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5163U -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5163U
CN219595163U CN202223382871.3U CN202223382871U CN219595163U CN 219595163 U CN219595163 U CN 219595163U CN 202223382871 U CN202223382871 U CN 202223382871U CN 219595163 U CN219595163 U CN 219595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head
massage
gear
hous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28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5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5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所述按摩头机构用于按摩按摩器,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排列呈环形,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中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机构能够实现对眼部的包绕按摩,同时提供多种不同的按摩形式,具有更好的按摩效果,可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针对眼部的按摩器,通常无法实现对眼部的包绕。即使少数的按摩器设置有多个按摩头,这些按摩头的工作形式单一,对用户施加的按摩方式单一,达不到很好的按摩效果,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以解决现有的眼部按摩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用户按摩需求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头机构,用于眼部按摩器,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
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排列呈环形,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中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摩头为刮痧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中至少一者的按摩方式与所述第二按摩头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和/或,所述第三按摩头为振动按摩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摩头呈弯曲的长条状;和/或,所述第二按摩头具有工作侧面,所述工作侧面呈曲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侧面为具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陷的曲面,所述多个凸起曲面和所述多个凹陷曲面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
驱动件;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中设有斜孔;
旋转斜杆,所述旋转斜杆包括斜杆本体和设于所述斜杆本体一端的第一球头,至少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插设在所述斜孔中,且,所述至少部分斜杆本体用于沿所述斜孔滑动;
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一球头之间球头连接。
进一步地,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斜孔中、另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
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外部的所述斜杆本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受到挤压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球头。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的摆杆、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按摩头;
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摆杆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运动;所述第二齿轮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二按摩头的运动轨迹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所述旋转斜杆、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摆杆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摆杆包括摆杆主体以及与所述摆杆主体转动连接的枢轴,所述摆杆主体开设有长条形连接槽;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与所述长条形连接槽相连接,所述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壳。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部按摩器,所述眼部按摩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摩头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上侧和下侧,所述壳体具有中部,所述按摩头机构的第二按摩头设置于上侧,第一按摩头设置于下侧,第三按摩头邻近所述第二按摩头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按摩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从所述壳体的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的所述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以及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与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相接触,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一者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另一者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眼角区域,或者,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对应于用户的太阳穴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按摩头机构设置为包括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并且三者围绕呈环形,当该按摩头机构用于眼部按摩器时,可以使得三个按摩头所围成的区域对应眼部,三个按摩头则可以包绕在眼部的周围,以便对眼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同时,将三者中的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设置为不同,也即,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至少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按摩方式,使得用户的眼部可以享受不同方式按摩,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提升按摩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眼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眼部按摩器的结构分解图(仅分解壳体);
