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2944U - 一种绕线轮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2944U
CN219602944U CN202321040793.0U CN202321040793U CN219602944U CN 219602944 U CN219602944 U CN 219602944U CN 202321040793 U CN202321040793 U CN 202321040793U CN 219602944 U CN219602944 U CN 21960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reel
bearing
shaft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0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叶承
林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yuan Silicone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yuan Silicone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yuan Silicone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yuan Silicone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0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2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绕线轮组,绕线轮组包括绕线组件、安装轴,绕线组件包括多级并列设置的绕线轮本体,多圈线路能够依次嵌入各级绕线轮本体;绕线组件套设在安装轴上,绕线轮本体与安装轴成角度,以使线路错位跨级缠绕在各绕线组件上。本申请中,各绕线轮本体为相互独立的结构,能够分开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处于各绕线组件之间的多圈线路部分近似相互平行,且与安装轴近似垂直,避免多圈线路之间相互影响,同时,避免线路跨级缠绕时出现的角度突变,导致线路与绕线槽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轮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绕线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轮组。
背景技术
在两个绕线轮组成的轮组中,线路通常需要在每个绕线轮上进行多圈缠绕,绕线轮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容纳多圈并列布设的线路。每圈线路缠入绕线轮的位置和引出绕线轮的位置和角度不进行限定,线路处于两个绕线轮之间的部分倾斜角度随机,不利于高效、规整地完成绕线工作。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33366A公开了一种线材表面清洗装置,线材表面清洗装置通过绕线轮组使线材在箱体内移动,绕线轮组上的轮槽密集设置,难于加工,同时,若对绕设线材的缠绕角度进行设定,则对一体式绕线轮组的加工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不利于制造;单个绕线轮的轮槽引入和引出线材的方向近似垂直于另一个绕线轮,当线材缠绕多圈时,处于两个绕线轮之间的线材会出现倾斜,倾斜的线材与平直的轮槽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影响绕线流畅性的同时,容易擦伤线路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绕线轮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绕线轮组,绕线轮组包括绕线组件、安装轴,各所述绕线组件均包括多级并列设置的绕线轮本体,所述绕线轮本体的外缘设置有绕线槽,多圈线路能够依次嵌入各级所述绕线轮本体的所述绕线槽中;各所述安装轴间隔设置,各绕线组件分别套设在各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成角度,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角度相互对应,以使线路错位跨级缠绕在各所述绕线组件上。
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每个安装轴上均安装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多级绕线轮本体,每一级绕线轮本体缠绕单圈线路,即线路在绕线组件的导向作用下能够多圈缠绕;线路首先从第一级绕线轮本体缠入绕线组件,由于绕线轮本体均倾斜设置,缠入的线路也倾斜布设,以使线路在单个绕线轮本体的缠入点与导出点具有一定水平距离,即缠入点与导出点形成错位关系,由于错位关系的存在,第一级绕线轮本体的导出点与相邻绕线组件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的缠入点所处的平面与安装轴近似垂直,便于线路进一步缠入相邻绕线组件,以此类推完成多圈线路的缠绕;各绕线轮本体为相互独立的结构,能够分开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处于各绕线组件之间的多圈线路部分近似相互平行,且与安装轴近似垂直,避免多圈线路之间相互影响,同时,避免线路跨级缠绕时出现的角度突变,导致线路与绕线槽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角度相同,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绕线轮本体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倾斜设置,当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配合孔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时,所述绕线轮本体形成倾斜状态。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缘,所述绕线轮本体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缘,以形成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转轴的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固定结构,所述轴承固定结构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轴承固定结构夹持所述轴承,以使所述轴承轴向定位。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轮本体的内缘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抵接于所述轴承的端面,以使所述轴承轴向定位。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轴端固定结构,所述轴端固定结构处于各所述绕线组件的两端,以使各所述绕线组件轴向定位。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端固定结构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轴端固定结构设置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转轴的端面贴合,所述配合面倾斜设置。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端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轴端固定结构轴向定位。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绕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绕线轮组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绕线轮组中绕线轮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绕线轮组中绕线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绕线轮组中转轴的正视图;
