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632U - 可穿戴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632U
CN219595632U CN202320192412.4U CN202320192412U CN219595632U CN 219595632 U CN219595632 U CN 219595632U CN 202320192412 U CN202320192412 U CN 202320192412U CN 219595632 U CN219595632 U CN 219595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locking
main control
groov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24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俊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24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5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穿戴按摩仪,可穿戴按摩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体部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且所述主控盒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穿戴带体,所述穿戴带体用于人体穿戴;所述穿戴带体与所述主控盒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部分连接。本申的技术方案有利于简化主机的连接结构,提高主机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可穿戴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理疗产品来缓解疲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使用人群的增加,人们对理疗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按摩腰带为常用的理疗产品之一,目前的按摩腰带,主机与穿戴腰带的配合结构复杂,使得主机的生产效率低。
需要说明的是,背景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仅用于提出技术问题,申请人并不认为该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按摩仪,旨在简化主机的连接结构,提高主机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穿戴按摩仪,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体部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且所述主控盒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
穿戴带体,所述穿戴带体用于人体穿戴;所述穿戴带体与所述主控盒凸出的部分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的整体外形呈片状、带状或者板状;和/或,
所述主体部为软胶主体部;和/或,
所述主控盒为硬质主控盒。
可选地,所述穿戴带体包括带本体和插接轴,所述插接轴与所述带本体连接,所述主控盒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轴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和/或,
所述主体部具有相背的工作侧面和外观侧面,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凸出于所述工作侧面和/或所述外观侧面。
可选地,所述插接槽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插接轴用于自所述插接槽的端部插入,所述带本体连接所述插接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避让口中。
可选地,所述主控盒包括硬质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所述插接槽;和/或,
所述插接轴与所述带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接轴为硬质插接轴,所述穿戴带体为柔性带体。
可选地,所述主控盒具有插接槽和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插接槽的一侧连通,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或者所述避让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槽;
所述插接轴包括轴本体和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轴本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穿戴带体上;
所述锁止件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止槽内以使所述插接轴锁止于所述插接槽;
所述可穿戴按摩仪包括解锁按键,所述解锁按键对应所述锁止槽安装于所述主控盒;所述解锁按键包括按压部和与所述按压部连接的抵顶部;所述按压部外露于所述主控盒以供按压,所述抵顶部用于在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后抵顶所述锁止件,以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槽分离。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上对应所述锁止槽开设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与所述锁止槽连通,所述解锁按键安装于所述解锁孔内,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解锁孔外露。
可选地,所述锁止件为锁止弹片,所述锁止弹片与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呈夹角设置,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的一侧,另一端形成锁止端,所述锁止端用于卡设在所述锁止槽的侧壁以阻止所述插接轴脱离所述插接槽,所述锁止弹片用于在被所述抵顶部抵顶而发生变形时以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槽分离。
