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243U - 配液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配液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243U
CN219595243U CN202320577883.7U CN202320577883U CN219595243U CN 219595243 U CN219595243 U CN 219595243U CN 202320577883 U CN202320577883 U CN 202320577883U CN 219595243 U CN219595243 U CN 219595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needle
syringe
examples
needl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78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波
林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il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il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il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il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778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5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配液注射器,包括注射管、芯杆、针管和针帽,注射管包括具有用于容纳药液的内腔的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延伸部具有与内腔连通的通道,延伸部具有从延伸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处沿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筋,芯杆可移动地设置于内腔,针管安装于延伸部,针管一端具有针尖,另一端嵌入于延伸部,并且主体部经由通道与针管形成注射通路,针帽可拆卸地套设于延伸部并且针帽与延伸部之间在加强筋处过盈配合。由此,能够提供一种降低针帽脱落的概率的配液注射器。

Description

配液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液注射器。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通过该医疗方法能够将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帮助患者康复。当患者需要输液时,经常需要根据病情对多种不同的药物进行混合,以调配出具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药液。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将不同容器例如药液瓶中的药物转移至输液袋中进行混合,以得到患者所需的治疗药液。
目前,为了适应更大的配液需求,有些医院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配液系统进行药液混合以提高配液效率。在自动化配液系统中,通常会利用配液机构控制注射器以对药液瓶内的药液进行抽取和推送。在注射器移动至被配液机构获取之前,通常会有批量的注射器在自动化配液系统进行存储和运输,并在注射器被移动至配液机构时同步对注射器上的针帽进行脱帽处理以便脱帽后的注射器能及时进行吸注操作。
然而,在注射器被配送到配液机构之前,批量进行运输移动的注射器可能会伴随着晃动或振动导致注射器的针帽由于套设的不牢固而提前从注射器上脱离,从而导致注射器的针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到不必要的污染,进而影响配制的药液的洁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针帽脱落的概率的配液注射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液注射器,包括注射管、芯杆、针管和针帽,所述注射管包括具有用于容纳药液的内腔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延伸部具有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筋,所述芯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芯杆的两端分别具有活塞和杆体,所述针管安装于所述延伸部,所述针管一端具有针尖,另一端嵌入于所述延伸部,并且所述主体部经由所述通道与所述针管形成注射通路,所述针帽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延伸部并且所述针帽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在所述加强筋处过盈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针帽套设在延伸部并使针帽与延伸部之间在加强筋处过盈配合以使针帽套设的更紧,能够使针帽不易于从注射器上脱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能够提高延伸部与主体部之间连接的强度外,还能够使针帽与延伸部结合的更加紧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不大于60mm,所述针管具有嵌入于所述延伸部的嵌入段、以及外露于所述延伸部并且与所述嵌入段连接的露出段,所述露出段的长度不大于25.5mm。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小延伸部的长度和针管露出段的长度,能够使针尖与注射管的主体部的轴向方向的同心度更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倾斜部和远离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倾斜部连接的平行部,所述平行部与所述针管的轴向方向平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平行部与针管的轴向方向平行,能够使针帽套设在平行部之后一直与加强筋保持过盈状态,从而能使针帽与延伸部结合的更紧,针帽更不易于从注射器上脱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朝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通气槽来平衡药液瓶或药液袋内外的气压差,由此能够易于抽取或推送药液,从而能够提高配液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通气槽靠近主体部的一端一直延伸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注射器扎进药液瓶或药液袋中时,当加强筋的前段扎入胶塞时,通气槽可以部分的位于药液瓶或药液袋内部,另外一部分位于药液瓶或药液袋外部,由此能够通过通气槽来平衡药液瓶或药液袋内外的气压差,进而能够更易于抽取或推送药液,从而能够提高配液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针帽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加强筋配合的内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针帽上设置于加强筋相配合的内槽,能够使针帽与延伸部结合的更紧,针帽更不易于从注射器上脱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内槽的形状与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一致。