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8822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8822U
CN219588822U CN202320082116.9U CN202320082116U CN219588822U CN 219588822 U CN219588822 U CN 219588822U CN 202320082116 U CN202320082116 U CN 202320082116U CN 219588822 U CN219588822 U CN 219588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nel
lighting
bas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21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禄亮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21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8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8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8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设有照明底座、面罩、遮蔽件和照明组件,其中照明组件包括发光件与控制器,将控制器与发光件电连接,将面罩设置在照明底座上,将发光件设置于照明底座与面罩之间,发光件照射面罩,面罩的各位置均能透光,在照明底座上设有安装槽,控制器设置于安装槽内部,同时将遮蔽件盖合于安装槽的槽口,最终使发光件照射下,面罩各位置均能透光而提升亮度以实现照明功能,控制器隐藏于安装槽的内部,并且光线照射在遮蔽件的上发生的漫反射与光线照射在照明底座的内部发生的漫反射一致,避免了发光件发光时面罩上出现暗区,提升了照明装置的使用体验和美观性。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灯主要用于安装在吊顶上为房间提供照明效果,是家庭装修中的常用设备。现有的平板灯主要通过螺丝或者扣位而把扩散板固定在边框和灯体之间,使用灯体照射扩散板而为房间提供照明。由于常见的平板灯大多采用边框设计,边框占据了发光面的边缘,减小发光面积,影响了面板灯整体的发光效果,特别在大面积照明时,无法实现平板灯的无暗区拼接;并且多数平板灯的厚度整体偏厚,对吊顶的位置提出要求,厚度较薄的平板灯由于灯盘的控制器阻碍光线传播和散射而在平板灯上形成暗区,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底座、面罩、遮蔽件和照明组件;
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发光件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面罩罩设于所述照明底座上,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照明底座与所述面罩之间,所述发光件照射所述面罩,所述面罩的各位置均能透光,所述照明底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遮蔽件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
可选的,所述面罩包括承光面板和连接面板,所述承光面板与所述照明底座相对设置,且所述承光面板的四周向朝向所述照明底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照明底座的侧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照明底座包括安装底板和多个侧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安装底板的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的边缘处,所述承光面板与所述安装底板相对设置,多个所述连接面板与多个所述侧板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光件包括多个灯带,多个所述灯带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灯带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一个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安装底板的一面朝远离所述安装底板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发光件与外部电源之间。
可选的,所述面罩与所述照明底座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所述面罩与所述照明底座连接时,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面板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
可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与卡接槽,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面板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所述卡接凸起,所述连接面板上设有所述卡接槽,所述面罩与照明底座连接时,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面板卡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接凸起,每个所述连接面板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面罩与所述照明底座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凸起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面罩上,所述定位槽设置于照明底座上,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相对设置,所述面罩与所述照明底座连接时,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中。