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9826U - 温度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温度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9826U
CN219589826U CN202320726984.6U CN202320726984U CN219589826U CN 219589826 U CN219589826 U CN 219589826U CN 202320726984 U CN202320726984 U CN 202320726984U CN 219589826 U CN219589826 U CN 219589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hamber
temperature
air inlet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69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设
张雅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itewe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itewe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itewe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itewei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69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9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9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9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测试设备,包括测试箱、测试治具、移动机构和控温系统,测试箱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和测试腔室,测试治具用于容纳待测产品,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测试治具在所述常温腔室和所述测试腔室之间移动,控温系统用于使所述测试腔室的温度保持在测试温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在对待测产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与测温腔室直接接触,全部操作均在常温腔室下进行,没有冻伤和烫伤风险,而且测试温度也较为准确,并且可以进行连续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温度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温度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芯片在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为了保证芯片在高温或者低温等极端环境下也能够正常使用,在芯片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环境测试,模拟芯片在高温或者低温状态下操作及存储的适应性。
目前,芯片测试领域所用到的低温测试设备均为冰箱或低温试验箱,芯片的最低温度需求为零下40度的测试环境,因此,此类测试设备效率极低(不能做连续测试)、测试治具结霜严重(需要定期解冻)、测试温度不准确、人员操作有冻伤风险、浪费电能等问题。芯片测试领域所用到的高温测试设备为高温实验箱,芯片的最高温度需求为90度的测试环境,此类测试设备的效率也较低、测试温度不准确、人员有烫伤风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测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低温试验箱测试效率较低、测试温度不准确、人员操作有冻伤或烫伤风险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度测试设备,包括:
测试箱,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和测试腔室;
测试治具,用于容纳待测产品;
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测试治具在所述常温腔室和所述测试腔室之间移动;
控温系统,用于使所述测试腔室的温度保持在测试温度。
可选地,所述温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移动篮,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移动篮内,所述移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移动篮相互连接。
可选地,所述测试箱的内部具有用于分离所述常温腔室和所述测试腔室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移动篮穿过避让口,所述移动篮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滑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篮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部结构,所述侧部结构穿过所述避让口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滑动,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侧部结构内;所述顶板至所述底板的方向与所述移动篮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隔板相互正对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隔板相互正对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常温腔室,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测试腔室,所述顶板开设有供测试线缆穿过的线孔。
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旋转的丝杆以及用于导向所述移动篮的导向杆,所述移动篮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测试箱且穿过所述移动篮设置,使所述移动篮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
可选地,所述移动篮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置腔,所述测试箱具有使所述放置腔至少部分外露的开窗。
可选地,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测试载盘,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测试载盘上,所述测试载盘与所述移动篮滑动连接,且所述测试载盘的滑动方向为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开窗。
