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3711U -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3711U
CN219593711U CN202320654015.4U CN202320654015U CN219593711U CN 219593711 U CN219593711 U CN 219593711U CN 202320654015 U CN202320654015 U CN 202320654015U CN 219593711 U CN219593711 U CN 219593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limiting
limit
atomizing co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40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佳栋
牛文彬
徐钦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40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3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3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其中,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限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发热件的固定工位;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工位旁侧,用于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向所述固定工位上的发热件提供抵抗变形的支撑力。通过在固定工位的旁侧设置限位柱,可以在将发热件固定在固定工位上之后,由限位柱向发热件提供支撑力,避免在陶瓷基体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受应力而变形甚至完全被陶瓷覆盖的情况出现,有效解决现有的雾化芯在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容易出现位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背景技术
雾化芯是一种用于将烟油加热使其气化产生雾状颗粒的装置。现有的陶瓷雾化芯成型装置中,一般通过底座上的定位孔对发热线圈或发热网片进行定位。在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容易在应力作用下出现变形的情况,而由于定位孔的空间限制能力有限,发热网片出现变形会导致其与陶瓷内壁贴合不均匀甚至部分埋入陶瓷基体内部的情况,导致雾化芯的雾化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用于解决现有的雾化芯在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容易出现位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限位柱;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发热件的固定工位;
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工位旁侧,用于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向所述固定工位上的发热件提供抵抗变形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棒;
所述限位棒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用于供所述发热件包覆;
所述固定工位环绕设置于所述限位棒的外周;
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限位棒的外周,用于配合所述限位棒夹设所述发热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棒为方柱形;
所述限位柱包括四根,且分别分布于所述限位棒的四个侧面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为方柱形,且所述限位柱的侧面与所述限位棒的侧面平行或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发热丝孔;
所述发热丝孔用于供所述发热件端部连接的发热丝伸入;
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发热丝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棒为圆柱形;
多根所述限位柱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棒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发热件的一侧为适配所述发热件形状的凹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为圆柱形;
所述限位棒为正方形柱;
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棒边长的0.13至0.23倍;
所述限位柱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棒与限位柱均为正方形柱;
所述限位柱的边长为所述限位棒边长的0.08至0.18倍;
所述限位柱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直径为所述限位棒直径的0.12至0.22倍;
所述限位柱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发热件与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注浆成型的陶瓷基体;
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陶瓷基体的内侧;
