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7464U -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7464U
CN219587464U CN202320377424.4U CN202320377424U CN219587464U CN 219587464 U CN219587464 U CN 219587464U CN 202320377424 U CN202320377424 U CN 202320377424U CN 219587464 U CN219587464 U CN 219587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door
rod
arc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74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明礼
李进武
杜晨
范桂林
董炫又
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Guofa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Guofa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Guofa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Guofang Civil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74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7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7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7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安装在门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包括承压板件、固定框、若干第一缓冲件和若干第二缓冲件;所述承压板件滑动安装在门体内侧,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门体内侧的中心位置,若干所述第一缓冲件均匀安装在固定框外侧的四周,若干所述第二缓冲件均安装在固定框、且与承压板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缓门体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受到的冲击力,这就可以延长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活门槛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等多种人防设备,人防又称民防,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门是属于民防防护设备;
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811951.1中公开了“一种人防门的减震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框,所述减震框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框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块和移动板,所述减震块紧贴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减震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
该专利通过减震机构能够消减人防门关闭时对门框的冲击力,但是,人防门与门框接触过程中,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同样会受到反作用力,由于冲击力较大,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长时间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很容易损伤,从而导致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安装在门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包括承压板件、固定框、若干第一缓冲件和若干第二缓冲件;所述承压板件滑动安装在门体内侧,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在门体内侧的中心位置,若干所述第一缓冲件均匀安装在固定框外侧的四周,若干所述第二缓冲件均安装在固定框、且与承压板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件包括外板、内板、卡座和若干插杆;所述内板固定安装在外板的内侧,所述卡座固定安装在内板的内侧、且与固定框配合,若干所述插杆固定安装在外板的四角、且与门体配合;
优选的,所述门体上开设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杆与相应的插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导向杆、滑块、第一弹簧和连接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框与门体内壁之间,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内板铰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套筒、套杆、限位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固定框内侧,所述套杆的一端插接在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与卡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套筒内、且与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套筒内侧。
优选的,所述门体与门框的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二减振机构,所述第二减振机构包括弧形杆、弧形套座、压块和第三弹簧;所述弧形杆的一端与门体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套座固定安装在门框上,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插接在弧形套座内、且与弧形套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弧形套座内壁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可在弧形套座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在门体受到冲击时,门体与门框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门体的连接轴发生转动,这就使得弧形杆向弧形套座内滑动,也就使得弧形杆作用于压块使得第三弹簧被压缩而产生弹力,进而可以对弧形杆进行缓冲,也就可以减缓门体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受到的冲击力,这就可以延长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第一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承压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第一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第二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的第二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门体1、门框2、第一减振机构3、承压板件31、外板311、内板312、卡座313、插杆314、固定框32、第一缓冲件33、导向杆331、滑块332、第一弹簧333、连接杆334、第二缓冲件34、套筒341、套杆342、限位块343、第二弹簧344、第二减振机构4、弧形杆41、弧形套座42、压块43、第三弹簧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机构3;第一减振机构3安装在门体1的内侧,第一减振机构3包括承压板件31、固定框32、若干第一缓冲件33和若干第二缓冲件34;承压板件31滑动安装在门体1内侧,固定框32固定安装在门体1内侧的中心位置,若干第一缓冲件33均匀安装在固定框32外侧的四周,若干第二缓冲件34均安装在固定框32、且与承压板件31连接;承压板件31用于对门体1的外侧进行防护,主要承受外部冲击力以避免门体1损坏。
承压板件31包括外板311、内板312、卡座313和若干插杆314;内板312固定安装在外板311的内侧,卡座313固定安装在内板312的内侧、且与固定框32配合,若干插杆314固定安装在外板311的四角、且与门体1配合;门体1上开设有与插杆314相匹配的插槽,插杆314与相应的插槽配合。外板311通过插杆314与门体1的插槽配合连接,这就使得整个承压板件31与门体1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也避免承压板件31在受到冲击时与门体1之间发生错位的问题。