图3是实施例一眼部按摩器中按摩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眼部按摩器中按摩头机构的结构分解图(仅分解机壳);
图5是实施例一中按摩头机构的第一齿轮、旋转斜杆和第一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按摩头机构的第一齿轮、旋转斜杆和第一按摩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一按摩头机构中旋转斜杆上设有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按摩头机构的第二齿轮、偏心摆杆和第二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按摩头机构中第一机壳、第二齿轮、偏心摆杆和第二按摩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实施例一按摩头机构中第一机壳、第二齿轮、偏心摆杆和第二按摩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是实施例一眼部按摩器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分解图(省略眼部按摩器的佩戴部);
图13是实施例一中按摩头机构的第二机壳与第一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15是实施例一中夹片与第一按摩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16是图1中沿C-C线的剖面图(省略眼部按摩器的佩戴部);
图17是实施例二眼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二眼部按摩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眼部按摩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第二按摩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外壳体;12、中壳体;121、定位凸点;13、内壳体;131、按摩头通孔;14、上侧;15、下侧;2、按摩头机构;21、驱动件;22、第一齿轮;221、斜孔;23、旋转斜杆;231、斜杆本体;232、第一球头;233、弹性件;24、第一按摩头;25、第二按摩头;251、工作侧面;252、凸起曲面;253、凹陷曲面;26、第二齿轮;261、偏心柱;27、机壳;271、第一机壳;2711、滚轮;272、第二机壳;2721、限位槽;2722、夹片;27221、台阶部;273、容置腔;28、摆杆;281、摆杆主体;282、枢轴;283、长条形连接槽;284、连接柱;29、柔性保护套;291、翻边;292、裙边;2921、定位孔;201、功能件;202、金属外盖;3、振动按摩头(第三按摩头);4、弹性鼻托组件;41、弹性鼻托主体;42、万向球铰;4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如揉捏式按摩头一类的机械按摩头与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刚性连接。由于是采用刚性连接,故机械按摩头在运转过程中并不具有良好的调整空间位置的能力,这就使得机械按摩头作用于用户的按摩部位时,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不够好。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平整的按摩部位,例如对于用户的眼部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按摩时,机械按摩头与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较差一些,影响了按摩效果和用户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来解决上述贴合性不良的问题。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部按摩器,结合图1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眼部按摩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上的按摩头机构2。其中的按摩头机构2包括至少一种按摩头,按摩头从壳体1的表面朝用户眼部的方向凸出设置,且用于与用户眼部相接触,以实现对用户眼部的按摩。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的结构分解图,具体是仅对眼部按摩器的壳体1进行分解的示意图。其中的壳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11、中壳体12和内壳体13,通过三层壳体1的配合来容置和/或固定按摩头机构2中的结构部件。下面分别详细介绍按摩头机构2和壳体1的结构。
结合图3至图7所示,图3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中按摩头机构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中按摩头机构2的结构分解图,具体是仅对按摩头机构2的机壳27进行分解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按摩头机构2的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和第一按摩头24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按摩头机构2的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和第一按摩头24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参照图19和图20,该按摩头机构2,用于眼部按摩器,按摩头机构2包括: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排列呈环形,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中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围绕呈环形,使得三个按摩头所围成的区域对应眼部,三个按摩头可以包绕在眼部的周围,以便对眼部的不同位置按摩。同时,将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中的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设置为不同,也即,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至少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按摩方式,使得用户的眼部可以享受不同方式按摩。其中,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以及第三按摩头3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为振动按摩头、电刺激按摩头,加热按摩头、刮痧按摩头、揉捏按摩头等等。