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623U -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1623U
CN219601623U CN202223491104.6U CN202223491104U CN219601623U CN 219601623 U CN219601623 U CN 219601623U CN 202223491104 U CN202223491104 U CN 202223491104U CN 219601623 U CN219601623 U CN 219601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ixed
fuselage
screw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11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张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911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1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1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1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包括机身,其中,所述机身上固定有一对由主翼和副翼可拆卸连接构成的机翼,所述机身中部固定有一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所述机身内固定有与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有一对尾翼,所述机身的头部内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延伸到机身外固定有第三螺旋桨,所述机身内固定有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总成和电池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巡飞弹飞行使得强劲动力,且在俯冲时能够分离机翼,增加俯冲速度,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我国航空事业中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人机按照动力分为电动和油动无人机,电动无人机机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但整体起飞重量小、续航时间短,无法适应长时间的续航需求,油动无人机结构较为复杂,但可以实现较长的续航时间,所以在大载荷长续航时间的应用需求下需要通过油动无人机来实现。
巡飞弹,为无人机的一种,是常见的油动无人机,目前市场上的双螺旋桨巡飞弹大多通过两个发动机分别驱动螺旋桨进行转动,但是通过两个发动机驱动容易造成两个螺旋桨的转速不同,同时使两个螺旋桨产生的转矩不能相互抵消,进而使无人机产生倾转力矩,使无人机发生倾覆或者抖动的现象,不利于双螺旋桨巡飞弹机的稳定飞行以及操控性能,同时通过两个发动机驱动的巡飞弹会造成整机重量偏大,在整体起飞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其最大载荷受到了限制,另外在巡飞弹俯冲时,仅靠自身重力和双螺旋桨提供动力,俯冲速度过慢,且在俯冲时不需要机翼提供升力,反而机翼的存在增加了巡航弹俯冲时的阻力,减小俯冲速度,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巡飞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双螺旋桨巡飞弹大都采用两个发动机驱动,不利于双螺旋桨无人机的稳定飞行以及操控性能,且整机重量偏大,在整体起飞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其最大载荷受到了限制,另外在巡飞弹俯冲时,仅靠自身重力和双螺旋桨提供动力,俯冲速度过慢,且在俯冲时不需要机翼提供升力,反而机翼的存在增加了巡航弹俯冲时的阻力,减小俯冲速度的问题,发明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其中,所述机身上固定有一对由主翼和副翼可拆卸连接构成的机翼,所述机身中部固定有一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所述机身内固定有与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有一对尾翼,所述机身的头部内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延伸到机身外固定有第三螺旋桨,所述机身内固定有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总成和电池组。
优选地,两个所述主翼的其中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主翼远离机身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副翼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分别延伸到主翼和副翼外,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销和第二电磁销,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开设有相对应并贯通的销孔,构成主翼和副翼连接时第一电磁销的销子插接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销孔内,第二电磁销的销子插接在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销孔内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销和第二电磁销与控制模块总成和电池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翼的长度大于等于主翼长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气缸固定在机身内,所述气缸的中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两侧的气缸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塞,各活塞分别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转动连接,所述曲轴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气缸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内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从动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连接杆与第一螺旋桨活第二螺旋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等于主动轮的直径的两倍。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一电磁销和第二电磁销,使得利用第一电磁销控制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销连接,利用第二电磁销控制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销连接,进而实现控制主翼与副翼的快速拆卸,使得巡航弹在俯冲时能够实现主翼与副翼的脱离,减小整个机翼产生的阻力,提高巡航弹的俯冲速度;(2)通过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和驱动机构,便于为整个巡飞弹提供动力,实现巡飞弹的高速飞行;(3)通过第三螺旋桨、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总成和电池组,便于在巡飞弹俯冲时,通过第三螺旋桨增加动力,进一步提高俯冲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的主翼和副翼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身,2、主翼,3、副翼,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一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8、第一电磁销,9、销孔,10、第二连接板,11、第四连接板,12、第二电磁销,13、连接杆,141、第一螺旋桨,142、第二螺旋桨,15、气缸,16、燃烧室,17、活塞,18、连杆,19、连接轴,20、曲轴,21、主动轮,22、传动带,23、从动轮,24、转轴,25、尾翼,26、第三螺旋桨,27、转动轴,28、驱动电机,29、电池组,30、控制模块总成,31、跟踪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包括机身1,机身1上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一对由主翼2和副翼3可拆卸连接构成的机翼,使得通过机翼为机身1飞行提供升力,同时利用可拆卸的主翼2和副翼3,实现在巡飞弹俯冲时能够脱离副翼3,减少整个机翼俯冲时的阻力,增加巡飞弹的俯冲速度,同时减小巡飞弹整体的面积和体积,可大大降低被对方雷达捕捉的概率。