由此,能够使针帽与延伸部在加强筋处结合的更加紧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针帽之间在所述内槽处过盈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内槽与加强筋过盈配合,能够使针帽在加强筋处与延伸部的结合进一步紧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中,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针帽结合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大于0.50μm。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针帽和延伸部之间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针帽更不易于从注射器上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液注射器,能够使针帽与注射器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降低针帽脱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的爆炸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与配液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延伸部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表示针帽与延伸部的套设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针帽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针帽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注射器,2…药液瓶,10…注射管,11…主体部,110…内腔,111…第一檐部,12…延伸部,13…通道,120…加强筋,121…平行部,122…倾斜部,123…包覆部,124…通气槽,20…针管,21…针尖,22…露出段,23…嵌入段,30…芯杆,31…活塞,32…杆体,321…第二檐部,40…针帽,41…内壁,410…内槽,42…肋部,5…配液机构,51…夹持装置,52…推拉装置,53…装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考以下对特定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其中包括的实施例,以及参考附图和它们的前述和后述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示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可以做出变形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及其更广泛的方面,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将在其范围内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一般而言,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一般意图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被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被解释为“至少具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液注射器,其可以用于与配液机构进行配合来对静脉药物进行配液。在本实用新型中,配液注射器可以简称为“注射器”,也可以称为“配液吸注器”、“具有防针帽脱落功能的注射器”或“防针帽脱落注射器”等。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配液注射器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的配液系统中,并可以与配液机构进行配合来对静脉药物进行配液。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配液注射器能够使针帽套设得更稳固从而减少注射器针帽脱落的概率,进而能够减少配液过程中因为注射器针帽脱落使针头暴露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药液污染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药液瓶可以是安瓿瓶、西林瓶或者其他类型的存储药液的药液瓶。在一些示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药液袋可以是指输液袋。例如,药液袋可以为医药行业中用于静脉输液的输液袋,通过暂存、混合营养液、治疗药物后向患者静脉输送营养液体、药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1的爆炸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1与配液机构5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1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射器1可以包括注射管10、针管20、芯杆30和针帽40(参见图1)。配液机构5可以包括夹持装置51、推拉装置52和装载装置53(参见图2)。其中,夹持装置51可以夹持注射器1的注射管10,推拉装置52可以推拉注射器1的芯杆30,装载装置53可以装载容纳药液的药液瓶2(参见图2)。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装置51可以沿着a方向运动从而将注射器1的针管20置入药液瓶2中,或沿着b方向运动从而将注射器1的针管20移出药液瓶2。推拉装置52可以推拉芯杆30,从而使注射器1在药液瓶2推送或吸取药液。另外,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装载装置53可以沿c方向或d方向运动,以便于注射器1在不同的药液瓶2吸取或推送药液。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配液注射器1可以与配液机构5配合使用(参见图2)。具体而言,配液机构5可以通过夹持装置51夹持注射器1,并可以通过推拉装置52推拉注射器1的芯杆30。另外,夹持在夹持装置51上的注射器1可以移动到可与用于装载药液瓶2的装载装置53相对应的位置,并且配液机构5的夹持装置51可以沿a方向运动以以使注射器1的针管20进入药液瓶2,夹持装置51也可以沿b方向运动以使注射器1的针管20离开药液瓶2。
在一些示例中,配液机构5可以包括多个多轴机械手臂。其中,用于夹持注射管10的夹持装置51和用于推拉注射器1的芯杆30的推拉装置52可以同时位于其中一个多轴机械手臂上,并跟随该多轴机械手臂进行移动以使注射器1能够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并能够进行药液的抽吸和推送;用于装载容纳药液的药液瓶2的装载装置53可以位于另一个多轴机械手臂上,并可以与具有夹持装置51和推拉装置52的多轴机械手臂进行相对移动。在另一些示例中,装载装置53不仅可以装载药液瓶2,还可以用来装载药液袋。