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凸起在所述承光面板的边缘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定位槽设置于多个所述侧板上,多个所述定位槽与多个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遮蔽件包括遮蔽面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遮蔽面板上,所述遮蔽面板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所述遮蔽面板与设有所述安装槽的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安装底板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遮蔽面板上设有控制器连接口,适于部分所述控制器穿过所述控制器连接口与所述发光件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照明装置设有照明底座、面罩、遮蔽件和照明组件,其中照明组件包括发光件与控制器,将控制器与发光件电连接,将面罩设置在照明底座上,将发光件设置于照明底座与面罩之间,发光件照射面罩,面罩的各位置均能透光,在照明底座上设有安装槽,控制器设置于安装槽内部,同时将遮蔽件盖合于安装槽的槽口,最终使发光件照射下,面罩各位置均能透光而提升亮度以实现照明功能,控制器隐藏于安装槽的内部,并且光线照射在遮蔽件的上发生的漫反射与光线照射在照明底座的内部发生的漫反射一致,避免了发光件发光时面罩上出现暗区,提升了照明装置的使用体验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拆卸所述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拆卸所述面罩和所述遮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的侧向截面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面罩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面罩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遮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照明底座;11、安装底板;12、侧板;121;卡接凸起;122、定位槽;13、安装槽;2、照明组件;21、发光件;22、控制器;3、遮蔽件;31、遮蔽面板;32、连接件;33、控制器连接口;4、面板;41、承光面板;42、连接面板;421、卡接槽;422、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底座1、面罩4、遮蔽件3和照明组件2;照明组件2包括发光件21与控制器22,控制器22与发光件21电连接,面罩4罩设于照明底座1上,发光件21设置于照明底座1与面罩4之间,发光件21照射面罩4,面罩4的各位置均能透光,照明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3,控制器22设置于安装槽13内部,遮蔽件3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
具体的,面罩4可以选择为长方形的面板,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圆形的面板,在发光件21照射面罩4时,面罩4的各位置可以接受发光件21的照射而透光,从而使面罩4的各个位置的亮度均提升而实现照明功能,从而实现罩设在照明底座1上的面罩4的整体的亮度提升而进行照明工作。
照明底座1可以选择为长方形,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圆柱形,发光件21可以选择为LED灯泡组成的灯带,当然也可以选择为普通灯泡;可以选择在面罩4上设置卡接凸起,在照明底座1上设置卡接槽421,使面罩4的卡接凸起插入照明底座1的卡接槽421中,以实现面罩4与照明底座1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面罩4与照明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控制器22与发光件21电连接,使控制器22可以控制发光件21的发光与关闭,具体可以选择发光件21通过螺栓连接在照明底座1上,当然也可以选择发光件21通过胶水连接在照明底座1上。
上述的照明底座上1上可以选择设置长方形的槽作为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长度方向于照明底座1平行,当然也可以选择在照明底座1上设置圆柱形的槽作为安装槽13,可以选择通过螺栓将控制器22连接在安装槽13的槽底,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胶水将控制器22与安装槽13的槽底连接;遮蔽件3可以选择为长方形的面板,当然也可以选择遮蔽件3为圆形的面板,只要达到遮蔽件3完全遮盖安装槽13的槽口的效果即可。
具体使用时,将发光件21安装在照明底座1上,将控制器22安装在安装槽13的内部,将遮蔽件3盖合在安装槽13的槽口,使遮蔽件3将安装槽13完全遮盖,控制器22与发光件21电连接,将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使发光件21位于照明底座1与面罩4之间,通过控制器22控制发光件21的启动和关闭,从而控制照明装置的照明功能的开启和关闭。
通过设置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底座1、面罩4、遮蔽件3和照明组件2;照明组件2包括发光件21与控制器22,控制器22与发光件21电连接,将面罩4罩设于照明底座1上,将发光件21设置于照明底座1与面罩4之间,使发光件21照射面罩4,面罩4的各位置均能透光,在照明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3,控制器22设置于安装槽13内部,遮蔽件3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最终在发光件21照射下,面罩4各位置均能透光而提升亮度以实现照明功能,控制器22隐藏于安装槽13的内部,使光线照射在遮蔽件3的上发生的漫反射与光线照射在照明底座1的内部发生的漫反射一致,避免了发光件21发光时面罩4上出现暗区,提升了照明装置的使用体验和美观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4包括承光面板41和连接面板42,承光面板41与照明底座1相对设置,且承光面板41的四周向朝向照明底座1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面板42,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面连接,具体可以选择承光面板41为长方形的面板,连接面板42为长方形的面板,连接面板42的数量为多个,承光面板41的每条边缘都朝着照明底座1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面板42;当然也可以选择承光面板41为圆形的面板,圆形的承光面板41的边缘朝着照明底座1延伸形成弧形的连接面板42。