图6是本申请绕线轮组中轴端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绕线组件101;绕线轮本体102;绕线槽103;台阶结构104;
安装轴201;转轴202;配合孔203;轴承204;轴承固定结构205;轴端固定结构206;配合面207;定位结构208。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绕线轮组,绕线轮组包括绕线组件101、安装轴201。安装轴201用于支撑绕线组件101,使绕线组件101能够在安装轴201上转动,线路以多圈并列布设的方式缠绕在多个绕线组件101上,由于多个绕线组件101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保证绕线轮组能够容纳不同长度的线路,提升通用性。其中,绕线组件101对缠绕线路的布设方向进行限定,便于线路在不同的绕线组件101之间进行衔接,避免线路因缠绕方向的突变导致较大的摩擦,提升缠绕顺畅度,保证线路的完整性。
如图1所示,绕线组件101包括多级并列设置的绕线轮本体102,各绕线轮本体102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保证各绕线轮本体102之间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运动,避免相互影响。
进一步地,由于单个绕线组件101难以缠绕较长的线路,绕线组件101设置多个。具体地,绕线组件101设置两个。两个绕线组件101间隔设置,线路以多圈形式进行缠绕,每圈线路均先后缠绕两个绕线组件101,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绕向组件之间的空间也能存储一部分线路,从而适应较长的线路。
其中,线路从初始绕线组件101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102开始缠入,绕线后导出,并进一步缠入相邻绕线组件101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102,绕线后导出。导出后的线路重新缠入初始绕线组件101的第二级绕线轮本体102,绕线后导出,再缠入相邻绕线组件101的第二级绕线轮本体102,以此类推。即多圈线路依次缠入各级绕线轮本体102,完成多圈线路的缠绕。
具体地,绕线轮本体102的外缘设置有绕线槽103,绕线槽103用于容纳线路,绕线槽103将并列缠绕的多圈线路相互分离,避免多圈线路之间相互摩擦、纠缠,保证线路缠绕的规整性。
与绕线组件101相对应地,安装轴201也设置有多个,具体地,安装轴201设置两个,两个绕线组件101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轴201上。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绕线组件101之间的距离,安装轴201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各绕线轮本体102均与安装轴201转动连接,即各绕线轮本体102能够在安装轴201上相对独立地进行转动,提升绕线轮组的运动灵活性,有利于绕线过程的自适应调整,避免线路局部位置受力过大。
其中,绕线轮本体102与安装轴201成角度,同一绕线组件101内的各绕线轮本体102与安装轴201所成的角度近似相同,即绕线组件101整体与安装轴201成角度,保证绕线组件101中线路缠绕的连贯性。同时,各绕线组件101的倾斜角度相互对应,当线路多圈缠绕时,线路从初始绕线组件101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102开始缠入,绕线后导出,由于倾斜角度的存在,相应绕线轮本体102的缠入点和导出点存在错位关系,且导出点与相邻绕线组件101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102的缠入点位置对应,所构成的平面与安装轴201近似垂直,在缠入过程中逐渐改变线路的延伸方向,保证处于绕线组件101之间的线路方向也与安装轴201近似垂直,避免线路与绕线槽103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
同理,相邻绕线组件101的第一级绕线轮本体102的导出点与初始绕线组件101的第二级绕线轮本体102的缠入点位置对应,所构成的平面也与安装轴201近似垂直,保证处于绕线组件101之间的线路方向也安装轴201近似垂直。以此类推,完成线路的错位跨级缠绕。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绕线组件101的倾斜角度相同,且两个绕线组件101的倾斜方向相反,便于两个绕线组件101的各级缠入点、导出点相互对应。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各绕线轮本体102的倾斜角度一致,绕线轮本体102与安装轴201之间设置有转轴202,转轴202与安装轴201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其中,安装轴201设置为非回转体,转轴202套设在安装轴201上,形成型面配合。具体地,安装轴201可以设置为棱柱形状,转轴202上的配合结构也设置为相应的棱柱形状。
进一步地,当绕线轮本体102进行转动时,安装轴201与转轴202不进行运动,而绕线轮本体102与转轴202之间转动连接,即以绕线轮本体102与转轴202之间的转动连接间接实现绕线轮本体102与安装轴201之间的转动连接。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转轴202上设置有配合孔203,配合孔203的形状与安装轴201的形状近似相同,具体地,当安装轴201设置为棱柱形状时,配合孔203也设置为棱柱形状,安装轴201的外壁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配合孔203倾斜设置,即处于配合孔203外围的转轴202实体是非对称的,当转轴202通过配合孔203套设在安装轴201上时,转轴202自然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当绕线轮本体102安装在转轴202上时,绕线轮本体102也自然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不同的配合孔203倾斜角度即可制定绕线轮本体102的倾斜角度。其中,由于各绕线轮本体102的倾斜角度一致,各转轴202同形状制造。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为进一步保证绕线轮本体102的转动顺畅程度,绕线轮本体102与转轴202之间设置有轴承204,即以轴承204自身的转动实现转轴202与绕线轮本体102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204套设在转轴202的外缘,由于转轴202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轴承204也呈现相应的倾斜角度。同时,绕线轮本体102也以倾斜状态套设在轴承204的外缘。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轴承204的轴向位置稳定,避免轴承204在转轴202上发生轴向窜动,轴承204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固定结构205。轴承固定结构205大致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在转轴202上,轴承固定结构205在轴承204的两个端面上与轴承204抵接,形成对轴承204的夹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轴承固定结构205的轴向位置稳定时,轴承204的轴向位置稳定。
进一步地,由于相邻绕线轮本体102并列设置,为保证相邻绕线轮本体102之间存在缝隙,转轴202的厚度大于绕线轮本体102的厚度。即转轴202处在绕线轮本体102的中部时,转轴202的端面凸出于绕线轮本体102的端面。安装时,相邻转轴202的端面相互贴合,而相邻绕线轮本体102之间则会形成缝隙。