可选地,所述控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温系统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室的外部,且所述测试腔室开设有供所述控温系统进风的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以及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将所述制冷组件产生的冷空气送至所述进风口;所述制热系统包括制热组件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所述制热组件产生的热空气送至所述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控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所述测试箱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与所述进风口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制冷组件的冷量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制热组件的热量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的连通处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或者,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制冷组件的冷量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的连通处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制热组件的热量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腔。
可选地,所述常温腔室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室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测试治具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温度测试设备包括测试箱、测试治具、移动机构和控温系统,测试箱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和测试腔室。在需要对待测产品进行温度模拟测试之前,测试治具首先位于常温腔室内,方便操作人员将待测产品放入测试治具内,然后移动机构将测试治具及待测产品同时移动至测试腔室内,控温系统将测试腔室内的温度调节至对应的测试温度,对待测产品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再由移动机构将测试治具和待测产品移回常温腔室,供操作人员取出。因此,在对待测产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与测试腔室直接接触,全部操作均在常温腔室下进行,没有冻伤和烫伤风险,而且测试温度也较为准确,并且可以进行连续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主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主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篮和测试载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测试箱;101-常温腔室;102-测试腔室;103-第一进风腔;104-第二进风腔;105-第一安装腔;106-第二安装腔;11-箱壳;12-门体;120-开窗;13-第一隔板;130-避让口;131-第一密封圈;132-第二密封圈;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50-进风口;16-第四隔板;17-第五隔板;18-气管接头;2-测试治具;3-移动篮;30-放置腔;31-顶板;310-线孔;32-底板;33-侧部结构;331-顶部结构;332-底部结构;333-侧板;34-滑槽;4-移动机构;41-驱动件;42-丝杆;43-导向杆;5-控温系统;51-制热系统;511-第二电机;512-第二风扇;513-制热组件;52-制冷系统;521-制冷组件;5211-压缩机;5212-冷凝器;5213-蒸发器;522-第一电机;523-第一风扇;6-测试载盘;61-滑轨;7-测试线缆;8-测试装置;
900-待测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待测产品如芯片等,温度对待测产品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待测产品出厂时,需要对其进行环境测试,模拟待测产品在气候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待测产品为芯片时,极端气候会影响芯片的操作、储存等,因此,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温度测试,如高温测试和低温测试。
目前,常用冰箱、高低温测试箱等测试设备对待测产品进行温度测试。但是,在操作人员取放待测产品时,均需要直接伸入测试箱的内部取放,测试箱的温度一般都很高或者很低,容易烫伤或者冻伤操作人员。而且在打开测试箱时,测试箱内的温度快速发生变化,导致测试温度很容易产生变化,测试温度不准确,而且在更换待测产品后,无法马上进行下一次的测试,导致测试效率很低。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保护操作人员,提高测试温度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温度测试设备。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测试设备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温度测试设备包括测试箱1、测试治具2、移动机构4和控温系统5。
测试箱1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常温腔室101始终为常温状态,在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测试时,测试腔室102的温度保持为预先设定的测试温度。例如,对待测产品900进行低温测试时,使测试腔室102内的温度保持在零下40度至零下70度之间的某一温度;对待测产品900进行高温测试时,使测试腔室102内的温度保持在70度至150度之间的某一温度。
控温系统5用于控制测试腔室102内的温度,使测试腔室102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测试温度。控温系统5至少可以使测试腔室102的温度高于常温或者低于常温,也就是说,控温系统5至少可以使测试腔室102保持在高温状态或者是低温状态。
测试治具2用于容纳待测产品900,测试治具2可以为待测产品900提供安装位置,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同步运动。测试治具2可容纳一个或者多个待测产品900。可选地,测试治具2与待测产品900电性连接,通过将测试治具2与测试装置8的电性连接,实现待测产品900与测试装置8的电性连接,方便实现对待测产品900的功能测试。
移动机构4用于使测试治具2在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中移动,即,可以使待测产品900在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中移动。具体而言,在需要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温度测试时,首先将测试治具2通过移动机构4移动至常温腔室101,再将待测产品900放置于测试治具2上,然后再通过移动机构4将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一同移动至测试腔室102,在控温系统5的控制下,使测试腔室102的温度保持为测试温度,待测产品900的温度测试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4将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重新移回常温腔室101,操作人员从常温腔室101将待测产品900取出,可更换下一批待测产品900继续进行测试。在放置和取回待测产品900时,操作人员不会与测试腔室102接触,因此不会有烫伤、冻伤的风险,而且在取放产品的过程中,测试腔室102始终为封闭状态,不需要打开测试腔室102取放产品,因此,能够使测试腔室102的温度相对保持稳定,即使在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进出测试腔室102的过程中,测试腔室102会出现一定的温度波动,但这种温度波动幅度也较小,温度调控所需的时间也较少,因此,测试效率相对较高。
