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3972U -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3972U
CN219593972U CN202320045825.XU CN202320045825U CN219593972U CN 219593972 U CN219593972 U CN 219593972U CN 202320045825 U CN202320045825 U CN 202320045825U CN 219593972 U CN219593972 U CN 219593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ack
sewn
braces
suppor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58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hu Xinyu Lugg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hu Xinyu Lugg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hu Xinyu Lugg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hu Xinyu Lugg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58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3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3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3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包括背包主体,拉链保护壳,背包提手,受力背带和固定背带,其中:拉链保护壳包裹在背包主体的后侧,并通过丝线将其下方与背包主体进行缝制,且背包提手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顶端,该受力背带的一端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上端;所述固定背带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下端;所述受力背带和固定背带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拉链保护壳和受力背带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减压,长时间背负不会出现不适感,可以对包体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背景技术
双肩背包作为一种生活日常用品,人们双肩背着背包时,肩带是背包时负重的主要部位,时间一长会容易使人的双肩产生疲劳,进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肩带过硬会使人的肩膀产生较大的负重感甚至会使人不适,而肩带过软则强度不足以承载重物。但是现有的背包依然存在着无法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减压,长时间背负容易出现不适感,不能对包体进行保护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以解决现有的背包依然存在着无法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减压,长时间背负容易出现不适感,不能对包体进行保护的问题。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包括背包主体,拉链保护壳,背包提手,受力背带和固定背带,其中:拉链保护壳包裹在背包主体的后侧,并通过丝线将其下方与背包主体进行缝制,且背包提手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顶端,该受力背带的一端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上端;所述固定背带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下端;所述受力背带和固定背带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拉链保护壳包括下方固定壳,顶端卡合盖,固定连接板和释放卡扣,且下方固定壳与背包主体通过丝线进行固定,该顶端卡合盖的下端与下方固定壳的上端通过铰链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的顶部,形成一个支撑的区域;所述释放卡扣分为前后两部分,且释放卡扣的前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顶端卡合盖的表面,该释放卡扣的后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固定连接板的表面。
受力背带包括支撑背带,弹性缓冲带,支撑外框,注气仓,缓冲气囊和注气口,且支撑背带缝制在背包主体的后方,且支撑背带从其中上段截断,该支撑背带截断的位置通过丝线缝制有弹性缓冲带;所述支撑背带的中部开出一个矩形的洞,且支撑外框的四周通过丝线缝制在支撑背带中部的洞的内部,该注气仓粘接固定在支撑外框的内部;所述缓冲气囊粘接固定在注气仓的底部,且注气口通过螺纹固定在注气仓的表面。
拉链保护壳采用一组塑料制外壳,且下方固定壳和顶端卡合盖的外侧粘接有一个封边,该下方固定壳和顶端卡合盖可通过其外侧的封边将背包主体包裹在其内部;所述顶端卡合盖可通过铰链在下方固定壳的顶部进行转动,且固定连接板采用一个矩形的片,在背包主体的顶部形成一个矩形的支撑面,该顶端卡合盖可通过释放卡扣与固定连接板进行连接,用于在背包主体的最外侧形成一个坚固的防护壳,可以将拉链隐藏在其内部,且拉链保护壳具备一定的强度,可以防止拉链及其周边的位置被锐利物划破,且顶端卡合盖可向下翻折,快速的露出拉链,方便使用者的取物放物。
