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8360U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安全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78360U CN219578360U CN202320703349.6U CN202320703349U CN219578360U CN 219578360 U CN219578360 U CN 219578360U CN 202320703349 U CN202320703349 U CN 202320703349U CN 219578360 U CN219578360 U CN 219578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shell
- safety helmet
- intelligent safety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其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内壳,内壳下侧设置有内衬;外壳的外表面的前端处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照明模块、高清摄像头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拍照激光灯;外壳和内壳组合后记为壳体,壳体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壳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第一内部空间内安装有主控板,主控板的空间位置与安装部对应,第二内部空间为电池仓,电池仓的仓门朝内侧开启;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按键模块、插卡模块、接口模块、麦克风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佩戴检测模块;内壳上形成有扬声器安装位,扬声器安装位上安装有扬声器模块。实现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并提供更为舒适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安全帽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安全帽一般是由塑料材质的外壳和内壳组成,用于保护施工人员的头部,功能较为单一。因此,部分厂商研发出功能更为全面的智能安全帽,通过配置传感器以实现脱帽报警、实时监测、语音通话、人体生理参数测量和数据上传等功能,以提高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强度和施工的便利性、规范性。
但现有的智能安全帽为提供更多的功能和适配更多的场景(铁路、电力、矿业、化工等),存在堆砌、硬塞电子设备的现象,使得部分功能在使用上体验较差、帽体的设计存在隐患。如:将电池仓的仓盖设置在外壳上(贴近于后脑勺一侧),并通过外翻实现启闭(卡扣锁紧),这种分体式外壳的强度相对于一体式外壳的强度要低,更易开裂,对电池仓的保护强度不够;电子设备在帽体结构上的布局较差,使得帽体内安装有过多的功能主板,占用宝贵的内部空间。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的智能安全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安全帽,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拆卸安装有内壳;
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内壳下侧并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内壳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前端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传感器的孔洞,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照明模块、高清摄像头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拍照激光灯;
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组合后记为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安装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的空间位置与所述安装部对应,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为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仓门朝内侧开启;
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上安装有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外侧立面上设置有气体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按键模块、插卡模块、接口模块、麦克风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佩戴检测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湿度和温度;
所述内壳上安装有防水胶套,所述防水胶套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插卡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对应,所述内壳上形成有扬声器安装位,所述扬声器安装位上安装有扬声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三内部空间,所述第三内部空间内安装有定位模块和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单元设置有多个,并可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和甲烷,所述气体检测模块设置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扬声器模块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插卡模块、所述接口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和所述环境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的边沿下侧,所述按键模块设置有两组并位于两侧,所述插卡模块、所述接口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设置在两组所述按键模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安装位形成在所述内壳的两侧上,所述扬声器安装位的底面形成有出声孔,所述扬声器模块呈扁平状,所述扬声器模块的下侧面为窄面,所述窄面上设置有扬声槽,所述扬声槽正对着所述出声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面板镜片和红外成像镜片,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穿过所述面板镜片,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的空间位置与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的上侧,并对着使用者的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呈C字型,所述上壳的端部与所述下壳的中间端连接,所述上壳朝后端延伸并呈拱形,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一体化或分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上形成有收音孔,所述收音孔朝下侧设置,所述收音孔的空间位置与所述麦克风模块对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价值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壳、内壳和内衬以及其他电子器件、构件组合在一起,并在组合后形成的整体上设置对应的安装空间以固定电子设备,以构成一个智能安全帽;通过设置第一、二内部空间以安装主控板和电池仓,并将电池仓设置在内部(仓门朝内侧开启),进而使得外壳后侧无需开槽和设置扣合式仓门,实现提高外壳的整体性和保护强度;通过内壳、外壳及它们组合后形成的内部空间,以安装较多的传感器、电子元器,但无需设置较多的PCB主控板,通过合理的安装布局,以实现对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使用体验和佩戴体验。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及内部元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及内部元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