在一些示例中,注射器1可以包括注射管10、针管20和芯杆30。其中,注射管10和针管20可以形成注射通路,芯杆30可以可移动地设置于注射管10的内腔110,通过推拉芯杆30,注射器1可以经由注射通路推送或吸取药液(参见图3)。
在一些示例中,注射管10可以包括主体部11和延伸部12(参见图3)。其中,主体部11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纳药液的内腔110,延伸部12可以与主体部11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内腔110中各处的直径可以相同。由此,能够便于在内腔110内推拉芯杆30。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可以呈长条状。例如主体部11的外轮廓可以呈圆柱状或棱柱状等柱状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制作而成。例如,主体部11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或聚氯乙烯。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主体部11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例如玻璃等。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可以是透明的。由此,能够便于从外部观察容纳在内腔110中的药液。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的外壁上可以设有刻度。由此,能够便于读取主体部11内药液的量。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远离延伸部1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檐部111(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夹持装置51通过夹持第一檐部111,从而能够抑制注射器1在夹持装置51上滑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檐部111可以沿着主体部11的径向方向从主体部11向外延伸而形成。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延伸部12的示意图(为了更清楚的进行示意,图4省略了部分线条)。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表示针帽40与延伸部12的套设关系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靠近延伸部1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通孔。主体部11可以通过通孔而与延伸部12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具有与内腔110连通的通道13(参见图5)。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具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通道13。在一些示例中,通道13可以呈渐缩状。也即,通道13的内径可以从靠近主体部11的一端到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逐渐减小。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通道13也可以呈其它形状。例如,通道13可以呈圆柱状等。在一些示例中,当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连接时,通道13可以与主体部11的内腔110连通。在一些示例中,通道13靠近主体部11一端的内径可以与主体部11的内腔110靠近延伸部12一端的内径相等。另外,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的内腔110可以经由主体部11的通孔与延伸部12的通道13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与主体部11一体成型。在一些示例中,通过镶嵌注塑工艺,可以将熔融状态的塑胶注入模腔,冷却后形成注射管10,由此能够使注射管10的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一体成型。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与主体部11连续地一体形成。由此能够在配液注射器1工作时避免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相互分离。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延伸部1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主体部11连接。例如通过粘连、螺接或卡合等方式将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呈长条状。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外径可以从靠近主体部11的一端向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渐缩。例如延伸部12可以大致呈锥形。由此能够便于延伸部12进入药液瓶2。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包括加强筋120和包覆部123(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具有从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的连接处沿远离主体部1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筋120(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可以位于靠近主体部11的延伸部12的外壁上。
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可以安装于延伸部12。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可以嵌入于延伸部12。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一端可以具有针尖21,另一端可以嵌入于延伸部12(参见图4)。
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可以具有嵌入于延伸部12的嵌入段23、以及外露于延伸部12并且与嵌入段23连接的露出段22(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露出段22可以具有的针尖21(参见图4)。
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可以嵌入于延伸部12的通道13。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可以通过包覆部123而固定于通道13。在一些示例中,通过镶嵌注塑,延伸部12在针管20的嵌入段23的位置可以与针管20之间通过冷却熔融状态的塑胶形成包覆部123。
