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92260U -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92260U
CN219592260U CN202223293955.XU CN202223293955U CN219592260U CN 219592260 U CN219592260 U CN 219592260U CN 202223293955 U CN202223293955 U CN 202223293955U CN 219592260 U CN219592260 U CN 219592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inverter
frame
fan
support frame
fa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39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泽涛
蒋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39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92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92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92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风扇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风扇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其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另一者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轨和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轨。本申请通过在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置滑块和滑轨,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可以滑动连接,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便于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拆卸并进行维护,进而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光伏逆变器中通常包括升价电感、逆变电感以及PCB板等在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的元器件,为了避免光伏逆变器内部元器件散热不及时造成损坏,需要设置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中包括用于散热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通常包括多个风扇以及用于固定风扇的风扇支撑架,再使用多个螺丝将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箱体锁紧固定。光伏逆变器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风扇容易损坏,经常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当对风扇进行维修或更换时,通常需要将光伏逆变器卸下,再将多个用于固定风扇支撑架与逆变器箱体的螺丝拆除,才能对风扇进行维修或更换。这种风扇的结构复杂,拆卸难,维护过程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复杂,拆卸难,维护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复杂,拆卸难,维护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风扇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风扇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其中一者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另一者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轨和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风扇支撑架相对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风扇支撑架相对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自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边缘向上延伸并向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弯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支撑架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当所述第一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一滑轨中,所述第二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二滑轨中时,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风扇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支撑架的一端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风扇支撑架垂直设置;当所述第一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一滑轨时,所述挡板抵接于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支撑架上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设备,包括上述光伏逆变器。
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由于采用了滑块和滑轨的方式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中的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进行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丝的固定的连接方式,简化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装步骤,从而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便于拆卸和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撑架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2、风扇支撑架;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第一卡扣;24、挡板;241第一固定孔;25、第二固定孔;14、风扇;41、风扇壳;42、扇叶;43、安装孔;16、光伏逆变器框架;61、第一滑轨;62、第二滑轨;63、第二卡扣;64、通孔;65、第二固定孔;66、第四固定孔;67、通风部;67a、附加通风部;671、第一通风孔;672、第二通风孔;68、第五固定孔;200、光伏逆变器;201、箱体;202、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光伏逆变器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因此其散热结构中的风扇容易损坏,需要经常进行维修或更换。但是,现有技术中,风扇多固定与风扇支撑架上,风扇支撑架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光伏逆变器上。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风扇进行维修或更换时,首先需将多个螺丝拆除,将风扇支撑架从光伏逆变器上拆下,再对风扇进行维护和更换。这一步骤十分麻烦且消耗时间。本申请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风扇进行维护和更换,改变了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连接方式,采用了滑块和滑轨的方式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中的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进行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丝的固定的连接方式,简化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装步骤,从而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便于拆卸和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大致包括风扇支撑架12和风扇14。风扇14设置在风扇支撑架12上,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连接,进一步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安装在光伏逆变器上,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可以用于为光伏逆变器散热。
其中,框架16上的风扇14可以根据散热的需求和风扇的功率等设置一个或多个,多个风扇14可以设置在风扇支撑架12的一侧。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是一个长方体结构,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的其中一个面连接。
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与风扇支撑架12接连的面上设有通孔64,通孔64与风扇14对应设置,以保证风扇14的风道畅通。当风扇支撑架12上设置有多个风扇14时,通孔64可以是多个,通孔64的数量与风扇14的数量相同,并且通孔64与风扇14对应设置,以保证风扇运行时风道通畅。当然,当风扇支撑架12上设置有多个风扇14时,通孔64也可以是一个,通孔64与多个风扇14对应设置。
如图3所示,风扇14可以包括风扇壳41和扇叶42。扇叶42嵌设于风扇壳中,扇叶41可以风扇壳41的中心为轴旋转。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扇壳41上还可以设有安装孔43,安装孔43位于风扇壳的四角,可以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43和风扇支撑架12以对风扇14进行固定。当然,风扇14也可以通过卡扣卡接、直接粘接等方式与风扇支撑架12实现固定,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风扇14与光伏逆变器可以电性连接(图中未展示),以使光伏逆变器驱动风扇14转动,进而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为光伏逆变器散热。
进一步地,风扇支撑架12可以包括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分别设置在风扇支撑架12相对的两端。相对应的,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包括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并列设置。第一滑轨61可以容纳第一滑块21,第二滑轨可以容纳第二滑块22。并且,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之间的间隔与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之间的间隔相同。
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自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的边缘向垂直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的方向延伸,并向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弯折设置。第一滑轨61弯折设置后可以形成容纳第一滑块21的容置空间,以使第一滑块21穿设至第一滑轨61中;第二滑轨62弯折设置后可以形成容纳第二滑块22的容置空间,以使第二滑块22穿设至第二滑轨62中,进而通过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轨61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滑块22与第二滑轨62滑动连接,使风扇支撑架12余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滑动连接。
