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0584U -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0584U
CN219580584U CN202223401003.5U CN202223401003U CN219580584U CN 219580584 U CN219580584 U CN 219580584U CN 202223401003 U CN202223401003 U CN 202223401003U CN 219580584 U CN219580584 U CN 219580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density
base
water inlet
lish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10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毓伟
张国超
黄飞明
杨志恒
张晓光
王萍
王明亮
王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10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0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0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0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和瓶口固定夹,底座上设有一至多个瓶底限位结构,瓶底限位结构对应的底座上设有进水结构,立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立架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数量、位置与瓶底限位结构相匹配。立架包括手持板和立杆,手持板和立杆为T字型结构连接,立杆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瓶口固定夹设置在立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夹、限位卡槽和限位凸缘的配合,完全固定李氏瓶使其克服现有器材不能完全固定李氏密度瓶,在水浴中易漂浮,不能满足GB/T5005‑2010规定的垂直稳定状态的问题。进水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整体浮力,瓶体受热均匀,具有及时排空李氏密度瓶上的水分的作用,提高了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钻井液材料检测和评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李氏密度瓶法是检测加重剂重晶石、铁矿粉以及封堵剂碳酸钙“密度”指标的主要方法,测定的实验数据对于钻井施工的安全高效钻进、油气层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GB/T5005-2010中用李氏密度瓶法测密度时,规定李氏密度瓶分度值0.1mL,容积250mL,高度250mm,瓶容量为0-24mL
使用李氏密度瓶法测密度时,GB/T5005-2010规定,将注入无水煤油的李氏密度瓶放入恒温水浴中,恒温至少1h。由于李氏密度瓶和煤油的密度都小于水,李氏密度瓶在恒温水浴中会漂浮起来,不能达到GB/T5005-2010规定的垂直稳定状态。普通的夹子,不易固定,安装耗时,恒温过程中容易偏移,水极易进入密度瓶,影响实验测定的精度。此外,恒温水浴内空间固定,每次只能完成一组实验,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和瓶口固定夹,底座上设有一至多个瓶底限位结构,瓶底限位结构对应的底座上设有进水结构,立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立架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数量、位置与瓶底限位结构相匹配。
所述立架包括手持板和立杆,手持板和立杆为T字型结构连接,立杆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瓶口固定夹设置在立杆上。
所述瓶口固定夹上设有防碎垫。
所述瓶口固定夹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瓶口固定夹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等距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底座包括瓶底底座和支架底座,支架底座上固定设有瓶底底座,瓶底底座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瓶口固定夹相匹配,限位卡槽边缘处设有限位凸缘。
所述限位凸缘为直径为0.09m,高度为0.02m的圆管型凸缘结构。
所述限位卡槽为圆形凹槽,所述限位卡槽内设有进水结构,进水结构包括一或多个进水孔。
所述进水孔包括一个主进水孔和若干辅助进水孔,主进水孔的孔径大于辅助进水孔孔径,主进水孔设置在各所述限位卡槽的圆心位置上,辅助进水孔圆环阵列设置在主进水孔的四周。
每个所述限位卡槽内设置的所述辅助进水孔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夹、限位卡槽和限位凸缘的配合,完全固定李氏瓶使其克服现有器材不能完全固定李氏密度瓶,在水浴中易漂浮,不能满足GB/T5005-2010规定的垂直稳定状态的问题。进水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整体浮力,瓶体受热均匀,具有及时排空李氏密度瓶上的水分的作用,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图;
图3是瓶口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瓶底底座;120、支架底座;200、立架;210、手持板;220、立杆;300、瓶口固定夹;400、防碎垫;500、限位卡槽;600、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00、立架200和瓶口固定夹300,底座100上设有一至多个瓶底限位结构,瓶底限位结构对应的底座100上设有进水结构,立架200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立架200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数量、位置与瓶底限位结构相匹配。
立架200包括手持板210和立杆220,手持板210和立杆220为T字型结构连接,立杆220垂直设置在底座100上,瓶口固定夹300设置在立杆220上。
瓶口固定夹300上设有防碎垫400。
瓶口固定夹300的数量为三个,瓶口固定夹300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等距环形阵列分布。