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眼部的按摩,针对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以及第三按摩头3具体形式,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第二按摩头25以刮痧按摩头为例,第一按摩头24和第三按摩头3中至少一者的按摩方式与第二按摩头25不同。第一按摩头24以揉捏按摩头为例。第三按摩头3以振动按摩头为例。其中,第二按摩头25可以对应眉部设置,在第二按摩头25工作时,可以对眉毛所在的区域进行刮痧按摩。第一按摩头24可以对应眼袋区域设置,在第一按摩头24工作时,可以对眼袋区域进行揉捏,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为了提升按摩效果,第二按摩头25呈弯曲的长条状,第二按摩头25具有工作侧面251,工作侧面251呈曲面设置。第二按摩头25的整体外形可以呈长条弧形,与眉毛的形状相似,在刮痧按摩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的刮压所需要按摩的部位。同时,工作侧面251的曲面,可以为具有多个凸起曲面252和多个凹陷曲面253,凸起曲面252和凹陷曲面253间隔排布,如此,在第二按摩头25刮压眉部时,可以提高刮压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三按摩头3可以对应眼角区域设置,在第三按摩头3工作时,可以对眼角区域进行振动按摩,可以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按摩头机构2设置为包括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并且三者围绕呈环形,当该按摩头机构2用于眼部按摩器时,可以使得三个按摩头所围成的区域对应眼部,三个按摩头则可以包绕在眼部的周围,以便对眼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同时,将三者中的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设置为不同,也即,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至少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按摩方式,使得用户的眼部可以享受不同方式按摩,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提升按摩体验;特别是当对应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按摩头,以针对眼部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按摩方式时,更加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眼眉部一般较凸出,研究发现左右刮痧按摩即可满足全方位按摩需求,且可实现一个眼眉按摩头(第二按摩头25)覆盖较大按摩区域(眼眉部),眼部下侧15部位包括眼袋部和近眼角部,整体有凹陷曲面253,分别对应眼袋部和近眼角部设置眼袋按摩头(第一按摩头24)、近眼角按摩头(第三按摩头3),即可实现满足按摩需求,这样通过三个按摩件环绕眼部设置即可满足按摩需求。
眼部按摩器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宽度方向的上侧14和下侧15,壳体1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部,其中,壳体1于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可以大致关于中部呈对称设置,中部不一定是壳体1严格意义上的中部区域,也可以是壳体1目视区域所在的大致中部区域。按摩头机构2的第二按摩头25设置于上侧14,第一按摩头24设置于下侧15,第三按摩头3邻近第二按摩头25远离中部的一端。其中,上侧14和下侧15为眼部按摩器正常使用时,壳体1的宽度方向可以与上下竖直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壳体1的上半部分所在侧定义为上侧14,壳体1的下半部分所在侧定义为下侧15,此时,弹性鼻托组件4位于壳体1的下侧15。
具体地,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安装在壳体1上,为了匹配各按摩头对应人体眼眉部的位置,将第二按摩头25设置壳体1的上侧14,以便对应眉毛所在的区域设置;将第一按摩头24设置在壳体1的下侧15,以便对应眼袋的位置设置;将第三按摩头3设置在远离中部的位置,使得第三按摩头3对应外眼角区域设置。如此,有利于各按摩头可以准确的对眼部的各个部位进行按摩,有利于提高按摩的准确性和舒适性。其中,为了提高第二按摩头25的刮痧效果,第二按摩头25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使得第二按摩头25可以覆盖较大按摩区域(眼眉区域),从而使得刮痧按摩可满足眼眉区域全方位的按摩需求。
关于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第三按摩头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在后面的实施例中也进行了具体的举例。下面首先介绍第一按摩头24为揉捏按摩头的具体情况。
该按摩头机构2包括驱动件21、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和第一按摩头24。其中,第一齿轮22用于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转动,结合图7所示,第一齿轮22中设有斜孔221;旋转斜杆23包括斜杆本体231和设于斜杆本体231一端的第一球头232,至少部分斜杆本体231插设在斜孔221中,且插设在斜孔221中的这部分斜杆本体231用于沿斜孔221滑动,第一按摩头24则与第一球头232之间球头连接。
具体地,第一齿轮22与驱动件21直接或间接连接,以通过驱动件21的驱动直接或间接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其中驱动件21可以为电机。结合图5至图7所示,第一齿轮22具有竖向的中心轴,第一齿轮22的转动方向是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周向转动。第一齿轮22中的斜孔221的开孔方向与中心轴相互倾斜但不垂直。由于旋转斜杆23的至少部分斜杆本体231插设在上述斜孔221中,且这部分斜杆本体231可沿着斜孔221滑动,故在第一齿轮22转动过程中,旋转斜杆23也会跟随第一齿轮22运动,且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旋转斜杆23可相对于第一齿轮22进行伸缩滑动。又由于旋转斜杆23具有第一球头232的一端与第一按摩头24之间为球头连接,故在旋转斜杆23伸缩滑动的过程中,既能够使第一按摩头24具有一定的可伸缩空间,又能够使第一按摩头24具有360°万向调节的空间。
由此可见,由于按摩头机构2的第一齿轮22与旋转斜杆23之间为滑动连接,故驱动件21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时,旋转斜杆23也会跟随第一齿轮22运动且可相对于第一齿轮22伸缩滑动,进而使与旋转斜杆23相连接的第一按摩头24可伸缩运动,即第一齿轮22与旋转斜杆23的滑动连接使第一按摩头24具有可相对于用户的按摩部位进行伸缩贴合的可调节空间。与此同时,又由于旋转斜杆23是通过第一球头232与第一按摩头24进行球头连接的,这使得第一按摩头24可进行360°的万向摆动来更好地适应贴合用户的按摩部位,由此通过上述双重结构优化设计使得第一按摩头24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具有较大的可调整空间,二者可保持全方位自适应贴合,进而提高按摩头机构2以及眼部按摩器对用户的按摩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旋转斜杆23的斜杆本体231可以是整个斜杆本体231都滑动插设在斜孔221中,实现旋转斜杆23与第一齿轮22的相对滑动运动;也可以是部分斜杆本体231滑动插设在斜孔221中。部分插设时,结合图8所示,图8是本实施例按摩头机构2中旋转斜杆23上设有弹性件233的示意图。一部分斜杆本体231可滑动地插设在斜孔221中,另一部分斜杆本体231暴露在第一齿轮22的外部,具体是暴露在第一齿轮22与第一按摩头24之间;暴露在第一齿轮22外部的斜杆本体231上套设有弹性件233,该弹性件233的外径大于斜孔221的孔径且弹性件233的外径小于第一球头232的球径,弹性件233受到挤压时其一端抵接于第一齿轮22,另一端抵接于第一球头232。