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测试设备,包括测试箱1、测试治具2、移动机构4和控温系统5,测试箱1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在需要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温度模拟测试之前,测试治具2首先位于常温腔室101内,方便操作人员将待测产品900放入测试治具2内,然后移动机构4将测试治具2及待测产品900同时移动至测试腔室102内,控温系统5将测试腔室102内的温度调节至对应的测试温度,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再由移动机构4将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移回常温腔室101,供操作人员取出。因此,在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与测试腔室102直接接触,全部操作均在常温腔室101下进行,没有冻伤和烫伤风险,而且测试温度也较为准确,并且可以进行连续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常温腔室101设置在测试腔室102的上方,移动机构4可以使测试治具2上下移动,移动机构4的运动端的移动为直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常温腔室101设置于测试腔室102的下方,移动机构4可以使测试治具2上下移动,移动机构4的运动端的移动为直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常温腔室101设置于测试腔室102的左侧或者右侧,移动机构4可以使测试治具2左右移动,移动机构4的运动端的移动为直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温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移动篮3,测试治具2设置于移动篮3内,测试治具2和移动篮3同步移动。移动机构4具有运动端,移动机构4的运动端与移动篮3相互连接。也就是说,移动机构4工作时,使移动篮3、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一同运动。移动篮3在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之间移动,移动篮3可作为隔绝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的部件。同时,由于测试治具2的结构形状相对固定,设置移动篮3,可以通过移动机构4对移动篮3的移动控制,实现移动机构4对测试治具2的移动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测试箱1包括箱壳11,箱壳11的内部具有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之间具有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与箱壳11的内壁相互连接。而且,第一隔板13上开设有避让口130,避让口130连通第一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而且移动篮3穿过避让口130设置,如此,移动篮3可以在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之间移动,且能够封闭避让口130。
移动篮3可以穿过避让口130并相对避让口130移动,使测试治具2在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往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隔板13和移动篮3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常温腔室101和测试腔室102至少在移动篮3的两个极限位置状态时保持在相互隔离状态,防止测试腔室102内的冷量或者热量外泄。其中,移动篮3的两个极限位置状态分别为取放状态和测试状态,取放状态是指移动篮3移动至常温腔室101,操作人员能够取放待测产品900时,移动篮3的位置状态。测试状态是指移动篮3移动至测试腔室102,能够对待测产品900进行测试时,移动篮3的位置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移动篮3包括顶板31、底板32和侧部结构33,侧部结构3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31和底板32相互连接。侧部结构33穿过避让口130设置,且侧部结构33能够相对避让口130滑动,也就是说,移动篮3能够相对避让口130滑动。测试治具2设置于侧部结构33内。顶板31至底板32的方向与移动篮3的移动方向相同,与移动篮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面为参考平面。其中,侧部结构33的横截面与避让口130的横截面相互适配,侧部结构33的横截面和避让口130的横截面均与参考平面平行。侧部结构33的横截面积小于顶板31和底板32的较大面的面积,顶板31和底板32的较大面也与参考平面平行。也就是说,在参考平面的投影中,顶板31和底板32的投影面积均大于避让口130的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篮3在两个极限位置状态时,顶板31与第一隔板13相互接触,或者底板32与第一隔板13相互接触,使得移动篮3在取放状态和测试状态时,避让口130与移动篮3之间的间隙较小,冷量和热量不容易从测试腔室102中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在顶板31和第一隔板13相互正对的两个表面中,其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1,移动篮3在其中一个极限位置状态时,顶板31和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一密封圈131设置于顶板31和第一隔板13相互正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第一密封圈131可固定于顶板31面向第一隔板13的表面,或者固定于第一隔板13面向顶板31的表面。
通过第一密封圈131的设置,可以使得移动篮3在其中一个极限状态时,顶板31和第一隔板13之间的间隙由第一密封圈131密封,防止冷量或热量从测试腔室102中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在底板32和第一隔板13相互正对的两个表面中,其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2,移动篮3在另一个极限位置状态时,底板32和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二密封圈132设置于底板32和第二隔板14相互正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第二密封圈132可固定于底板32面向第一隔板13的表面,或者固定于第一隔板13面向底板32的表面。