上述的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照明底座1位于多个连接面板42之间,以实现面罩4罩设在照明底座1上,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面连接,可以选择连接面板42上设有凸起,照明底座1的侧面设有卡接槽421,将凸起插入卡接槽421中以实现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面之间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面罩4与照明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设置面罩4包括承光面板41和连接面板42,承光面板41与照明底座1相对设置,并且承光面板41的四周向朝向照明底座1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面板42,将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面连接,最终使承光面板41为整体的面板结构,使承光面板41承受发光件21的光线照射时没有拼缝合暗区,并且承光面板41的边缘形成的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面连接,提升了承光面板41的承受光照的面积,提升了照明装置的使用体验和美观性。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照明底座1包括安装底板11和多个侧板12,多个侧板12围绕安装底板11的中心设置在安装底板11的边缘处,承光面板41与安装底板11相对设置,多个连接面板42与多个侧板12一一对应连接。
具体的,安装底板11可以选择为长方形的面板,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圆形的面板,安装底板11的形状可以选择与承光面板41的形状一致,当然也可以选择安装底板11为长方形面板,承光面板41为圆形面板;侧板12可以选择为长方形的面板,侧板12的数量为可以四个,四个侧板12分别位于长方形的安装底板11的四条边缘上,当然也可以选择侧板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侧板在圆形的安装底板11的边缘沿安装底板11的周向间隔设置,面罩4的连接面板42的数量与照明底座1中的侧板12的数量一致。
上述的侧板12可以选择垂直于安装底板11,当然也可以选择侧板12可以选择与安装底板11之间呈60°的夹角,相邻的两个侧板12之间可以选择互相连接,以实现光线无法透过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的缝隙射出照明装置。
通过设置照明底座1包括安装底板11和多个侧板12,将多个侧板12围绕安装底板11的中心设置在安装底板11的边缘处,并且将承光面板41与安装底板11相对设置,多个连接面板42与多个侧板12一一对应连接,最终使安装底板11与多个侧板12围成放置发光件21的空间,使发光件21开启后,光线照射在侧板上发生漫反射,照射到承光面板41上,并且侧板12避免光线从照明装置的侧面射出,提升了照明装置使用时的用户体验和美观性。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件21包括多个灯带,多个灯带在安装底板11上均匀分部,多个灯带均与控制器22连接,具体可以选择灯带由多个LED灯泡沿着直线排列形成,多个灯带互相平行的设置在安装底板11上,每相邻的两个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灯带设置在安装底板11与承光面板41相对的一面上,以使灯带发射的光线可以照射到承光面板41上。
通过设置发光件21包括多个灯带,将多个灯带在安装底板11上均匀分部,并且将多个灯带均与控制器22连接,最终使发光件21开启后,多个灯带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承光面板41和通过侧板12的漫反射照射至承光面板41上,使承光面板41的亮度提升,同时多个灯带发射的光线更加均匀,可以避免承光面板41上部分区域的亮度较大,提升了发光件21发射光线的强度的均匀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朝远离安装底板11的方向凹陷形成安装槽13,控制器22连接在发光件21与外部电源之间。
具体的,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上可以凹陷形成长方形的槽作为安装槽13,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可以选择与安装底板11平行,具体可以选择安装槽13远离安装底板11的中心的一面为安装槽13的槽底,安装槽13的槽口与槽底相对,并且安装槽13的槽口可以选择朝向安装底板11的中心,当然也可以选择安装槽13的槽口朝向与设有安装槽13的侧板12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侧板12。
上述的控制器22可以选择设置在安装槽13的槽底上,当然也可以选择设置在安装槽13靠近槽底的侧壁上,可以选择控制器22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槽13的内部,当然也可以选择控制器22通过胶水连接在安装槽13的内部;控制器22的一端与发光件21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对发光件21的通电和断电的控制。
通过一个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朝远离安装底板11的方向凹陷形成安装槽13,将控制器22连接在发光件21与外部电源之间,最终使侧板12上的安装槽13不占用安装底板11和多个侧板12围成的用于安装发光件21的空间,控制器22位于安装槽13中,使发光件21发出的光线不会照射到控制器22上而导致承光面板41的亮度不均匀。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4与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具体可以选择每个侧板12与对应的连接面板42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当然也可以选择每个侧板12与对应的连接面板42之间设有两个卡接结构。
通过在面罩4与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通过卡接结构卡接,最终使面罩4通过卡接结构与照明底座1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结构便捷的连接与脱离,方便拆卸面罩4后检修发光件21,提升了照明底座1与面罩4之间连接和拆卸操作的便捷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卡接凸起121,连接面板42上设有卡接槽421,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配合,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卡接。