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可以经由通道13与针管20形成注射通路。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嵌入于延伸部12的一端可以与主体部11的通孔连接,从而能够经由通道13与主体部11形成注射通路。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嵌入于延伸部12的一端可以抵接于主体部11的通孔。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长度和针管20露出段22的长度的总和可以很短。换言之,相比于现常用的注射器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的延伸部12的长度和针管20露出段22的长度的总和可以明显短于现常用的注射器的延伸部的长度和针管露出段的长度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小延伸部12的长度和针管20露出段22的长度,能够使针尖21与注射管1的主体部11的轴向方向的同心度更高,由此能够减少移动注射器1后出现针尖21扎偏的概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长度可以不大于65mm,露出段22的长度不大于25.5mm。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长度可以为50mm、52.5mm、55mm、57.5mm、60mm、62.5mm、65mm或67.5mm。在一些示例中,露出段22的长度可以为21mm、21.5mm、22mm、22.5mm、23mm、23.5mm、24mm、24.5mm、25mm、25.5mm或26mm。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长度和针管20露出段22的长度的总和与注射器1的长度的比值可以为0.4至0.45。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长度和针管20露出段22的长度的总和与注射器1的长度的比值可以为0.4、0.41、0.42、0.43、0.44或0.45。由此,能够使针尖21与主体部11的轴向方向保持较高的同心度。
在一些示例中,芯杆30可以设置在内腔110并且可以在内腔110内移动(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当针管20被置入药液瓶2并且针尖21没入药液瓶2内的药液时,通过推拉芯杆30,注射器1能够在药液瓶2推送或吸取药液(参见图2)。具体而言,当推动芯杆30时,药液能够通过主体部11与针管20所形成的注射通路而从主体部11的内腔110被推送进入药液瓶2;当拉动芯杆30时,药液能够通过主体部11与针管20所形成的注射通路而从药液瓶2被吸取进入主体部11的内腔110。
在一些示例中,芯杆30可以包括杆体32和活塞31(参见图1)。在一些示例中,芯杆30的两端可以分别具有活塞31和杆体32。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1可以设置在杆体32靠近针管20的一端(参见图1)。
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1可以具有与主体部11的内腔110相匹配的外径,以使活塞31能够沿着内腔110的腔壁而进行移动。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1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1可以和杆体32一体成型。在另一些示例中,活塞31可以通过卡合的方式与杆体32连接。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杆体3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活塞31连接。例如通过粘接、螺接等将杆体32与活塞31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芯杆30的杆体32可以与配液机构5的推拉装置52相配合(参见图2)。在一些示例中,当使用配液注射器1和配液机构5进行配液时,推拉装置52可以与杆体32连接并推动或拉动杆体3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液机构5的推拉装置52,能够推动或拉动芯杆30,从而能够推送或吸取药液。
在一些示例中,杆体32远离活塞3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檐部321(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夹持装置51通过夹持第二檐部321,从而能够推动或拉动杆体32在内腔110内移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檐部321可以沿着杆体32的径向方向从杆体32向外延伸而形成。
图6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针帽40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所涉及的针帽40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针帽40可以具有开口和内壁41,针帽40可以通过开口与延伸部12进行套设。在一些示例中,针帽40可以可拆卸地套设于延伸部12。由此可以方便对注射器1进行去帽操作。
在一些示例中,针帽40的轴向长度可以长于延伸部12和针管20的露出段22的长度之和。由此,能够使针管20和延伸部12都保护在针帽40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与针帽40之间过盈配合。换言之,延伸部12的径向长度可以大于针帽40的径向长度,当针帽40套设进入延伸部12时,针帽40具有被撑大的趋势以使针帽40能够更牢固地套设于延伸部1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针帽40套设在延伸部12并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之间过盈配合以使针帽40套设的更紧,能够使针帽40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与针帽40之间可以在加强筋120处过盈配合。换言之,沿着延伸部12的径向方向,加强筋120具有一定的高度,针帽40在套设过程在,可以在加强筋120处过盈配合以使针帽40内壁41搭在加强筋120处。由此,能够使针帽40在延伸部12套设的更紧。
在一些示例中,针帽40套设于延伸部12后,针帽40开口处的外壁可以位于加强筋120的倾斜部122和平行部121处并与倾斜部122进行抵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针帽40完全覆盖平行部121、包覆部123和针管20,由此能够使针帽40更好的对注射器1上的可能进行吸液的部位进行保护。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针帽40的内壁41可以具有内槽410,内槽410可以与加强筋120配合。具体而言,内槽410可以与加强筋120配合以使针帽40卡紧在加强筋120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针帽40上设置于加强筋120相配合的内槽410,能够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结合的更紧,针帽40更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内槽410的形状可以与加强筋120的形状一致。由此,能够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在加强筋120处结合的更加紧密。
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加强筋120可以均匀地布置在延伸部12的外周,并绕延伸部12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图5所示的虚线O可代表延伸部12或针管20的轴向方向)。在一些示例中,内槽410的数量可以与加强筋120的数量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能提高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连接的强度,还能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结合的更加紧密。
