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636U -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636U
CN219595636U CN202222564764.6U CN202222564764U CN219595636U CN 219595636 U CN219595636 U CN 219595636U CN 202222564764 U CN202222564764 U CN 202222564764U CN 219595636 U CN219595636 U CN 219595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dical device
medical
defibrill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47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丽娟
邹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47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5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两个除颤电极部,除颤电极部设于医疗设备的侧部。除颤电极部与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医疗模块,容置腔具有用于取放医疗模块的取放口。将除颤电极部设置在医疗设备的侧部,一方面,使得除颤电极部不易对医疗模块的拆装路径造成阻碍。另一方面,让出了医疗设备顶部的空间,增大了医疗设备侧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使医疗设备的结构更紧凑,且除颤电极部与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了容置腔,医疗模块可以放置在容置腔中,以达到医疗设备部分包覆医疗模块的效果,从而增强医疗设备的包裹性。

Description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用设备/医疗设备,例如除颤监护仪是一种急救设备,通常包括屏幕显示、生命参数检测和除颤治疗等功能。为了实现除颤治疗的功能,有的除颤监护仪配有电极板和用于放置电极板的电极座,电极板和电极座通常位于除颤监护仪的顶部。为了方便急救人员携带和使用,有的技术方案中,除颤监护仪包括至少两个可以在物理结构上拆分和结合固定的功能模块,多个功能模块沿一方向依次叠放,其中,沿功能模块的底部和顶部连线的方向实现除颤监护仪各功能模块的拆装,是一种优选的方案。但是,一方面,位于除颤监护仪顶部的电极座和电极板会对上述方案的拆装路径造成阻碍,另一方面,多个功能模块层叠放置导致除颤监护仪的结构松散、整体性差,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医用设备/医疗设备的电极座和电极板会对功能模块的底部和顶部连线的方向的拆装路径造成阻碍,且医用设备/医疗设备的结构松散、整体性差。
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包括:
主体部,以及至少两个除颤电极部,所述除颤电极部设于所述医疗设备的侧部;
所述除颤电极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医疗模块,所述容置腔具有用于取放所述医疗模块的取放口。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除颤电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相邻于所述第一部以及所述第二部所在侧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对准所述第一部,所述第四侧对准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四侧形成有所述取放口,所述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所述除颤电极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所述第二侧以及第三侧。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屏幕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外侧设置的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部上,所述第一显示屏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除颤电极部包括电极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极座远离容纳腔所在侧上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包括接触部和手柄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生物组织接触,所述接触部放置在所述电极座上,所述手柄部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医疗设备顶部至所述医疗设备底部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为所述电极板从所述医疗设备底部朝向所述医疗设备顶部运动提供导向。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为朝向所述电极板所在侧,以及向所述医疗设备顶部同时开放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内凹于所述电极座,或者所述电极座上突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导向壁,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壁形成安装槽的槽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电极座所在位置至所述电极座所在侧但远离所述电极座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凹于所述电极座,且朝向所述电极座所在侧开放设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医疗设备前侧至所述医疗设备后侧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凹于所述电极座设置,且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后侧开放。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极插座和电极线缆,所述电极插座设置于所述电极座或所述主体部,所述电极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插座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极板连接,用以为所述电极板供电,所述电极座和/或所述主体部具有收纳结构,所述电极线缆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插座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下方,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插座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环绕所述电极板设置,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插座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位于所述医疗设备的后侧的中部,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插座位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显示屏所在一侧的底部,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电极线缆用于与所述电极插座插接的一端和所述电极线缆的中间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极线缆和连接线缆,所述电极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插座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极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板对应连接,所述电极线缆与所述连接线缆的中部或一端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另一端向所述医疗设备前侧延伸,或者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底部延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除颤功能模块,所述除颤功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除颤电极部工作。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监护模块,或者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模块。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部具有除颤功能,所述医疗模块为监护模块。