在第一齿轮22与第一按摩头24之间设置上述弹性件233,能够利用弹性件233的弹性伸缩性能为第一按摩头24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提供预压力。具体是,在不使用眼部按摩器时,弹性件233虽然处于第一齿轮22与第一球头232之间,但由于弹性件233未受到外力作用,故不产生预压力,即弹性件233可以不抵接于第一齿轮22和/或第一球头232,或者弹性件233的两端分别恰好抵接第一齿轮22和第一球头232、但未发生弹性形变。在使用按摩头机构2进行按摩时,第一按摩头24会贴合抵压用户按摩部位,此时的弹性件233因受到挤压而使其一端抵接于第一齿轮22、另一端抵接于第一球头232,可见弹性件233此时因处于压缩状态而提供预压力,起到预压作用,使第一按摩头24可适应不同按摩高度的部位,进一步提高第一按摩头24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进而使按摩效果更佳。
参阅回图4所示,除了上述第一按摩头24,按摩头机构2还包括设于驱动件21与第一齿轮22之间的第二齿轮26、与第二齿轮26相连接的摆杆28、以及与摆杆28相连接的第二按摩头25。第二齿轮26用于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转动,摆杆28用于在第二齿轮26的带动下带动第二按摩头25运动,第二齿轮26还用于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其中,第一按摩头24与第二按摩头25的运动轨迹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1一方面可以驱动第二齿轮26转动,并使第二齿轮26通过摆杆28带动第二按摩头25的往复摆动,具体是第二齿轮26的转动回带动摆杆28进行往复摆动,进而通过摆杆28的往复摆动带动第二按摩头25的往复摆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驱动第二齿轮2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并使第一齿轮22带动第一按摩头24的运动。这样只需要通过一个驱动件21即可实现两个不同功能按摩头的同时运作,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其中,第一按摩头24的运动轨迹为转动运动轨迹,可模拟揉捏按摩动作,用于为用户提供揉捏按摩功能,第二按摩头25的运动轨迹为摆动运动轨迹,可模拟刮痧按摩动作,用于为用户提供刮痧按摩功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按摩头机构2由于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可分别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而分别作为揉捏按摩头和刮痧按摩头为用户提供多重按摩功能,其中第一按摩头24通过第一齿轮22的带动而运动,具体是驱动件21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第二齿轮26带动第一齿轮22转动、第一齿轮22再通过斜孔与旋转斜杆的配合带动第一按摩头24实现转动的运动轨迹,从而提供揉捏按摩功能;其中第二按摩头25通过第二齿轮26的带动而运动,具体是驱动件21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第二齿轮26通过摆杆28带动第二按摩头25实现往复摆动的运动轨迹,从而提供刮痧按摩功能。可见本实施例的按摩头机构2在一个驱动件21的驱动下,即可分流出两个不同的按摩动作,揉捏按摩与刮痧按摩可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和用户体验。此外,与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多个按摩头机构分别带动不同的按摩头实现不同按摩功能相比,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按摩头机构2即可实现同步实现不同按摩功能,这有利于节约按摩头机构2所占用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利于眼部按摩器的轻便化、小型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21可以直接驱动第二齿轮26,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间接驱动第二齿轮26,例如驱动件21可通过驱动涡杆、再由蜗杆带动第二齿轮26,或者驱动件2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伞形齿轮、再由伞形齿轮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
继续参阅图3、图4所示,按摩头机构2还包括机壳27,机壳27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273的第一机壳271和第二机壳272,驱动件21、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第二齿轮26、摆杆28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容置腔273中。其中,第一机壳271为远离用户按摩部位方向的机壳,第二机壳272为靠近用户按摩部位方向的机壳。从机壳27与眼部按摩器的壳体1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看,第一机壳271是靠近外壳体11设置的机壳27,第二机壳272是靠近中壳体12设置的机壳27。
在一些实施方式,驱动件21、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第二齿轮26、摆杆28等具有驱动和传动功能的结构部件容置在容置腔273中,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则暴露在容置腔273的外部,用于接触用户部位进行按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第一齿轮22暴露在容置腔273的外部,其他结构部件容置在容置腔273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暴露在容置腔273的外部,驱动件21的部分结构容置在容置腔273中、另一部分结构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按摩头机构2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机壳271和第二机壳272来形成容置腔273,并利用该容置腔273容置驱动件21、第一齿轮22、旋转斜杆23、第二齿轮26中的至少部分结构,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整个按摩头机构2形成一个整体性较强的模块,方便按摩头机构2在眼部按摩器中的安装和更换。不仅如此,第一机壳271和第二机壳272还能够对容置在其内部的结构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灰尘等环境因素造成按摩头机构2的损坏和精度下降,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9、图10、图11所示,图9是本实施例按摩头机构2中第二齿轮26、摆杆28和第二按摩头25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按摩头机构2中第一机壳271、第二齿轮26、摆杆28和第二按摩头25的结构分解图,图11是本实施例按摩头机构2中第一机壳271、第二齿轮26、摆杆28和第二按摩头2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分解图。摆杆28包括摆杆主体281以及与摆杆主体281转动连接的枢轴282,所述摆杆主体281开设有长条形连接槽283;第二齿轮26上设有偏心柱261,偏心柱261与长条形连接槽283相连接,枢轴282连接于第一机壳271,摆杆28与枢轴28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26除了具有中心转轴,还具有偏离中心转轴设置的偏心柱261,该偏心柱261与摆杆28的长条形连接槽283相连接,使得第二齿轮26以中心转轴为中心进行周向转动时,偏心柱261会在长条形连接槽283中滑动进而带动摆杆主体281运动;与此同时,连接于第一机壳271且可相对摆杆主体281转动的枢轴282,则会在摆杆主体281运动的过程中限制摆杆主体281的运动方向,避免摆杆主体281因受到偏心柱261的拉动而伸缩,由此通过长条形连接槽283和枢轴282的共同作用,保证整个摆杆主体281仅相对于枢轴282进行按摩方向的往复摆动,进而通过摆杆28的往复摆动带动第二按摩头25形成刮痧按摩动作。