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与针帽40之间可以在内槽410处过盈配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内槽410与加强筋120过盈配合,能够使针帽40在加强筋120处与延伸部12的结合进一步紧密。
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可以具有倾斜部122和平行部121(参见图4和图5)。倾斜部122可以使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连接的更加牢固,不易于延伸部12与主体部11发生分离。平行部121可以与针帽40配合以使针帽40可以卡合在平行部121处。在一些示例中,倾斜部122可以靠近主体部11,平行部121可以远离主体部11且与倾斜部122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与针帽40之间可以在加强筋120的平行部121处过盈配合。
在一些示例中,平行部121可以与针管20的轴向方向平行。具体而言,平行部121远离延伸部12轴线方向的一面可以与针管20的轴向方向平行,也即与图5所示的虚线O平行(图5所示的虚线O可代表针管20的轴向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平行部121与针管20的轴向方向平行,能够使针帽40套设在平行部121之后一直与加强筋120保持过盈状态,平行部121一直与针帽40的内壁41紧密地抵接在一起,针帽40不易于在平行部121处发生向远离主体部11方向的移动,从而能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结合的更紧,针帽40更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平行部121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可以具有倒角。由此针帽40在套设延伸部12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套设。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与针帽40结合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可以大于0.50μm。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针帽40和延伸部12之间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针帽40更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与针帽40结合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可以为0.40μm、0.50μm、0.60μm、0.70μm、0.80μm、0.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或1.60μm.
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与针帽40抵接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可以大于0.50μm。在一些示例中,加强筋120与内槽410结合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可以大于0.50μm。由此,能够使针帽40更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和图7,针帽40可以具有肋部42,肋部42可以设置在针帽40的外壁并靠近开口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针帽40外周设置肋部42,能够在针帽40套设后减小针帽40截面产生的崎变,能够使针帽40更好的套设在延伸部12,并与加强筋120保持较好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肋部42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为后续的脱帽操作提供便利。在一些示例中,肋部42可以包括多根肋条,多根肋条可以绕针帽40外周均匀排布。
在一些示例中,制作针帽40的材料可以是具有伸缩性能的橡胶材料或者硬度更高的塑料材料。例如,针帽40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或聚氯乙烯。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针帽40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例如玻璃等。
在一些示例中,注射器1可以通过针管20的针尖21例如刺破药液瓶2的封口装置(例如可以是胶塞)而进入药液瓶2。在一些示例中,针管20的长度可以不小于延伸部12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针管20能够以抵接于主体部11的通孔的方式嵌入延伸部12。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不限于此,针管20的长度可以小于延伸部12的长度。在一些示例中,当注射器1通过针管20的针尖21例如刺破药液瓶2的封口装置而进入药液瓶2时,加强筋120的平行部121也可以一起刺破药液瓶2的封口装置。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延伸部12的外壁上可以设有通气槽124。在一些示例中,在延伸部12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的外壁可以设置有朝着远离主体部11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槽12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通气槽124来平衡药液瓶2内外的气压差,由此能够易于抽取或推送药液,从而能够提高配液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沿着延伸部12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延伸部12的外壁上。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的外壁上可以设有多条通气槽124。在一些示例中,多条通气槽124可以均匀地布置在延伸部12的外壁上。在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延伸部12的轴向方向平行。
在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的截面可以呈矩形。在另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的截面的宽度可以由内而外由宽而窄,例如梯形状,由此能够抑制注射器1在穿刺药液瓶2胶塞过程中胶塞碎屑堵塞通气槽124。