第一缓冲件33包括导向杆331、滑块332、第一弹簧333和连接杆334;导向杆33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32与门体1内壁之间,滑块332滑动安装在导向杆331上,连接杆334的一端与滑块332铰接,连接杆334的另一端与内板312铰接,第一弹簧333套设在导向杆331上;当承压板件31受到冲击时,外板311会带动内板312向门体1内部移动,此时内板312会作用于所有的连接杆334,从而使得所有的连接杆334同时转动,这就可以推动所有的滑块332向外滑动,也就使得滑块332挤压相应的第一弹簧333使其压缩产生弹力,而第一弹簧333的弹力可以对滑块332进行缓冲,进而使得连接杆334对内板312施加反向缓冲力,也就可以减缓内板312和外板311的冲击力,这样可以在保护承压板件31的同时还可以保护门体1被破坏。
第二缓冲件34包括套筒341、套杆342、限位块343和第二弹簧344;套筒34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32内侧,套杆342的一端插接在套筒341内、且与套筒341滑动连接,套杆342的另一端与卡座313固定连接,限位块343滑动安装在套筒341内、且与套杆34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44安装在套筒341内侧。
当承压板件31受到冲击时,卡座313会向固定框32内部滑动,这就使得卡座313对套杆342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限位块343在套筒341内部滑动,也就使得第二弹簧344被压缩产生弹力,进而使得限位块343对套杆342施加反向作用力,这就可以对卡座313和内板312进行缓冲,也就可以减缓承压板件31受到的冲击力。
实施例2:
参照图1-6,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门体1与门框2的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二减振机构4,第二减振机构4包括弧形杆41、弧形套座42、压块43和第三弹簧44;弧形杆41的一端与门体1同轴固定连接,弧形套座42固定安装在门框2上,弧形杆41的另一端插接在弧形套座42内、且与弧形套座42滑动连接,第三弹簧4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弧形套座42内壁上,第三弹簧44的另一端与压块43固定连接,压块43可在弧形套座42内滑动。
在门体1受到冲击时,门体1与门框2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门体1的连接轴发生转动,这就使得弧形杆41向弧形套座42内滑动,也就使得弧形杆41作用于压块43使得第三弹簧44被压缩而产生弹力,进而可以对弧形杆41进行缓冲,也就可以减缓门体1与门框2之间的连接轴受到的冲击力,这就可以延长人防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轴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振机构(3);所述第一减振机构(3)安装在门体(1)的内侧,所述第一减振机构(3)包括承压板件(31)、固定框(32)、若干第一缓冲件(33)和若干第二缓冲件(34);所述承压板件(31)滑动安装在门体(1)内侧,所述固定框(32)固定安装在门体(1)内侧的中心位置,若干所述第一缓冲件(33)均匀安装在固定框(32)外侧的四周,若干所述第二缓冲件(34)均安装在固定框(32)、且与承压板件(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件(31)包括外板(311)、内板(312)、卡座(313)和若干插杆(314);所述内板(312)固定安装在外板(311)的内侧,所述卡座(313)固定安装在内板(312)的内侧、且与固定框(32)配合,若干所述插杆(314)固定安装在外板(311)的四角、且与门体(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上开设有与插杆(314)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杆(314)与相应的插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33)包括导向杆(331)、滑块(332)、第一弹簧(333)和连接杆(334);所述导向杆(33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32)与门体(1)内壁之间,所述滑块(332)滑动安装在导向杆(331)上,所述连接杆(334)的一端与滑块(332)铰接,所述连接杆(334)的另一端与内板(312)铰接,所述第一弹簧(333)套设在导向杆(3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34)包括套筒(341)、套杆(342)、限位块(343)和第二弹簧(344);所述套筒(34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32)内侧,所述套杆(342)的一端插接在套筒(341)内、且与套筒(341)滑动连接,所述套杆(342)的另一端与卡座(3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343)滑动安装在套筒(341)内、且与套杆(3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4)安装在套筒(34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与门框(2)的连接轴上安装有第二减振机构(4),所述第二减振机构(4)包括弧形杆(41)、弧形套座(42)、压块(43)和第三弹簧(44);所述弧形杆(41)的一端与门体(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套座(42)固定安装在门框(2)上,所述弧形杆(41)的另一端插接在弧形套座(42)内、且与弧形套座(42)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弧形套座(42)内壁上,所述第三弹簧(44)的另一端与压块(43)固定连接,所述压块(43)可在弧形套座(42)内滑动。
CN202320377424.4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Active CN219587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424.4U CN21958746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424.4U CN21958746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7464U true CN21958746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7424.4U Active CN21958746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7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8730U (zh) 一种带有弹簧减震的耐冲击人防门
CN208666836U (zh) 一种电梯安全钳急刹缓冲装置
CN219587464U (zh) 一种人防门减振装置
CN20945719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5577685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210510956U (zh) 一种安防摄像头底座固定装置
CN211201609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人防门
CN21152458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人防门
CN20829437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人防门
CN202611022U (zh) 索网玻璃幕墙中用的阻尼减震装置
CN115822119A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N215108476U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功能的人防密闭门
CN215421077U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防护装置
CN208040260U (zh) 一种外置式人防门减振装置
CN212706859U (zh) 一种精密五金件机械手防撞结构
CN204609685U (zh) 一种缓冲人防门
CN210460419U (zh) 一种防冲击人防门
CN219431710U (zh) 一种耐高温消防门
CN214838835U (zh) 一种减震流量控制阀
CN213683643U (zh) 一种家具门铰链
CN216894122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人防门
CN219535360U (zh) 一种防撞式配电柜
CN220645617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钢制门
CN110871437B (zh) 一种机械手的间距调节装置
CN220415102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