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监护仪,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和具有监护功能的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医疗模块可用于检测生命参数,所述医疗模块能够从所述医疗设备的取放口靠近和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运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监护模块;或者,主体部内集成有除颤功能,所述医疗模块为监护模块。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监护模块包括医疗模块主体和附件包,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外壁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朝向所述除颤电极部设置,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医疗设备的开放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用于设置所述附件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监护模块包括医疗模块主体和附件包,所述附件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顶部,或者所述附件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监护模块包括医疗模块主体,所述医疗模块主体包括监护盒、转运监护仪和通信转接结构,所述转运监护仪放置在所述监护盒内,所述监护盒能够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通信转接结构能够在所述监护盒被放置到容置腔内时,将所述转运监护仪与所述主体部信号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转接结构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位于所述监护盒内,所述转运监护仪上设有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触点设置在所述监护盒用于与所述主体部接触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二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触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触点用于在所述监护盒被放置到所述主体部上时接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监护盒的一侧设有显示开口,所述转运监护仪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显示开口位于所述监护盒用于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相对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用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容置容置腔内。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两个除颤电极部,除颤电极部设于医疗设备的侧部。除颤电极部与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医疗模块,容置腔具有用于取放医疗模块的取放口。将除颤电极部设置在医疗设备的侧部,一方面,使得除颤电极部不易对医疗模块的拆装路径造成阻碍。另一方面,让出了医疗设备顶部的空间,增大了医疗设备侧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使医疗设备的结构更紧凑,且除颤电极部与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了容置腔,医疗模块可以放置在容置腔中,以达到医疗设备部分包覆医疗模块的效果,从而增强医疗设备的包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和医疗模块形成的整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中医疗设备与医疗模块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4中医疗设备去除电极板和线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和医疗模块形成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医疗设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图8中医疗设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监护主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00、除颤电极部;110、电极板;111、接触部;112、手柄部;120、电极座;121、安装位;200、容置腔;300、主体部;310、第一部;320、第二部;400、医疗模块;410、医疗模块主体;411、监护盒;4111、显示开口;412、转运监护仪;4121、第二显示屏;413、第一通信接口;414、第一通信触点;415、门体;420、附件包;500、第一显示屏;600、电极插座;700、电极线缆;800、收纳结构;900、连接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图1-11示出了装设有医疗模块的医疗设备(具体示出的为除颤监护仪相关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1-3,该医疗设备包括主体部300和至少两个除颤电极部100,除颤电极部100设于医疗设备的侧部。除颤电极部100与主体部300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200,容置腔200用于容置医疗模块400,容置腔200具有用于取放医疗模块400的取放口。除颤电极部100可以和主体部30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除颤电极部100设于医疗设备的侧部,可以是除颤电极部100位于医疗设备的一侧,也可以是位于医疗设备的两侧。当除颤电极部100位于医疗设备的两侧时,除颤电极部100位于医疗设备的相对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医疗设备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医疗模块400的容置腔200,并不表示医疗设备一定包括医疗模块400,也即,可以是医疗设备与医疗模块400共同形成功能完备的设备,也可以是医疗设备自身就为功能完备的独立设备,而医疗模块400可以作为与医疗设备配合使用的配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医疗设备不包括上述医疗模块400,主体部具有除颤功能模块,除颤功能模块用于控制除颤电极部100工作,其中,除颤功能模块可以是存储有除颤控制程序的控制电路板。此时,医疗模块400可以是除颤功能外的其他与除颤功能配合的急救模块,如医疗模块400可以是监护模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医疗设备包括上述医疗模块400,医疗模块400和主体部和除颤电极部100共同完成除颤功能,如,医疗模块400为除颤监护模块,除颤模块,或者是其他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模块400。
为方便描述,定义医疗设备的前侧或前部为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朝向用户的一侧,医疗设备的后侧或后部为与前侧相对设置,医疗设备的顶侧或顶部为医疗设备使用时,朝上的一侧,医疗设备的底侧或底部为使用时医疗设备朝下的一侧。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主体部300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部310以及第二部320。主体部300具有相邻于第一部310以及第二部320所在侧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第二侧以及第三侧相对设置。第一侧对准第一部310,第四侧对准第二部320,第一侧或第二侧上形成有取放口,除颤电极部1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第二侧以及第三侧。其中,第一侧为医疗设备的顶侧,优选,在第一侧上形成取放口。