所述陶瓷基体底面对应所述限位柱的位置形成供所述限位柱伸入的凹坑。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其中,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限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发热件的固定工位;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工位旁侧,用于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向所述固定工位上的发热件提供抵抗变形的支撑力。通过在固定工位的旁侧设置限位柱,可以在将发热件固定在固定工位上之后,由限位柱向发热件提供支撑力,避免在陶瓷基体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受应力而变形甚至完全被陶瓷覆盖的情况出现,有效解决现有的雾化芯在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网片容易出现位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未设置发热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设置发热件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装置主体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底部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限位柱2。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发热件3的固定工位11。
其中,固定工位11可以为供发热件3安装的平面、台阶、凹槽或凸起等结构,具体使得在使用本装置作为模具时,发热件3可以安装于固定工位11上即可。
限位柱2设置于固定工位11旁侧,用于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向固定工位11上的发热件3提供抵抗变形的支撑力。其中,发热件3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变形是指发热件3受应力而产生形变或位移等偏离原先在固定工位11上位置的过程。
具体来说,在陶瓷雾化芯成型过程中,需要在发热件3固定后,注入陶瓷浆使陶瓷基体包裹发热件3。通过设置限位柱2,可以在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为发热件3提供支撑力,避免发热件3发生位移或变形。其中,发热件3可以为发热网或发热片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作为陶瓷雾化芯的生产模具,请参阅图3,还可以包括有装置主体10。
底座1包括多个,且呈直线分布或呈矩阵分布于装置主体10上,从而可以实现同时生产多个陶瓷雾化芯。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柱2可以设置于固定工位1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于固定工位11的外侧,还可以是在固定工位11的内侧与外侧均设置限位柱2,从而在陶瓷基体注浆成型过程中,为发热件3的内侧与外侧均提供支撑力。
并且,限位柱2可以设置于发热件3安装在固定工位11后,与发热件3抵接的位置,从而在发热件3受到应力而变形时,会即刻挤压限位柱2并受到限位柱2的支撑力。限位柱也可以设置于发热件3安装在固定工位11后,与发热件3呈一定间隔的位置,具体使得该间隔的宽度在预设的公差范围内即可;从而在发热件3受应力而变形时,会在变形超过预设距离时抵接限位柱2;也即发热件3在变形超过预设距离后再受到限位柱2的支撑力,具体使得在发热件3受应力变形超过预设程度时,可以受到限位柱2提供的支撑力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棒4;限位棒4固定于底座1上,用于供发热件3包覆;固定工位11环绕设置于限位棒4的外周;限位柱2设置于限位棒4的外周,用于配合限位棒4夹设发热件3。
陶瓷雾化芯在发热件3的中部需要有通气孔。为此,设置限位棒4可以在陶瓷雾化芯成型后使得发热件3中部形成通气孔,且可以在成型过程中为发热件3提供支撑作用。
具体来说,发热件3可以为折弯的片状,从而对应固定工位11的位置折弯并包覆于限位棒4上。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柱2配合限位棒4夹设发热件3是指限位柱2与限位棒4分别抵接发热件3的内侧与外侧,从而二者分别从内侧与外侧向发热件3提供支撑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与图5,限位棒4可以为方柱形或圆柱形;限位柱2包括多根,且绕限位棒4圆周分布。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棒3为方柱形的情况下,对应地,使用本装置成型后的陶瓷雾化芯中的通气孔为方柱形;限位棒3为圆柱形的情况下,对应地,使用装置成型后的陶瓷雾化芯中的通气孔为圆柱形。同理地,限位棒3的横截面可以为其他形状,通气孔对应为其他形状。
其中,限位柱2绕限位棒4圆周分布可以为圆周不等间隔分布,也可以为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在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发热丝孔12;发热丝孔12用于供发热件3端部连接的发热丝31伸入;至少两个限位柱2设置于底座1上靠近发热丝孔12的一侧。
具体来说,请参阅图4与图5,发热件3包覆在限位棒4上面之后,会形成包覆间隙32。在陶瓷成型过程中,发热件3上位于包覆间隙32两侧的位置相对于其他位置更容易发生形变。而由于发热丝31一般设置于发热件3的端部,且发热件3的两端均连接有发热丝31以通过发热丝31导电,因此在发热丝31伸入发热丝孔12后,可以通过发热丝31与发热丝孔12增强发热件2端部的抗变形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两个限位柱2设置于底座1上靠近发热丝孔12的一侧,从而在限位棒4上包覆发热件3时,可以将包覆间隙32设置于两个限位柱2以及两个发热丝孔12之间,通过两个限位柱2和两个发热丝32分别为发热件3上包覆间隙32的两侧提供支撑力。
限位棒4为圆柱形时,限位柱2可以为多根并对称设置于限位棒4两侧。
具体来说,由于发热件3一般为整片式,因此发热件3包覆于限位棒4上之后会形成一个包覆间隙32,在本实施例中,以限位柱2为两根为例。两根限位柱2对称设置于限位棒4两侧,从而在限位棒4上面安装折弯的发热件3时,可以将发热件3的端部设置于两根限位柱2之间,也即使得包覆间隙32位于两个限位柱2之间,进而使得两根限位柱2可以分别为发热件3的两端提供抵抗形变的支撑力。
