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0599U -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0599U
CN219600599U CN202222082912.0U CN202222082912U CN219600599U CN 219600599 U CN219600599 U CN 219600599U CN 202222082912 U CN202222082912 U CN 202222082912U CN 219600599 U CN219600599 U CN 21960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reproof
board
steel wall
fire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29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志双
秦晓光
岳维新
刘海超
李爱东
俞麒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nyi Avi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Co ltd
CNOOC Tianjin Pipel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nyi Avi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Co ltd
CNOOC Tianjin Pipel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nyi Avi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Co ltd, CNOOC Tianjin Pipel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nyi Avi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29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0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该防火保温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重量大、每道工序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和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该防火保温板包括外钢围壁、依次设置在所述外钢围壁上端的第一粘接层和第一防火层、包覆于所述第一防火层内侧且与所述外钢围壁相连的角钢。该防火保温板采用一体式的设计,相比传统的金属岩棉板也可以减轻约一半左右的重量,与传统壁板相比,该防火保温板整体可以降低约30%以上的重量,由于内装饰板直接与第二防火层复合在一起,相比于传统构型减少了防火岩棉与内装饰岩棉板之间的预留空间,从而提高了整个生活区的空间利用率,防火保温板可以承受1.5倍大气压力的压强而不出现破损或永久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火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背景技术
在海洋平台和船舶上一般都设有供工作人员生活或工作的生活区,传统上,这种生活区壁板的基本构造形式是:钢板+加强角钢+岩棉+内舾装板,海洋平台和船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一般远离陆地,其生活或居住场所需要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和较高的强度。
在实际建造中,传统壁板的建造安装顺序是:(1)钢结构施工;(2)在钢板内表面用铆钉安装固定防火岩棉;(3)安装用于保温和装饰的内舾装板,即传统壁板的各部件是分立的,需要在现场进行组合,但该防火保温板存在重量大的缺点,且传统壁板的施工需要按照钢结构焊接、涂装防腐、铆钉焊接、岩棉包覆及固定、内舾装装饰板施工等顺序施工,每道工序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还需要在岩棉层与内舾装装饰板之间需要预留约较大的间距以便安装和固定管路和电缆,在海洋平台或船舶有限的建造空间内,这个预留的空间无疑将挤占生活区的空间,从而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因此,针对上述重量大、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防火保温板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该防火保温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重量大、每道工序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和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该防火保温板包括外钢围壁、依次设置在所述外钢围壁上端的第一粘接层和第一防火层、包覆于所述第一防火层内侧且与所述外钢围壁相连的角钢;其中,所述第一防火层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粘接层、第二防火层、第三粘接层和内装饰板,所述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均包括岩棉条和用于固定岩棉条的粘接带。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防火保温板时,将玻璃纤维与阻燃粘接剂混合,然后通过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采用“凹凸”的方式与岩棉条连接,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粘接带,同时粘接带和岩棉条形成连续的一层,从而得到第一防火层,同理制备另一个连续的一层,得到第二防火层,角钢固定在外钢围壁内侧,然后在外钢围壁上端涂覆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然后放上第一防火层,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第一粘接层,并将外钢围壁和第一防火层连接,通过第二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依次粘结第二防火层和内装饰板,最后复合而成防火保温板。
优选地,所述粘接带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粘接带为凹凸状结构,所述岩棉条与粘接带的凹位尺寸相匹配。通过粘接带和岩棉条的配合使用,有效增加防火保温板的剪切和抗弯强度,采用凹凸的连接形式较传统的铆钉形式缝隙更小且牢靠,同时岩棉条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优选地,所述外钢围壁的材质为钢板,所述外钢围壁的厚度为0.2-15毫米。外钢围壁与第一粘接层为一个整体,因此各部件都可以承担部分强度,因此可以选用较薄的钢板,从而降低防火保温板的整体重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为相同的规格,且第一粘接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并且第一粘接层的厚度为0.3-3.0毫米。通过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第三粘接与内外表面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使整个防火保温板具有优异的抗弯性能,并且能承受较高的外部压力,可以承受1.5倍大气压力的压强而不出现破损或永久变形,从而可以兼具海洋平台的防爆墙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火层的厚度大于角钢的厚度。通过第一防火层对角钢进行覆盖,从而防止角钢的漏热。