受力背带采用一对,且支撑背带采用尼龙支撑带,且支撑背带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海绵,该支撑背带可通过弹性缓冲带的伸缩进行长度的变化;所述支撑外框和注气仓均为PVC制塑料结构,且缓冲气囊采用一个弧形的气囊,该缓冲气囊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缓冲气囊可通过注气口向注气仓内注入气体而向外鼓起,在本实用新型背负在人体上时,缓冲气囊通过摩擦力会始终位于人体肩膀上,在背包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的背包主体的能量会通过弹性缓冲带进行缓冲,防止向下的力直接作用在人体肩膀上,出现不适感,缓冲气囊鼓起后可以发生形变更加充分的贴合人体肩部,方便压力被分散,使肩膀更加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拉链保护壳的设置,用于在背包主体的最外侧形成一个坚固的防护壳,可以将拉链隐藏在其内部,且拉链保护壳具备一定的强度,可以防止拉链及其周边的位置被锐利物划破,且顶端卡合盖可向下翻折,快速的露出拉链,方便使用者的取物放物。
2.本实用新型受力背带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背负在人体上时,缓冲气囊通过摩擦力会始终位于人体肩膀上,在背包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的背包主体的能量会通过弹性缓冲带进行缓冲,防止向下的力直接作用在人体肩膀上,出现不适感,缓冲气囊鼓起后可以发生形变更加充分的贴合人体肩部,方便压力被分散,使肩膀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中:
背包主体1,拉链保护壳2,下方固定壳21,顶端卡合盖22,固定连接板23,释放卡扣24,背包提手3,受力背带4,支撑背带41,弹性缓冲带42,支撑外框43,注气仓44,缓冲气囊45,注气口46,固定背带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包括背包主体1,拉链保护壳2,背包提手3,受力背带4和固定背带5,其中:拉链保护壳2包裹在背包主体1的后侧,并通过丝线将其下方与背包主体1进行缝制,且背包提手3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顶端,该受力背带4的一端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上端;所述固定背带5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下端;所述受力背带4和固定背带5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拉链保护壳2包括下方固定壳21,顶端卡合盖22,固定连接板23和释放卡扣24,且下方固定壳21与背包主体1通过丝线进行固定,该顶端卡合盖22的下端与下方固定壳21的上端通过铰链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23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顶部,形成一个支撑的区域;所述释放卡扣24分为前后两部分,且释放卡扣24的前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顶端卡合盖22的表面,该释放卡扣24的后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固定连接板23的表面。
受力背带4包括支撑背带41,弹性缓冲带42,支撑外框43,注气仓44,缓冲气囊45和注气口46,且支撑背带41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后方,且支撑背带41从其中上段截断,该支撑背带41截断的位置通过丝线缝制有弹性缓冲带42;所述支撑背带41的中部开出一个矩形的洞,且支撑外框43的四周通过丝线缝制在支撑背带41中部的洞的内部,该注气仓44粘接固定在支撑外框43的内部;所述缓冲气囊45粘接固定在注气仓44的底部,且注气口46通过螺纹固定在注气仓44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背包主体1用于日常使用;拉链保护壳2采用一组塑料制外壳,且下方固定壳21和顶端卡合盖22的外侧粘接有一个封边,该下方固定壳21和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其外侧的封边将背包主体1包裹在其内部;所述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铰链在下方固定壳21的顶部进行转动,且固定连接板23采用一个矩形的片,在背包主体1的顶部形成一个矩形的支撑面,该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释放卡扣24与固定连接板23进行连接,用于在背包主体1的最外侧形成一个坚固的防护壳,可以将拉链隐藏在其内部,且拉链保护壳2具备一定的强度,可以防止拉链及其周边的位置被锐利物划破,且顶端卡合盖22可向下翻折,快速的露出拉链,方便使用者的取物放物;背包提手3用于手提背包;受力背带4采用一对,且支撑背带41采用尼龙支撑带,且支撑背带41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海绵,该支撑背带41可通过弹性缓冲带42的伸缩进行长度的变化;所述支撑外框43和注气仓44均为PVC制塑料结构,且缓冲气囊45采用一个弧形的气囊,该缓冲气囊4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缓冲气囊45可通过注气口46向注气仓44内注入气体而向外鼓起,在本实用新型背负在人体上时,缓冲气囊45通过摩擦力会始终位于人体肩膀上,在背包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的背包主体1的能量会通过弹性缓冲带42进行缓冲,防止向下的力直接作用在人体肩膀上,出现不适感,缓冲气囊45鼓起后可以发生形变更加充分的贴合人体肩部,方便压力被分散,使肩膀更加舒适;固定背带5用于与受力背带4形成一个完整的背带,方便使用者进行背负,且长度可调。