具体的,卡接凸起121可以选择为长方形的凸起,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圆柱形的凸起,可以选择卡接凸起121与侧板12为一体化结构,当然也可以选择卡接凸起121通过胶水连接在侧板12上;在设有卡接凸起121的侧板12相对的连接面板42上设置卡接槽421,卡接槽421可以选择为长方形槽,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圆形槽,可以选择在连接面板42与侧板12相对的一面上设置卡接槽421,在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卡接槽421的位置与卡接凸起121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卡接凸起121可以插入卡接槽421中,以实现连接面板42与侧板12的卡接。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面板42的侧面可以选择设置长方形的通孔作为卡接槽421,卡接凸起121插入长方形通孔中以实现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的卡接;可以选择在一个侧板12上设置一个卡接凸起121,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每个侧板12上均设置一个卡接凸起121,或者也不限于在每个侧板12上设置其他数量的卡接凸起121,卡接槽421的数量与卡接凸起121的数量一致,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每个侧板12上的卡接凸起121均与对应的连接面板42上的卡接槽421配合连接。
通过设置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作为卡接结构,在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卡接凸起121,在连接面板42上设有卡接槽421,将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配合连接,从而使侧板12与连接面板42卡接,最终使卡接凸起121插入卡接槽421后,通过卡接凸起121对卡接槽421的支撑作用,连接面板42与侧板12稳定连接,提升了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每个侧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121,每个连接面板42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421,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可以选择在每个侧板12上设置一个卡接凸起121,在与侧板12相对的连接面板42上设置一个卡接槽421,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侧板12上的卡接凸起121与其相对设置的连接面板42上的卡接槽421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每个侧板12上设置多个卡接凸起121,多个卡接凸起在侧板12上沿着平行于安装底板11的方向间隔分布,在与侧板12相对设置的连接面板42上设置多个卡接槽421,多个卡接槽421的数量与多个卡接凸起121的数量一致,卡接槽421与卡接凸起121一一对应设置,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每个侧板12上的每个卡接凸起121均与其对应的卡接槽421卡接。
通过每个侧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121,每个连接面板42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一个卡接槽421,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每个侧板12均通过卡接结构连接面板42连接,提升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4与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定位凸起422设置于面罩4上,定位槽122设置于照明底座1上,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相对设置,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定位凸起422插入定位槽122中。
具体的,也可以选择定位凸起422为长方形凸起,定位槽122为长方形槽,当然也可以选择定位凸起422为圆柱形凸起,定位槽122为圆形槽,可以选择在承光面板41上设置一个定位凸起422,在安装底板11上设置一个定位槽122,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相对设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承光面板41上设置多个定位凸起422,在安装底板11上设置多个定位槽122,多个定位凸起422与多个定位槽122一一对应设置,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多个定位凸起422与多个定位槽122一一对应插接。
上述的定位凸起422可以选择设置在承光面板41上,定位槽122可以选择设置在侧板12远离安装底板11的一面上,从而使定位槽122与定位凸起422相对设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承光面板41上设置多个定位凸起422,多个定位凸起422围绕承光面板41的中心均匀分布,在每个侧板12远离安装底板11的一面上设置多个定位槽122,从而实现多个定位凸起422与多个定位槽122相对设置。
通过在面罩4与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定位凸起422设置于面罩4上,定位槽122设置于照明底座1上,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相对设置,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定位凸起422插入定位槽122中,最终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面罩4可以通过定位组件确定与照明底座1的连接位置,提升面罩4的连接面板42与照明底座1的侧板12的连接速度,提升了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操作的便捷性。