优选地,所述内装饰板的材质为阻燃装饰板,所述内装饰板的厚度为0.2-6毫米。通过降低内装饰板的厚度,可以降低防火保温板的重量,且内装饰板具有阻燃的效果,提高安全性。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火保温板采用一体式的设计,各部分都可承担部分强度,因而外钢围壁的厚度可以减少,从而降低重量而又不影响强度和美观,且内装饰板可以直接采用阻燃装饰板,相比传统的金属岩棉板也可以减轻约一半左右的重量。与传统壁板相比,该防火保温板整体可以降低约30%以上的重量,防火保温板可以提前整体制作,一方面使得生活区防火保温板的生产与其它工序并行开展,另一方面也缩短了原来传统壁板的生产工序时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内装饰板直接与第二防火层复合在一起,相比于传统构型减少了防火岩棉与内装饰岩棉板之间的预留空间,从而提高了整个生活区的空间利用率,此外,若需要在壁板内布置管线或电缆,可以在岩棉的内表面提前开槽并做好标记,最终在内装饰板上进行开孔将管路或电缆引出。采用本结构的防火保温板承受1.5倍大气压力的压强而不出现破损或永久变形,从而可以兼具海洋平台的防爆墙的功能,在需要设置防爆墙的海洋平台生活区项目中,采用本防火保温板可以直接省略防爆墙的建造,从而进一步为平台减重,也会为平台节省出部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火保温板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火保温板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火保温板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钢围壁;2、第一粘接层;3、第一防火层;4、角钢;5、第二粘接层;6、第二防火层;61、岩棉条;62、粘接带;7、第三粘接层;8、内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正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正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防火保温板包括外钢围壁1、依次设置在外钢围壁1上端的第一粘接层2和第一防火层3、包覆于第一防火层3内侧且与外钢围壁1相连的角钢4;第一防火层3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粘接层5、第二防火层6、第三粘接层7和内装饰板8,第一防火层3和第二防火层6均包括岩棉条61和用于固定岩棉条61的粘接带62。
其中,粘接带6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粘接带62为凹凸状结构,岩棉条61与粘接带62的凹位尺寸相匹配。
同时,外钢围壁1的材质为钢板,外钢围壁1的厚度为0.2-6毫米,第一粘接层2、第二粘接层5和第三粘接层7为相同的规格,且第一粘接层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并且第一粘接层2的厚度为0.3-3.0毫米,第一防火层3的厚度大于角钢4的厚度。
另外,内装饰板8的材质为阻燃装饰板,内装饰板8的厚度为0.2-6毫米。
实施例1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防火保温板时,将玻璃纤维与阻燃粘接剂混合,然后通过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采用“凹凸”的方式与岩棉条61连接,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粘接带62,同时粘接带62和岩棉条61形成连续的一层,从而得到第一防火层3,同理制备另一个连续的一层,得到第二防火层6,角钢4固定在外钢围壁1上端,然后在外钢围壁1上端涂覆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然后放上第一防火层3,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第一粘接层2,并将外钢围壁1和第一防火层3连接,通过第二粘接层5和第三粘接层7,依次粘结第二防火层6和内装饰板8,最后复合而成双层的防火保温板。
实施例2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防火保温板时,将玻璃纤维与阻燃粘接剂混合,然后通过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采用“凹凸”的方式与岩棉条61连接,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粘接带62,同时粘接带62和岩棉条61形成连续的一层,从而得到第一防火层3,角钢4固定在外钢围壁1上端,然后在外钢围壁1上端涂覆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然后放上第一防火层3,浸润阻燃粘接剂的玻璃纤维固化后形成第一粘接层2,并将外钢围壁1和第一防火层3连接,通过第二粘接层5,粘结内装饰板8,最后复合而成单层的防火保温板。

Claims (6)

1.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该防火保温板包括外钢围壁、依次设置在所述外钢围壁上端的第一粘接层和第一防火层、包覆于所述第一防火层内侧且与所述外钢围壁相连的角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层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粘接层、第二防火层、第三粘接层和内装饰板,所述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均包括岩棉条和用于固定岩棉条的粘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带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粘接带为凹凸状结构,所述岩棉条与粘接带的凹位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围壁的材质为钢板,所述外钢围壁的厚度为0.2-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和第三粘接层为相同的规格,且第一粘接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并且第一粘接层的厚度为0.3-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层的厚度大于角钢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饰板的材质为阻燃装饰板,所述内装饰板的厚度为0.2-6毫米。
CN202222082912.0U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Active CN219600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2912.0U CN21960059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2912.0U CN21960059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0599U true CN219600599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2912.0U Active CN21960059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0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00599U (zh) 一种复合结构防火保温板
CN214738984U (zh) 一种密封防水的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
CN212453149U (zh) 一种吸隔声聚氨酯保温板
CN210653544U (zh) 一种具有延伸结构的防火壁板
CN2754999Y (zh) 船舶耐火舱室壁板
CN219431161U (zh) 一种高强度耐热型铝单板
CN216373582U (zh) 一种高性能烯墨塑保温板
CN215670273U (zh) 一种高性能烯墨塑保温板浆料复合型外墙
CN201433539Y (zh) 瓦楞芯高立边金属复合板
CN213572747U (zh) 一种隔音隔热的集成墙板
CN216640987U (zh) 一种可进行拼接的组合式钢丝网架保温板
CN220504250U (zh) 一种金属瓦楞复合板
CN217480459U (zh)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聚氨酯保温板
CN215473602U (zh) 玻璃纤维棉复合板
CN217021744U (zh) 一种耐腐蚀抗冲刷性能好的耐火材料
CN216689860U (zh) 一种带界面剂的岩棉板
CN21301496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外墙板
CN215106391U (zh) 一种耐腐蚀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CN212772911U (zh) 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岩棉复合板
CN218633186U (zh) 一种防火型上垂直等径电缆桥架
CN218714054U (zh) 无机复合防火板
CN213234091U (zh) 一种组合装配式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
CN216516255U (zh) 一种轻质保温建筑板材
CN211114183U (zh) 一种防火建筑保温板
CN217463530U (zh) 一种复合板制成的耐高温复合型风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