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3741U - 弹性上衣 - Google Patents

弹性上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3741U
CN219593741U CN202320788682.1U CN202320788682U CN219593741U CN 219593741 U CN219593741 U CN 219593741U CN 202320788682 U CN202320788682 U CN 202320788682U CN 219593741 U CN219593741 U CN 219593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overlapped part
sleeves
elastic
elastic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86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丽娥
林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ongtu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ongtu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ongtu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ongtu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86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3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弹性上衣,属于上衣技术领域,包括衣体以及与衣体一体成型的衣袖,衣袖靠近手肘的位置缝合形成有层叠结构的交叠部,衣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拉近交叠部两侧的牵拉件。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上衣,穿着者的手臂弯曲使得手肘抵接衣袖时,衣袖肘部的位置成型的交叠部能够通过受到抵接力而展开,以此分担衣袖直接受到抵接力的作用,有效缓解衣袖因为直接受力而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达到保持衣袖袖口位置不变的效果。

Description

弹性上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衣技术领域,具体为弹性上衣。
背景技术
上衣,即上身所穿着的衣物。
上衣的现有技术中,具有使用梭织面料制成的外套款式的上衣,例如梭织牛仔布,通常此种面料所制成的上衣衣袖的位置会因为以提供更好的保暖性能以及防风性能为目的而成型得较为地贴合手臂轮廓。
但是梭织面料的弹性较难支持面料进行较大程度的拉伸,导致当穿着者的手臂进行弯曲动作时,手臂会带动着衣袖朝肩膀方向移动,导致被上衣覆盖的内衬从衣袖处漏出,穿着者通常后续还需要对袖口位置进行拉扯归位。
所以提出一种具有一定弹性效果的上衣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弹性上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弹性上衣,包括衣体以及与衣体一体成型的衣袖,所述衣袖靠近手肘的位置缝合形成有层叠结构的交叠部,所述衣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拉近交叠部两侧的牵拉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拉件包括若干缝合连接交叠部两侧衣袖的左拉绳以及右拉绳,若干所述左拉绳与右拉绳沿衣袖朝向袖口的方向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拉绳以及右拉绳连接衣袖的两端分别为靠近交叠部布置的一端以及远离交叠部布置的一端,并且若干所述左拉绳的两端相距交叠部的距离相同,若干所述右拉绳的两端相距交叠部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叠部展开后的面积呈自两边朝中间逐渐增大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体由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束由氨纶纤维以及涤纶纤维捻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纱束由竹炭纤维以及涤纶色丝纤维捻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拉绳以及右拉绳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穿着者的手臂弯曲使得手肘抵接衣袖时,衣袖肘部的位置成型的交叠部能够通过受到抵接力而展开,以此分担衣袖直接受到抵接力的作用,有效缓解衣袖因为直接受力而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达到保持衣袖袖口位置不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体现手臂自然垂下时衣袖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袖的截面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袖的截面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体现手臂弯曲时衣袖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衣体的组织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束的结构切片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纱束的切片图。
图中:1、衣体;2、衣袖;3、左拉绳;4、右拉绳;5、第一纱束;6、第二纱束;7、氨纶纤维;8、涤纶纤维;9、竹炭纤维;10、涤纶色丝纤维;21、交叠部。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弹性上衣,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衣体1,衣体1的两侧成型均一体成型有衣袖2,其中在衣袖2裁剪时,于衣袖2布料的肘部位置额外裁切出一块面料,衣袖2在缝制时,将该面料位置进行横截面为Z形的层叠热压处理,再将该面料沿Z形横截面的两端与衣袖2的主体部分缝合在一起,使得该面料的层叠结构能够在被穿着者的手顶开时能够在其两端保持住层叠的痕迹,便于后续恢复原样,手臂自然垂下时交叠部21受到衣袖2的遮盖,而这个被衣袖2所遮盖的层叠结构称为交叠部21,其中交叠部21在被抵接后将展开,其展开后的面积呈自两边朝中间逐渐增大的结构,即其被手肘抵接位置的宽度最大,此种结构也符合面料受到点作用力后的受力分布。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而为了提高交叠部21的恢复效果,防止交叠部21出现无法自然恢复原样的情况出现,在衣袖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拉近交叠部21两侧的牵拉件,其中牵拉件包括若干条缝合连接交叠部21两侧衣袖2的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并且若干左拉绳3与右拉绳4沿衣袖2朝向袖口的方向交错布置,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左拉绳3与右拉绳4总的数量与两者的直径以及交叠部21沿衣袖2朝向袖口方向的长度有关,本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左拉绳3与右拉绳4间隔一厘米布置,并且布置位置从交叠部21的上端直至交叠部21的下端,通过平衡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的数量以及所带来的总牵拉力的关系,使得手臂在弯曲时减少对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被牵扯时的弹性恢复力的感知。
