒240设置于支撑板235的顶部。具体地,第一浮管231与第二浮管232平行设置,第三浮管233与第四浮管234平行设置,种植盒2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种植盒240呈阵列排布设置于支撑板235的顶部。
优选地,框架主体236由PVC材质制成,PVC材质的框架主体236具有充足的浮力,耐腐蚀的优点,使得生态净化系统200能够在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态净化系统20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
支撑板235可通过扎带绑定在框架主体236上以实现支撑板235的固定,支撑板235可以为阳光板、不锈钢板及珍珠棉板中的任意一种。支撑板235优选为阳光板,阳光板具有抗晒,耐雨淋的优点,使得生态净化系统200能够在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态净化系统20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此外,传统的pp材质制成的浮岛框架质量不好,容易老化,基本上用不到两年就要重新更换,且更换下来的浮岛框架不能二次利用,只能作为垃圾处理,从而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本申请通过将浮岛框架230的框架主体236设置为由PVC材质制成,并将支撑板235设置为阳光板、不锈钢板及珍珠棉板中的任意一种,如此可以延长浮岛框架230的使用寿命,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地,辅助填料220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载体,该辅助填料22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供微生物群落生存的孔结构,能够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载体,同时通过让辅助填料220上的本土微生物群落充分发展,使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量达到最大化,并利用其代谢作用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污染物。
优选地,辅助填料220可采用亲和生态环境的人工聚合物材料制成,例如,辅助填料220可以为无纺布填料、纤维填料或复合填料等。辅助填料220设置于支撑板235的底部,辅助填料220可以为支撑板235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力。
如图7所示,生态净化系统200还包括填料架250,辅助填料220通过填料架250设置于生态浮岛210的底部,具体地,辅助填料220通过填料架250设置于浮岛框架230的底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235可通过扎带绑定在填料架250上以实现支撑板235的固定。
进一步地,生态净化系统200还包括填料架固定结构260,填料架固定结构260用于将填料架250固定于浮岛框架230上。
如图8所示,填料架固定结构260包括固定环261和紧固件,固定环26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夹持半环2612和第二夹持半环2614,第一夹持半环2612和第二夹持半环2614围合形成用于夹持浮岛框架230的夹持空间,第一夹持半环2612和第二夹持半环2614相连接的一端与填料架250连接,可选地,第一夹持半环2612和第二夹持半环2614相连接的一端与填料架25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夹持半环2612远离填料架250的一端和第二夹持半环2614远离填料架25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紧固件可以但不限于为螺纹紧固件,紧固件用于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通过固定环261的夹抱作用将填料架250固定于浮岛框架230上。
如图7所示,填料架250包括第一填料支架251、第二填料支架252和填料杆253,第一填料支架251和第二填料支架252间隔设置于浮岛框架230的底部,具体地,第一填料支架251和第二填料支架252分别设置于第三浮管233和第四浮管234上,第一填料支架251设置于第三浮管233朝向第四浮管234的一侧,第二填料支架252设置于第四浮管234朝向第三浮管233的一侧,第一填料支架251通过至少一个填料架固定结构260固定于第三浮管233上,第二填料支架252通过至少一个填料架固定结构260固定于第四浮管234上,填料杆253设置于第一填料支架251和第二填料支架252之间,辅助填料220设置于填料杆253上。
进一步地,填料杆253的数量为多根,辅助填料220的数量为多个,多根填料杆253间隔设置于第一浮管231和第二浮管232之间,多个辅助填料220分别与多根填料杆253一一对应。具体地,多根填料杆253均匀平行间隔设置于第一浮管231和第二浮管232之间。
如图8所示,具体地,填料杆25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挂钩254和第二挂钩255,第一填料支架251和第二填料支架25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孔2512和第二挂孔2522,第一挂钩254和第二挂钩255分别挂设于第一挂孔2512和第二挂孔2522中。
如图9及图10所示,进一步地,生态净化系统200还包括填料固定结构270,填料固定结构270用于将辅助填料220固定于填料杆253上。
填料固定结构270包括第一固定部271以及套设于第一固定部271上的第二固定部272,第二固定部272与第一固定部271螺纹连接,第一固定部271穿设于辅助填料220,第一固定部27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73,通孔273用于供填料杆253的穿设,第二固定部272与第一固定部271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辅助填料220的夹槽274,第二固定部272还能够压持填料杆253,旋转第二固定部272,可驱动第二固定部272沿第一固定部271的轴向移动,以使第二固定部272与第一固定部271相配合实现辅助填料220与填料杆253之间的固定与松开。
如图11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浮岛框架230包括第一浮管231、第二浮管232、第三浮管233、第四浮管234以及多根支撑管238,第一浮管231与第二浮管232相对设置,第三浮管233与第四浮管234相对设置,且第三浮管233、第四浮管234连接设置于第一浮管231和第二浮管232之间,多根支撑管238间隔连接设置于第一浮管231和第二浮管232之间,且位于第三浮管233和第四浮管234之间,种植盒240设置于相邻两根支撑管238之间。
第一浮管231与第二浮管232平行设置,第三浮管233与第四浮管234平行设置,多根支撑管238均匀平行间隔设置于第三浮管233和第四浮管234之间。如图12所示,填料杆253位于支撑管238的底部,填料杆253的延伸方向与支撑管238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种植盒240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不锈钢材质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不易生锈的优点,从而可有效提升生态净化系统20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进一步地,种植盒240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浮岛植物的根系能够穿过该穿孔并伸入受纳水体中。
如图1所示,水处理系统10还包括充氧设备300,充氧设备300设置于受纳水体中,充氧设备300用于向受纳水体中充入氧气,具体地,利用充氧设备300的强曝气作用将空气中的氧气充入受纳水体中,同时将受纳水体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使受纳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利用该好氧微生物的好氧反应进一步消解受纳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的同时对水体进行高度充氧,强化对排放水体的充氧保护,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充氧设备300优选为太阳能静音式曝气机,该太阳能静音式曝气机具有能耗低、噪音小的优点,且使用太阳能供电,无需接入市电,适用范围广,低碳环保。
具体地,该充氧设备300采用漂浮式设计,即该充氧设备30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无需进行抽水和土建施工,建设周期短。
如图1所示,水处理系统10还包括紫外消毒设备400,紫外消毒设备400设置于受纳水体中,通过紫外消毒设备400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光线对受纳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去除受纳水体中的绝大多数病原菌,以避免受纳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例如鱼群受到病虫危害,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优选地,紫外消毒设备400设置为组件形式,方便更换和清洗。