10···安装部
11···激光测距模块
12···照明模块
13···高清摄像头模块
14···红外摄像模块
15···拍照激光灯
101···按键模块
102···插卡模块
103···接口模块
104···麦克风模块
105···环境检测模块
106···扬声器模块
2···内壳
20···电池仓
21···定位模块
22···天线
23···防水胶套
24···扬声器安装位
25···佩戴检测模块
26···下壳
27···上壳
3···内衬
4···气体检测模块
41···气体检测单元
50···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其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可拆卸安装有内壳2;
内衬3,所述内衬3设置在所述内壳2下侧并与所述外壳1和/或所述内壳2固定连接;
结合图1,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的前端处设置有安装部10,所述安装部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传感器的孔洞,所述安装部10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11、照明模块12、高清摄像头模块13、红外摄像模块14和拍照激光灯15,这些电子器件与主控板50电连接;
结合图4,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壳2组合后记为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安装有主控板50,所述主控板50的空间位置与所述安装部10对应,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为电池仓20,所述电池仓20内的电池与所述主控板50电连接,所述电池仓20的仓门朝内侧开启;
结合图1,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上安装有气体检测模块4,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的外侧立面上设置有气体检测单元41,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独立供电或通过所述电池仓20内的电池进行供电,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主控板50通讯;
结合图2、图7,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按键模块101、插卡模块102、接口模块103、麦克风模块104、环境检测模块105和佩戴检测模块25,所述环境检测模块105用于检测湿度和温度,这些模块与所述主控板50电连接;
结合图4,所述内壳2上安装有防水胶套23,所述防水胶套23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按键模块101、所述插卡模块102和所述接口模块103对应,所述内壳2上形成有扬声器安装位24,所述扬声器安装位24上安装有扬声器模块106,所述扬声器模块106与所述主控板5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水胶套23形成有对应的凸出按键或是固定卡勾,以便于所述按键模块101、所述插卡模块102(插sim卡、内存卡)、所述接口模块103的使用。特别地,所述电池仓20下侧可设置有对应的充电接口,或是直接通过所述接口模块103进行充电。所述安装部10上安装有面板镜片和红外成像镜片(图中未指出),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穿过所述面板镜片,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的空间位置与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对应。
所述主控板50竖直设置,激光测距模块11、照明模块12、高清摄像头模块13、红外摄像模块14和拍照激光灯15直接固定在所述主控板50上或是通过支架进行固定。按键模块101、插卡模块102、接口模块103、麦克风模块104、环境检测模块105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的下侧面上,即帽沿处。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通过卡扣或螺丝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组装使用。
具体地,如图4-图7所示,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三内部空间,所述第三内部空间内安装有定位模块21和天线22,以提供更为优秀的定位、通讯功能。再是,所述内壳2包括:下壳26和上壳27,所述下壳26呈C字型,所述上壳27的端部与所述下壳26的中间端连接,所述上壳27朝后端延伸并呈拱形(也是C字型),所述上壳27和所述下壳26一体化或分体设置,实现对内部电子器件的覆盖保护和内空间的充分利用,相对直接全面覆盖而言,能够留出空隙用于透气,降低内衬3与内壳2的贴附面积,提高佩戴体验。
结合图1所示,所述气体检测单元41设置有多个,并可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和甲烷,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设置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扬声器模块106对应。所述气体检测单元41设置在所述气体检测模块4的外侧立面上的原因是:已有的佩戴式气体检测设备的气孔是纵向设置的,需要气体进行纵向的流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行转头的次数是远大于进行纵向移动的次数,因此,设置在外侧立面能够获得更为及时、准确的检测。
结合图2、图7所示,所述按键模块101、所述插卡模块102、所述接口模块103、所述麦克风模块104和所述环境检测模块105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的边沿下侧,所述按键模块101设置有两组并位于两侧,所述插卡模块102、所述接口模块103、所述麦克风模块104设置在两组所述按键模块101之间;所述佩戴检测模块25设置在所述主控板50的上侧,并对着使用者的头部。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使用。
再是,所述内壳2上形成有收音孔,所述收音孔朝下侧设置,所述收音孔的空间位置与所述麦克风模块104对应;所述收音孔朝下侧设置的目的是提高收音效果,降低对环境噪音的吸收。
结合图7、图8所示,所述扬声器安装位24形成在所述内壳2的两侧上,所述扬声器安装位24的底面形成有出声孔,所述扬声器模块106呈扁平状,所述扬声器模块106的下侧面为窄面,所述窄面上设置有扬声槽,所述扬声槽正对着所述出声孔,形成纵向的出声结构,且此结构位于佩戴者的耳朵的正上方,通过此纵向的出声结构以提高收听体验,相对横向设置的出声结构,不会将声波传输到头顶或环境侧,进而取得更为清晰的效果,在同样的收听效果下,纵向的出声结构设定的音量能够更小。采用扁平式的扬声器模块/动铁单元是为了配合竖直的所述出声孔取得更集中的出声效果,同时其能够纵向安装,以取得更高的空间利用率,使得安全帽的两侧能够做得更窄,也不会留出较阔的空隙。