通过第二密封圈132的设置,可以使得移动篮3在另一个极限状态时,底板32和第一隔板13之间的间隙由第二密封圈132密封,防止冷量或热量从测试腔室102中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顶板31位于常温腔室101,底板32位于测试腔室102。移动篮3在取放状态时,底板32与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二密封圈132被挤压。移动篮3在测试状态时,顶板31和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一密封圈131被挤压。顶板31上开设有线孔310,测试线缆7的一端可与测试治具2电性连接,测试线缆7的另一端穿过线孔310至测试装置8。如此,测试装置8可远离测试腔室102设置,以免测试腔室102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测试装置8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线孔310内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测试线缆7穿过密封垫的中心设置,密封垫的外周壁与线孔310的内壁相互抵接,密封垫的内周壁可与测试线缆7相互抵接或者间隔设置。如此,密封垫的设置可以减小测试线缆7和线孔310之间的间隙,减少冷量或者热量从线孔310处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32位于常温腔室101,顶板31位于测试腔室102。移动篮3在取放状态时,顶板31与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一密封圈131被挤压。移动篮3在测试状态时,底板32和第一隔板13相互紧贴,第二密封圈132被挤压。底板32上开设有线孔310,测试线缆7的一端可与测试治具2电性连接,测试线缆7的另一端穿过线孔310至测试装置8。如此,测试装置8可远离测试腔室102设置,以免测试腔室102的高温或者低温影响测试装置8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结构33包括顶部结构331、底部结构332和连接顶部结构331和底部结构332的侧板333,顶部结构331与顶板31固定连接,底部结构332与底板32固定连接,顶部结构331、底板32结构和侧板333之间围成有放置腔30,测试治具2可放置于放置腔30内。顶部结构331和底部结构332的设置,增加了放置腔30和底板32及顶板31之间的距离,使得移动篮3在极限位置状态时,测试腔室102内的冷量或热量更难以泄露至常温腔室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移动机构4包括驱动件41、丝杆42和导向杆43,丝杆42由驱动件41驱动旋转,移动篮3与丝杆42螺纹连接,导向杆43穿过移动篮3设置,导向杆43用于导向移动篮3,使移动篮3保持直线运动。驱动件41能够输出旋转运动,驱动件41的运动端与丝杆42连接,驱动丝杆42旋转,丝杆42转动时,移动篮3在导向杆43的导向作用下,沿着丝杆42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移动。
可选地,驱动件41为电机。
可选地,丝杆42支撑于测试箱1上,丝杆42能够相对测试箱1旋转,丝杆42可设置于常温腔室101内,防止测试腔室102的极端温度对移动机构4的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移动篮3包括顶板31、底板32和连接顶板31和底板32的测试结构。顶板31位于常温腔室101时,顶板31与丝杆42转动连接,丝杆42的两端可分别支撑于箱壳11和第一隔板13。底板32位于常温腔室101时,底板32与丝杆42转动连接,丝杆42的两端可分别支撑于箱壳11和第一隔板13。
可选地,导向杆43的两端均固定于测试箱1,且导向杆43与移动篮3滑动连接。例如,移动篮3上开设有供导向杆43穿过的导孔,导向杆43穿过导孔设置,使得导向杆43与移动篮3滑动连接。顶板31位于常温腔室101时,导向杆43穿过顶板31设置。底板32位于常温腔室101时,导向杆43穿过底板32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机构4为气缸、液压缸等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移动篮3具有放置腔30,待测产品900放置于放置腔30内,测试治具2也放置于放置腔30内。具体而言,放置腔30可设置在侧部结构33内。
测试箱1具有开窗120,开窗120能够使放置腔30至少部分外露设置。开窗120设置于常温腔室101的侧壁处,在移动篮3位于取放状态时,放置腔30通过开窗120外露,如此,方便操作人员通过开窗120取放待测产品900。
可选地,测试箱1包括箱壳11和门体12,门体12遮挡于测试箱1的门洞处。门体12与测试箱1可拆卸连接,或者,门体12与测试箱1转动连接,如此,使得门洞可以外露。门洞可为上述的开窗120,或者门体12上开设有上述的开窗120。
可选地,门体12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状,操作人员能够从测试箱1外查看常温腔室101内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放置腔30内设置有测试载盘6,测试载盘6可放置在放置腔30的底壁上。测试治具2设置在测试载盘6上,测试载盘6、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能够随移动篮3同步运动。测试载盘6可放置多个测试治具2,在取放或者移动测试载盘6时,可以使多个治具同步移动。
测试载盘6与移动篮3滑动连接,且测试载盘6的滑动方向为朝向或者远离开窗120的方向。在需要取放待测产品900时,可以将移动篮3移动至常温腔室101,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手伸入开窗120至常温腔室101内,并将测试载盘6朝靠近开窗120的方向移动,使得测试载盘6、测试治具2和待测产品900更加靠近开窗120,方便操作人员直接在测试治具2处取放待测产品900。在取放待测产品900完成后,可以将测试载盘6推动至远离开窗120处。或者,测试载盘6通过气缸或者其他直线运动机构控制,使得测试载盘6能够自动朝向或者远离开窗120方向移动。
可选地,测试载盘6的底部设置有滑轨61,放置腔30的底壁开设有滑槽34,滑轨61位于滑槽34内,滑轨61可在滑槽34中滑动,滑槽34和滑轨61的设置可以使测试载盘6的运动更加稳定。滑轨61和滑槽34的长度方向均与测试载盘6的移动方向平行。滑轨61和滑槽34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地,放置腔30的侧壁开设有滑槽34,测试载盘6的相对两侧分别插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34中。如此,测试载盘6的两侧与滑槽34的配合,也能够对测试载盘6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控温系统5包括制冷系统52和制热系统51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控温系统5包括制冷系统52,能够对待测产品900进行低温测试;或者控制系统包括制热系统51,能够对待测产品900进行高温测试;或者,控温系统5同时包括制冷系统52和制热系统51,能够对待测产品900进行低温测试和高温测试。
控温系统5设置于测试腔室102的外部,以免测试腔室102内的极端温度影响控温系统5的正常工作。同时,测试腔室102开设有进风口150,控温系统5产生的热量或者冷量能够通过进风口150进入至测试腔室102内,实现对测试腔室102内的温度控制。
可选地,测试腔室102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50,进风口150的数量、分布和形状此处不作限定,能够使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50进入测试腔室102内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系统52包括制冷组件521和第一风扇523,制冷组件521工作时能够产生冷量,第一风扇523工作时能够将冷量导向至进风口150。制热系统51包括制热组件513和第二风扇512,制热组件513能够产生热量,第二风扇512工作时能够将热量导向至进风口150。其中,第一风扇523由第一电机522驱动旋转送风,第二风扇512由第二电机511驱动旋转送风。