可选地,所述解锁孔内设置有按键支架,所述解锁按键活动安装于所述按键支架上,以使所述解锁按键可沿所述解锁孔的孔深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按键支架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解锁按键被按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在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上的外力撤出后弹性回复驱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主控盒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解锁按键被按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在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上的外力撤出后弹性回复驱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可选地,所述穿戴带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戴带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盒的相对两侧连接;和/或,
所述主机还包括按摩件,所述按摩件用于对人体按摩,所述按摩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凸出于所述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可穿戴按摩仪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控盒设置硬质的主控盒,使得主控盒与穿戴带体连接时,主控盒上不需要再额外配置硬质的零部件,相较于现有的连接方式(穿戴带体与柔性的主体部连接 ,为了提高主体部连接的便捷性,主体部需要配备硬质的连接结构),简化了主控盒的连接结构和工艺,有利于简化主机与穿戴腰带的连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主体部不再承受穿戴带体的拉扯力(穿戴时),有利于增加主体部使用材质和结构的可能性,同时,有利于提高主体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将主控盒的部分凸出于主体部,使得穿戴带体可以直接的与主控盒连接,而不需要先与主体部连接装配才能与主控盒连接,大幅的提高了穿戴带体与主控盒连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穿戴按摩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实施例的局部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穿戴按摩仪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P-P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一实施例(插接轴未插入插接槽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A处另一实施例(插接轴已经插入插接槽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穿戴带体 200 主机
300 主体部 310 外观侧面
320 工作侧面 500 主控盒
510 外壳 511 插接槽
512 避让口 513 锁止槽
515 解锁孔 600 按摩件
710 解锁按键 720 弹性件
730 按键支架 711 按压部
712 抵顶部 800 插接轴
810 锁止件 110 带本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可穿戴按摩仪,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穿戴按摩仪可以为按摩腰带(腰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头部按摩仪、眼部按摩仪等等。按摩仪可以包括主机200和穿戴件,主机200与穿戴件可以一体不可拆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穿戴件可以为硬质穿戴件,也可以为柔性穿戴件,当然,也可以为柔性和硬质结合的穿戴件。穿戴件的形式可以为支架、柔性带(穿戴腰带)等,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主机200也可以包括按摩件600和主体部300,主体部300可以为柔性主体部300,也可以为硬质主体部300,本申请中将主要以柔性主体部300为例进行说明。主机200主要通过电刺激、光理疗、膜片加热、振动以及揉捏和按压对人体部位皮肤、肌肉等进行理疗作用。为了便于在实施例中进行说明,主机200包括按摩件600(主要通过电、热、揉捏或者按压等刺激人体皮肤和肌肉),光疗模组包括光疗单元(主要通过光等刺激人体皮肤和肌肉)。本申请后面的实施例中,按摩仪以腰部按摩仪(按摩腰带)为例进行说明。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按摩,统指非药物的物理刺激,包括但不限于电刺激、光理疗、膜片加热以及振动和挤压中一种或者多种。
下面首先整体介绍腰部按摩仪的结构和功能,再分别单独的介绍腰部按摩仪的各个部件,主要涉及各按摩部件的形状、结构、物理特性(柔性、弹性、硬质等等),以及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等。按摩腰带包括穿戴件(穿戴带体100或者柔性腰带)和主机200。其中,柔性腰带可以为具有穿戴空间,仅仅起到穿戴作用的腰带,也可以为内置有线路的柔性腰带,线路可以为电源线路,也可以为信号线路,线路连接主机200和电源,或者连接主机200与控制单元等。柔性腰带与主机200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主机200与柔性腰带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很多,如通过装配磁性件吸附、通过装配魔术贴粘接,或者在柔性腰带上设置容置部(供主机200收容)、悬挂部(供主机200悬挂安装)等,当然,也可以为上述方式中的多种组合使用。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腰带与主机200也可以为一体不可拆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柔性腰带的部分(柔性腰带包括多个部分的情况,如柔性腰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与主机200的部分(主机200包括多个部分的情况,如主机200包括柔性底座和柔性支撑片等)一体成型设置(如第一带体和柔性底座一体成型)。