并且,由于发热丝31一般位于发热件3的端部,因此两个限位柱2可以设置于两个发热丝孔12的外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限位棒4与限位柱2均为方柱形;限位柱2包括四根,且分别分布于限位棒4的四个侧面位置,例如可以位于限位棒4的四个侧面的中部位置;限位柱2的侧面与限位棒4的侧面平行或垂直。
具体来说,限位柱2的侧面与限位棒4的侧面平行或垂直是指限位柱2的侧面与限位棒4的侧面仅存在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从而使得限位柱2和限位棒4二者相互靠近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进而使得限位柱2与发热件3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力,可以进一步降低陶瓷注浆成型过程中发热件3的形变程度,提高雾化口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棒4为圆柱形,限位柱2靠近发热件3的一侧为适配发热件3形状的凹弧形,从而使得限位柱2可以与发热件3贴合,以增大限位柱2和发热件3的接触面积。
本方案在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对限位柱2的直径或边长占限位棒4的比例以及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占限位棒4的凸起高度提出了要求。
其中,限位柱2的直径是指限位柱2为圆柱形时其直径。限位柱2的边长是指限位柱2为正方形柱时,其任意一条边长。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即是指限位柱2相对于底座1的凸起高度。同理地,限位棒4的凸起高度即是指限位棒4相对于底座1的凸起高度。
在限位棒4为正方形柱,限位柱2为圆柱形,且四根限位柱2分别分布于限位棒4的四个侧面中部位置的情况下,限位柱2的直径为限位棒4边长的0.13至0.23倍;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时,可以取得较好的防发热件3变形的效果且生产的陶瓷雾化芯雾化效果较好;例如,限位棒4为长宽高是2.2*2.2*6mm的长方体,且限位柱2为直径是0.4mm且高度为0.5mm的圆柱。
在限位棒4与限位柱2均为正方形柱,四根限位柱2分别分布于限位棒4的四个侧面中部位置且限位柱2的侧面与限位棒4的侧面平行或垂直的情况下,限位柱2的边长为限位棒4边长的0.08至0.18倍;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可以取得较好的防发热件3变形的效果且生产的陶瓷雾化芯雾化效果较好;例如限位棒4为长宽高是2.2*2.2*6mm的长方体,且限位柱2形状为长宽高0.2*0.2*0.5mm的长方体。
在限位棒4与限位柱2均为圆形柱,限位柱2对称设置于限位棒4的两侧,且至少两个限位柱2设置于底座1上靠近发热丝孔12的一侧的情况下,限位柱2直径为限位棒4直径的0.12至0.22倍;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可以取得较好的防发热件3变形的效果且生产的陶瓷雾化芯雾化效果较好;例如限位棒4为直径为2.3mm,高为6mm的圆柱体,且限位柱2为直径为0.3mm且高度为0.5mm的圆柱。
关于限位柱2的直径或边长的长度以及凸起高度,本申请提供以下实验例与对比例:
实验例1:限位棒4为长宽高是2.2*2.2*6mm的长方体。限位柱2位于限位棒4四个侧面的中部位置,且限位柱2为直径是0.4mm且高度为0.5mm的圆柱。
实验例2:限位棒4形状和限位柱2的位置与实验例1相同;限位柱2形状为长宽高0.2*0.2*0.5mm的长方体,且限位柱2的侧面与限位棒4的侧面平行。
实验例3:限位棒4为直径为2.3mm,高为6mm的圆柱体,两个限位柱2设置于两个发热丝孔12外侧,将发热件3固定在限位柱2和限位棒4之间。限位柱2为直径为0.3mm且高度为0.5mm的圆柱。
对比例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限位柱为直径0.4mm和高度0.2mm的圆柱。(对比例1为限位柱2高度过低的案例)
对比例2:其他条件与实验例1相同,区别在于限位柱2为直径是0.4mm且高度是0.8mm的圆柱。(对比例2为限位柱2高度过高的案例)
对比例3: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不设置限位柱2。(对比例3为已有技术即没有限位柱2的案例)
对比例4:其他条件与实验例1相同,但是限位柱2为直径0.2mm的圆柱。该方案无法有效加工模具。(对比例4为限位柱2直径过小的案例)
对比例5:其他条件与实验例1相同,但是限位柱2为直径0.6mm的圆柱。该方案制成的陶瓷基体的底部凹坑过大导致陶瓷芯下沿强度不满足要求。(对比例5为限位柱2直径过大的案例)
以上实验例与对比例中,实验例1至实验例3制成的陶瓷雾化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防发热件3变形的效果与雾化效果,且以实验例1为最佳。实验例1与可实施的对比例1至对比例3的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结合上表可知,通过本方案提供是上述实施例,可以使成型后的陶瓷雾化芯上陶瓷基体与发热件3更好的贴合,也即使得发热件3的表面可以完全裸露而不会埋入陶瓷基体内,且在生产中有较高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提高良品率与品控率,并使得最终制成的陶瓷雾化芯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发热件3与使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注浆成型的陶瓷基体5;发热件3固定于陶瓷基体5的内侧;陶瓷基体5底面对应限位柱2的位置形成供限位柱2伸入的凹坑51。其中,陶瓷基体5注浆成型的方式可以是热压铸成型、注射成型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凹坑51形状尺寸与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柱2的形状尺寸相对应。
以上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限位柱(2);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发热件(3)的固定工位(11);
