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766U - 指笔 - Google Patents

指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0766U
CN219600766U CN202220571876.1U CN202220571876U CN219600766U CN 219600766 U CN219600766 U CN 219600766U CN 202220571876 U CN202220571876 U CN 202220571876U CN 219600766 U CN219600766 U CN 219600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finger
containing tube
ink containing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18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anghong Jiuzhou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anghong Jiuzh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anghong Jiuzho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anghong Jiuzh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18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0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0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0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指笔。解决了现有指笔因单根手指负担过重,容易出现手指疲劳,进而影响书写质量的问题,以及更换笔芯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笔身,笔身开设有用于与指头配合的指孔;位于笔身的一侧并与笔身呈一体成型结构的容墨管体,容墨管体的一端与指孔的孔口相对,该端开设有豁口;盖板,盖板与或豁口适配,盖板设置于豁口内,盖板一端与豁口的一端扣合;笔头固定件,笔头固定件与容墨管体一端螺纹配合;利握尾塞,利握尾塞螺纹连接于容墨管体上远离笔头的一端,利握尾塞具有用于手心握持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书写方便、运笔准心更清晰、通过手心可分担了整个指笔的重量压力、笔芯可更换等优点。

Description

指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指笔。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文具笔均是使用捏住笔杆的方式进行书写,这种控笔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书写时很难精确掌控笔尖的运动轨迹。通过捏住笔杆的方式进行书写时,运笔准心是在几根指头之间,这是一个相对模糊区域,很难精确掌控。为了使字体美观,人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练习写字。2、运用现今市面上的文具笔进行书写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书写之时很难分出精力思考其他事情,书写起来十分费神。3、运用市面上现有的文具笔书写时,因为运笔准心模糊,冬天写字时必须取下手套,否则便很难精确掌控笔尖的运动轨迹,很难把字写得工整。冬天经常取下手套写字,很容易被冻伤手指,染上冻疮,进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类指笔,该类指笔能够通过一根手指插入指孔进行引导,其他手指辅助的方式进行书写,然而,此时用来引导书写的手指需要承担整个指笔的重量,长时间书写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手指疲劳,进而影响书写质量,不利于长时间书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手心握持的指笔结构,通过手心的握持的方式分担了单根手指书所需承担的指笔重力,同时也为运笔提供了一个支点,并且还能更换笔芯,解决了现有指笔因单根手指负担过重,容易出现手指疲劳,进而影响书写质量的问题,以及更换笔芯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指笔,包括:笔身,所述笔身开设有用于与指头配合的指孔;位于所述笔身的一侧并与所述笔身呈一体成型结构的容墨管体,所述容墨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指孔的孔口相对,该端开设有豁口;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豁口适配,盖板设置于豁口内,盖板一端与所述豁口的一端扣合;笔头固定件,所述笔头固定件具有与所述容墨管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底开设有用于避让笔头的避让孔,当所述笔头固定件与所述容墨管体螺纹配合时,所述螺纹孔的孔壁与所述盖板抵触;利握尾塞,所述利握尾塞螺纹连接于所述容墨管体上远离所述笔头的一端,所述利握尾塞具有用于手心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利握尾塞上远离所述容墨管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握尾塞的设置,在利用指头书写的同时,手心可握持利握尾塞以稳定指笔进行书写,从而通过手心可分担指头的书写压力,避免书写疲劳,利于长时间书写,利于整体的书写质量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的设置,使得容墨管体具有笔芯更换的功能,笔芯的油墨消耗完毕后,可通过拆卸盖板进行笔芯的更换,降低使用成本;同时盖板与容墨管体之间、容墨管体与笔芯之间的间隙使指笔兼具有通气的功能,通过间隙便能向尾塞中传输空气,均衡笔芯内部的气压。
优选的,所述利握尾塞一端为设置有内螺纹的柱状体,另一端为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利握尾塞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笔头固定件匹配的螺纹,当所述笔头固定件与所述容墨管体螺纹配合时,所述笔头固定件与所述盖板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豁口的壁面为扇面型的楔面,所述楔面朝向所述容墨管体的管外。
优选的,所述笔头固定件上远离所述容墨管体的一端具有锥面,沿远离所述容墨管体的方向,所述锥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包括笔帽,所述笔帽与所述容墨管体的一端扣合。
优选的,所述笔身与所述容墨管体之间设置有支架梁。
优选的,包括柔性护套,柔性护套与所述指孔形状适配。