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主体(1),拉链保护壳(2),背包提手(3),受力背带(4)和固定背带(5),其中:拉链保护壳(2)包裹在背包主体(1)的后侧,并通过丝线将其下方与背包主体(1)进行缝制,且背包提手(3)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顶端,该受力背带(4)的一端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上端;所述固定背带(5)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下端;所述受力背带(4)和固定背带(5)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保护壳(2)包括下方固定壳(21),顶端卡合盖(22),固定连接板(23)和释放卡扣(24),且下方固定壳(21)与背包主体(1)通过丝线进行固定,该顶端卡合盖(22)的下端与下方固定壳(21)的上端通过铰链进行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23)通过丝线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顶部,形成一个支撑的区域;所述释放卡扣(24)分为前后两部分,且释放卡扣(24)的前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顶端卡合盖(22)的表面,该释放卡扣(24)的后部分通过丝线缝制在固定连接板(23)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背带(4)包括支撑背带(41),弹性缓冲带(42),支撑外框(43),注气仓(44),缓冲气囊(45)和注气口(46),且支撑背带(41)缝制在背包主体(1)的后方,且支撑背带(41)从其中上段截断,该支撑背带(41)截断的位置通过丝线缝制有弹性缓冲带(42);所述支撑背带(41)的中部开出一个矩形的洞,且支撑外框(43)的四周通过丝线缝制在支撑背带(41)中部的洞的内部,该注气仓(44)粘接固定在支撑外框(43)的内部;所述缓冲气囊(45)粘接固定在注气仓(44)的底部,且注气口(46)通过螺纹固定在注气仓(44)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保护壳(2)采用一组塑料制外壳,且下方固定壳(21)和顶端卡合盖(22)的外侧粘接有一个封边,该下方固定壳(21)和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其外侧的封边将背包主体(1)包裹在其内部;所述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铰链在下方固定壳(21)的顶部进行转动,且固定连接板(23)采用一个矩形的片,在背包主体(1)的顶部形成一个矩形的支撑面,该顶端卡合盖(22)可通过释放卡扣(24)与固定连接板(23)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背带(4)采用一对,且支撑背带(41)采用尼龙支撑带,且支撑背带(41)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海绵,该支撑背带(41)可通过弹性缓冲带(42)的伸缩进行长度的变化;所述支撑外框(43)和注气仓(44)均为PVC制塑料结构,且缓冲气囊(45)采用一个弧形的气囊,该缓冲气囊(45)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缓冲气囊(45)可通过注气口(46)向注气仓(44)内注入气体而向外鼓起。
CN202320045825.X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Active CN219593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5825.XU CN21959397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5825.XU CN21959397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3972U true CN21959397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5825.XU Active CN219593972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3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2543B1 (en) Backpack with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belt
EP2441342A1 (en) Backpack with inflatable bladder
WO2000074517A1 (en) Backpack having a modular frame
WO2001064071A3 (en) Backpack
US20060175367A1 (en) Backpack and conversion kit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children's school bags
WO2020150849A1 (zh) 一种背包两用衣包底及背包两用衣
JP2022523270A (ja) バックパック兼衣服として使用可能な帽子
CN219593972U (zh) 一种耐割舒适减压双肩包
CN206166038U (zh) 一种容积可改变的手提包
US20030034369A1 (en) Backpack with display
KR200413243Y1 (ko) 하중 분산용 가방
US20120217280A1 (en) Stretchable backpack
KR200392083Y1 (ko) 하중 분산용 가방
TW200838450A (en) Backpack with buffer device
CN209825579U (zh) 保护脊柱的背包
US20080229485A1 (en) Garter with pouch for auxiliary items
CN212912161U (zh) 具有颈枕功能的多用途背包
CN205682744U (zh) 一种老年人适用的带坐垫的背包
CN211533059U (zh) 一种防止滑落的单肩包背带辅助附件
CN219742096U (zh) 一种肩带具有防掉落结构的婴儿包
CN211483241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包
CN214072221U (zh) 一种带可调式背负系统和防水罩的多功能背包
CN219289098U (zh) 一种婴幼儿背带
CN220631371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减负护脊书包
CN218355040U (zh) 一种双肩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