所述限位柱(2)设置于所述固定工位(11)旁侧,用于在陶瓷基体成型的过程中向所述固定工位(11)上的发热件(3)提供抵抗变形的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棒(4);
所述限位棒(4)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用于供所述发热件(3)包覆;
所述固定工位(11)环绕设置于所述限位棒(4)的外周;
所述限位柱(2)设置于所述限位棒(4)的外周,用于配合所述限位棒(4)夹设所述发热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4)为方柱形或圆柱形;
所述限位柱(2)包括多根,且绕所述限位棒(4)圆周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4)为方柱形;
所述限位柱(2)包括四根,且分别分布于所述限位棒(4)四个侧面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为方柱形,且所述限位柱(2)的侧面与所述限位棒(4)的侧面平行或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发热丝孔(12);
所述发热丝孔(12)用于供所述发热件(3)端部连接的发热丝(31)伸入;
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柱(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靠近所述发热丝孔(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4)为圆柱形;
多根所述限位柱(2)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棒(4)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靠近所述发热件(3)的一侧为适配所述发热件(3)形状的凹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为圆柱形;
所述限位棒(4)为正方形柱;
所述限位柱(2)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棒(4)边长的0.13至0.23倍;
所述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4)与限位柱(2)均为正方形柱;
所述限位柱(2)的边长为所述限位棒(4)边长的0.08至0.18倍;
所述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直径为所述限位棒(4)直径的0.12至0.22倍;
所述限位柱(2)的凸起高度为所述限位棒(4)凸起高度的0.05至0.1倍。
12.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件(3)与使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注浆成型的陶瓷基体(5);
所述发热件(3)固定于所述陶瓷基体(5)的内侧;
所述陶瓷基体(5)底面对应限位柱(2)的位置形成供限位柱(2)伸入的凹坑(51)。
CN202320654015.4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Active CN219593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4015.4U CN21959371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4015.4U CN21959371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3711U true CN219593711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4015.4U Active CN219593711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3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1214A (en) Electrical heating element for heating a plate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204162788U (zh) 加热设备
CN109875124A (zh) 雾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JP2019508890A (ja) リード線構造およびそのリード線成型装置とリード線成型方法
CN219593711U (zh) 一种雾化芯发热件固定装置与雾化芯
CN109907375B (zh) 雾化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18359A (zh) 一种表面贴装一体成型电感器的制造结构及其方法
CN204809369U (zh) 具有新型可调耦合装置的双模介质滤波器
CN201498376U (zh) 变压器的环氧浇注工装
CN210606865U (zh) 一种表面贴装一体成型电感器的制造结构
CN212062121U (zh) 一种组合式一体成型电感
CN209149886U (zh) 一种组合式电阻箱结构
CN218457268U (zh) 一种发热片、微孔陶瓷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CN208157233U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高压出头角环结构
CN208479583U (zh) 一种晶片底座以及晶体谐振器
CN202887906U (zh) 磁性模组
CN219873037U (zh) 一体成型电感器
CN207637572U (zh) 一种电感器
CN211529785U (zh) 一种防晃动变压器绕线模具
JP2011091136A (ja) コイル
CN220439380U (zh) 电抗器用端子插板结构
CN110729113A (zh) 一种易成型表面贴装电感器的制造结构及其方法
KR970011192B1 (ko) 몰드 코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9692047U (zh) 一种座体护套
CN218568625U (zh) 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