初始状态下,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均处于绷紧的状态,当交叠部21受到来自穿着者肘部的抵接时,将会使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被拉长,从而给予被打开的交叠部21恢复原样的作用力。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连接衣袖2的两端分别为靠近交叠部21布置的一端以及远离交叠部21布置的一端,并且若干左拉绳3的两端相距交叠部21的距离相同,若干右拉绳4的两端相距交叠部21的距离相同,使得交叠部21两侧所受到来自左拉绳3以及右拉绳4的作用力能够更加均匀,从而使得交叠部21能够在穿着者的手臂处在自然状态下后能够更快地恢复。
使用效果:当穿着者的手臂因弯曲而使得手肘抵接衣袖2时,衣袖2肘部的位置成型的交叠部21能够通过受到抵接力而展开,以此分担衣袖2直接受到抵接力的作用,有效缓解衣袖2因为直接受力而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达到保持衣袖2袖口位置不变的效果。
如图5所示,衣体1由第一纱束5以及第二纱束6编织而成,其中第一纱束5以及第二纱束6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加强斜纹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纬纱组织点为沉,加强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沉,加强斜纹组织的斜纹纹路清晰,并且其布料较为地紧密厚实,使用此种布料所制成的上衣具有良好的防风性能。
如图6所示,第一纱束5由氨纶纤维7以及涤纶纤维8通过捻线机加捻而成,其中第一纱束5采用氨纶纤维7作为芯纱,在其外加捻缠绕有涤纶纤维8,使得第一纱束5具有弹性优异,经久耐磨,易洗易干的功能,进一步的提高了第一纱束5的纱线强度。
如图7所示,第二纱束6由竹炭纤维9以及涤纶色丝纤维10通过捻线机加捻而成,竹炭纤维9为将竹炭粉末掺入棉纤维的成丝阶段,使棉纤维具有了一定竹炭的性能,其中竹炭纤维9除了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以外,还有吸湿快干以及良好的抑菌性能,而涤纶色丝纤维10的弹性高,并且恢复性能好,通过将竹炭纤维9与涤纶色丝纤维10进行捻制,提高了第二纱束6的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弹性上衣,包括衣体以及与衣体一体成型的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靠近手肘的位置缝合形成有层叠结构的交叠部,所述衣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拉近交叠部两侧的牵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包括若干缝合连接交叠部两侧衣袖的左拉绳以及右拉绳,若干所述左拉绳与右拉绳沿衣袖朝向袖口的方向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绳以及右拉绳连接衣袖的两端分别为靠近交叠部布置的一端以及远离交叠部布置的一端,并且若干所述左拉绳的两端相距交叠部的距离相同,若干所述右拉绳的两端相距交叠部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部展开后的面积呈自两边朝中间逐渐增大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由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经纬编织形成加强斜纹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束由氨纶纤维以及涤纶纤维捻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束由竹炭纤维以及涤纶色丝纤维捻制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绳以及右拉绳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CN202320788682.1U 2023-04-11 2023-04-11 弹性上衣 Active CN219593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8682.1U CN219593741U (zh) 2023-04-11 2023-04-11 弹性上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8682.1U CN219593741U (zh) 2023-04-11 2023-04-11 弹性上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3741U true CN21959374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8682.1U Active CN219593741U (zh) 2023-04-11 2023-04-11 弹性上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3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72770U (zh) 一种弹性面料
CN214458631U (zh) 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
CN219593741U (zh) 弹性上衣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CN202530220U (zh) 一种功能性弹力纤维
CN213113704U (zh) 一种舒适型服装面料
CN213704831U (zh) 一种牦牛绒布料
CN217149478U (zh) 一种透气型针织面料
CN217099163U (zh) 一种高弹性针织布
CN220429539U (zh) 一种抗起球的服装面料
CN220157620U (zh) 一种耐磨防起球针织衫
CN213978081U (zh) 一种抗污服装面料
CN216796526U (zh) 一种防皱弹性羊毛衫
CN214179159U (zh) 一种免烫衬衫
CN215992769U (zh) 一种新型弹力衬衫
CN213056273U (zh) 一种透气型印花针织布
CN216183420U (zh) 一种起皱面料
CN214164364U (zh) 一种抗静电的粘涤弹力针织染色布
CN217729861U (zh) 高强耐磨棉麻交织布
CN219593773U (zh) 防污防寒服
CN219699059U (zh) 便于舒展舒适袜子
CN216683606U (zh) 一种耐磨纺织布料
CN220163364U (zh) 一种弹性强抗皱针织布
CN213013320U (zh) 一种经编服装面料
CN214395764U (zh) 一种梭织服装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