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12可以部分地进入药液瓶2。具体而言,当延伸部12部分地进入药液瓶2时,通气槽124的一部分可以位于药液瓶2外,通气槽124的另一部分可以位于药液瓶2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位于药液瓶2外的部分通气槽124和位于药液瓶2内的部分通气槽124,以使药液瓶2的空间与环境气压连通,由此能够平衡药液瓶2内外的气压,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抽吸药液过程中由于瓶体内外的异常气压差而导致的药液喷溅或药液难于被注射器1吸入的问题。由此,能够提高配液效率。在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可以位于包覆部123上,药液瓶2内外的气体可以在包覆部123的通气槽124上流通,由此,能够平衡药液瓶2内外的气压差。
在一些示例中,通气槽124靠近主体部11的一端可以一直延伸到相邻的两个加强筋1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注射器1扎进药液瓶2或药液袋中时,当加强筋120前段的平行部121扎入胶塞时,通气槽124可以部分的位于药液瓶2或药液袋内部,另外一部分可以位于药液瓶2或药液袋外部,由此能够通过通气槽124来平衡药液瓶2或药液袋内外的气压差,进而能够更易于抽取或推送药液,从而能够提高配液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配液注射器1,能够针帽40套设在延伸部12并使针帽40与延伸部12之间过盈配合以使针帽40套设的更紧,能够使针帽40不易于从注射器1上脱落,从而降低针帽40在进行去帽操作前的脱落的概率。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管、芯杆、针管和针帽,所述注射管包括具有用于容纳药液的内腔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延伸部具有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筋,所述芯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针管安装于所述延伸部,所述针管一端具有针尖,另一端嵌入于所述延伸部,并且所述主体部经由所述通道与所述针管形成注射通路,所述针帽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延伸部并且所述针帽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在所述加强筋处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不大于65mm,所述针管具有嵌入于所述延伸部的嵌入段、以及外露于所述延伸部并且与所述嵌入段连接的露出段,所述露出段的长度不大于2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倾斜部和远离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倾斜部连接的平行部,所述平行部与所述针管的轴向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朝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靠近主体部的一端一直延伸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帽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加强筋配合的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的形状与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针帽之间在所述内槽处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针帽结合的界面的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值大于0.50μm。
CN202320577883.7U 2023-03-22 2023-03-22 配液注射器 Active CN219595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7883.7U CN21959524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配液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7883.7U CN21959524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配液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243U true CN21959524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2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7883.7U Active CN21959524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配液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5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55475A1 (en) Pooling device for single or multiple medical containers
EP0637443B1 (en) Drug access assembly for vials and ampules
CN105797240A (zh) 钝针安全药物递送系统
EP3793504B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to a container
US20230338237A1 (en) Vial Adapter Device
CN107106789B (zh) 医疗用采液尖端、采液管嘴以及注入器组件
CN112315794B (zh) 配药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US20230248957A1 (en) System comprising a cap for a medical fluid container and an attachment part, medical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luid container
CN219595243U (zh) 配液注射器
CN109963792B (zh) 通过旋转操作的容器封闭件
US20220273881A1 (en) Syringe Tip Cap
KR19980079298A (ko) 시린지 충전 및 운반 장치
CN215875547U (zh) 带内置通气槽的配药注射器
CN215875548U (zh) 带外置通气槽的一体式配药注射器
US11464909B2 (en) Syringe tip cap
CN112315795A (zh) 一体式配药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WO2020203143A1 (ja) 採液チップ
US20220362482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to a Container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Said Connector and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US20240139424A1 (en) Single-Hand Removable Tip Cap for Prefilled Syringe
KR100900274B1 (ko) 약액 투입용 연결팁과 수액 인출용 연결팁 및 이들을 갖는수액 용기 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