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9108U -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9108U
CN219579108U CN202320631761.1U CN202320631761U CN219579108U CN 219579108 U CN219579108 U CN 219579108U CN 202320631761 U CN202320631761 U CN 202320631761U CN 219579108 U CN219579108 U CN 219579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ositioning
chute
jaw suppor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17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乐
徐炜华
陈吉祥
吴宗武
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runxi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runxi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runxi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runxi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17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9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9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9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包括:框架总成;颌叉支座,设置在所述框架总成上,且所述颌叉支座具有用以连接所述框架总成的万向关节的第一端;定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背离所述万向关节的第二端;刻画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上的刻画件和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刻画件上的刻画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通过颌叉获取三维数据并转移至咬合架上,可以提高转移精度,有利于修复体的制作,以及的设计人员对精度的把握,减少了照片对比带来的风险,可以大幅度降低时间成本和工作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口腔修复体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咬颌叉将上颌与下颌关节之间的位置关系转移至咬合架上,而咬颌叉是面弓的组件,用于采集和记录患者上颌与下颌形态;口腔修复时,医生需要采集患者口内中线位置,嘴角宽度以及颌平面,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临床使用面弓通过患者咬合咬颌叉,采集记录咬合关系,并采用照片记录对比。咬合叉记录方法对医生和技师经验要求较高,并且后期修复体制作标准采用照片对比准确度偏低。
目前的技术:中国专利203042529U公开了一种面弓,具体公开了:该面弓包括横向的中心调节框架,中心调节框架内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中心调节框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穿入中心调节框架内并可沿滑动导轨左右滑动的横边和垂直于中心调节框架的伸缩式竖边,所述中心调节框架上方设置有鼻撑,中心调节框架连接有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的咬颌叉,所述侧支架的伸缩式竖边末端内侧设置有外耳道支撑球和髁突指针。
但是,该装置存在明显不足:1、不能准确记录患者中线位置;2、不能准确记录患者嘴角位置宽度。传统是凭医生眼睛去判断弓体戴在患者头上、确定中线位置,拍照记录面部形态。如果在确定转移中线位置过程中或后期照片对比时,目测出现偏差,会导致最终所制作的义齿从正面看咬合中线偏离,与患者面型不一致,严重影响义齿修复的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定位面弓装置,以解决传统面弓装置不能准确记录患者面部中线和嘴角位置宽度,影响义齿修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包括:
框架总成;
颌叉支座,设置在所述框架总成上,且所述颌叉支座具有用以连接所述框架总成的万向关节的第一端;
定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背离所述万向关节的第二端;
刻画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上的刻画件和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刻画件上的刻画部。
可选地,所述颌叉支座的第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颌叉支座通过所述固定槽与所述万向关节的末端螺栓连接;
所述颌叉支座的第二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定位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颌叉支座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所述颌叉支座上还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刻画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颌叉支座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刻画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间隔排布;
所述定位构件包括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
所述第一滑杆背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滑杆背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长度;
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以及所述颌叉支座背离所述万向关节的第二端均为弧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刻画件包括支撑杆、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所述刻画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刻画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所述刻画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设有止挡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止挡块。