结合上述,本申请所公开的智能安全帽通过其内部的传感器、选配的芯片、外挂的传感器和内部主控板,再配合后台终端,能够对施工人员提供如下服务:音视频通话、视频监控、语音广播、差分高精度定位、轨迹回放、电子围栏、脱帽报警、紧急呼救、登高预警、近电感应、静默报警、跌落/撞击报警、网络通讯、RTK精准室外定位、室内精准定位、有毒气体检测、人脸识别、摄像头防抖、行为分析、生命体征检测、热成像等。以达到多功能和智能的目的,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壳、内壳和内衬以及其他电子器件、构件组合在一起,并在组合后形成的整体上设置对应的安装空间以固定电子设备,以构成一个智能安全帽;通过设置第一、二内部空间以安装主控板和电池仓,并将电池仓设置在内部(仓门朝内侧开启),进而使得外壳后侧无需开槽和设置扣合式仓门,实现提高外壳的整体性和保护强度;通过内壳、外壳及它们组合后形成的内部空间,以安装较多的传感器、电子元器,但无需设置较多的PCB主控板,通过合理的安装布局,以实现对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使用体验和佩戴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可拆卸安装有内壳;
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内壳下侧并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内壳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前端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传感器的孔洞,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照明模块、高清摄像头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拍照激光灯;
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组合后记为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内部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安装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的空间位置与所述安装部对应,所述第二内部空间为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仓门朝内侧开启;
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上安装有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外侧立面上设置有气体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按键模块、插卡模块、接口模块、麦克风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佩戴检测模块,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湿度和温度;
所述内壳上安装有防水胶套,所述防水胶套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插卡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对应,所述内壳上形成有扬声器安装位,所述扬声器安装位上安装有扬声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三内部空间,所述第三内部空间内安装有定位模块和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单元设置有多个,并可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和甲烷,所述气体检测模块设置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的空间位置与所述扬声器模块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插卡模块、所述接口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和所述环境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的边沿下侧,所述按键模块设置有两组并位于两侧,所述插卡模块、所述接口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设置在两组所述按键模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安装位形成在所述内壳的两侧上,所述扬声器安装位的底面形成有出声孔,所述扬声器模块呈扁平状,所述扬声器模块的下侧面为窄面,所述窄面上设置有扬声槽,所述扬声槽正对着所述出声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面板镜片和红外成像镜片,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穿过所述面板镜片,所述红外成像镜片的空间位置与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的上侧,并对着使用者的头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呈C字型,所述上壳的端部与所述下壳的中间端连接,所述上壳朝后端延伸并呈拱形,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一体化或分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形成有收音孔,所述收音孔朝下侧设置,所述收音孔的空间位置与所述麦克风模块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03349.6U CN21957836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03349.6U CN21957836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78360U true CN219578360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03349.6U Active CN219578360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78360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703349.6U patent/CN2195783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ITTV20000082A1 (it) | Telefono portatile migliorato | |
CN219578360U (zh)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
CN219593819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电池的智能安全帽 | |
CN219593820U (zh) | 一种具备气体检测功能的智能安全帽 | |
CN212697871U (zh) | 一种具有弹性翻转防护罩的智能消防头盔 | |
CN219578359U (zh) | 一种小主板的智能安全帽 | |
CN219781699U (zh) | 一种带降噪结构的智能安全帽 | |
CN112013290A (zh) | 一种矿灯 | |
CN209876571U (zh) | 多功能矿灯 | |
CN201533305U (zh) | 一种数控收音机 | |
CN217471340U (zh) | 一种隧道电缆巡检用安全帽和智能管理系统 | |
CN215013981U (zh)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
CN210351514U (zh) | 一种防摔便携式蓝牙音箱 | |
CN209149100U (zh) | 一种4g人工智能手表 | |
CN113940473A (zh) | 一种具有顶置隐藏收纳机构的智能消防头盔 | |
CN209002102U (zh) | 无线监控装置 | |
CN212697863U (zh) | 一种具有顶置隐藏收纳机构的智能消防头盔 | |
CN218162799U (zh) | 一种耳机 | |
CN215378908U (zh) | 一种多功能对讲机 | |
CN217033603U (zh) | 可检测气体的矿灯 | |
CN221103468U (zh) | 一种大功率音柱摄像机一体机 | |
CN202872767U (zh) | 一种单兵便携式通信终端 | |
CN212677236U (zh) | 智能摄像光学模组和智能摄像仪 | |
CN210921002U (zh) | 信息化矿灯结构 | |
CN213399856U (zh) | 一种新两线数字别墅门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