另外,继续参阅图10,第一机壳271朝向摆杆的一面设有滚轮2711,且滚轮2711与摆杆28相接触。通过在第一机壳271的内部设置与摆杆28相接触的滚轮2711,能够利用滚轮2711运动阻力小的特点来支撑摆杆28的往复摇摆运动,减少摆杆28的摆动阻力,使摆杆28的摆动过程更顺畅,避免因阻力较大而导致阻塞停摆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参阅图11,该摆杆28还包括连接柱284,连接柱284穿出第二机壳272与第二按摩头25球头连接。在摆杆28上设置连接柱284,该连接柱284的一端连接在摆杆28上、另一端为第二球头,摆杆28与第二按摩头25通过上述连接柱284结构实现球头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按摩头25能够360度摆动贴合于按摩部位,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按摩头25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进而优化按摩效果。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按摩头24及其相关传动结构、第二按摩头25及其相关传动结构的多重优化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两种按摩头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具体地,第一按摩头24通过第一齿轮22与旋转斜杆23的滑动插设连接、以及第一按摩头24与旋转斜杆23的球头连接这种双重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来提高第一按摩头24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自适应能力。第二按摩头25则通过摆杆28与第二按摩头25之间的球头连接优化设计,来提高第二按摩头25与用户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自适应能力。最终使本实施例按摩头机构2的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都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调整能力,可优化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能,同时提高揉捏和刮痧按摩作用效果。
继续结合图11所示,第二机壳272设有限位槽2721,连接柱284通过限位槽2721穿出第二机壳272。第二机壳272在对应于连接柱284的区域开设有条状的限位槽2721,连接柱284穿过该限位槽2721后与第二按摩头25球头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条状的限位槽2721来限制摆杆28的摆动幅度。
下面结合对壳体1的结构解释说明,对按摩头机构2在壳体1中的装配、尤其是按摩头机构2中的几个按摩头在壳体1中的装配进行介绍。
参阅回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的眼部按摩器中,按摩头机构2包括有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这两个按摩头具体是从眼部按摩器的壳体1的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其中用户按摩部位是指用户的眼部及眼部周围区域。这两个按摩头用于与用户按摩部位相接触,其中第一按摩头24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第二按摩头25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这样可以利用第一按摩头24与第二按摩头25分别对用户眼部的不同区域进行按摩,通过第一按摩头24提供揉捏按摩功能、通过第二按摩头25提供刮痧按摩功能,对用户眼部的不同区域进行多功能按摩,提高按摩效果和用户按摩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第一按摩头24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第二按摩头25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由此来实现不同按摩头对不同眼部区域的多功能按摩。另外,本实施例的按摩头机构2也可以仅包括第一按摩头24,不包括第二按摩头25,此时第一按摩头24仍按照上述方式装配在壳体1中,在此不做赘述。
除了上述按摩头机构2中的两个按摩头,本实施例的眼部按摩器还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振动按摩头3。与上述两个按摩头类似,振动按摩头3也是从壳体1的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不同之处在于,该振动按摩头3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太阳穴区域,具体位于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的外侧边。这样可以通过振动按摩头3对用户的太阳穴进行按摩,通过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分别对用户眼部的不同区域进行揉捏和刮痧按摩,由此不仅增大了可按摩区域,而且可实现对用户的眼部和太阳穴的差异化按摩体验,具有更加优异的按摩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的数量不做限制,由于是应用在眼部按摩器中,通常在左眼区域和右眼区域分别设置对应数量的按摩头。
为了更好的实现壳体1与按摩头机构2的装配,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11、中壳体12和内壳体13,外壳体11盖设在中壳体12远离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内壳体13盖设在中壳体12靠近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其中,外壳体11与中壳体12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至少部分按摩头机构2中的结构部件容纳在该容纳空间中,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均设于中壳体12朝向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这两个按摩头均从中壳体12的该内侧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内壳体13的表面设置。当眼部按摩器包括振动按摩头3时,振动按摩头3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振动按摩头3设于中壳体12朝向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振动按摩头3从中壳体12的该内侧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内壳体13的表面设置。
将壳体1分成外壳体11、中壳体12和内壳体13,并利用外壳体11与中壳体1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来容纳至少部分按摩头机构2,能够在有效实现多重按摩功能的同时,对按摩头机构2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方便分别对外壳体11、中壳体12和内壳体13进行不同要求的加工制造,包括方便对外壳体11进行外观造型,方便通过注塑工艺等对中壳体12进行复杂加工成型,以匹配按摩头机构2的装配要求,方便对内壳体13采用亲肤性材料制造,并通过内壳体13遮盖住按摩头机构2的大部分结构部件、优化外形设计等等。