可选地,所述刻画部包括第二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刻画杆,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限制所述第二滑块移动行程的第二止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通过在框架总成的万向关节上设置颌叉支座,利用颌叉支座上设置的定位构件和刻画构件,实现患者嘴角位置多角度、多间距的采集,同时对患者面部中线位置、水平位置刻画采集,将采集到的面部信息通过颌叉转移到颌架上,有利于修复体的制作,以及的设计人员对精度的把握,减少了照片对比带来的风险,可以大幅度降低时间成本和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颌叉支座、定位构件和刻画构件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颌叉支座、定位构件和刻画构件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颌叉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刻画构件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总成;11-万向关节;2-颌叉支座;21-固定槽;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24、第一定位孔;25-第二定位孔;26-第一止挡块;3-定位构件;31-第一滑杆;32-第二滑杆;33-第一定位块;34-第二定位块;4-刻画构件;41-刻画件;411-支撑杆;412-第一滑块;413-第一连接杆;414-第三滑槽;415-第二止挡块;42-刻画部;421-第二滑块;422-刻画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包括:
框架总成1;
颌叉支座2,设置在框架总成1上,且所颌叉支座2具有用以连接述框架总成1的万向关节11的第一端;
定位构件3,设置在颌叉支座2背离万向关节11的第二端;
刻画构件4,包括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颌叉支座2上的刻画件41和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刻画件41上的刻画部4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框架总成1为本领域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中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作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总成1的万向关节11上设置颌叉支座2,利用颌叉支座2上设置的定位构件3和刻画构件4,实现患者嘴角位置多角度、多间距的采集,同时对患者面部中线位置、水平位置刻画采集,将采集到的面部信息通过颌叉转移到颌架上,解决了传统形式下,凭医生眼睛去判断弓体戴在患者头上、确定中线位置,拍照记录面部形态,导致制作的义齿从正面看咬合中线偏离,与患者面型不一致,严重影响义齿修复的美观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面弓装置通过颌叉获取三维数据并转移至咬合架上,可以提高转移精度,有利于修复体的制作,以及的设计人员对精度的把握,减少了照片对比带来的风险,可以大幅度降低时间成本和工作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
颌叉支座2的第一端设有固定槽21,颌叉支座2通过固定槽21与万向关节11的末端螺栓连接;
颌叉支座2的第二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槽22,定位构件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颌叉支座2的下端面设有对应第一滑槽22的第一定位孔24,定位构件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滑槽22内;
颌叉支座2上还设有第二滑槽23,刻画件41与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颌叉支座2的下端面设有对应第二滑槽23的第二定位孔25,刻画件4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滑槽23内。
具体地,通过在颌叉支座2的第一端设置固定槽21,利用紧固螺栓将颌叉支座2与框架总成1上的万向关节11末端固定连接,便于颌叉支座2的拆装,提高颌叉支座2的灵活性,以方便后续通过颌叉采集的患者信息转移到颌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颌叉支座2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可以保证颌叉支座2的自身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支撑定位构件3和刻画构件4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紧固件为紧固螺丝,在颌叉支座2远离万向关节11的一端设置第一滑槽22,定位构件3能够沿第一滑槽22伸缩移动,调节定位构件3在第一滑槽22内的位置,待定位构件3位置对准确定后,通过锁紧紧固螺丝将定位构件3顶紧固定在第一滑槽22内,利用紧固螺丝将定位构件3的位置固定,从而达到准确记录患者嘴角位置宽度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医生操作刻画构件4,以刻画患者面部中线位置和水平位置,将第二滑槽23设置在第一滑槽22与固定槽21之间,将刻画件41对应设置在第二滑槽23内,移动刻画件41沿左右方向移动,对患者口中咬合的硅橡胶上刻画出水平线,从而完成对患者面部水平位置的采集,待水平线刻画完毕后,确定患者的中线刻画位置,利用紧固螺丝将刻画件41位置锁紧,操作刻画部42沿上下方向移动,对患者口中咬合的硅橡胶上刻画出中线,从而完成对患者面部中线位置的采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
第一滑槽2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滑槽22间隔排布,第一定位孔24、第二定位孔25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
定位构件3包括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
第一滑杆31背离第一滑槽22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33,第二滑杆32背离第一滑槽22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块34;
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4对应设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间隔排布的第一滑槽22,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分别设置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调节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的相对位置,利用第一滑杆31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滑杆32上设置的第二定位块34,对患者的嘴角位置宽度进行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
第一滑槽2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滑杆31、第二滑杆32的长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将第一滑槽2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滑杆31、第二滑杆32的长度,能够起到的作用为:
一、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在第一滑槽22内左右移动时,可以有效确保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的整体稳定性,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二、当记录完毕患者嘴角宽度,或,无需记录患者嘴角宽度时,需要将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收回,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可收缩至第一滑槽22内,减小整个颌叉装置的体积。