机身1中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一对连接杆13,两根连接杆1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机身1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与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便于通过连接杆13将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与机身1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设置在机身1内的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转动,为整个巡飞弹飞行提供动力。机身1的尾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一对尾翼25,便于通过尾翼25增加巡飞弹飞行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巡飞弹的转弯。机身1的头部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驱动电机28,使得驱动电机28与机身1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动轴27,使得驱动电机28工作其输出轴能够带动转动轴27转动。转动轴27延伸到机身1外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三螺旋桨26,使得将转动轴27与第三螺旋桨26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时转动,进而通过驱动电机28工作,其输出轴通过转动轴27带动第三螺旋桨26转动,增加巡飞弹俯冲时的飞行速度。机身1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与驱动电机28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总成30和电池组29,便于通过控制模块总成30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使得在巡飞弹正常飞行过程中通过控制模块总成30控制驱动电机28不工作,在巡飞弹俯冲时,通过控制模块总成30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提高巡飞弹的俯冲速度,同时通过电池组29为驱动电机28工作提供电力。另外在巡飞弹俯冲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而改用驱动电机28带动第三螺旋桨26转动,在不影响且增加俯冲速度的同时,使得减少驱动机构工作时产生的红外热量,在俯冲时减小对方红外雷达的捕捉概率。控制模块总成30为搭载ECU自控电脑系统的单片机,它接受并执行战场作战指挥电脑系统发岀的作战行动指令,进行起飞、长途巡航、加速飞行、盘旋侦查、锁定目标、俯冲甩掉翅膀、在目标地爆炸等操作。电池组29所用的电池是钠离子电池,使得能够为巡飞弹提供更多的电能。控制模块总成30和电池组29电性连接有跟踪摄像机31,且跟踪摄像机31为电子光学摄像机,便于通过跟踪摄像机31搜索捕捉目标。
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两个主翼2的其中一端与机身1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两个主翼2的一端关于机身1对称设置并与机身1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主翼2远离机身1的一端内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一支撑板4,使得第一支撑板4与主翼2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板4上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使得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与第一支撑板4连接在一起,进而与主翼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副翼3的一端内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二支撑板5,使得第二支撑板5与副翼3连接在一起。第二支撑板5上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三连接板7和第四连接板11,使得第三连接板7和第四连接板11与第二支撑板5连接在一起,进而与副翼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上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使得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板10和第三连接板7分别延伸到主翼2和副翼3外,且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上开设有相对应并贯通的销孔9,构成主翼2和副翼3连接时第一电磁销8的销子插接在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的销孔9内,第二电磁销12的销子插接在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的销孔9内的结构,使得通过第一电磁销8销连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第二电磁销12销连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进而实现将主翼2和副翼3连接在一起,便于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上的销子伸缩,实现副翼3与主翼2的结合或者脱离,便于在巡飞弹向下俯冲时将副翼3分离,减小机翼整体的阻力,增加巡飞弹的俯冲速度,同时减小巡飞弹整体的面积和体积,可大大降低被对方雷达捕捉的概率。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7与第四连接板1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7与第四连接板11连接时交错连接,实现主翼2与副翼3能够更稳定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且在副翼3与主翼2分离时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7和第四连接板11不相互影响。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与控制模块总成30和电池组29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模块总成30控制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的销子伸缩,进而实现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对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进行销连接,同时利用电池组29为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提供电力。副翼3的长度大于等于主翼2长度的两倍,使得在副翼3与主翼2脱离后能够保留主翼2,使得整个机翼不至于全部与机身1脱离,保证巡飞弹俯冲时的稳定性。当然连接板还可以有多对,对应的电磁销有多个,但数量不易过多,电磁销的数量和连接板的对数在2-3,避免数量过少造成费用与主翼2连接不牢固,也避免过多造成副翼3不易从主翼2上脱离。
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驱动机构包括气缸15、活塞17、连杆18、曲轴20、主动轮21、从动轮23和传动带22,气缸15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机身1内,使得气缸15与机身1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气缸15的中部设有燃烧室16,燃烧室16两侧的气缸15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塞17,便于燃烧室16内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热量,实现推动活塞17在气缸15内滑动。各活塞17分别与连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18的另一端与曲轴20转动连接,曲轴20固定有连接轴19,使得通过连杆18将活塞17与曲轴20连接在一起,进而在活塞17的推动下实现曲轴20能够以连接轴19为轴进行转动,同时通过曲轴20,实现在两个活塞17分别向相远离的方向运动或者向相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实现连接轴19能够持续转动,同时能够实现两侧的连接轴能够反向转动。连接轴19的一端贯穿气缸15与主动轮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连接轴19与主动轮21连接在一起,实现连接轴19与主动轮21同时转动。