继续参阅图2,为方便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从内壳体13的表面凸出设置,内壳体13设有对应于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的按摩头通孔131,这两个按摩头穿过按摩头通孔131以凸出于内壳体13的表面设置。当眼部按摩器还包括振动按摩头3时,内壳体13设有对应于振动按摩头3的按摩头通孔131,振动按摩头3穿过按摩头通孔131以凸出于内壳体13的表面设置。由于内壳体13盖设在中壳体12的内侧,故在内壳体13上设置按摩头通孔131时,可以使按摩头机构2中的两个按摩头从内壳体13的表面凸出设置,而按摩头机构2的其他结构则设置在容纳空间或者容纳空间和中壳体12上,由此起到遮盖中壳体12及按摩头机构2中相关结构的作用,保证眼部按摩器的外观良好。不仅如此,当按摩头机构2中的部分结构设置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时,内壳体13还能够与中壳体12共同配合来固定这部分结构。
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12所示,图12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分解图,其中仅对壳体1的内壳体13、按摩头机构2中的第一按摩头24进行分解。按摩头机构2还包括设于第一按摩头24的外周以及第二按摩头25的外周的柔性保护套29,用于遮住第一按摩头24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第二按摩头25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以第一按摩头24为例,柔性保护套29设于第一按摩头24的外周,柔性保护套29远离第一按摩头24的一端连接在中壳体12上,具体是连接在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且柔性保护套29遮住第一按摩头24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第二按摩头25上的柔性保护套29也采用相同方式设置,柔性保护套29设于第二按摩头25的外周,柔性保护套29远离第二按摩头25的一端连接在中壳体12上,具体是连接在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从而使柔性保护套29遮住第二按摩头25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第一按摩头24或第二按摩头25中的一者的外周设有柔性保护套29,以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
由于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是从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向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内壳体13而设置的,故第一按摩头24与中壳体12之间、以及第二按摩头25与中壳体12之间都具有一定缝隙,本实施例在上述两个按摩头的外周分别设置柔性保护套29,利用柔性保护套29分别遮住第一按摩头24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以及遮住第二按摩头25与中壳体12之间的缝隙,其好处除了可遮挡缝隙、提高产品美观度,还能够避免缝隙夹到手指或头发等现象,提高眼部按摩器的安全性能。此外,柔性保护套29的设置还能有效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壳体1和按摩头机构2内部,对眼部按摩器造成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柔性保护套29为硅胶保护套、乳胶保护套、PDMS材质的保护套、PET保护套、聚氨酯保护套或聚酰亚胺保护套。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柔性保护套29采用硅胶保护套。硅胶保护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变形能力,其能适应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的活动行程,可随两个按摩头的运动而做出形变适应,以避免两个按摩头因柔性保护套29的限制而活动受阻。此外,由于第一按摩头24是在旋转斜杆24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以模拟揉捏按摩功能,故对于第一按摩头24来说,其外周的硅胶保护套还对第一按摩头24具有一定拉拽能力,能够在第一按摩头24运动过程中拉住第一按摩头24,避免第一按摩头24和旋转斜杆23从第一齿轮22的斜孔221中滑出。
为固定好柔性保护套29,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图13是本实施例中按摩头机构2的第二机壳272与第一按摩头24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沿B-B线的剖面图。按摩头机构2在第二机壳272上连接有夹片2722,柔性保护套29朝向中壳体12的一端夹设在第二机壳272与夹片2722之间。由于按摩头机构2的第二机壳272靠近中壳体12设置,故利用夹片2722与第二机壳272的夹持可以将柔性保护套29有效固定住,使柔性保护套29遮挡住中壳体12与第一按摩头24和/或第二按摩头25之间的缝隙。此外,由于柔性保护套29直接夹持在按摩头机构2的第二机壳272上,使得按摩头机构2的整体性更强,柔性保护套29的固定也更加稳定。
进一步结合图15所示,图15是本实施例中夹片2722与第一按摩头24的结构分解图。该柔性保护套29朝向中壳体12的一端向柔性保护套29自身内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291,夹片2722朝中壳体12的方向下沉形成台阶部27221,翻边291包裹在台阶部27221的外周。由于柔性保护套29的翻边291包住夹片2722的台阶部27221,使柔性保护套29与夹片2722形成初步连接,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第二机壳272与夹片2722的夹持,可确保柔性保护套29在按摩头机构2上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中柔性保护套29的设置方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二者的柔性保护套29的设置方式相同时,例如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夹片2722与第二机壳272夹持柔性保护套29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作为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中柔性保护套29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一按摩头24与第二按摩头25中一者上的柔性保护套29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夹片2722与第二机壳272夹持柔性保护套29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另一者上的柔性保护套29则采用如后文实施例二的方式来固定——通过在柔性保护套29的端部设置裙边292,并使裙边292夹持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柔性保护套29的这种固定方式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二,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回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按摩头机构2中,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中还分别设有功能件201。可以理解的是,功能件201也可以仅设于第一按摩头24中或者仅设于第二按摩头25中,未设有功能件201的按摩头主要通过模拟揉捏或刮痧动作提供按摩功能,设有功能件201的按摩头则在机械按摩功能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提供更加丰富的其他功能。另外,当眼部按摩器包括振动按摩头3时,在振动按摩头3中也设有上述功能件201。