主机200包括主体部300和设置于主体部300上的功能件,功能件如按摩件600、电源组件、电控组件等。其中,按摩件600可以为光按摩件600(光理疗单元),电刺激按摩件600,加热按摩件600、振动、揉捏或者按压按摩件600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实际的按摩件600可以结合上述多个按摩件600的功能。在主机200工作时,电源组件为电控组件和按摩件600提供电能,按摩件600在电控组件的控制下向外输出电刺激、热能、光能以及机械振动和机械挤压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人体皮肤、肌肉等在接收到电刺激、热能、光能以及机械振动和机械挤压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时,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及时的将酸痛等位置的相关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排出体外,同时使得肌肉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得到舒展和运动,从而实现按摩仪对人体的按摩。其中,主体部3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其可以为硬质主体部300,也可以为柔性主体部3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甚至可以为软硬结合的主体部300,具体的物理特性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需求、产品定位等进行设定。主体部3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如用于挂脖弧形,用于与头部适配的“头盔型”,用于与眼部适配的眼罩形,当然还可以为能柔性缠绕的带状,片状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理疗产品来缓解疲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使用人群的增加,人们对理疗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按摩腰带为常用的理疗产品之一,目前的按摩腰带,主体部300与穿戴腰带不易装卸,使得用户在需要清洗穿戴腰带时非常不便。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本申请提出的可穿戴按摩仪,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可穿戴按摩仪包括:主机200,所述主机200包括主体部300和主控盒500,所述主控盒500安装于所述主体部300并凸出于所述主体部300;穿戴带体100,所述穿戴带体100用于人体穿戴;所述穿戴带体100与所述主控盒500凸出于主体部300的部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以可穿戴按摩仪是腰部按摩仪为例。腰部按摩仪是一种能够对用户的腰部或腹部等部位进行按摩的按摩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腰部按摩仪的可按摩部位应当做广义的理解,其并非仅能够针对腰部进行按摩,而是既能够对腰部进行按摩,也能够对腰部的邻近部位(如腹部、甚至背部)进行按摩放松。
穿戴带体100作为能将整个腰部按摩仪佩戴到人体腰、腹部的零件,其整体呈长条形,穿戴带体10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布料、皮革、柔性塑料、橡胶、硅胶等材质。
可以理解的,穿戴带体100可以是只包含一种基体材料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多种基体材料的结构;例如穿戴带体100面向人体腰部的一侧可以是布料,而背向人体的一侧为皮革,在其他设置形式中,穿戴带体100还可以包括柔性外套,并且还在柔性外套中填充有填充层,该填充层可以是弹性材质,例如可以是海绵,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穿戴带体100具有更大的弹性,佩戴的舒适性更好。
穿戴带体100可只包括一条带体,也可包括两条带体。所述穿戴带体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戴带体10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盒500的相对两侧连接,其中,两个穿戴带体100可以分别为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均可通过插接轴800和插接槽511实现与主控盒500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连接)。为了便于穿戴,两个穿戴带体100的一端分别与主控盒500的相对两侧连接,如此,使得两个穿戴带体100可以沿同一方向延伸(例如,位于同一直线上)。为了佩戴方便,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远离主控盒50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例如魔术贴、磁铁扣、卡扣等连接配件,如此设置,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锁紧或松开操作。
主机200不仅包括包括主体部300和主控盒500(内部可以设有控制器和电源等电子元件),还可按摩件600等。具体的,主体部300具有相背的工作侧面320和外观侧面310,按摩件600安装于主体部300并凸出于工作侧面320,主控盒500安装于主体部300并凸出于外观侧面310和/或工作侧面320;主控盒500通过插接轴800和插接槽511的配合与穿戴带体100连接。按摩件600和主控盒500均安装于主体部300,主体部300可为按摩件600提供安装基础。穿戴带体100可以与主体部300连接,也可以与主控盒500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穿戴带体100与硬质的主控盒500连接为例。
本实施例中,主控盒500为硬质的主控盒500,其材质可以为硬质塑料、钢化玻璃,合金等等,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主体部3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呈块状、盒状、壳状等等均可,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主体部300的整体外形呈扁平状设置为例,如呈片状、带状或者板状等等。主体部300可以为硬质主体部300,也可以为柔性主体部300,以呈柔性为例,可以由棉毛织物等制成,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主体部300为软胶主体部300为例,如,可以由软质橡胶、硅胶等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主控盒500设置硬质的主控盒500,使得主控盒500与穿戴带体100连接时,主控盒500上不需要再额外配置硬质的零部件,相较于现有的连接方式(穿戴带体100与柔性的主体部300连接 ,为了提高主体部300连接的便捷性,主体部300需要配备硬质的连接结构),简化了主控盒500的连接结构和工艺,有利于简化主机200与穿戴腰带的连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主体部300不再承受穿戴带体100的拉扯力(穿戴时),有利于增加主体部300使用材质和结构的可能性,同时,有利于提高主体部30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将主控盒500的部分凸出于主体部300,使得穿戴带体100可以直接的与主控盒500连接,而不需要先与主体部300连接装配才能与主控盒500连接,大幅的提高了穿戴带体100与主控盒500连接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带体100与主控盒500的连接,可以通过插接轴800与插接槽511的配合来实现。具体地,穿戴带体100包括带本体110和插接轴800,插接槽511形成于主控盒500上。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插接轴800呈长条状,其可以与主控盒500连接(此时,插接槽511形成于穿戴带体100)。本实施例以及后面的实施例中,以插接槽511形成于主控盒500,插接轴800安装于带本体110(以穿戴带体100包括带本体110和插接轴800为例,在一些实施例)的端部为例进行说明。插接轴80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圆形、三角形,方形,其它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等均可,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其可以进入到插接槽511为基础。插接轴800可以为软质轴(包括半软轴,由硅胶、橡胶等制成);也可以为硬质插接轴800,由硬质塑料、金属、陶瓷等制成,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以插接轴800为硬质插接轴800为例。带本体110可以为硬质带体,也可以为柔性带体,本实施例中,以带本体110为柔性带体为例。