连接杆13内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有支撑杆,使得支撑杆与连接杆1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从动轮23通过转轴24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使得通过支撑杆支撑连接从动轮23,进而实现从动轮23能够以转轴24为轴进行转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3通过传动带22转动连接,便于通过传动带22将主动轮21与从动轮23连接在一起,进而在主动轮21转动时通过传动带22带动从动轮23转动,进而实现转轴24转动。从动轮23的直径大于等于主动轮21的直径的两倍,增加了主动轮21与从动轮23之间的扭矩,便于主动轮21通过传动带22带动从动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转动。转轴24的一端贯穿连接杆13与第一螺旋桨141或第二螺旋桨142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分别与机身1两侧的转轴24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两侧转轴24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反向转动,为巡飞弹飞行提供动力,且在整个巡飞弹中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共用一个发动机,避免了使用两个发动机驱动容易造成两个螺旋桨的转速不同,同时使两个螺旋桨产生的转矩不能相互抵消,进而使无人机产生倾转力矩,使无人机发生倾覆或者抖动的现象,不利于双螺旋桨巡飞弹机的稳定飞行以及操控性能,同时也避免了通过两个发动机驱动的巡飞弹会造成整机重量偏大,在整体起飞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其最大载荷受到了限制的情况。
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机身1的前段放置驱动电机28、电池组29、控制模块总成30、反雷达侦查设备等飞行器械,机身1的中段开设有弹药舱,便于加装弹药,机身1的后段放置驱动机构中的燃油发动机和燃油箱,便于合理设置,使得整个机身1搭载设备重量平衡。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所涉及的结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固定有一对由主翼(2)和副翼(3)可拆卸连接构成的机翼,所述机身(1)中部固定有一对连接杆(13),两根所述连接杆(1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所述机身(1)内固定有与第一螺旋桨(141)和第二螺旋桨(142)转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1)的尾部固定有一对尾翼(25),所述机身(1)的头部内固定有驱动电机(28),所述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轴(27),所述转动轴(27)延伸到机身(1)外固定有第三螺旋桨(26),所述机身(1)内固定有与驱动电机(28)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总成(30)和电池组(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翼(2)的其中一端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主翼(2)远离机身(1)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所述副翼(3)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上固定有第三连接板(7)和第四连接板(11),所述第二连接板(10)和第三连接板(7)分别延伸到主翼(2)和副翼(3)外,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0)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上开设有相对应并贯通的销孔(9),构成主翼(2)和副翼(3)连接时第一电磁销(8)的销子插接在第一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的销孔(9)内,第二电磁销(12)的销子插接在第二连接板(10)和第四连接板(11)的销孔(9)内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7)与第四连接板(11)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销(8)和第二电磁销(12)与控制模块总成(30)和电池组(2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3)的长度大于等于主翼(2)长度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15)、活塞(17)、连杆(18)、曲轴(20)、主动轮(21)、从动轮(23)和传动带(22),所述气缸(15)固定在机身(1)内,所述气缸(15)的中部设有燃烧室(16),所述燃烧室(16)两侧的气缸(15)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塞(17),各活塞(17)分别与连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8)的另一端与曲轴(20)转动连接,所述曲轴(20)固定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轴(19)的一端贯穿气缸(15)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内固定有支撑杆,所述从动轮(23)通过转轴(24)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23)通过传动带(2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4)的一端贯穿连接杆(13)与第一螺旋桨(141)活第二螺旋桨(14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23)的直径大于等于主动轮(21)的直径的两倍。
CN202223491104.6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Active CN219601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1104.6U CN21960162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1104.6U CN21960162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1623U true CN21960162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1104.6U Active CN219601623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1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84906A1 (en) Long range hybrid electric airplane
CN103101621B (zh) 一种适用于柱形空间装载的翼伞飞行器
US11603195B2 (en) Aircraft having hybrid propulsion
CN103043214A (zh) 折叠式无人机
CN102167155B (zh) 一种机翼可扭转飞行器
EP3663197A1 (en) High-speed hybrid propulsion for aircraft
CN112810811B (zh) 一种双旋翼无人机
CN110871882A (zh) 一种筒式无人机
US6883750B2 (en) Split torque gearbox with pivoted engine support
CN111056015A (zh) 一种多旋翼巡飞弹
CN203020540U (zh) 一种折叠式无人机
CN219601623U (zh) 一种三螺旋桨可变翼巡飞弹
CN108313281B (zh) 一种可变构型无人机
CN214084763U (zh) 一种侦查打击一体化巡飞器
CN110595293B (zh) 一种固定翼-旋翼复合无人机的工作方法
CN112478152B (zh) 一种可展开单涵道飞行器
CN110567326B (zh) 一种固定翼-旋翼复合无人机
CN101746505B (zh) 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CN209192220U (zh) 剪刀式双旋翼跷跷板式自转旋翼机
CN115071963A (zh) 垂直起降、查打一体、油电混合动力的可拆卸固定翼无人机
CN216401750U (zh) 尾座式垂直起降分布式电推进变体无人攻击机
CN201670359U (zh) 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CN110940236A (zh) 一种非瞄准智能巡飞弹
CN108639336A (zh) 一种模块化舰载可折叠超机动垂直起降可变功率预警机
CN113443145B (zh) 一种军用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