可选地,上述功能件201为发热件、电脉冲功能件或远红外光功能件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件201为发热件,例如该功能件201为在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振动按摩头3中均设置的发热膜,使上述三类按摩头在机械按摩的基础上还可为用户提供热敷功能,实现按摩头的多功能化。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件201包括在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中均设置的发热件以及电脉冲功能件,使上述三类按摩头在机械按摩的基础上还可为用户提供热敷功能和电刺激按摩功能,使按摩头具有更加丰富的多重功能。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件201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中均设置的发热件、电脉冲功能件和远红外光功能件,使按摩头具有更加丰富的多重功能。
此外,继续参阅回图12,当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中的任一者内设有功能件201、且功能件201为发热件时,相应的按摩头还包括盖在功能件201外部的金属外盖202,金属外盖202用于接触用户按摩部位。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内均设有功能件201,且功能件201为发热件,则第一按摩头24、第二按摩头25和振动按摩头3均包括盖在功能件201外部的金属外盖202,且金属外盖202用于接触用户按摩部位。由于金属材质的外盖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将其盖在发热件的外部,利于提高发热件的传热效果,进一步增强按摩效果,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除了上述壳体1和按摩头机构2,参阅回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眼部按摩器还包括弹性鼻托组件4,用于贴合用户的鼻梁区域,使眼部按摩器佩戴于用户的眼部时,具有更加舒适更加贴合的佩戴体验。结合图16所示,图16是图1中沿C-C线的剖面图。该弹性鼻托组件4包括弹性鼻托主体41、万向球铰42以及弹片43。其中,弹性鼻托主体41朝用户鼻梁的方向凸出于内壳体13的表面设置,万向球铰42包括球铰主体及设于球铰主体一端的球体,球体与弹性鼻托主体41球头连接,弹片43的一端固定在中壳体12上、另一端与球铰主体相连接。上述弹性鼻托组件4中,鼻托主体因其弹性材质而具有一定的贴合调整空间,同时弹性鼻托主体41在万向球铰42的作用下还具有360°的万向调节空间,再加上弹片43的弹性形变使弹性鼻托主体41具有一定的弹性调整空间,这样通过三重结构优化设计,使得鼻托组件与用户鼻梁之间的自适应调整能力更强,从而提供更好的贴合效果。
其中,在球铰主体与弹片43相连接的这一端,中壳体12对应于这一端的位置设有凹腔,使得球铰主体与弹片43相连接的这一端在受到按压时具有较大的可调整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柔性保护套29的固定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图17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实施例眼部按摩器的结构分解图,其中仅对壳体1的内壳体13、按摩头机构2中的第一按摩头24进行分解。
柔性保护套29朝向中壳体12的一端设有裙边292,裙边292夹设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本实施例中,由于内壳体13与中壳体12之间盖合装配连接,故在柔性保护套29的端部设置裙边292,可通过裙边292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的夹持来实现柔性保护套29在中壳体12上的固定,实现柔性保护套29遮挡缝隙的作用。其中,内壳体13不仅能够与中壳体12配合固定柔性保护套29,而且还能够遮盖住中壳体12以及按摩头机构2中除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之外的其他结构,可保证眼部按摩器的外观良好。
进一步地,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与裙边292中的一者上设有定位孔2921、另一者上设有于定位孔2921配合连接的定位凸点1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设有定位凸点121、裙边292上设有与定位凸点12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2921,定位凸点121配合固定在定位孔2921中,以实现中壳体12与裙边292的固定连接,进而通过二者的固定连接遮挡住中壳体12与第一按摩头24和/或第二按摩头25之间的缝隙。此外,这样的定位配合连接还能对柔性保护套29起到定位作用,避免柔性保护套29受到对应的按摩头拉扯而出现脱离的现象。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是中壳体12的内侧表面设有定位孔2921、裙边292上设有与定位孔292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点121,定位凸点121配合固定在定位孔2921中,同样可以实现中壳体12与裙边292的固定连接,进而通过二者的固定连接遮挡住中壳体12与第一按摩头24和/或第二按摩头25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中柔性保护套29的设置方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二者的柔性保护套29的设置方式相同时,例如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在柔性保护套29的端部设置裙边292,并使裙边292夹持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作为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按摩头24和第二按摩头25中柔性保护套29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一按摩头24与第二按摩头25中一者上的柔性保护套29通过前文实施例一所述的夹片2722与第二机壳272夹持柔性保护套29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另一者上的柔性保护套29则采用如本实施例的方式来固定——通过在柔性保护套29的端部设置裙边292,并使裙边292夹持在中壳体12与内壳体13之间的方式来固定柔性保护套2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按摩头机构,用于眼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
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排列呈环形,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中至少两者的按摩方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头为刮痧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三按摩头中至少一者的按摩方式与所述第二按摩头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头为揉捏按摩头;和/或,所述第三按摩头为振动按摩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头呈弯曲的长条状;和/或,所述第二按摩头具有工作侧面,所述工作侧面呈曲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侧面为具有多个凸起曲面和多个凹陷曲面,所述多个凸起曲面和所述多个凹陷曲面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