可选地,制冷组件521包括压缩机5211、蒸发器5213、冷凝器5212和节流阀。压缩机5211将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冷媒,使冷媒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5211吸入从蒸发器5213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冷媒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5212,在冷凝器5212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5213,在蒸发器5213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5211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蒸发器5213为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
可选地,制热组件513和制冷组件521的结构相同。制冷组件521和制热组件513可为同一组件,也就是说,控温系统5包括一个制冷制热组件513,既能够制冷,又能够制热。或者,控温系统5包括一个制冷组件521和一个制热组件513,制冷组件521用于制冷,制热组件513用于制热,制冷组件521和制热组件513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制热组件513包括加热丝,通过加热丝的发热产生热量。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即为加热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箱1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第一进风腔103、第二进风腔104、进风口150和测试腔室102依次连通。
可选地,请参阅图5及图6,第一风扇523和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均设置于第二进风腔104,第一风扇523、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进风口150沿冷量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制冷组件521工作时,第一风扇523将产生的冷量直接吹动至进风口150。第二风扇512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之间,或者,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在制热组件513产生热量时,第二风扇512将产生的热量吹向至第二进风腔104,从而通过进风口150进入至测试腔体内。在该实施例中,在制冷组件521工作时,第二风扇512和制热组件513均与制冷组件521冷量出口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受低温的影响较小。
可选地,第一风扇523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的连通处,或者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在制冷组件521工作时,第一风扇523将产生的冷量吹动至第二进风腔104,并通过进风口150进入至测试腔室102。第二风扇512和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均设置于第二进风腔104,在制热组件513工作时,第二风扇512将产生的热量直接吹动至进风口150。在该实施例中,在制热组件513工作时,第一风扇523和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均与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受高温的影响较小。
通过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的设置,使第一风扇523、第二风扇512、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和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内,控温系统5的其他部件位于第一进风腔103和第二进风腔104外,可以避免控温系统5的其他部件处于极端温度条件下。
通过将第一风扇523和第二风扇512分离设置,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和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分离设置,可以尽可能减小极端温度对上述部件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箱1设置有第三进风腔,第一风扇523、第二风扇512、制冷组件521的冷量出口和制热组件513的热量出口均设置于第三进风腔。第一风扇523和第二风扇512可为同一风扇,采用同一风扇对冷量和热量进行导向。第一风扇523和第二风扇512也可为不同的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测试腔室102设置于常温腔室101的下方,第二进风腔104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的下方,第一进风腔103设置于常温腔室101的后方,第二进风腔104设置于测试腔室102的后方,第二进风腔104与测试腔室102直接连通。第一风扇523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内,第二风扇512设置于第二进风腔104内。第一进风腔103和常温腔室101之间具有第二隔板14,第二进风腔104和测试腔室102之间具有第三隔板15,进风口150开设于第三隔板15上。
可选地,测试箱1还具有第一安装腔105和第二安装腔106,第一安装腔105设置于第一进风腔103的后方,第二安装腔106设置于第二进风腔104的后方。第一安装腔105和第一进风腔103之间具有第四隔板16,第二安装腔106和第二进风腔104之间具有第五隔板17。驱动第一风扇523工作的第一电机52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05中,第一电机522可固定于第二安装腔106和第二进风腔104之间的第五隔板17上。驱动第二风扇512工作的第二电机511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05中,第二电机511可固定于第一安装腔105和第一进风腔103之间的第四隔板16上。第二安装腔106内还可安装固定压缩机5211、冷凝器5212、节流阀等结构。
可选地,温度测试设备还包括测试装置8,测试装置8可为计算机等。测试装置8固定于测试箱1的内部,具体而言,测试装置8可固定于常温腔室101的上方,避免受到极端温度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温度测试设备还包括气管接头18,气管接头18设置在常温腔室101或者测试腔室102,通过气管接头18可向常温腔室101或者测试腔室102输入干燥空气,避免测试腔室102在低温时出现凝霜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箱,具有相互隔离的常温腔室和测试腔室;
测试治具,用于容纳待测产品;
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测试治具在所述常温腔室和所述测试腔室之间移动;