本实施例中,将取放口设置于不同于安装除颤电极部100的侧部,使得在取放医疗模块400的时候不会存在干涉。另外,除颤电极部100和主体部共同形成包围医疗模块400的类似盔甲的结构,既满足了医疗模块400安装,又使得结构紧凑。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还包括屏幕朝向医疗设备外侧设置的第一显示屏500,第一显示屏500设置在主体部300的第二部320上,第一显示屏500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第二侧以及第三侧相邻于第一显示屏500所在侧设置,使得医疗设备具有独立显示除颤信息的功能。
具体的,第一部310位于主体部300上远离第一显示屏500的一侧,此结构使得取放医疗模块400的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观察第一显示屏500的视线造成阻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500固定在主体部3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500还可以与主体部300可拆卸式连接。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除颤电极部100包括电极座120,以及设置于电极座120上的电极板110,电极板110包括接触部111和手柄部112,接触部111用于与生物组织接触,接触部111放置在电极座120上,手柄部112的一端与接触部111连接。手柄部112另一端向第一显示屏500所在的一侧延伸,或者朝向医疗设备底部延伸,以便朝向第一显示屏500的医护人员从电极座120上取放电极板110。
具体地,两个电极座120分别设置在第一部310的相对两侧,一方面最大化利用主体部300的侧部空间,使得主体部300的顶部或背部留有足够的空间能够用于取放医疗模块400。另一方面,两个电极板110分别设置在第一部310两侧的电极座120上,也便于使用者用双手从第一部310的两侧同时取放电极板110。
其中,电极板的设置有多种方式,如下,将分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请参照图4-6以及图10所示,电极板110的取出方向为从医疗设备底部至医疗设备顶部的方向。电极座12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极板110的安装位121,安装位121为电极板110从医疗设备底部朝向医疗设备顶部运动提供导向。
请继续参考图4-6,安装位121为朝向电极板110所在侧,以及向医疗设备顶部同时开放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内凹于电极座120,或者电极座120上突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导向壁,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壁形成安装槽的槽壁。
第二种方式:请参照图7所示,电极板110的取出方向为从电极座120所在位置至电极座120所在侧但远离电极座120的方向;电极座12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极板110的安装位121,安装位121内凹于电极座120,且朝向电极座120所在侧开放设置。
第三种方式:请参照图3所示电极板110的取出方向为从医疗设备前侧至医疗设备后侧的方向;电极座12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极板110的安装位121,安装位121内凹于电极座120设置,且朝向医疗设备后侧开放。
请参考图4-9,在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还包括电极插座600和电极线缆700,电极插座600设置于电极座120或主体部300,电极线缆700的一端与电极插座600插接,另一端与电极板110连接,用以为电极板110供电,电极座120和/或主体部300具有收纳结构800,电极线缆700能够收纳于收纳结构800。
通过电极线缆700和电极插座600为电极板110供电,通过收纳结构800收纳电极线缆700超出当前状态下使用需求的部分,有利于保持电极线缆700的整齐有序,降低电极线缆700自身纠缠的可能性。
收纳结构800可以设置在电极座120的外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300的前侧或后侧,收纳结构800可以是收纳槽、收纳挂钩等等。
其中收纳结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下,将分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4-6,电极插座600和收纳结构800均位于电极座120用于与电极板110接触的一侧,收纳结构800包括收纳槽,收纳槽位于电极板110的下方,电极线缆700的中间部分收纳于收纳槽。
电极插座600和收纳结构800都设置在电极座120的外侧壁上,使得电极线缆700整体布局在主体部300的侧部,具体地,通过收纳槽收纳电极线缆700的至少部分,由于收纳槽位于电极板110的下方,当电极板110放置在电极座120上时,被收纳的电极线缆700位于电极板110的下方,不影响用户从电极板110的上方或者是后侧取放电极板110。
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7,电极插座600和收纳结构800均位于电极座120用于与电极板110接触的一侧,收纳结构800包括收纳槽,收纳槽环绕电极板110设置,电极线缆700的中间部分收纳于收纳槽。
电极插座600和收纳结构800都设置在电极座120的外侧壁上,使得电极线缆700整体布局在主体部300的侧部。具体地,通过收纳槽收纳电极线缆700的至少部分,由于收纳槽环绕电极板110设置,当电极板110放置在电极座120上时,被收纳的电极线缆700环绕电极板110,不影响用户从电极座120的外侧取放电极板110。
第三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8和9,电极插座600位于电极座120用于与电极板110接触的一侧,收纳结构800位于主体部300的后侧的中部,收纳结构800包括收纳槽,电极线缆700的中间部分收纳于收纳槽。
由于收纳槽位于主体部300的后侧的中部,而电极插座位于电极座120的外侧壁上,因此电极线缆700的至少部分收纳于主体部300的后侧,而两端分别延伸到电极座120上的电极板110和电极插座600上。这种布局优点在于,用户从正面不容易看到收纳于主体部300后侧的电极线缆700,使得用户的观察视野更为整洁有序。
第四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0,电极插座600位和收纳结构800均位于主体部300的前侧的底部,收纳结构800包括收纳槽,电极线缆700用于与电极插座600插接的一端和电极线缆700的中间部分收纳于收纳槽。
由于电极插座600位和收纳槽都位于主体部300的前侧的底部,使得电极线缆700用于与电极插座600插接的一端和电极线缆700的中间部分都收纳于收纳槽,且电极线缆700从收纳槽分别延伸到两个电极板110上。这种布局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电极线缆700收纳于主体部300前侧的底部,并不影响用户观察第一显示屏500,另一方面,当使用完电极板110后,收纳槽位于用户的视野下方,便于用户将电极线缆700放入收纳槽内收纳。
请继续参考图10,医疗设备还包括连接线缆900,连接线缆9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极板110对应连接,电极线缆700与连接线缆900的中部连接,使得电极线缆700和连接线缆900整体呈“Y”型或“T”型或“个”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医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模块400,医疗模块400容置于容置腔200内。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颤监护仪。
该除颤监护仪包括上述的医疗设备和具有监护功能的医疗模块400,该医疗模块400为监护模块,或者该医疗模块400为除颤监护模块,当为监护模块时,医疗设备的主体部内集成有除颤功能。医疗模块400容置于医疗设备的容置腔200中,医疗模块400以及可用于检测生命参数,医疗模块400能够从所述医疗设备的取放口靠近和远离主体部300的第一部310运动。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除颤监护仪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将医疗模块400与主体部300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连接结构可以是可拆卸的卡扣结构、磁吸结构、插接结构或其他合适的连接结构。