具体地,轴承固定结构205在安装后,端面也会凸出于绕线轮本体102的端面。可以理解的是,轴承固定结构205处于外侧的端面在相邻的转轴202和相邻的轴承固定结构205的共同阻挡下能够保证轴向位置稳定,即保证轴承204的轴向位置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绕线轮本体102的内缘设置有台阶结构104,轴承204的端面抵接于台阶结构104,从而保证轴承204的轴向位置稳定。为便于轴承204与绕线轮本体102的安装,台阶结构104设置于绕线轮本体102的内缘一侧。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台阶结构104需要与轴承固定结构205同时设置,充分保证轴承204的轴向位置。
如图2、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安装轴201上设置有轴端固定结构206,轴端固定结构206用于对各转轴202进行轴向固定,避免各转轴202在安装轴201上发生轴向窜动。轴端固定结构206设置于绕线组件101的两端,夹持绕线组件101,并保证轴端固定结构206的轴向位置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轴端固定结构206与转轴202的端面抵接,由于转轴202呈倾斜状态,为保证轴端固定结构206与转轴202的端面之间存在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避免局部受力过大,轴端固定结构206设置有配合面207。配合面207倾斜设置,并与转轴202的端面贴合。
在一些示例中,轴端固定结构206上设置有定位结构208,定位结构208保证轴端固定结构206的轴向位置。具体地,定位结构208采用安装孔,安装孔用于插入紧固件,在紧固件的紧固作用下,轴端固定结构206保持位置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各绕线轮本体102、各转轴202均采用可拆卸连接,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绕线轮本体102与转轴202的数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绕线组件,各所述绕线组件均包括多级并列设置的绕线轮本体,所述绕线轮本体的外缘设置有绕线槽,多圈线路能够依次嵌入各级所述绕线轮本体的所述绕线槽中;
安装轴,各所述安装轴间隔设置,各绕线组件分别套设在各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成角度,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角度相互对应,以使线路错位跨级缠绕在各所述绕线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角度相同,各所述绕线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绕线轮本体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倾斜设置,当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配合孔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时,所述绕线轮本体形成倾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缘,所述绕线轮本体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缘,以形成所述绕线轮本体与所述转轴的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固定结构,所述轴承固定结构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轴承固定结构夹持所述轴承,以使所述轴承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本体的内缘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抵接于所述轴承的端面,以使所述轴承轴向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轴端固定结构,所述轴端固定结构处于各所述绕线组件的两端,以使各所述绕线组件轴向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端固定结构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轴端固定结构设置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转轴的端面贴合,所述配合面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端固定结构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轴端固定结构轴向定位。
CN202321040793.0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绕线轮组 Active CN21960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0793.0U CN21960294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绕线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0793.0U CN21960294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绕线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2944U true CN219602944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0793.0U Active CN21960294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绕线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2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62151A1 (en) Bearing assembling apparatus
US6802099B2 (en) Cleaning member and cylindrical cleaning element
CN219602944U (zh) 一种绕线轮组
JPS61192093A (ja) テ−プ送り装置用の、特に磁気テ−プ装置用のおよびテ−プカセツト用のテ−プ案内装置
CN204652062U (zh) 电机、动力装置及使用该动力装置的无人飞行器
JP3143523B2 (ja) 巻心締付け装置
CA2356733C (en) Core end plug for sheet roll material
JP6203438B1 (ja) ブラシロール用のロールシャフト及びブラシロール
JP3665942B2 (ja) 平角コイルの巻線装置と平角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6416014B2 (en) Expandable core plug
US4854518A (en) Hub setting device
JP2010195245A (ja) 全方位移動用車輪
US4318461A (en) Safety grounding for metal clad cables
WO2018033064A1 (zh) 一种带有成角度布置轴承的承载件及轴承安装结构
US10946603B2 (en) Bead core forming former
JPH0232873B2 (zh)
TWI460969B (zh) 馬達
US20020054721A1 (en) Bell bearing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100657187B1 (ko) 광 케이블
KR200381368Y1 (ko) 이송롤러와 베어링의 고정클립
EP3705432B1 (en) Annular device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shafts of winding machines
US5351901A (en) Hub tensioning device
CN209601727U (zh) 一种薄带卷筒放卷卡箍装置
CN214226615U (zh) 可调节放线角度的双导轮过线装置
CN216200222U (zh) 一种擦背机的转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