控温系统,用于使所述测试腔室的温度保持在测试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移动篮,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移动篮内,所述移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移动篮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的内部具有用于分离所述常温腔室和所述测试腔室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移动篮穿过避让口,所述移动篮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篮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部结构,所述侧部结构穿过所述避让口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隔板滑动,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侧部结构内;所述顶板至所述底板的方向与所述移动篮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隔板相互正对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隔板相互正对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常温腔室,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测试腔室,所述顶板开设有供测试线缆穿过的线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旋转的丝杆以及用于导向所述移动篮的导向杆,所述移动篮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测试箱且穿过所述移动篮设置,使所述移动篮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篮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待测产品的放置腔,所述测试箱具有使所述放置腔至少部分外露的开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测试载盘,所述测试治具设置于所述测试载盘上,所述测试载盘与所述移动篮滑动连接,且所述测试载盘的滑动方向为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开窗。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温系统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室的外部,且所述测试腔室开设有供所述控温系统进风的进风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以及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将所述制冷组件产生的冷空气送至所述进风口;所述制热系统包括制热组件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所述制热组件产生的热空气送至所述进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所述测试箱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与所述进风口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制冷组件的冷量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制热组件的热量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的连通处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或者,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制冷组件的冷量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的连通处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制热组件的热量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腔。
12.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腔室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室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测试治具上下移动。
CN202320726984.6U 2023-04-04 2023-04-04 温度测试设备 Active CN219589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984.6U CN219589826U (zh) 2023-04-04 2023-04-04 温度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984.6U CN219589826U (zh) 2023-04-04 2023-04-04 温度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9826U true CN21958982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6984.6U Active CN219589826U (zh) 2023-04-04 2023-04-04 温度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9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43435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210573420U (zh)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系统的低温控制机构
JP6435246B2 (ja) 環境試験装置、副試験室ユニット及び複合試験装置
JP2018072140A (ja) 環境試験装置
CN219589826U (zh) 温度测试设备
CN116380263A (zh) 温度测试设备
CN210142170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高低温测试机
CN219997236U (zh) 一种芯片高低温测试装置
CN114963608B (zh) 一种基于tec的光模块快速升降温装置
CN114768891B (zh) 调温试验设备
CN213986764U (zh) 一种蓄能用电池检测装置
CN216131979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4636491U (zh) 高低温环境切换速度快的快速温变试验箱
CN213600367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器性能测试装置
CN212284069U (zh) 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装置
CN210222159U (zh) 电子终端设备测试保温箱及测试系统
CN217769066U (zh) 一种激光设备温度测试装置
CN220641057U (zh) 一种带有回温组件的生殖样本存放装置
CN113690770B (zh) 一种具有智能温控功能的开关柜及其温控方法
CN216396394U (zh) 一种多抽屉式的高低温试验箱
CN219997120U (zh) 一种温度发生装置及终端测试设备
CN220010725U (zh) 一种送检样品封闭装置
CN219518878U (zh) 用于气候试验装置的箱体及气候试验装置
CN220759274U (zh) 一种节能型高低温箱
CN220287904U (zh) 一种冷库机的新型微电脑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