第一定位块33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块34的长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4为梯形结构,将第一定位块33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定位块34的长度,能够起到的作用为:考虑到第二滑杆32在颌叉支座2上的设置位置相较于第一滑杆31的位置更靠近患者,设置第一定位块33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块34的长度,第一定位块33、第二定位块34靠近患者的一端,与颌叉支座2靠近患者的一端端面保持同一弧面,利用定位颌叉进行数据记录时,更贴合患者面部,会使得对患者的嘴角宽度记录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
第一滑槽22、第一滑杆31、第二滑杆32,以及颌叉支座2背离万向关节11的第二端均为弧形设置。
为满足患者面部的测量要求,将颌叉支座2的第二端、第一滑槽22、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均设置为弧形结构,颌叉支座2靠近患者侧的端面能够更好的贴合患者的面部,伸展后的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对应患者面部,能够便于患者的面部记录,同时,可以达到记录结果更为准确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
刻画件41包括支撑杆411、第一滑块412和第一连接杆413,支撑杆4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413连接,支撑杆411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412连接,第一滑块412与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
第一连接杆413背离支撑杆411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414,刻画部4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414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411为L型结构,支撑杆41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12连接,支撑杆4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413连接,此处支撑杆411与第一滑块412、第一连接杆413的连接可通过固接(如焊接或粘接)的连接方式,还可通过螺纹配合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支撑杆411与第一滑块412、第一连接杆413之间的固定即可,设置的刻画件41能够为刻画部42提供支撑载体,以便医生对患者的位置刻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刻画件41,驱动刻画件41,并带动刻画部42沿第二滑槽23设置方向左右移动,利用刻画部42对患者口中咬合的硅橡胶上刻画出水平线,水平线刻画完毕后,锁紧紧固螺丝,将刻画件41位置固定即可。
通过在第一连接杆413上设置第三滑槽414,操纵刻画部42沿第三滑槽414上下移动,对患者口中咬合的硅橡胶上刻画出中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刻画件41包括第一连接杆413和第一滑块412,第一连接杆413设置在第一滑块412上,第一滑块412与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
第一连接杆413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414,刻画部4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414内。
具体地,为实现与上一实施例中的刻画件41相同的作用,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将第一连接杆413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412,驱动第一连接杆413,从而带动滑动部沿第三滑槽414上下移动,在应用该实施例所述的刻画件41时,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所采用的刻画部42设置长度应大于上一实施例中的刻画部42长度,即不影响对面部中线和水平线的刻画即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长度,该实施例所述的刻画件41未在附图中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
第二滑槽23的两端设有止挡第一滑块412的第一止挡块26。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滑槽23的两端设置第一止挡块26,更够防止第一滑块412脱离出第二滑槽23外,同时,可有效限制第一滑块412的移动行程,利用紧固螺丝穿过颌叉支座2上设置的第二定位孔25,对第一滑块412进行位置固定,以便于后续进行患者面部中线的刻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
刻画部42包括第二滑块421、以及与第二滑块421固连的刻画杆422,第二滑块421与第三滑槽414滑动配合,第三滑槽414内设有限制第二滑块421移动行程的第二止挡块415。
具体地,将第二滑块421对应设置在第三滑槽414内,刻画杆422固定在第二滑块421上,刻画杆422能够沿第三滑槽414设置方向上下移动,在第一连接杆413的两端端部设置第二止挡块415,可防止第二滑块421脱离出第三滑槽414外,能够达到对刻画部42的运动行程进行止挡限位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硅橡胶放入患者口内咬合获取形态,再将面弓放在患者面部,使外耳道支撑球放在患者耳朵内,滑动侧支架的横边,使侧支架的伸缩式竖边紧贴脸颊,用横边紧固螺栓将横边紧固住。然后伸缩竖边并前后抽动支撑杆411,使鼻撑紧贴患者鼻梁,用调节螺栓将伸缩式竖边固定住,用支撑杆411紧固螺栓将支撑杆411固定住,调节万向关节11,使患者能够理想的贴合颌叉,调节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在颌叉底座上左右滑动,待第一定位块33和第二定位块34与患者的两嘴角分别对应对齐,锁紧紧固螺丝,通过万向关节11旋转角度,确定颌面,移动支撑杆411左右滑动,利用刻画杆422在硅橡胶上刻画出水平线,水平线刻画完毕后,通过紧固螺丝将第一滑块412锁紧固定,操纵刻画杆422上下移动,在硅橡胶上刻画出中线,即完成患者面部中线位置、水平线位置和嘴角宽度位置的采集,将该颌叉支座2从框架总成1上取下,并转移至颌架上,记录的患者面部和嘴角形态,以进行后续的修复体的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总成(1);
颌叉支座(2),设置在所述框架总成(1)上,且所述颌叉支座(2)具有用以连接所述框架总成(1)的万向关节(11)的第一端;
定位构件(3),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2)背离所述万向关节(11)的第二端;
刻画构件(4),包括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颌叉支座(2)上的刻画件(41)和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刻画件(41)上的刻画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颌叉支座(2)的第一端设有固定槽(21),所述颌叉支座(2)通过所述固定槽(21)与所述万向关节(11)的末端螺栓连接;
所述颌叉支座(2)的第二端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定位构件(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2)内,所述颌叉支座(2)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滑槽(22)的第一定位孔(24),所述定位构件(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22)内;