底座100包括瓶底底座110和支架底座120,支架底座120上固定设有瓶底底座110,瓶底底座110上设有限位卡槽500,限位卡槽500的数量和位置与瓶口固定夹300相匹配,限位卡槽500边缘处设有限位凸缘600。
限位凸缘600为直径为0.09m,高度为0.02m的圆管型凸缘结构。
限位卡槽500为圆形凹槽,限位卡槽500内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与支架底座120上设置的若干进水孔相匹配。
进水孔包括一个主进水孔和若干辅助进水孔,主进水孔的孔径大于辅助进水孔孔径,主进水孔设置在各限位卡槽500的圆心位置上,辅助进水孔圆环阵列设置在主进水孔的四周。
每个限位卡槽500内设置的辅助进水孔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3所示,将李氏密度瓶瓶口放入瓶口固定夹300内,调节弹力的固定夹,将瓶底置于底座100上的限位凸缘600内,并使其卡接在限位卡槽500上,保证密度瓶上下部双重固定,再次调节固定夹使密度瓶的刻度线处于可观察位置,进行样品的密度检测时,李氏密度瓶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可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限位卡槽500和限位凸缘600用于固定瓶体底部,令瓶体底部始终与瓶口呈垂直状态。避免了现有器材不能完全固定李氏密度瓶,导致其在水浴中易漂浮,不能满足GB/T5005-2010规定的垂直稳定状态的问题。
进水结构用于减轻整体重量,降低浮力,使瓶体受热均匀,能及时排空李氏密度瓶上的水分,提高检测精度。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其进水孔的数量为一个,进水孔大小与限位卡槽500大小相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架和瓶口固定夹,底座上设有一至多个瓶底限位结构,瓶底限位结构对应的底座上设有进水结构,立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立架上固定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的数量、位置与瓶底限位结构相匹配,所述底座包括瓶底底座和支架底座,支架底座上固定设有瓶底底座,瓶底底座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瓶口固定夹相匹配,限位卡槽边缘处设有限位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包括手持板和立杆,手持板和立杆为T字型结构连接,立杆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瓶口固定夹设置在立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固定夹上设有防碎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固定夹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瓶口固定夹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等距环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缘为直径为0.09m,高度为0.02m的圆管型凸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为圆形凹槽,所述限位卡槽内设有进水结构,进水结构包括一或多个进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包括一个主进水孔和若干辅助进水孔,主进水孔的孔径大于辅助进水孔孔径,主进水孔设置在各所述限位卡槽的圆心位置上,辅助进水孔圆环阵列设置在主进水孔的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卡槽内设置的所述辅助进水孔的数量为6个。
CN202223401003.5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Active CN219580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1003.5U CN2195805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1003.5U CN2195805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0584U true CN21958058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1003.5U Active CN219580584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0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80584U (zh) 一种用于李氏瓶密度法测密度的固定支架
CN107152951A (zh) 具备水平检测功能的量筒
CN207452957U (zh) 用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模型桩固定装置
CN206719472U (zh) 一种基于船舶倾斜试验的横倾角测量工具
CN2175398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215491682U (zh) 一种建筑安全检测用水平仪
CN211904264U (zh) 一种适用于液体流量计量检测装置
CN214095881U (zh) 一种墩柱钢筋笼测量检具
CN214699963U (zh) 一种风机垂直度检测的测绘装置
CN215767015U (zh) 一种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辅助装置
CN209802455U (zh) 一种测量杆
CN201166933Y (zh) 声速测定实验仪
CN207688885U (zh) 快速测量钢柱垂直度的工具
CN209673098U (zh) 一种便捷式河道水深简易测量装置
CN102564397A (zh) 浮标水平仪
CN203364822U (zh) 水平仪
CN207060970U (zh) 安装气泡水平仪的无菌水箱
CN219776847U (zh) 一种水利运行管理用水位测量装置
CN217786199U (zh) 一种用于测量垂直度的工具
CN209764079U (zh) 一种模板起拱检测装置
CN205749194U (zh) 一种油井水泥流动度测试板
CN220542916U (zh) 一种变质岩水稳基层试验装置
CN216888328U (zh) 染料生产用计量槽
CN217332034U (zh) 一种便携式固体体积率检测找平装置
CN204575065U (zh) 一种带外包式弹簧伸缩支腿的高精度铟钢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