由于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设置在风扇支撑架12上,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设置在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当第一滑块21穿入第一滑轨61的时候,第二滑块22也同时穿入第二滑轨62,进而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滑动连接,风扇14被固定在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换言之,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通过设置在风扇支撑架12的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以及设置在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的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轨61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保证在施加外力的条件下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轨61之间可以滑动并脱离即可。在未施加外力的条件下,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轨61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保证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轨61之间不会滑动。第二滑块21和第二滑轨62之间的摩擦力与第一滑块21和第一滑轨61之间的摩擦力相同或相似。进而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连接和拆卸。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扇支撑架12上可以设置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轨62,对应的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可以设置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第一滑块21、第一滑轨61、第二滑块22以及第二滑轨62与上述相同,此不做赘述。当第一滑块21穿入第一滑轨61的时候,第二滑块22也同时穿入第二滑轨62,进而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滑动连接,风扇14被固定在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扇支撑架12上可以设置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轨62,对应的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可以设置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块22,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轨62之间的间隔与第一滑轨61和第二滑块22之间的间隔相同。当第一滑块21穿入第一滑轨61的时候,第二滑块22也同时穿入第二滑轨62,进而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滑动连接,风扇14被固定在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
本实施例中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通过在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设置滑块和滑轨的方式进行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丝固定的连接方式,简化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的结构。当需要对风扇进行维护时,只需通过抽拉的方式将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分离,简化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的拆装步骤,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特别是当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安装在光伏逆变器时,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螺丝固定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需要使用螺丝刀拆卸螺丝,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操作,若空间较小拆卸的难度也会加大。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只需要通过抽拉的方式取出即可,方便快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有以下设计: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撑架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风扇支撑架12上可以设有第一卡扣23,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可以设有第二卡扣63。当第一滑块21完全穿入所述第一滑轨61中,所述第二滑块22完全穿入所述第二滑轨62中时,第一卡扣23和第二卡扣63卡接。第一卡扣23和第二卡扣63对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风扇支撑架12沿第一滑块21插入第一滑轨61的插入方向上继续移动。
具体而言,第一卡扣23可以包括自风扇支撑架12所在平面垂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自第一延伸部231朝第一滑块21插入第一滑轨61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32。第一延伸部231和第二延伸部232可以相对垂直,第二延伸部232与风扇支撑架12平行设置。第一延伸部231与第二延伸部232之间可以是曲面连接,也可以是直角连接。
第二卡扣63可以包括自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垂直风扇支撑架12延伸的第三延伸部631以及自第三延伸部631朝第一滑块21插入第一滑轨61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632。第三延伸部631和第四延伸部632可以相对垂直,第四延伸部632与风扇支撑架12平行设置。第三延伸部631与第四延伸部632之间可以是曲面连接,也可以是直角连接。
当第一滑块21插入第一滑轨61,第二滑块22插入第二滑轨62至一定距离时,第四延伸部632可以与第一延伸部231抵接,即第一卡扣23和第二卡扣63卡接,进而风扇支撑架12无法沿第一滑块21穿入第一滑轨61的方向相对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继续移动,实现了对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的限位。
通过设置第一卡扣23和第二卡扣63对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实现限位,可以有效避免风扇支撑架12在插入至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的过程中,超过指定位置的问题,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醒装置,保证风扇支撑架12完全插入至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中,即保证了风扇支撑架12位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的指定位置,进而保证了风扇14的位置的准确性,保证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有以下设计: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撑架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风扇支撑架12上远离第一卡扣23的一端还可以设有挡板24,挡板24与风扇支撑架12互相垂直。当第一滑块21完全穿入第一滑轨61中,第二滑块22完全穿入第二滑轨62中时,挡板24与框架16相抵,使风扇支撑架12与框架16相抵,无法沿第一滑块21穿入第一滑轨61的方向继续移动,进而实现对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的限位。
具体而言,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为长方体,其中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中第二卡扣63所在面相邻的一面设有一凹陷部,凹陷部的面积小于挡板24的面积,以使挡板24可以与凹陷部相抵,进而限制风扇支撑架12的移动。
通过设置挡板24可以对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进行限位,同时挡板24的设置增大了风扇支撑架12的受力面积,更便于风扇支撑架12的抽拉,也更加美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有以下设计: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撑架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风扇支撑架12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挡板24上还可以设有第一固定孔241,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凹陷部所在的一面可以设有第二固定孔65。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相对设置,可以设置一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
可以理解地,当风扇支撑架12插入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中,挡板24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抵时,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连通,可以使用第一固定件穿入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并锁死,使挡板24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对固定,进而使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对固定。第一固定件可以是螺丝与螺母的组合等,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还可以通过锁扣或绑带以及其他的方式固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孔241和第二固定孔65可以使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的连接更稳定,避免因风扇工作、设备震动等其他因素导致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发生小距离位移的问题,保证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有以下设计: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撑架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风扇支撑架12靠近第一卡扣23的一端还可以设置第三固定孔25,在框架16上第二卡扣63所在面上可以设置第四固定孔66,第三固定孔25与第四固定孔66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地,当风扇支撑架12插入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中,挡板24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抵时,第三固定孔25和第四固定孔66连通,可以使用第二固定件穿入第三固定孔25和第四固定孔66并锁死,使挡板24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对固定,进而使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相对固定。第二固定件可以是螺丝与螺母的组合等,第三固定孔25和第四固定孔66还可以通过锁扣或绑带以及其他的方式固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通过设置第三固定孔25和第四固定孔66可以将风扇支撑架12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之间的连接更稳定,避免因风扇工作、设备震动等其他因素导致风扇支撑架与框架之间发生小距离位移的问题,保证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有以下设计: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上与通孔64所在面相对的一面上可以设有通风部67,通风部67上可以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通风孔671,第一通风孔671的朝向与流经风扇14的气体的流向相同。