驱动件;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中设有斜孔;
旋转斜杆,所述旋转斜杆包括斜杆本体和设于所述斜杆本体一端的第一球头,至少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插设在所述斜孔中,且,所述至少部分斜杆本体用于沿所述斜孔滑动;
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一球头之间球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斜孔中、另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
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外部的所述斜杆本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受到挤压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球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的摆杆、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接的所述第二按摩头;
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摆杆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运动;所述第二齿轮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二按摩头的运动轨迹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所述旋转斜杆、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摆杆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包括摆杆主体以及与所述摆杆主体转动连接的枢轴,所述摆杆主体开设有长条形连接槽;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与所述长条形连接槽相连接,所述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壳。
11.一种眼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按摩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摩头机构,所述按摩头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头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宽度方向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按摩头机构的第二按摩头设置于上侧,第一按摩头设置于下侧,第三按摩头邻近所述第二按摩头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按摩头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从所述壳体的表面凸出设置的所述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头和第三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以及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与用户的按摩部位相接触,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一者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另一者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对应于用户的眼角区域,或者,所述第三按摩头用于对应于用户的太阳穴区域。
CN202223382871.3U 2022-04-21 2022-12-16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Active CN2195951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7478 2022-04-21
CN202220958747 2022-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163U true CN21959516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2884.0U Active CN219595164U (zh) 2022-04-21 2022-12-16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CN202223382871.3U Active CN219595163U (zh) 2022-04-21 2022-12-16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2884.0U Active CN219595164U (zh) 2022-04-21 2022-12-16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959516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5164U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1775B (zh) 挂脖式颈部按摩器
JP5142304B1 (ja) 顔面加圧マッサージ器
CN209847814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109106587B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EP3925588A1 (en) Massag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electrical pressing, tapping and vibration functions
KR101248038B1 (ko) 눈 마사지기
CN109603001A (zh) 便携式颈部按摩仪
CN219595163U (zh)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CN220546402U (zh) 一种按摩机构及眼部按摩仪
CN211326706U (zh) 一种智能眼部按摩仪
CN215025246U (zh) 多功能腰腹按摩器
CN216168769U (zh) 眼部按摩器
CN211095828U (zh) 眼部按摩器
KR101552507B1 (ko) 인체 롤링 타입 마사지기
CN219110063U (zh) 一种自适应张紧度的脖颈按摩器
CN215689643U (zh) 按摩仪
CN215308143U (zh) 眼部按摩仪
CN220142096U (zh) 颈部按摩器
CN111182398A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20327795U (zh) 美容面罩
CN219398103U (zh) 按摩机芯及按摩仪
CN219595167U (zh) 眼部按摩仪
CN213884166U (zh) 一种新型抠动按摩器
CN21718693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089922U (zh) 与按摩带配合使用的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