关于带本体110与插接轴80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如通带本体110的端部包覆插接轴800(全部或者部分包裹),也可以二者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实现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连接。
插接槽511的槽壁可以为硬质槽壁,也可以为软质槽壁,以硬质槽壁为例。插接槽511和避让口512均沿主体部300的宽度方向(若为圆形,则沿径向,或者说平行于直径的方向)延伸,插接槽511的槽口沿其长度方向延伸,避让口512通过槽口与插接槽511连通。避让口512用于供带本体110的端部延伸至插接槽511内,带本体110连接所述插接轴800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避让口512中。插接槽511的端部具有端口,端口与槽口连通。在一些实施例在中,插接轴800的截面尺寸大于避让口512的高度尺寸,且小于或者等于插接槽511的截面尺寸。也即,根据上面的尺寸关系,插接轴800可以从插接槽511的端口插入(沿插接槽511和插接轴800的长度方向插入),但不能经过槽口从避让口512被拉出(不能沿插接槽511和插接轴800的宽度方向被拉出)。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轴800和插接槽511还可以紧配合,也即插接轴800和/或插接槽511具有一定的弹性,此时,在自然状态下,插接轴800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插接槽511的径向尺寸,使得插接抽插入到插接槽511内时二者可以紧配合(例如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穿戴带体100安装至主控盒500上时,将插接轴800从插接槽511的端部与插入插接槽511,并且插接轴800通插接槽511的过槽口和避让口512与主控盒500(此时,插接槽511形成于穿戴带体100)或者穿戴带体100连接(此时,插接槽511形成于主控盒500),使得主控盒500和穿戴带体100连接;当需要将穿戴带体100从主控盒500拆卸下来时,只需要将插接轴800从插接槽511的端部抽出即可;如此,大幅的简化了穿戴带体100与主控盒500的连接和拆卸,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关于主机200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主机200还包括主体部300和主控盒500,主体部300具有相背的工作侧面320和外观侧面310,按摩件600安装于主体部300并凸出于工作侧面320,主控盒500安装于主体部300并凸出于外观侧面310;主控盒500通过插接轴800和插接槽511的配合与穿戴带体100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主控盒5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可以包括外壳510,外壳510内设置有电源、电路板等电子元件。其中,外壳510的形式以硬质外壳510为例。穿戴带体100可以与外壳510连接,也可以与设置在外壳510内的连接结构连接,本实施例中,以与外壳510连接为例。具体地,所述外壳510上开设有所述插接槽511,所述插接轴800与所述穿戴带体100的端部固定连接。如此,使得插接槽511尽量少的经过零部件,使得插接槽511的构成更为简单,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穿戴带体100和主控盒500装配后的整体外形更加整齐,稳定性更高。所述外壳510的外表面呈曲面设置,所述插接轴800的端面呈曲面设置,以使所述插接轴800插入所述插接槽511后,所述插接轴800的端面与所述外壳510的外表面位于同一面内。也即,插接轴800的端面与外壳510的表面齐平。如此,使得插接轴800不会凸出于外壳510的表面,避免由于凸出而导致被外部物件碰撞、刮插等导致插接轴800的不稳定;同时,也使得插接轴800不会凹陷于插接槽511,避免由于插接槽511的端部空缺而导致灰尘、水、蚊虫等停滞于此。
关于主体部300和外壳510(主控盒500)的配合,如果主体部300是硅胶,电控盒(外壳510)的一部分可以跟主体部300二次注塑成型。如果主体部300是皮革或者布料,电控盒的一部分可以跟主体部300热压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主体部300与穿戴带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主控盒500具有插接槽511和避让口512,所述避让口512与所述插接槽511的一侧连通,所述插接槽511的槽壁上或者所述避让口512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槽513,所述插接轴800包括轴本体和锁止件810,所述锁止件810设置于所述轴本体的侧壁上;所述轴本体用于自所述插接槽511的端部插入,所述锁止件810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止槽513内以使所述插接轴800锁止于所述插接槽511;所述可穿戴按摩仪包括解锁按键710,所述解锁按键710对应所述锁止槽513安装于所述主控盒500;所述解锁按键710包括按压部711和与所述按压部711连接的抵顶部;所述按压部711外露于所述主控盒500以供按压,所述抵顶部用于抵顶所述锁止件810,以使所述锁止件810与所述锁止槽513分离。所述主体部300上对应所述锁止槽513开设有解锁孔515,所述解锁孔515与所述锁止槽513连通,所述解锁按键710安装于所述解锁孔515内,所述按压部711通过所述解锁孔515外露。解锁孔515位于插接槽511的槽壁上或者位于避让口512的侧壁上。值得说明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810还可以设置在穿戴带体100上,具体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锁止件810,锁止件810设置于穿戴带体100上邻近插接轴800的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锁止槽513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呈方形、圆形等等均可,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可以至少容纳部分的锁止件810为基准。