请参考图1-3和11,在一种实施例中,医疗模块400包括医疗模块主体410和附件包420,医疗模块主体410的外壁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对应于主体部300设置,第二区域用于朝向除颤电极部100设置,第三区域为医疗设备的开放区域,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用于设置附件包420。由于附件包420设置在第三区域,使得第一部310和电极座120不易遮挡附件包420,便于使用者取放附件包420内的物品。请参考图1-3和11,在一种实施例中,医疗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500,第一显示屏500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第一显示屏500设置在主体部300上,医疗模块400包括医疗模块主体410和附件包420,附件包420的至少部分位于医疗模块主体410的顶部,或者附件包420的至少部分位于医疗模块主体410的远离第一显示屏500的一侧。
以第一显示屏500为参考对象,附件包420可以仅设置在医疗模块主体410的顶部或医疗模块主体410的远离第一显示屏500的一侧。附件包420也可以从医疗模块主体410的顶部延伸到医疗模块主体410的远离第一显示屏500的一侧,以获得更大的储放空间。如下对当医疗模块400为监护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3和11,监护模块包括监护主体(当医疗模块400为监护模块时,医疗模块主体410即为监护主体),监护主体包括监护盒411、转运监护仪412和通信转接结构,转运监护仪412放置在监护盒411内,监护盒411能够与主体部300可拆卸式连接。通信转接结构能够在监护盒411被放置到容置腔200内时,将转运监护仪412与主体部300信号连接。用户只需要将监护盒411放置到容置腔200内,通信转接结构就能将转运监护仪412与主体部300信号连接,无需额外的信号连接操作,有利于简化用户的操作步骤。
请参考图1-3和11,在一种实施例中,通信转接结构包括第一通信接口413和第一通信触点414,第一通信接口413和第一通信触点414信号连接,第一通信接口413位于监护盒411内,转运监护仪412上设有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413与第二通信接口连接。第一通信触点414设置在监护盒411用于与主体部300接触的一侧,主体部300上设有第二通信触点,第一通信触点414和第二通信触点用于在监护盒411被放置到主体部300的第一部310上时接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413与第二通信接口通过导线连接,通过导线将第一通信接口413和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实现转运监护仪412与第一通信触点414的信号,当用户将监护盒411放置到第一部310上时,第一通信触点414与主体部300上的第二通信触点接触,从而实现转运监护仪412与主体部300的信号连接。
请参考图1-3和11,在一种实施例中,监护盒411的一侧设有显示开口4111,转运监护仪412包括第二显示屏4121,显示开口4111位于监护盒411用于与第二显示屏4121相对的位置。用户单独使用监护模块时,可以通过显示开口4111观察第二显示屏4121上的参数,从而有利于拓展监护模块独立使用的应用场景。
请参考图11,在一种实施例中,监护盒411上设有门体415,门体415用于开启和封闭监护盒411的内部空间。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开启和关闭门体415,以便对监护盒411内的转运监护仪412进行拆装和维护工作。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27)

1.一种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以及至少两个除颤电极部,所述除颤电极部设于所述医疗设备的侧部;
所述除颤电极部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医疗模块,所述容置腔具有用于取放所述医疗模块的取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相邻于所述第一部以及所述第二部所在侧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对准所述第一部,所述第四侧对准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四侧形成有所述取放口,所述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所述除颤电极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所述第二侧以及第三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幕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外侧设置的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部上,所述第一显示屏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极部包括电极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极座远离容纳腔所在侧上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包括接触部和手柄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生物组织接触,所述接触部放置在所述电极座上,所述手柄部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医疗设备底部至所述医疗设备顶部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为所述电极板从所述医疗设备底部朝向所述医疗设备顶部运动提供导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为朝向所述电极板所在侧,以及向所述医疗设备顶部同时开放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内凹于所述电极座,或者所述电极座上突设有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导向壁,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壁形成安装槽的槽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电极座所在位置至所述电极座所在侧但远离所述电极座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凹于所述电极座,且朝向所述电极座所在侧开放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取出方向为从所述医疗设备前侧至所述医疗设备后侧的方向;所述电极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极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凹于所述电极座设置,且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后侧开放。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插座和电极线缆,所述电极插座设置于所述电极座或所述主体部,所述电极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插座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极板连接,用以为所述电极板供电,所述电极座和/或所述主体部具有收纳结构,所述电极线缆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座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电极板的下方,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座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环绕所述电极板设置,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座位于所述电极座用于与所述电极板接触的一侧,所述收纳结构位于所述医疗设备的后侧的中部,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座位和所述收纳结构均位于所述医疗设备前侧的底部,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电极线缆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插座、电极线缆和连接线缆,所述电极插座设置于所述电极座或所述主体部,所述电极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电极插座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极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板对应连接,所述电极线缆与所述连接线缆的中部或一端连接。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另一端向所述医疗设备前侧延伸,或者朝向所述医疗设备底部延伸。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除颤功能模块,所述除颤功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除颤电极部工作。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监护模块,或者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模块。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部具有除颤功能,所述医疗模块为监护模块。