优选的,支架梁或笔身上设置有挂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笔,书写时通过单指运笔。采用单指运笔进行书写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对指笔的“拖动”来带动运笔,相对于现有文具笔的多指交互“推动”运笔,有利于更加精确的控制运笔方向,从而有利于将字体写得更加工整。与此同时,相比于控制多指运笔,控制单指运笔相对会更加简单,可以节省部分脑力,有利于长时间书写。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笔,容墨管体的设置使笔头与指孔对应,在书写时,指头的端部可近似作为笔头的支点,这将有利于大脑对运笔准心的感知,此时对于准心的感知会将变得更加清晰。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笔,在运笔时因对准心感知的加强,人们在冬天书写时便不用再脱下手套,从而可有效防止因书写而导致的被冻伤情况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笔,通过利握尾塞的设置,书写时可分担指头所需承载的重力,提高了整体稳定性,避免书写疲劳,利于长时间书写,有利于提高长时间书写状态下的书写质量。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笔,通过盖板的设置,使得此类指笔具有可更换笔芯的功能,笔芯的油墨消耗完毕后,可通过拆卸盖板进行笔芯的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笔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笔身,2-容墨管体,3-盖板,4-利握尾塞,5-笔芯,6-笔头,7-笔头固定件,8-笔帽,9-柔性护套,10-支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指笔,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笔身1,所述笔身1开设有用于与指头配合的指孔;位于所述笔身1的一侧并与所述笔身1呈一体成型结构的容墨管体2,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与所述指孔的孔口相对,该端开设有豁口;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豁口适配,盖板3设置于豁口内,盖板3一端与所述豁口的一端扣合;笔头固定件7,所述笔头固定件7具有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底开设有用于避让笔头6的避让孔,当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时,所述螺纹孔的孔壁与所述盖板3抵触;利握尾塞4,所述利握尾塞4螺纹连接于所述容墨管体2上远离所述笔头6的一端,所述利握尾塞4具有用于手心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利握尾塞4上远离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
具体而言,笔身1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变径柱体,即其直径从较大一端向较小一端逐渐减小直至为0,指孔从较大一端向较小一端延伸,而容墨管体2则位于笔身1的一侧,具体的,容墨管体2与笔身1的外壁面为一体成型结构,容墨管体2的其中一个管口的轴线与指孔的轴线重合,该管口与指孔的孔口朝向相反,该管口自端面向内开设豁口,豁口用于与盖板3配合,盖板3的形状与豁口的形状适配,盖板3设置于豁口内时,容墨管体2便呈完整的管状,盖板3一端与豁口的终端扣合,扣合的结构可以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拆卸即可,容墨管体2的一端的外壁开设有螺纹,该螺纹与笔头固定件7的螺纹孔匹配,当笔头固定件7与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时,笔头固定件7的螺纹孔的孔壁便对盖板3的一端形成限位,避免盖板3的脱落,当笔芯5安装于容墨管体2内时,笔头6便位于所述笔头固定件7的避让孔内,笔头6的轴线与指孔的轴线重合或平行,容墨管体2的另一端口与利握尾塞4配合连接,利握尾塞4一端为内壁设置螺纹的柱体,另一端为利于手心握持的形状,该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球形、椭球形、立方体形、带拐角的圆柱形等,优选的设置为球形,设置为球形能够增大利握尾塞4与手心的接触面积,提高手心握持时的舒适度,利握尾塞4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利握尾塞4能够减少指笔整体重量,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并且利握尾塞4设置为中空结构时,还可为笔芯5提供更长的安装空间,从而可让指笔装配更长的笔芯5,继而提高指笔的油墨承载量。
可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笔身1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变径柱体,故容墨管体2的管线是一条曲线。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容墨管体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管、方管、多边形管、变径圆管等。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沿指孔的走向上,其截面形状可以是标准的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长方形、菱形等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实现与指头配合,都可以作为前述的截面形状,本实施例优选为圆形,指孔的整体形状设置为喇叭状,便于指头的伸缩扭转,便于施力书写。
可理解的是,当笔芯5装配于容墨管体2内时,笔芯5的尾端与利握尾塞4之间应有空隙,以防止笔芯5尾部空间被密封,从而维持笔芯5内部的气压平衡,保证笔头6的出墨流畅度。
可理解的是,笔身1或者盖板3上没有再专门设置用于维持笔芯5内部气压的细孔,是因为盖板3与笔身1之间的拼接处通常都会有缝隙,正好可以充当细孔使用,这些缝隙具有调节笔芯5与容墨管体2内部气压的功能。如果后期生产时拼接处能够被制造得十分精密,可以完全避免拼接处出现漏气现象时,也只需要在笔身1或者盖板3上新增一个用于维持笔芯5内部气压的细孔即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3上设有与所述笔头固定件7匹配的螺纹,当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时,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盖板3螺纹配合。盖板3的螺纹与笔头固定件7配合后能够对盖板3起到紧固作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豁口的壁面为扇面型的楔面,所述楔面朝向所述容墨管体2的管外。