锁止件810件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可以呈片状、筋条状状等等,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可以至少部分的进入到锁止槽513,与锁止槽513配合后可以将插接轴800锁止于插接槽511中为基准。锁止件810可以具有弹性,锁止件810在插接槽511内时处于弹性形变的状态,当锁止件810随着轴本体移动至与锁止槽513对应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锁止槽513。具体地,所述锁止件810为锁止弹片,所述锁止弹片与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100呈夹角设置,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100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轴本体的一侧间隔设置形成锁止端,所述锁止端用于卡设在所述锁止槽513的侧壁以阻止所述插接轴800脱离所述插接槽511,所述锁止弹片用于在被所述抵顶部抵顶而发生变形时以使所述锁止件810与所述锁止槽513分离。
锁止弹片的一个侧边与轴本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反生弹性变形。在插接抽进入插接槽511时,锁止弹片远离轴本体的一侧被挤压发生形变,当锁止弹片移动至与锁止槽513对应时,锁止弹片在恢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锁止槽513,并与锁止槽513的槽壁抵接,使得锁止弹片无法离开锁止槽513。从而实现插接轴800与插接槽511的锁止。
解锁孔515对应锁止槽513设置,解锁孔515贯穿锁止槽513所在的侧壁(插接槽511的槽壁上或者避让口512的侧壁)。当解锁按键710安装至解锁孔515时,使得解锁按键710的一端通过解锁孔515外露,另一端可以伸入至锁止槽513中与锁止件810抵接。如此,可以通过按压解锁按键710将锁止件810退出锁止槽513而进入到插接槽511中,从而解锁插接轴800和插接槽511,此时,可以将插接抽从插接槽511中抽出。关于解锁按键710安装至解锁孔515的情况可以有很多,下面举例进行说明。所述解锁孔515内设置有按键支架730,所述解锁按键710活动安装于所述按键支架730上,以使所述解锁按键710可沿所述解锁孔515的孔深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按键支架730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安装至解锁孔515中(按键支架730固定于解锁孔515的孔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支架730也可以与外壳510(控制盒)一体成型设置。按键支架730可对解锁按键710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解锁按键710整个掉入解锁孔515的底部。按键支架730上开设有过孔331,解锁按键710包括按压部711和抵顶部712,其中,按压部711可以为基板,抵顶部712可以为解锁柱,解锁柱的一端与基板的一个板面连接,基板的另一板面供用户按压。其中,解锁柱可经过孔331向锁止槽513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解锁按键710的使用体验,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弹性件720,所述弹性件72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710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按键支架730抵接,所述弹性件720用于在所述解锁按键710被按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在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710上的外力撤出后弹性回复驱动所述解锁按键710复位。其中,弹性件72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可以为弹片、弹簧、弹性柱等等,在此不作特殊的限定,以弹簧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弹性件720的设置,在初始位置按压解锁按键710时,弹性件720发生弹性形变,松开对解锁按键710的按压后,弹性件720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顶解锁按键710(抵顶于按压部711),使得解锁按键710回到初始位置。弹簧可以套设在解锁柱上,其一端与基板设置有解锁柱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按键支架730面向基板的一侧抵接。如此,通过弹性件720的设置,使得解锁按键710在前一次按压解锁后,将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为下一次的按压解锁做好准备。
值得说明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720也可以不与按键支架730抵接,此时,弹性件72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710抵接,另一端用于与主控盒500抵接。弹性件720以弹簧为例,此时,弹性件720套设在解锁柱上,其一端用于与基板面向解锁柱的板面抵接,另一端用于与安装解锁按键710的外壳510抵接。如此,在不需要按键支架730的情况下,弹性件720也可以实现对解锁按键710的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体部和主控盒,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且所述主控盒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
穿戴带体,所述穿戴带体用于人体穿戴;所述穿戴带体与所述主控盒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部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整体外形呈片状、带状或者板状;和/或,
所述主体部为软胶主体部;和/或,
所述主控盒为硬质主控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带体包括带本体和插接轴,所述插接轴与所述带本体连接,所述主控盒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轴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和/或,
所述主体部具有相背的工作侧面和外观侧面,所述主控盒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凸出于所述工作侧面和/或所述外观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避让口;
所述带本体连接所述插接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避让口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包括硬质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所述插接槽;和/或,