20.一种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和具有监护功能的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医疗模块可用于检测生命参数,所述医疗模块能够从所述医疗设备的取放口靠近和远离所述主体部运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为除颤监护模块;或者,主体部内集成有除颤功能,所述医疗模块为监护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包括医疗模块主体和附件包,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外壁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主体部设置,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朝向所述除颤电极部设置,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医疗设备的开放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用于设置所述附件包。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能够用于显示除颤信息,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医疗模块包括医疗模块主体和附件包,所述附件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顶部,或者所述附件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医疗模块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模块为监护模块,所述监护模块包括监护主体,所述监护主体包括监护盒、转运监护仪和通信转接结构,所述转运监护仪放置在所述监护盒内,所述监护盒能够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通信转接结构能够在所述监护盒被放置到容置腔内时,将所述转运监护仪与所述主体部信号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转接结构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一通信触点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位于所述监护盒内,所述转运监护仪上设有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触点设置在所述监护盒用于与所述主体部接触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二通信触点,所述第一通信触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触点用于在所述监护盒被放置到所述主体部上时接触。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除颤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盒的一侧设有显示开口,所述转运监护仪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显示开口位于所述监护盒用于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相对的位置。
27.一种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容置于容置腔内。
CN202222564764.6U 2022-09-27 2022-09-27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Active CN219595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764.6U CN219595636U (zh) 2022-09-27 2022-09-27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764.6U CN219595636U (zh) 2022-09-27 2022-09-27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636U true CN219595636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8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4764.6U Active CN219595636U (zh) 2022-09-27 2022-09-27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5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3204B2 (en) Portable multipl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station
CA2932832C (en) Portable multipl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station
US8497659B2 (en) Video game controller charging system
US9000720B2 (en) Medical device packaging with charging interface
US20160134142A1 (en) Portable device case having integrated wireless charging station
US20140035511A1 (en) Battery Case for a Mobile Device
US20130106352A1 (en) Battery charger, battery pack docking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module
JP5931081B2 (ja) 充電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有する医療用装置パッケージ
TW201703711A (zh) 真空吸塵器
US20130043827A1 (en) Portable power charger
US20080174265A1 (en) Battery charger
US201000600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o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14156984B (zh) 一种通用移动电源
US20100121164A1 (en) Oximeter device
WO2010110777A1 (en) In-wall multi-voltage ac/dc delivery system
CN111132444A (zh) 多功能集成电路板及监护仪
CN219595636U (zh) 医用设备、除颤监护仪和具有除颤功能的医疗设备
CN112788982A (zh) 监护仪
US9866045B2 (en) Mobile charging dock
KR101417739B1 (ko) 젠더가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 커버
CN211633582U (zh) 监护仪安装架
CN205649655U (zh) 一种带有可抽拉绕线器的智能电子药箱
WO2012060642A2 (ko) 휴대용 온열치료기
CN217545601U (zh) 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CN210517849U (zh) 一种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