参照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凸起422在承光面板41的边缘均匀分布,多个定位槽122设置于多个侧板12上,多个定位槽122与多尔戈定位凸起422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可以选择在承光面板41上设有四个定位凸起422,四个定位凸起422位于长方形结构的承光面板41的四条边缘的中点,定位槽1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槽122分别位于长方形的安装底板11的四条边缘上的侧板12上,四个定位槽122与四个定位凸起422一一对应设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定位凸起422的数量为八个,定位槽122的数量为八个,在长方形的承光面板41的四条边缘上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凸起422,在长方形的安装底板11的四条边缘上的侧板12上分别设置两个定位槽122,八个定位槽122与八个定位凸起422相对设置。
通过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将多个定位凸起422在承光面板41的边缘均匀分布,并且将多个定位槽122设置于多个侧板12上,多个定位槽122与多个定位凸起422一一对应设置,最终使多个定位凸起422与多个定位槽122一一对应插接,提升了定位组件的定位的精准度。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遮蔽件3包括遮蔽面板31和连接件32,连接件32设置于遮蔽面板31上,遮蔽面板31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时,连接件32与安装槽13连接,遮蔽面板31与设有安装槽13的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具体可以选择遮蔽面板31为长方形的面板,可以选择遮蔽面板31的面积与安装槽13的槽口面积相等,当然也可以选择遮蔽面板31的面积大于安装槽13的槽口的面积,只要达到遮蔽面板31盖合在安装槽13的槽口时,遮蔽面板31完全遮盖安装槽13的槽口的效果即可。
上述的连接件32可以选择为设置在遮蔽面板31上的螺孔,当遮蔽面板31盖合在安装槽13的槽口上时,使用螺钉穿过螺孔将遮蔽面板31与安装底板11连接,当然也可以选择连接件32为卡勾,在安装槽13的侧壁上设有卡槽,卡勾设置在遮蔽面板31靠近安装槽13的槽底的一面上,当遮蔽面板31盖合在安装槽13上时,卡勾进入安装槽13中与卡槽连接,从而使遮蔽面板31稳定的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上;当遮蔽面板31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上时,遮蔽面板31远离安装槽13的槽口的一面与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设置遮蔽件3包括遮蔽面板31和连接件32,将连接件32设置于遮蔽面板31上,当遮蔽面板31盖合于安装槽13的槽口时,连接件32与安装槽13连接,并且遮蔽面板31与设有安装槽13的侧板12靠近安装底板11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最终使遮蔽面板31完全遮盖安装槽13,避免控制器22影响发光件21发生的光线的传播而导致承光面板41上的亮度不均匀,并且遮蔽面板31与侧板12远离安装底板11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使光线照射在遮蔽面板31发生的漫反射与光线照射在侧板12上的漫反射一致,避免了遮蔽面板31引起承光面板41上的亮度不均匀。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遮蔽面板31上设有控制器连接口33,适于部分控制器22穿过控制器连接口33与发光件21连接,具体可以选择在遮蔽面板31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作为控制器连接口33,当然可以选择在遮蔽面板31上设置圆形的通孔作为控制器连接口33,只要达到控制器22通过控制器连接口33与发光件21电连接的效果即可。
通过设置遮蔽面板31上设有控制器连接口33,适于部分控制器22穿过控制器连接口33与发光件21连接,最终使控制器22通过控制器连接口33就可以与发光件21连接,减少了电连接所需使用电线的长度,简化了照明装置的结构,降低做照明装置的制作成本。
具体使用时,将控制器22与安装槽13的内部侧壁连接,在安装槽13的槽口上盖合遮蔽件3,在安装底板11上设置发光件21,控制器22使用电线通过遮蔽面板31上的控制器连接口33与发光件21电连接,将承光面板41与安装底板11相对设置,使发光件21位于承光面板41与安装底板11之间,将安装底板11放置在面罩4的多个连接面板42之间,每个侧板12上的卡接凸起121与相对的连接面板42上的卡接槽421卡接,承光面板41上的多个定位凸起422与多个侧板12上的定位槽122一一对应插接,使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通过控制器22控制发光件21的开启,使发光件21照射承光面板41,提升承光面板41的亮度,实现照明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底座(1)、面罩(4)、遮蔽件(3)和照明组件(2);
所述照明组件(2)包括发光件(21)与控制器(22),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发光件(21)电连接,所述面罩(4)罩设于所述照明底座(1)上,所述发光件(21)设置于所述照明底座(1)与所述面罩(4)之间,所述发光件(21)照射所述面罩(4),所述面罩(4)的各位置均能透光,所述照明底座(1)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3),所述控制器(2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3)内部,所述遮蔽件(3)盖合于所述安装槽(13)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4)包括承光面板(41)和连接面板(42),所述承光面板(41)与所述照明底座(1)相对设置,且所述承光面板(41)的四周向朝向所述照明底座(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面板(42),所述连接面板(42)与所述照明底座(1)的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底座(1)包括安装底板(11)和多个侧板(12),多个所述侧板(12)围绕