所述插接轴与所述带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为硬质插接轴,所述带本体为柔性带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具有插接槽和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插接槽的一侧连通,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或者所述避让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止槽;
所述插接轴包括轴本体和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轴本体的侧壁上;或者,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穿戴带体上;
所述锁止件用于卡设于所述锁止槽内以使所述插接轴锁止于所述插接槽;
所述可穿戴按摩仪包括解锁按键,所述解锁按键对应所述锁止槽安装于所述主控盒;所述解锁按键包括按压部和与所述按压部连接的抵顶部;所述按压部外露于所述主控盒以供按压,所述抵顶部用于在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后抵顶所述锁止件,以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槽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对应所述锁止槽开设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与所述锁止槽连通,所述解锁按键安装于所述解锁孔内,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解锁孔外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为锁止弹片,所述锁止弹片与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呈夹角设置,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轴本体或者所述穿戴带体的一侧,另一端形成锁止端,所述锁止端用于卡设在所述锁止槽的侧壁以阻止所述插接轴脱离所述插接槽,所述锁止弹片用于在被所述抵顶部抵顶而发生变形时以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槽分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孔内设置有按键支架,所述解锁按键活动安装于所述按键支架上,以使所述解锁按键可沿所述解锁孔的孔深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按键支架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解锁按键被按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在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上的外力撤出后弹性回复驱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按摩仪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解锁按键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主控盒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解锁按键被按压后发生弹性形变,在作用于所述解锁按键上的外力撤出后弹性回复驱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带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戴带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盒的相对两侧连接;和/或,
所述主机还包括按摩件,所述按摩件用于对人体按摩,所述按摩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并凸出于所述主体部。
CN202320192412.4U 2023-01-16 2023-01-16 可穿戴按摩仪 Active CN219595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2412.4U CN219595632U (zh) 2023-01-16 2023-01-16 可穿戴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2412.4U CN219595632U (zh) 2023-01-16 2023-01-16 可穿戴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632U true CN21959563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2412.4U Active CN219595632U (zh) 2023-01-16 2023-01-16 可穿戴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5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065A (zh) 用于电刺激的系统
CN219595632U (zh) 可穿戴按摩仪
CN214181066U (zh) 改进型腰腹按摩器
CN219983716U (zh) 可穿戴按摩仪
CN219595174U (zh) 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20632532U (zh) 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20778672U (zh) 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20025542U (zh) 按摩仪
CN212817095U (zh) 一种膝盖按摩器
CN211751012U (zh) 按摩仪
CN219461869U (zh) 模组化按摩组件以及按摩设备
CN215459936U (zh) 一种腰腹部按摩仪
CN22063277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989169U (zh) 按摩头和按摩仪
CN219557993U (zh) 按摩腰带
CN212728982U (zh) 一种硅胶穴位按摩拖鞋
CN220121980U (zh) 电池模组和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19271441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656207U (zh) 理疗模组和按摩腰带
CN220899093U (zh) 按摩模组和按摩腰带
CN219049361U (zh) 按摩仪
CN220656208U (zh) 理疗装置
CN219963398U (zh) 一种腰部按摩器
CN211513134U (zh) 弹簧式腰部按摩器
CN219595159U (zh) 按摩模组和按摩腰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