豁口的设置避免盖板3向容墨管体2内滑落,进一步保证盖板3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笔头固定件7作为笔头6与容墨管体2的中间连接件时,笔头固定件7可能会对笔头6形成视线上的遮挡,故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为,笔头固定件7上远离容墨管体2的一端设置为具有锥面的形状,沿远离容墨管体2的方向,锥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笔帽8,所述笔帽8与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扣合。具体而言,笔帽8的内壁和容墨管体2的一端的外壁分别设有凸块和凸环,笔帽8与容墨管体2配合后凸块与凸环便可形成卡合结构。采用凸块、凸环相互卡合的连接方式可便于拆装笔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笔身1与所述容墨管体2之间设置有支架梁10。
前述提到,笔身1与容墨管体2是一体成型结构,则此处的支架梁10分别与笔身1、容墨管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架梁10的设置有稳定指笔整体结构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梁或笔身上设置有挂孔。
挂孔的设置便于绳子的穿设,从而使指笔便于携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包括柔性护套9,柔性护套9与所述指孔形状适配。
柔性护套9的设置是为了保护指头,提高书写舒适度。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指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1),所述笔身(1)开设有用于与指头配合的指孔;
位于所述笔身(1)的一侧并与所述笔身(1)呈一体成型结构的容墨管体(2),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与所述指孔的孔口相对,该端开设有豁口;
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豁口适配,盖板(3)设置于豁口内,盖板(3)一端与所述豁口的一端扣合;
笔头固定件(7),所述笔头固定件(7)具有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底开设有用于避让笔头(6)的避让孔,当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时,所述螺纹孔的孔壁与所述盖板(3)抵触;
利握尾塞(4),所述利握尾塞(4)螺纹连接于所述容墨管体(2)上远离所述笔头(6)的一端,所述利握尾塞(4)具有用于手心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利握尾塞(4)上远离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利握尾塞(4)一端为设置有内螺纹的柱状体,另一端为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利握尾塞(4)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设有与所述笔头固定件(7)匹配的螺纹,当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容墨管体(2)螺纹配合时,所述笔头固定件(7)与所述盖板(3)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的壁面为扇面型的楔面,所述楔面朝向所述容墨管体(2)的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固定件(7)上远离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具有锥面,沿远离所述容墨管体(2)的方向,所述锥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帽(8),所述笔帽(8)与所述容墨管体(2)的一端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1)与所述容墨管体(2)之间设置有支架梁(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护套(9),柔性护套(9)与所述指孔形状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梁(10)上或所述笔身(1)上设置有挂孔。
CN202220571876.1U 2022-03-16 2022-03-16 指笔 Active CN219600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1876.1U CN21960076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指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1876.1U CN21960076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指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0766U true CN219600766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1876.1U Active CN21960076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指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0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00766U (zh) 指笔
CN219405931U (zh) 指笔
CN209756546U (zh) 一种自适应笔芯直径的笔杆夹持组件
JP2005313404A (ja) 筆記具
CN110450563B (zh) 一种带有自动封盖的白板笔
CN218906740U (zh) 一种太空笔笔芯
CN219405943U (zh) 具有盖板安装结构的指笔
CN216331074U (zh) 一种铅笔用的可伸缩笔套
US20240140130A1 (en) Multi-posture bedside writing pen
CN211000629U (zh)
US20240140129A1 (en) Space pen refill for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CN219405940U (zh) 大墨量指笔
CN218929041U (zh) 一种可拆卸太空笔
CN210026785U (zh) 立体双线笔
CN211364052U (zh) 一种自动铅笔的一体式机芯
CN213138317U (zh) 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
CN215474096U (zh) 一种新型手戴式办公笔
CN211236855U (zh) 一种用于电磁笔的笔套
CN209851888U (zh) 一种笔
CN215970828U (zh) 双头笔
CN215014332U (zh) 一种具有替换功能化妆笔
CN211251951U (zh) 一种app智能监测笔
CN21435514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笔
CN212499612U (zh) 防汗笔
CN201261323Y (zh) 特种铅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