所述颌叉支座(2)上还设有第二滑槽(23),所述刻画件(41)与所述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所述颌叉支座(2)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滑槽(23)的第二定位孔(25),所述刻画件(4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2)间隔排布;
所述定位构件(3)包括第一滑杆(31)和第二滑杆(32),所述第一滑杆(31)和所述第二滑杆(32)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2)内;
所述第一滑杆(31)背离所述第一滑槽(22)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块(33),所述第二滑杆(32)背离所述第一滑槽(22)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块(34);
所述第一定位块(33)和所述第二定位块(34)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2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杆(31)、所述第二滑杆(32)的长度;
所述第一定位块(33)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块(3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杆(31)、所述第二滑杆(32),以及所述颌叉支座(2)背离所述万向关节(11)的第二端均为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画件(41)包括支撑杆(411)、第一滑块(412)和第一连接杆(413),所述支撑杆(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3)连接,所述支撑杆(4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412)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12)与所述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413)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414),所述刻画部(4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4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画件(41)包括第一连接杆(413)和第一滑块(412),所述第一连接杆(41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412)上,所述第一滑块(412)与所述第二滑槽(23)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413)的一侧设有贯穿的第三滑槽(414),所述刻画部(4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4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槽(23)的两端设有止挡所述第一滑块(412)的第一止挡块(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画部(42)包括第二滑块(421)、以及与所述第二滑块(421)连接的刻画杆(422),所述第二滑块(421)与所述第三滑槽(414)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定位面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滑槽(414)内设有限制所述第二滑块(421)移动行程的第二止挡块(415)。
CN202320631761.1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Active CN219579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1761.1U CN2195791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1761.1U CN2195791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9108U true CN219579108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1761.1U Active CN219579108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9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2931B1 (en) Dento-facial analyzer
US5632619A (en) Jaw articulator and face bow with bite-fork column
JP2006263471A (ja) 歯を配列するための配列補助装置
US6413085B1 (en)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appearance of teeth
EP3636213B1 (en) Reference denturealignment jig, kit for preparing dentur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dentures using same
WO2014185623A1 (ko) 인공치아 교합기
EP0950384B1 (en) Apparatus for tracing centric relation of mandible
JP2009175717A (ja) 顔面測定器及び、フィッティング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フィッティングデータ転送装置の使用方法。
CN219579108U (zh) 一种定位面弓装置
US20100009318A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dental model to articulator
US5724746A (en) Dental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196782A1 (en) Occlusal Surface Transfer Instrument, Articulator, Occlusal Surface Sett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Post Crown By Using Them
US4547154A (en) Device for the encapsulation in plaster of models of the jaw for the manufacture of dental prostheses
JP3181517U (ja) バイトフォーク
US2841871A (en) Denture making equipment
CN109009534B (zh) 一种上下颌牙槽嵴角度测量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56633U (zh) 一种可将颌关系精确转移至术后的咬合定位杆卡
US3896551A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xis-orbital plane information from a patient to a dental articulator
JP4342888B2 (ja) 瞳孔線表示方法
CN212326628U (zh) 颌位关系记录辅助装置
CN220938206U (zh) 一体式口腔印模托盘
CN217448100U (zh) 一种全口种植牙颌位关系记录转移工具
CN219048918U (zh) 一种口腔前牙美学信息转移装置
CN208838215U (zh) 一种牙合平面规
CN219000621U (zh) 一种3d打印的平面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