其中,第一通孔671可以是圆形、六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通风孔671可以是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与六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圆形、六边形和三角形,以及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通风部67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框架16与通风部67所在面相邻的一面上的附加通风部67a,附加通风部67a上可以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通风孔672,第二通风孔672的朝向与第一通风孔671的朝向垂直。
其中,第二通孔672可以是圆形、六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通风孔671可以是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与六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圆形、六边形和三角形,以及圆形、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等。
通过设置通风部67可以保证风扇14运行的气道畅通,有利于气体的流动,通过气体的流动带走热量,进而有利于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的散热。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光伏逆变器200大致包括箱体201以及设置于箱体201上的散热器202和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其中,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盖设于箱体201上,散热器202设置于箱体201和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之间。散热器202用于吸收光伏逆变器20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通过风扇使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附近的气体流动,通过气体流动带走散热器202吸收的热量,进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其中,散热器202可以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翅片,通过翅片吸收光伏逆变器200运作时产生的热量。散热翅片为片状设计,与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翅片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伏逆变器的框架16可以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五固定孔68,可以通过使用螺丝同时穿过第五固定孔68和箱体201并锁紧以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100固定在光伏逆变器200上。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设备,光伏设备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连接器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等。其中,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进入到供电系统中或者直接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通过采用在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置滑块和滑轨的方式进行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丝固定的连接方式,简化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当需要对风扇进行维护时,只需通过抽拉的方式将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分离,简化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的拆装步骤,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二卡扣以及挡板对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实现限位,可以有效避免风扇支撑架在插入至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过程中,超过指定位置的问题,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醒装置,保证风扇支撑架完全插入至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中,即保证了风扇支撑架位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指定位置,进而保证了风扇的位置的准确性。挡板的设置增大了风扇支撑架的受力面积,更便于风扇支撑架的抽拉,更加美观。
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以及第四固定孔,保证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之间的连接稳固,避免因风扇工作、设备震动等其他因素导致风扇支撑架与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之间发生小距离位移的问题,保证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最后,通过设置通风部可以保证风扇运行时的气道畅通,有利于气体的流动,通过气体的流动带走热量,进而有利于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包括:
风扇支撑架;
设置在所述风扇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风扇支撑架和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其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另一者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轨和容纳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轨;
所述风扇支撑架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框架上设有第二卡扣,当所述第一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一滑轨中,所述第二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二滑轨中时,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风扇支撑架相对的两端,或者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风扇支撑架相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自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边缘向垂直于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的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风扇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撑架的一端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风扇支撑架垂直设置;
当所述第一滑块完全穿入所述第一滑轨时,所述挡板抵接于所述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撑架上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光伏逆变器的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固定孔,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
8.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9.一种光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逆变器。
CN202223293955.X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592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3955.XU CN219592260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3955.XU CN219592260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92260U true CN219592260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3955.XU Active CN219592260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92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67803A (zh) * 2024-06-19 2024-07-19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67803A (zh) * 2024-06-19 2024-07-19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9633B2 (en) Header panel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air circulation above electronic equipment enclosure
CN219592260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TWI507861B (zh) 散熱型功率變換器裝置
US201002725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fan
CN113176819A (zh) 一种易装卸式模块化刀片服务器的散热结构
CN2836081Y (zh) 散热机构
US20140185236A1 (en) Cooling module and computer enclosure using the same
CN115189081A (zh) 组合电池簇及电子设备
US8240363B2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CN209946788U (zh) 一种硬盘免工具安装支架
CN219067074U (zh) 电源装置
TW201344407A (zh) 散熱裝置
US20100300662A1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fixing bracket thereof
CN102629153A (zh) 主机箱散热系统
CN113251516B (zh) 一种调度机房用散热装置
CN220983845U (zh) 散热装置及服务器
CN106647955A (zh) 硬盘架及硬盘固定装置
CN219317271U (zh) 一种吊顶风扇对接卡扣
CN214751779U (zh) 一种易装卸式模块化刀片服务器的散热结构
CN221264290U (zh) 一种pcs模块及储能柜
CN219834784U (zh) 一种机电安装架
CN217336115U (zh) 一种小型边缘设备用的防护装置
CN216527143U (zh) 一种8u vpx模块调试用工装
CN21635543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通信电源机柜
CN214279602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