在一实施例中,该紫外消毒设备400采用漂浮式设计,即该紫外消毒设备400能够漂浮于受纳水体表面,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无需进行抽水和土建施工,建设周期短。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10的水处理设备100、生态净化系统200、充氧设备300、紫外消毒设备400依次设置在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区域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净化系统,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设置于受纳水体中,所述水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生态净化系统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所述受纳水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个区域,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依次设置在所述受纳水体的对应的各个所述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的各个设备均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好氧单元和缺氧单元,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缺氧单元共同构成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所述缺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然后经所述缺氧单元回流至所述第一好氧单元,所述受纳水体还能够沿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包括多级,多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包括多条,各条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分别与各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一一对应,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各级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好氧单元,所述第二好氧单元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好氧处理,所述第二好氧单元设置于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下游端,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依次流经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的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所述好氧-缺氧水处理模组和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流口和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一过流口与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缺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第一流动路径并经所述第一过流口流入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好氧单元和所述缺氧单元,然后经所述第二过流口流出所述缺氧单元,最后经由所述第一过流口回流至所述第一好氧单元;
所述主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好氧单元相连通,所述受纳水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并经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第一好氧单元,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好氧单元、所述缺氧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好氧单元,最后经由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第二好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和辅助填料,所述生态浮岛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所述生态浮岛的顶部用于供浮岛植物的种植,所述浮岛植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态处理,所述辅助填料设置于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并伸入至所述受纳水体中,所述辅助填料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所述微生物用于对所述受纳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和种植盒,所述浮岛框架能够漂浮于所述受纳水体表面,所述种植盒设置于所述浮岛框架的顶部,所述种植盒用于供所述浮岛植物的种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框架包括第一浮管、第二浮管、第三浮管、第四浮管以及多根支撑管,所述第一浮管与所述第二浮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浮管与所述第四浮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浮管、所述第四浮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多根所述支撑管间隔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浮管和所述第二浮管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浮管和所述第四浮管之间,所述种植盒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支撑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充氧设备,所述充氧设备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以及
紫外消毒设备,所述紫外消毒设备设置于所述受纳水体中。
CN202320683156.9U 2023-03-24 2023-03-24 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603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3156.9U CN219603401U (zh) 2023-03-24 2023-03-24 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3156.9U CN219603401U (zh) 2023-03-24 2023-03-24 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3401U true CN21960340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6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3156.9U Active CN219603401U (zh) 2023-03-24 2023-03-24 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3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3355Y (zh) 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塘
CN205241356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生态浮岛水处理装置
CN102701521A (zh)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N106430847B (zh) 一种集约化养猪废水处理设备
CN206985961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8879635U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08071545U (zh) 一种矿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469259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9912129A (zh) 一种风、光互补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07840456B (zh) 一种内部电场刺激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3803377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CN2066458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9603401U (zh) 水处理系统
CN201458904U (zh) 生活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
CN204675952U (zh) 一种低噪声高集成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01855U (zh) 立体生态浮岛装置
CN210764894U (zh) 一种寺院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CN211999031U (zh) 一种生物转盘集合反硝化除磷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4105414A (zh) 一种污水生物治理及尾水原位循环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工艺
CN219585911U (zh)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装置
CN208732744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处理反应器
CN101913702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8667400U (zh) 一种综合型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471673U (zh) 一种漂浮式净水装置
CN106946354B (zh) 一种化粪池污水末端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