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1)的边缘处,所述承光面板(41)与所述安装底板(11)相对设置,多个所述连接面板(42)与多个所述侧板(12)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21)包括多个灯带,多个所述灯带在所述安装底板(11)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灯带均与所述控制器(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侧板(12)靠近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一面朝远离所述安装底板(11)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安装槽(13),所述控制器(22)连接在所述发光件(21)与外部电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4)与所述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所述面罩(4)与所述照明底座(1)连接时,所述侧板(12)与所述连接面板(42)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121)与卡接槽(421),所述侧板(12)与所述连接面板(42)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所述卡接凸起(121),所述连接面板(42)上设有所述卡接槽(421),所述面罩(4)与照明底座(1)连接时,所述卡接凸起(121)与所述卡接槽(421)配合连接,所述侧板(12)与所述连接面板(42)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接凸起(121),每个所述连接面板(42)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接槽(421),所述卡接凸起(121)与所述卡接槽(421)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4)与所述照明底座(1)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凸起(422)与定位槽(122),所述定位凸起(422)设置于所述面罩(4)上,所述定位槽(122)设置于照明底座(1)上,所述定位凸起(422)与所述定位槽(122)相对设置,所述面罩(4)与所述照明底座(1)连接时,所述定位凸起(422)插入所述定位槽(12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凸起(422)在所述承光面板(41)的边缘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定位槽(122)设置于多个所述侧板(12)上,多个所述定位槽(122)与多个所述定位凸起(422)一一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3)包括遮蔽面板(31)和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设置于所述遮蔽面板(31)上,所述遮蔽面板(31)盖合于所述安装槽(13)的槽口时,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安装槽(13)连接,所述遮蔽面板(31)与设有所述安装槽(13)的所述侧板(12)靠近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面板(31)上设有控制器连接口(33),适于部分所述控制器(22)穿过所述控制器连接口(33)与所述发光件(21)连接。
CN202320082116.9U 2023-01-12 2023-01-12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9588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116.9U CN219588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116.9U CN219588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8822U true CN219588822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2116.9U Active CN219588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8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92421A1 (ko) 엘이디 램프
US10539737B2 (en) Lighting fixture with end plate slots and elongated heat sinks for retaining an edge-lit optical device
JPH04118803A (ja) 室内用照明器具
JP5217789B2 (ja) 照明器具
KR20150060361A (ko) 조명등 장치
KR102358523B1 (ko) 측부 장식광을 갖는 평판형 엣지 조명등
CN219588822U (zh) 照明装置
JP2007066540A (ja) 面状照明装置
KR101455658B1 (ko) 입식 led 조명기구
KR20150008986A (ko) 다방향 조사수단이 구비된 엘이디 조명등
CN108444198B (zh) 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及冰箱
KR101221363B1 (ko) 엘이디램프 등기구용 바디 프레임
CN107965704B (zh) 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17816297U (zh) 灯具
CN205807033U (zh) 光源模组和照明设备
CN219828663U (zh) 一种吊顶灯
CN209839830U (zh) 照明灯在主机部件上的布局结构和主机部件及晾衣机
CN211624985U (zh) 一种l型照明面板组件
KR102497322B1 (ko) 측광부를 갖는 단순 조립구조의 평판평 엣지 조명등
CN218911936U (zh) 一种带通风板的大板装配结构
CN220102989U (zh) 灯具
CN218863947U (zh) 一种具有光造型的吸顶灯
CN212252312U (zh) 一种悬挂式led长条灯
CN220930902U (zh) 一种吸顶灯
KR102640067B1 (ko) 눈부심 저감시트가 적용된 천장용 엣지조명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